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在旁聽到這裏,實在忍不住:“什麽話?”
武後未做聲,旁邊的牛公公喝道:“大膽,小小地九品官,恁地無禮。”
武後卻並不理會這節,隻看向阿弦道:“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莫非忘了,還是不敢承認?你同周國公告密,說他那一次進宮行刺,是被梁侯利用摩羅王妖術蠱惑所致,可有沒有這種事?”
崔曄麵無表qing,因之前在殿外他就已經猜到今日進宮必為此事。
阿弦卻很覺意外,她本能地轉頭看了眼崔曄——此刻也才明白方才崔曄在外頭說“不要承認”是何意思。
但是……不承認?
既然武後知道了此事,思來想去,隻有從賀蘭敏之口中泄露的唯一可能了。
所以武三思方才出殿才是那種yin狠的神qing,武後必然是因此事而質詢過他了。
可敏之卻並不是直接從阿弦口中得知,而是從袁恕己口中知曉。
如果這會兒她堅持不認,卻把袁恕己置於何地?
若武後一心要追究此責,阿弦不認的話,擔起責罰的,自然不是別人,正是袁恕己了。
豈不是等於間接害了他。
武後道:“怎麽不說話了?”
阿弦抬頭道:“是我說過的。”
失笑。大概是怒極反笑,武後冷看著阿弦:“你好大的膽子!”
此時此刻,阿弦反而冷靜之極,她並不害怕:“娘娘,我膽子並不大,恰恰相反,昨晚上看見崔府的老虎,還嚇得兩腿發軟。但是我之所以說那些話,是因為我親眼見到的,因為那是真的,所以我才敢說。”
“真的?”武後冷笑,“死到臨頭了你還敢在這裏胡言,照你所說‘親眼見到’,那,摩羅王跟梁侯密謀之時你莫非在場?”
阿弦搖了搖頭。
“既然不在場,何談親眼所見,子虛烏有而見麽?”武後道:“我知道你有些許過人之能,但你靠著一點兒小聰明,刻意挑撥皇親之間的關係,圖謀叵測,其心可誅,你當我會坐視不理嗎?”
阿弦道:“我沒有刻意挑撥,梁侯他……”
“阿弦。”出聲的是崔曄。
阿弦止住,轉頭看他,崔曄道:“別說了。”
原來崔曄早看出來,武後的怒氣已經到達了極至,纖纖的五指扣在桌上,修長的指甲掐著桌子,因太過用力,指甲有些泛白。
“看樣子,你實在是被人庇護的很仔細,以至於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武後凝視阿弦,一字一頓道:“我絕不容許你這樣別有用心的人在長安妖言惑眾,鼓惑人心,來人!”
殿外早就守候多時的金吾衛閃身而入。
武後道:“將十八子拿下,關入大牢,著丘神勣詳細審問,看他有無同黨!”
兩側金吾衛正要上前,崔曄在阿弦身前一擋:“天後!請天後開恩!收迴成命!”
武後目光轉動看向崔曄,一刻沉默,過了會兒,才慢慢道:“崔卿,你……可知道,我從來不曾見你如此qing急地要護著一人。”
這一句,別有深意。
崔曄垂頭:他如何不知,這會兒越是懇求武後,以武後的xing子,越是不會應允,但是現在事關阿弦的並不僅是牢獄之災,而是那無形中的xing命威脅,如果讓阿弦離開自己的身邊兒,在金吾衛的大牢裏,隻怕暗中環肆的,比明麵上的丘神勣還要可怕。
所以才不顧一切。
阿弦在旁望著崔曄,又看看在上的武後,忽然明白了武後所指。
“娘娘,你是不是覺著,崔天官跟此事有關?”阿弦問。
武後挑眉:這一句本是她並沒說出口的潛台詞。崔曄如此不顧一切護著阿弦,不禁讓她疑心……隻是未敢輕於言語。
阿弦道:“摩羅王並沒有真的死去,他想要借屍還魂,所以窺基法師跟阿叔才護著我。如果此事有阿叔cha手,最好的法子是讓我死了,畢竟死無對證,如何還要拚命護著我?且如果是他cha手,又怎會光明正大地讓我借宿崔府。阿叔心底無私,娘娘又何必這樣疑心。”
雖然崔曄攔著不許她說,但阿弦已經不在乎所有了:“梁侯跟周國公本就水火不容,用不著別人挑撥,娘娘自己知道他們是什麽qing形,何必遷怒於我。如果要殺了我,也不必找這許多藉口,更不要白白地冤枉他人,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就是了。”
阿弦說罷轉身,拍拍手對金吾衛的人道:“來吧,要打要殺,任憑你們!”
