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最後,所有的怒火,都落在了最後的阿弦身上。
可是,看著阿弦被金吾衛帶走,武後心裏極大地不適起來:她覺著自己可能做錯了。
這種感覺讓她很不喜歡,就像是從來胸有成竹篤定自若的人……忽然有了一絲兒瑕疵。
就好像方才她發現崔曄在她麵前也露出了這樣一個“瑕疵”。
——要知道,就算當初點撥他盡快處理盧煙年之事,崔曄都未曾如此失態。
含元殿內,君臣兩個,各懷心思。
各自的心cháo澎湃,似雲氣翻湧,如海上cháo生,卻又各自按捺,隱忍的隱忍,剪除的剪除。
最後,各自又歸於平和冷靜。
武後先行笑了聲,然後若無其事道:“這個十八子,雖然行事鬼祟不為人喜,倒也是個有膽敢說的xing子。”
崔曄道:“阿弦年幼無知,有口無心。”
“你錯了,”武後道,“他雖年幼,並不無知,有口,也有心。不過他有一點說錯了,那就是……我從未懷疑過崔卿。”
崔曄垂首:“多謝娘娘。”
武後深深打量:“不過我很是不解的是,崔卿你對他著實是……與眾不同,難道,僅僅是因為當初的救命之恩?”
“起初如此,但……”崔曄垂首,忽然不想再加任何的矯飾,“但是讓臣想要不顧一切護著她的,是因為阿弦的赤子之心。”
武後微微動容:“赤子之心?”
崔曄道:“是,她從小兒雖顛沛流離,卻仍不失初心,雖歷經生死波折,見慣世態醜惡,仍著向光明,她著意對任何人都以真心相待……”
老朱頭,陳基,虞娘子,袁恕己……一個個人影從眼前而過,或許,還有他自己。
他緩緩抬頭,目光平靜,心裏卻是碧海cháo生:“如果可以,臣願意傾盡所有,護她平安。”
目光相對。
武後忖度:“那你……要如何護她平安?”
崔曄搖了搖頭:“臣不能。”
她有些意外:“這般輕易就說不能?”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她笑:“崔卿,你是否有所怨言?”
崔曄道:“臣隻是在自省,方才的確是意氣用事,已經失去人臣的本分。”
武後尋味“意氣用事”四字,一剎那心亂。便沒了再說下去之心,糙糙道:“既如此,你且退下吧。”
崔曄拱手行了個禮,平靜如水地退出殿去。
禁軍大牢。
阿弦坐在角落,看天觀地,心想:“我跟長安雖有些緣分,跟長安的牢獄卻最是有緣,一來就在京兆府大牢裏混吃混喝了許久,現在又跑到禁軍的牢房裏來騙住。”
她默默地比較兩處地方:“禁軍的牢房不如京兆府的稻糙厚實,但京兆府的不如禁軍的gān淨,總之各有千秋。”
但最讓阿弦覺著奇怪的是,在京兆府的牢房裏她見識過各種各樣的鬼,可是這會兒,卻一隻也未曾瞧見。
摸了摸頭,阿弦忽地想起,仿佛是自打在大慈恩寺接了那灰衣僧人給的符咒,就一直安然無事。
她先前一直以為是因為跟著崔曄的原因。
“難道果然是因為這個?”舉手摸了摸懷中之物,“這麽說來,阿叔不當貼身護衛也使得?隻是昨晚那異樣又是怎麽迴事?”
將生死置之度外,阿弦浮想聯翩。
直到監牢外有人笑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阿弦迴頭,卻見是個身量修長偏瘦削的清秀少年立在監牢之外,身著武官官服,負手笑看。
阿弦因不認得此人,便不理會。
不料少年繼續說道:“你可真是有種,今日竟敢麵斥天後……你可知道,就算放眼八荒四夷,你也是頭一號的人物?”
阿弦淡淡道:“我不過是說了幾句真話,並沒有麵斥過誰。”
少年越發大笑:“好的很,你這xing子我喜歡,跟那個兩麵三刀一心攀附的陳基不一樣。”
阿弦聽他提到陳基,方轉過頭來:“你……你怎麽……”
“你跟陳基不是弟兄麽?”少年道,“你雖不知道,但金吾衛裏已經傳遍了。”
阿弦看著麵前這張俊俏的臉,隱約有點印象:“我好似在哪裏見過你。”
少年並不掩藏,直言不諱道:“我叫桓彥範,金吾衛右翊衛桓彥範,那日陳基跟你在酒館吃酒,我們坐在隔壁間兒。”
兩人正說到這裏,忽地聽外頭道:“丘大人到了。”
桓彥範皺了皺眉,不再做聲,隻轉頭看向來人。
果然便見丘神勣大步走了進來,一身地殺氣騰騰,一眼看見桓彥範在麵前,才緩緩止步:“桓翊衛,你如何在此?”
