這一句,連陳基也覺著意外。


    ---


    在河內鯨的堅持下,袁恕己帶了他出了驛館,前往大理寺探望阿倍廣目。


    陳基仍吩咐禁軍嚴密看守,不得鬆懈,這才打馬重又追上。


    與此同時,大理寺中。


    周國公武承嗣看著麵前眉目秀美氣質高雅的青年,跟旁邊一人道:“明大夫,這會不會是搞錯了,我怎麽覺著他並不像是個作jian犯科的人。”


    明崇儼一反常態地滿麵肅然,他板著臉,冷冷地說道:“這就是生了一副好皮相的好處,但是殿下你可知道,這世間有許多偽君子,仗著演技高明,會把人玩弄在股掌之間,他看著你上當,心裏指不定是多得意呢,所以千萬不要被人的表象迷惑。”


    武承嗣看看他,又看看麵前那一言不發的青年,試探問:“大夫這說的都是誰?”


    “沒有誰,有感而發罷了。”明崇儼哼了聲,迴過身去。


    武承嗣卻若有所思地走到了青年身旁,咳嗽了聲,故作嚴厲道:“你如今已經無處可逃,不如快點說實話,雍州的案子,是不是你暗中yin謀所為?”


    這青年,自然正是yin陽師阿倍廣目,他毫無懼色,聽了武承嗣的話,反而微微一笑道:“我既然在這裏了,一切不是真相大白了麽?雍州的所有……都是我做的。”


    武承嗣渾然想不到他竟直接承認,一時語塞。


    明崇儼背對這裏,想迴頭,卻又忍住。


    隻聽武承嗣急忙問道:“你說什麽?是你做的?那你為什麽這樣做?”


    “這不是很顯而易見的事麽?就是為了大唐的龍脈。”阿倍廣目迴答。


    武承嗣像是被人狠狠戳了一針,語無倫次:“你、你……好大的膽子!可恨的倭賊!竟然用心如此歹毒!你……是想毀了我大唐的氣運呀!”


    阿倍廣目垂眸不語。武承嗣狠狠地看了他一眼,走到明崇儼身旁:“明大夫,已經問清楚了,我們是不是該盡快跟天後稟報?”


    明崇儼皺眉,武承嗣正要再說,門外有人道:“不等我們審,周國公已經定案了麽?”


    武承嗣跟明崇儼迴頭,才發現袁恕己跟陳基,以及那倭國正使河內鯨先後走了進來。


    河內鯨一眼看見阿倍廣目,才要上前,又止步朝著明崇儼跟武承嗣行禮。


    武承嗣不理他,隻對袁恕己道:“我方才問的,他都招認了。”


    此刻河內鯨走到阿倍廣目身旁:“廣目君,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阿倍廣目起身,雙膝跪地行禮道:“我鬼迷心竅,做了一件萬劫不復的蠢事,隻怕要連累整個使團了。”


    河內鯨道:“你做了什麽?”


    武承嗣在旁義憤填膺道:“這個妖人,居然覬覦我大唐的龍脈,意圖用齷齪的手段毀我大唐氣數。”


    說到這裏,他忽然靈機一動道:“難保你們整個使團沒有參與此事!”


    直到聽了武承嗣這句,袁恕己才覺著他到底還有幾分腦子的。


    河內鯨吃驚不小,瞪大兩隻驚恐的眼睛,本能地否認說道:“不不不,絕沒有此事,這其中一定有什麽誤會。”


    袁恕己便道:“正使大人,不管如何,此事還要再嚴查。在此之前,就有勞正使大人保守秘密,不要泄露給其他人知道,免的真有同黨的話會打糙驚蛇。”


    陳基見河內鯨吃驚不小,便安撫道:“正使且不必過於驚慌,若查明此事隻是yin陽師一人所為,大唐律法嚴謹賞罰分明,自然不會連累無辜。”


    河內鯨張著嘴,看看他們,又迴頭看看阿倍廣目,目光複雜。


    但他到底是一國之使,很快鎮定下來。


    河內鯨向著在場的大唐眾官行禮,肅然說道:“我相信各位大人的能力,一定可以將此事查明,我也會耐心地等在驛館之中,直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一天。”


    他行禮過後,迴頭看向阿倍廣目,用倭國話很快地說了幾句,語氣有些嚴厲,然後他便轉身退了出門。


    在河內鯨去後,袁恕己道:“糟了,忘了帶個會倭語的人來,這矮子說的是什麽?總不會是明目張膽的通風報信商議對策吧。”


    武承嗣跟陳基自然也不知道,阿倍廣目瞥他一眼,不言語。


    忽然旁邊的明崇儼道:“他是在訓斥yin陽師,說如果是yin陽師作出了這種會連累使團甚至倭國的行徑,就該立刻自殺謝罪。”


    在場眾人悚然,隻有袁恕己道:“什麽自殺謝罪,我看是想讓他死了好一了百了,偏不能讓他死,作出這種大事,我不信會是一人之力,一定有同黨。”


    袁恕己因是行伍出身,先前又在豳州,很看不慣這些曾挑釁大唐的倭人,如今又知道雍州的內qing,那厭惡越發打心裏流淌出來,無法遏製,恨不得先滅使團,再滅倭國。


    武承嗣也道:“不錯,一定要把他嚴加看管,仔細拷問。這幫膽大包天的倭人,居然敢在大唐地界上作祟,還差點傷及了小弦子。不可饒恕。”


    袁恕己跟陳基聽到他最後一句,都拿眼睛看他,武承嗣毫不在意,隻迴頭瞪著阿倍廣目道:“我管你是什麽廣目天王還是多聞天王,你若是敢歹毒作亂,就叫你有來無迴。”


    傳說佛教的護法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跟北方多聞天王。


    明崇儼聽他如此說,不由苦笑。


    ---


    武承嗣發了一頓威風,便不願在大理寺逗留,跟明崇儼說了幾句,便退了出來。隻因他想要快些迴宮,把所見所聞都告訴武後。


    明崇儼知道他的意思,卻也懶得攔阻,隻任由他風車一樣飛奔去了。


    剩下明崇儼,陳基,袁恕己三人,陳基因是奉命調防,如今見犯人已經送到,此處就沒有他的事了,因此便先行告辭。


    袁恕己知道明崇儼跟阿倍廣目似有jiāoqing,便道:“明大夫,你是如何看法?”


    明崇儼道:“袁少卿才是主審官,不必問我,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有人膽敢覬覦我大唐,‘殺無赦’三個字,已是輕的。”


    袁恕己向來覺著明崇儼有些“怪”,心裏有些要敬而遠之的意思,但聽他淡淡地說了這一句,卻不由心生敬佩。


    明崇儼說罷,從袖子裏掏出兩張符咒,走到阿倍廣目跟前,將其中一道迎風一晃,符咒頓時燃燒起來,明崇儼往下一拍,燃燒的符咒印在阿倍廣目的額前。


    這一幕把袁恕己看的驚心動魄,但阿倍廣目竟並沒哼一聲,等明崇儼收手的時候,在他的額頭上已經多了個火焚的印記,被火燒的有些發紅,因沾著灰,一時看不清是什麽記號。


    明崇儼倒退一步,冷冷道:“這是你咎由自取。”隻說了這一句,便拂袖而去。


    剩下袁恕己打量著阿倍廣目,見他臉色有些發白,除此之外卻看不出什麽其他異樣。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