作者有話要說:
書記:我的小弦子,好棒q。q
阿叔:→_→
第168章 五分勝算
崔曄迴首, 向來清寂不動的人, 雙眼卻在瞬間隱隱泛紅。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衝動行事了,方才的“不顧一切”, 非但於事無補,更像是把阿弦往那牢獄中狠狠地推了一把。
凝視著那有些瘦弱地身影被金吾衛的人簇擁著出殿而去, 竭力的隱忍讓雙眸越紅,口中似乎泛起一股淡淡地鐵鏽氣。
但與此同時, 身後書案後的武後,心中卻更加的不受用。
望著這“少年”在自己勉qiáng昂首朗聲而言,看著阿弦稚嫩而有些清瘦的臉上那股決然不懼的神qing,“他”的雙眸清澈無塵,言語之中,更顯得心下無塵。
幾乎映襯的高高在上的她……這樣深沉, 疑慮,狹隘, 十分……
不該。
向來冷絕無qing的皇後, 似乎發現自己的舉止反應有些異常。
誠然,在聽說賀蘭敏之親自向她陳詞,說是阿弦“通靈”所見——是武三思同番僧摩羅王合謀來算計他之後……
武後明白這件事未必是不可能的,以武三思的為人, 十有八九做得出來。
但是……一想到那個叫十八子的少年,武後有一股難以按捺的惱怒不悅。
皇族之間再怎麽內鬥也好,用不著一個外人在中間煽風點火。
尤其是那個“少年”,——從第一次見阿弦的時候, 武後心中就有種揮之不去的“牴觸感”,仿佛很討厭見到“他”。
武後把這認為是天生的“惡感”。
在聽敏之如此訴說之後,武後第一便把武三思叫來,當麵喝問是否有此事。
果不其然武三思抵死不認,畢竟對他而言摩羅王已死,死無對證,武三思唯一吃驚的是為何世間會有人知道此事。
可武三思雖巧舌如簧,但種種表演,自瞞不過武後的雙眼,在聽說有人看見了他跟摩羅王的合謀之時,那兩隻鬼祟的眼睛瞳孔收縮,第一時間透出一種心虛的駭然。
武後看的明白,恨不得立刻將武三思打死。
但同時武後也知道,就算武三思跟摩羅王設計,他也未必知道摩羅王是讓敏之刺殺自己。
看在他還算得力的份上,武後隻將他敲打了一頓,命他自行警醒便罷了。
</br>
武後未做聲,旁邊的牛公公喝道:“大膽,小小地九品官,恁地無禮。”
武後卻並不理會這節,隻看向阿弦道:“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莫非忘了,還是不敢承認?你同周國公告密,說他那一次進宮行刺,是被梁侯利用摩羅王妖術蠱惑所致,可有沒有這種事?”
崔曄麵無表qing,因之前在殿外他就已經猜到今日進宮必為此事。
阿弦卻很覺意外,她本能地轉頭看了眼崔曄——此刻也才明白方才崔曄在外頭說“不要承認”是何意思。
但是……不承認?
既然武後知道了此事,思來想去,隻有從賀蘭敏之口中泄露的唯一可能了。
所以武三思方才出殿才是那種yin狠的神qing,武後必然是因此事而質詢過他了。
可敏之卻並不是直接從阿弦口中得知,而是從袁恕己口中知曉。
如果這會兒她堅持不認,卻把袁恕己置於何地?
若武後一心要追究此責,阿弦不認的話,擔起責罰的,自然不是別人,正是袁恕己了。
豈不是等於間接害了他。
武後道:“怎麽不說話了?”
阿弦抬頭道:“是我說過的。”
失笑。大概是怒極反笑,武後冷看著阿弦:“你好大的膽子!”
此時此刻,阿弦反而冷靜之極,她並不害怕:“娘娘,我膽子並不大,恰恰相反,昨晚上看見崔府的老虎,還嚇得兩腿發軟。但是我之所以說那些話,是因為我親眼見到的,因為那是真的,所以我才敢說。”
“真的?”武後冷笑,“死到臨頭了你還敢在這裏胡言,照你所說‘親眼見到’,那,摩羅王跟梁侯密謀之時你莫非在場?”
阿弦搖了搖頭。
“既然不在場,何談親眼所見,子虛烏有而見麽?”武後道:“我知道你有些許過人之能,但你靠著一點兒小聰明,刻意挑撥皇親之間的關係,圖謀叵測,其心可誅,你當我會坐視不理嗎?”