桓彥範不慌不忙:“長安城內出了個膽大包天的傢夥,特來一看新鮮。”
丘神勣笑道:“可果然新鮮麽?”
“原來不新鮮。”桓彥範搖頭。
丘神勣一怔:“怎地說?”
“因為已是舊人了。”
“我並不明白這話。”
桓彥範道:“原本是我說的不清楚,其實這個十八子,是沛王殿下的相識,沛王曾多次跟我提起,要給我引薦呢,今兒yin差陽錯,卻在這種qing形下相見。”
丘神勣神色微變:“原來是沛王殿下的相識。”
桓彥範道:“不止,聽說還是公主殿下的好友呢。”
丘神勣笑道:“如何這十八子區區一個九品的戶部小官兒,認得的都是皇親國戚?”
“可不是呢,”桓彥範也笑,“所以說永遠別小看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人,誰知人家背後站著是誰?沛王如今雖不在長安,但公主殿下如果知道他入了獄,指不定一念慈悲跑去求皇後娘娘,娘娘自是最疼公主的,興許也不忍公主傷心……但如果那時候十八子遍體鱗傷,丘大人你說……”
丘神勣鬼一般的人,如何不懂他這些話的意思,幾乎是明示他不可對阿弦用刑。
丘神勣道:“桓大人的話我當然明白,但畢竟是皇後吩咐讓查明同黨,隻怕他等閑不肯招認。”
“就算娘娘真的有心要什麽同黨,可也並沒有叫你用刑,你可別揣摩錯了皇後的意思,”桓彥範頓了頓,故意又道,“今兒你不在殿上,我可是瞧的明白,崔天官是豁出去的護著十八子,你可要小心,別偷ji不成蝕把米。”
丘神勣本信心滿滿,想要一試身手,聽桓彥範說了這許久,猶如一頭冰水從頭頂澆落,沛王李賢,太平公主,再加一個崔曄……如果說前兩位殿下還可以糊弄過去,後麵這個,卻是個怎麽也糊弄不著的,左右為難。
吏部。
一道人影如風般掠過庭院,衝進崔曄的公房:“小弦子怎麽了?”
</br>
可是,看著阿弦被金吾衛帶走,武後心裏極大地不適起來:她覺著自己可能做錯了。
這種感覺讓她很不喜歡,就像是從來胸有成竹篤定自若的人……忽然有了一絲兒瑕疵。
就好像方才她發現崔曄在她麵前也露出了這樣一個“瑕疵”。
——要知道,就算當初點撥他盡快處理盧煙年之事,崔曄都未曾如此失態。
含元殿內,君臣兩個,各懷心思。
各自的心cháo澎湃,似雲氣翻湧,如海上cháo生,卻又各自按捺,隱忍的隱忍,剪除的剪除。
最後,各自又歸於平和冷靜。
武後先行笑了聲,然後若無其事道:“這個十八子,雖然行事鬼祟不為人喜,倒也是個有膽敢說的xing子。”
崔曄道:“阿弦年幼無知,有口無心。”
“你錯了,”武後道,“他雖年幼,並不無知,有口,也有心。不過他有一點說錯了,那就是……我從未懷疑過崔卿。”
崔曄垂首:“多謝娘娘。”
武後深深打量:“不過我很是不解的是,崔卿你對他著實是……與眾不同,難道,僅僅是因為當初的救命之恩?”
“起初如此,但……”崔曄垂首,忽然不想再加任何的矯飾,“但是讓臣想要不顧一切護著她的,是因為阿弦的赤子之心。”
武後微微動容:“赤子之心?”
崔曄道:“是,她從小兒雖顛沛流離,卻仍不失初心,雖歷經生死波折,見慣世態醜惡,仍著向光明,她著意對任何人都以真心相待……”
老朱頭,陳基,虞娘子,袁恕己……一個個人影從眼前而過,或許,還有他自己。
他緩緩抬頭,目光平靜,心裏卻是碧海cháo生:“如果可以,臣願意傾盡所有,護她平安。”
目光相對。
武後忖度:“那你……要如何護她平安?”
崔曄搖了搖頭:“臣不能。”
她有些意外:“這般輕易就說不能?”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她笑:“崔卿,你是否有所怨言?”
