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宗親同諸位李家王爺彼此打量,各懷心思。


    其中最高興的,大概便是太平了。


    對太平而言,這是難得的家裏眾人都齊聚一起的場景,尤其是除了她所熟悉的幾位哥哥外,還有她不熟悉的……比如跟她年紀相當的武攸寧武攸暨。


    太平是在長安長大,對這兩兄弟的山西口音很感興趣,在席間眾人不免說些家常的話,但凡在武攸寧武攸暨兩人開口的時候,太平總會忍不住咯咯地笑出來,因為她覺著那種口音實在是怪異而有趣。


    武攸寧年紀略大,更懂事些。且知道太平深受帝後寵愛,又見她生得貌美可愛,心裏雖然窘迫,卻假裝不在意,甚至麵帶微笑。


    武攸暨卻時不時地怒視太平,流露明顯的不快之色。


    幾次三番,武後斥責了太平幾句,道:“哥哥們才上京,彼此還不熟悉,如何隻管跟他們玩笑?留神他們當真了惱你。”


    太平吐舌道:“男子漢大丈夫,怎麽會那麽小心眼呢?”


    武攸寧果然笑道:“殿下天真爛漫,她肯同我們說笑,也是侄子們的榮幸,姑母不必在意。”


    武後果然很是高興,迴頭對高宗道:“陛下你看,攸寧小小年紀,卻如此大度。”


    高宗嗬嗬笑了兩聲:“此子甚是出息。”


    李賢掃了一眼在旁邊的李顯李旦,見他兩人無語,便含笑低低對太平道:“雖然如此,但你也要適可而止,等彼此熟絡了之後再玩鬧不遲,你瞧,攸暨都有些不高興了。”


    太平看一眼武攸暨擰眉的模樣,幾乎忍不住又嗤笑出來,勉qiáng道:“好,我知道了。”


    武三思微微探身,對旁邊的武承嗣道:“你瞧瞧,我們才是姑母嫡親的侄子呢,這個小子卻如此會拍馬,實在是後生可畏。”


    武承嗣低聲笑道:“橫豎都是一家子,寧肯他有出息些,我們也跟著長臉。”


    武三思嗤了聲:“你倒是會做人,隻是將來別給他壓下去就行了。”


    武承嗣一笑不語。


    忽然武後望了過來:“你們兩個在說什麽呢?”


    武三思才要開口,武承嗣笑道:“迴娘娘,表哥也正誇攸寧出息大方呢。”


    武後笑著點頭,環顧周圍道:“正是如此,今夜在座的,橫豎都是家人,彼此都要相互愛護照料才是。”


    李氏王爺跟武氏宗親眾人也都拱手道:“娘娘說的是。”


    夜宴之後,高宗扶著宮女自迴去歇息。


    李賢,李顯,李旦跟太平告退。武攸寧武攸暨兩兄弟隨著出宮,武三思本想跟武承嗣一同去,不料武後道:“承嗣留下。”


    武三思一愣,看武承嗣也有些意外,武三思心頭轉動,就悄無聲息地先退了。


    剩下武後跟武承嗣兩人在殿中,武承嗣畢恭畢敬道:“不知姑母留下侄兒,有何訓誡?”


    武後輕描淡寫道:“沒什麽,自家人說說話罷了,自打你迴京,還沒說過幾次話呢。”


    “是。”武承嗣雖乖乖答應,心裏卻有些警醒,隻聽武後道:“你迴京後,向來可好麽?”


    武承嗣垂著手,點頭道:“都很好,有陛下跟姑母的關愛,加上表哥也十分照料,一切都甚好。”


    武後微微一笑:“差事可都順手?”


    武承嗣道:“同僚跟上下也都很是照顧,順利的很。”


    “嗯,”武後道:“奉禦是個閑差,隻是讓你在初來長安,先行熟悉一下長安的風物跟朝堂的qing勢而已,以後自然就不同了。”


    這一句的意思,自然是說如今這官職不過是個跳板而已。武承嗣一震,拱手垂頭:“是,承嗣明白。”


    武後凝視著他:“你雖晚來,但照我看來,你卻比三思還能更懂事聰明些。”


    “這……”武承嗣啞然,卻靦腆笑道:“姑母實在是過獎了。”


    武後道:“你也不必多心,隻要辦好自己該做的差事,拿出些本事來讓眾人看看,別像是三思一樣,丟三落四,會叫人捏著把柄叫罵就行了。”


    武承嗣當然知道武後指的是什麽。


    張柬之彈劾武三思的幾大罪狀,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最令他震驚的卻不是什麽括州的貪墨之類,而是對於武三思暗害了周國公賀蘭敏之的指控。


    若不是高宗念在節下網開一麵,今夜的家宴註定會少一人。


    但就算如此,武三思身上的事兒還沒完了,張柬之雖被駁斥,但此案卻已jiāo付了大理寺跟刑部聯手追查,如果查明屬實……武三思的命運如何,倒也難說。


    武承嗣恭敬謹慎地肅然迴答:“姑母放心,侄兒一定警惕自省,絕不會給姑母丟臉,更不會辜負姑母一片提拔苦心。”


    武後聽他答的通qing達理,麵上流露欣慰之色。


    忽然,武後又問道:“對了,我聽說,戶部的十八子在灞河救了盧國公家裏的獨子,而事發之時你也在場?到底如何,你跟我細細說來。”


    武承嗣jing神一振,笑道:“其實侄兒當時隻是路過,並不曾親眼看見女官救人的場景,倒是yin差陽錯,把女官捎帶迴城了,侄兒知道的隻怕不比姑母多。”


    武後道:“哦?那你便把你所知的說來就是,比如你是怎麽遇見女官他們的。”


    武承嗣並未多心,便將事發經過一一說明。武後聽罷笑道:“這個十八子,怎麽總是惹事。”


    武承嗣忙道:“姑母,侄兒雖不曾親眼目睹,卻也聽人說起當時的qing形,侄兒自忖若當時是我在場,未必會有跳入冰水裏救人的勇氣,因此甚是欽佩女官。”


    武後挑眉道:“你像是很讚賞十八子?”


    “這是當然……”武承嗣即刻迴答,話音未落,忽然一頓又道:“其實侄兒很是感慨,到底是姑母的目光厲害心思聖明,才能從萬人叢中挑出女官這般巾幗不讓鬚眉的人物。”


    武後一怔,繼而大笑:“好,說的好。”


    武承嗣正要鬆一口氣,武後又道:“你若真是這般想,倒是罷了,隻要你別……抱了什麽不該有的心思。”


    武承嗣一愣,忍不住問道:“侄兒蠢笨,竟不知姑母指的是……”


    武後斂了笑,道:“承嗣,你可知道我千裏迢迢把你從嶺南召迴來是為什麽?”


    心念轉動,武承嗣道:“一來是姑母的關愛之心,二來,應該是想讓承嗣……為朝廷效力,為姑母分憂……”


    武後眼中複流露讚許之意:“說的好,那你可知道我起用十八子,又是為了什麽?”


    武承嗣愣怔,有些答不上來。武後卻也並沒真心想他答這句,卻盯著他道:“我用她,跟你方才的答案是一個原因。”


    咕咚……是武承嗣咽了口唾沫。


    武後招了招手,武承嗣忙上前數步,武後略微傾身:“我要的是一個能真真當差辦事,最好會揚名天下的女官,而並不是誰的娘子、誰的夫人,甚至誰的妾!……且我也不允許如此,至少在她還沒有走到我所設想的那一步之前,絕不允許,你可明白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