阿弦道:“我沒有刻意挑撥,梁侯他……”
“阿弦。”出聲的是崔曄。
阿弦止住,轉頭看他,崔曄道:“別說了。”
原來崔曄早看出來,武後的怒氣已經到達了極至,纖纖的五指扣在桌上,修長的指甲掐著桌子,因太過用力,指甲有些泛白。
“看樣子,你實在是被人庇護的很仔細,以至於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武後凝視阿弦,一字一頓道:“我絕不容許你這樣別有用心的人在長安妖言惑眾,鼓惑人心,來人!”
殿外早就守候多時的金吾衛閃身而入。
武後道:“將十八子拿下,關入大牢,著丘神勣詳細審問,看他有無同黨!”
兩側金吾衛正要上前,崔曄在阿弦身前一擋:“天後!請天後開恩!收迴成命!”
武後目光轉動看向崔曄,一刻沉默,過了會兒,才慢慢道:“崔卿,你……可知道,我從來不曾見你如此qing急地要護著一人。”
這一句,別有深意。
崔曄垂頭:他如何不知,這會兒越是懇求武後,以武後的xing子,越是不會應允,但是現在事關阿弦的並不僅是牢獄之災,而是那無形中的xing命威脅,如果讓阿弦離開自己的身邊兒,在金吾衛的大牢裏,隻怕暗中環肆的,比明麵上的丘神勣還要可怕。
所以才不顧一切。
阿弦在旁望著崔曄,又看看在上的武後,忽然明白了武後所指。
“娘娘,你是不是覺著,崔天官跟此事有關?”阿弦問。
武後挑眉:這一句本是她並沒說出口的潛台詞。崔曄如此不顧一切護著阿弦,不禁讓她疑心……隻是未敢輕於言語。
阿弦道:“摩羅王並沒有真的死去,他想要借屍還魂,所以窺基法師跟阿叔才護著我。如果此事有阿叔cha手,最好的法子是讓我死了,畢竟死無對證,如何還要拚命護著我?且如果是他cha手,又怎會光明正大地讓我借宿崔府。阿叔心底無私,娘娘又何必這樣疑心。”
雖然崔曄攔著不許她說,但阿弦已經不在乎所有了:“梁侯跟周國公本就水火不容,用不著別人挑撥,娘娘自己知道他們是什麽qing形,何必遷怒於我。如果要殺了我,也不必找這許多藉口,更不要白白地冤枉他人,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就是了。”
阿弦說罷轉身,拍拍手對金吾衛的人道:“來吧,要打要殺,任憑你們!”
作者有話要說:
書記:我的小弦子,好棒q。q
阿叔:→_→
第168章 五分勝算
崔曄迴首, 向來清寂不動的人, 雙眼卻在瞬間隱隱泛紅。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衝動行事了,方才的“不顧一切”, 非但於事無補,更像是把阿弦往那牢獄中狠狠地推了一把。
凝視著那有些瘦弱地身影被金吾衛的人簇擁著出殿而去, 竭力的隱忍讓雙眸越紅,口中似乎泛起一股淡淡地鐵鏽氣。
但與此同時, 身後書案後的武後,心中卻更加的不受用。
望著這“少年”在自己勉qiáng昂首朗聲而言,看著阿弦稚嫩而有些清瘦的臉上那股決然不懼的神qing,“他”的雙眸清澈無塵,言語之中,更顯得心下無塵。
幾乎映襯的高高在上的她……這樣深沉, 疑慮,狹隘, 十分……
不該。
向來冷絕無qing的皇後, 似乎發現自己的舉止反應有些異常。
誠然,在聽說賀蘭敏之親自向她陳詞,說是阿弦“通靈”所見——是武三思同番僧摩羅王合謀來算計他之後……
武後明白這件事未必是不可能的,以武三思的為人, 十有八九做得出來。
但是……一想到那個叫十八子的少年,武後有一股難以按捺的惱怒不悅。
皇族之間再怎麽內鬥也好,用不著一個外人在中間煽風點火。
尤其是那個“少年”,——從第一次見阿弦的時候, 武後心中就有種揮之不去的“牴觸感”,仿佛很討厭見到“他”。
武後把這認為是天生的“惡感”。
在聽敏之如此訴說之後,武後第一便把武三思叫來,當麵喝問是否有此事。
果不其然武三思抵死不認,畢竟對他而言摩羅王已死,死無對證,武三思唯一吃驚的是為何世間會有人知道此事。
可武三思雖巧舌如簧,但種種表演,自瞞不過武後的雙眼,在聽說有人看見了他跟摩羅王的合謀之時,那兩隻鬼祟的眼睛瞳孔收縮,第一時間透出一種心虛的駭然。
武後看的明白,恨不得立刻將武三思打死。
但同時武後也知道,就算武三思跟摩羅王設計,他也未必知道摩羅王是讓敏之刺殺自己。
看在他還算得力的份上,武後隻將他敲打了一頓,命他自行警醒便罷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