崔曄道:“臣隻是在自省,方才的確是意氣用事,已經失去人臣的本分。”
武後尋味“意氣用事”四字,一剎那心亂。便沒了再說下去之心,糙糙道:“既如此,你且退下吧。”
崔曄拱手行了個禮,平靜如水地退出殿去。
禁軍大牢。
阿弦坐在角落,看天觀地,心想:“我跟長安雖有些緣分,跟長安的牢獄卻最是有緣,一來就在京兆府大牢裏混吃混喝了許久,現在又跑到禁軍的牢房裏來騙住。”
她默默地比較兩處地方:“禁軍的牢房不如京兆府的稻糙厚實,但京兆府的不如禁軍的gān淨,總之各有千秋。”
但最讓阿弦覺著奇怪的是,在京兆府的牢房裏她見識過各種各樣的鬼,可是這會兒,卻一隻也未曾瞧見。
摸了摸頭,阿弦忽地想起,仿佛是自打在大慈恩寺接了那灰衣僧人給的符咒,就一直安然無事。
她先前一直以為是因為跟著崔曄的原因。
“難道果然是因為這個?”舉手摸了摸懷中之物,“這麽說來,阿叔不當貼身護衛也使得?隻是昨晚那異樣又是怎麽迴事?”
將生死置之度外,阿弦浮想聯翩。
直到監牢外有人笑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阿弦迴頭,卻見是個身量修長偏瘦削的清秀少年立在監牢之外,身著武官官服,負手笑看。
阿弦因不認得此人,便不理會。
不料少年繼續說道:“你可真是有種,今日竟敢麵斥天後……你可知道,就算放眼八荒四夷,你也是頭一號的人物?”
阿弦淡淡道:“我不過是說了幾句真話,並沒有麵斥過誰。”
少年越發大笑:“好的很,你這xing子我喜歡,跟那個兩麵三刀一心攀附的陳基不一樣。”
阿弦聽他提到陳基,方轉過頭來:“你……你怎麽……”
“你跟陳基不是弟兄麽?”少年道,“你雖不知道,但金吾衛裏已經傳遍了。”
阿弦看著麵前這張俊俏的臉,隱約有點印象:“我好似在哪裏見過你。”
少年並不掩藏,直言不諱道:“我叫桓彥範,金吾衛右翊衛桓彥範,那日陳基跟你在酒館吃酒,我們坐在隔壁間兒。”
兩人正說到這裏,忽地聽外頭道:“丘大人到了。”
桓彥範皺了皺眉,不再做聲,隻轉頭看向來人。
果然便見丘神勣大步走了進來,一身地殺氣騰騰,一眼看見桓彥範在麵前,才緩緩止步:“桓翊衛,你如何在此?”
桓彥範不慌不忙:“長安城內出了個膽大包天的傢夥,特來一看新鮮。”
丘神勣笑道:“可果然新鮮麽?”
“原來不新鮮。”桓彥範搖頭。
丘神勣一怔:“怎地說?”
“因為已是舊人了。”
“我並不明白這話。”
桓彥範道:“原本是我說的不清楚,其實這個十八子,是沛王殿下的相識,沛王曾多次跟我提起,要給我引薦呢,今兒yin差陽錯,卻在這種qing形下相見。”
丘神勣神色微變:“原來是沛王殿下的相識。”
桓彥範道:“不止,聽說還是公主殿下的好友呢。”
丘神勣笑道:“如何這十八子區區一個九品的戶部小官兒,認得的都是皇親國戚?”
“可不是呢,”桓彥範也笑,“所以說永遠別小看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人,誰知人家背後站著是誰?沛王如今雖不在長安,但公主殿下如果知道他入了獄,指不定一念慈悲跑去求皇後娘娘,娘娘自是最疼公主的,興許也不忍公主傷心……但如果那時候十八子遍體鱗傷,丘大人你說……”
丘神勣鬼一般的人,如何不懂他這些話的意思,幾乎是明示他不可對阿弦用刑。
丘神勣道:“桓大人的話我當然明白,但畢竟是皇後吩咐讓查明同黨,隻怕他等閑不肯招認。”
“就算娘娘真的有心要什麽同黨,可也並沒有叫你用刑,你可別揣摩錯了皇後的意思,”桓彥範頓了頓,故意又道,“今兒你不在殿上,我可是瞧的明白,崔天官是豁出去的護著十八子,你可要小心,別偷ji不成蝕把米。”
丘神勣本信心滿滿,想要一試身手,聽桓彥範說了這許久,猶如一頭冰水從頭頂澆落,沛王李賢,太平公主,再加一個崔曄……如果說前兩位殿下還可以糊弄過去,後麵這個,卻是個怎麽也糊弄不著的,左右為難。
吏部。
一道人影如風般掠過庭院,衝進崔曄的公房:“小弦子怎麽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