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年道:“並不曾。”


    武後聽她聲音透著虛弱,忽地凝神細看了會兒:“你怎麽了,臉色怎地如此之差?”


    煙年隻覺著胸口那股痛楚散開,連肚子也開始疼:“並沒……”她本想qiáng忍,卻著實忍不住,額頭冷汗涔涔。


    太平也察覺不對,忙搶上前將她扶住,捧住煙年手的瞬間,才發現她的手十分冰涼。


    太平不由慌了神:“師娘你怎麽了?”


    武後卻並不慌亂,傳令道:“叫禦醫速來。”


    宦官飛快地奔去傳命,武後又叫宮女扶著煙年,到裏頭榻上歇息。


    武後在旁端詳,迴頭又看看桌上的蘇山,太平那份已經吃了大半兒,煙年這邊兒卻還剩了大半兒。


    雙眼中透出狐疑之色,武後的身子顯而易見地繃緊,她神色冷肅走了過去,端起太平的那盞先聞了聞,放下,又去看煙年的那杯。


    太平被煙年的模樣嚇壞了,叫道:“母後,師娘突然怎麽了?”


    煙年忍痛道:“娘娘恕罪,殿下……勿驚,隻是忽然腹痛,並沒什麽大礙。”


    她掙紮著要站起來,太平忙將她手臂抱住,“臉都白成這樣了,不要動。”


    又叫:“禦醫怎麽還不來!”


    武後正轉身,卻見在太平摁住煙年的時候。


    盧煙年本能地一抽手臂,似想製止太平,太平卻並未察覺。


    武後看在眼裏,不動聲色,又掃過麵前的兩盞蘇山。


    她的疑心自然最重,反應亦快,見煙年如此,立即就覺著是食物出了問題,但方才比對了兩盞玉碗中的蘇山,卻並沒什麽異樣。


    就算如此,武後仍未放心,走過來抓住太平:“太平,你覺著身上如何?”


    太平懵懂道:“什麽如何?”


    武後道:“可有哪裏不適?”


    太平忙搖頭:“沒,我很好啊。”


    煙年雖疼痛難忍,卻明白了武後的意思,正要解釋,卻苦於腹痛難禁,隻好死死咬牙。


    幸而禦醫終於趕到。


    禦醫替煙年診了脈,起身對武後行禮,道:“夫人是因為體質虛弱,又突然服食寒涼之物,一時身子不耐,便犯了腹絞痛。”


    武後略鬆了口氣:“速速醫治。”禦醫用銀針刺xué,為煙年緩解疼痛,又取兩枚藥,叫溫水服下。


    一番忙亂後,煙年的腹痛果然紓解好些。


    太平關切道:“這是怎麽了,把我的魂都嚇飛了。”


    武後道:“禦醫的話你方才都聽見了,縱然喜歡吃冰,也不能多貪口腹之yu,你瞧,差點兒把崔夫人害了。”


    太平流露愧疚之色,煙年忙道:“殿下本是一片美意,隻怪臣婦身子不爭氣,辜負了殿下之心了。”


    武後笑道:“你不必自責,我原本就擔心她貪嘴害涼,正好兒藉此給她一個教訓罷了,不然我說千句她也未必肯聽呢。”


    說著便對太平道:“方才有人說,魏國夫人進宮來了,她是個極燥怕熱的體質,你既然有這好東西,為什麽不給她送去?”


    太平畢竟是孩子,便道:“那母後先陪師娘,我迴來再說話。”起身帶了宮女去送蘇山。


    殿內頓時剩下了煙年跟武後,煙年莫名忐忑:“為我,竟鬧了如此一場,臣婦實在於心不安。”


    武後笑道:“那些不算什麽,最要緊的是你無事,不然的話,你若在宮內有個什麽,我可難以向崔卿jiāo代。”


    煙年正要求退,武後忽然徐步走到她的身旁,道:“怪不得太平向來願意親近你,這般的仙姿玉骨,連我看著也甚是憐愛,天官能得此婦,實在神仙眷侶,不羨鴛鴦。”


    她口中說著,竟緩緩握住煙年的左手,似若無其事般將她的袖口輕輕撩起。


    袖子底下的手腕上,裹著一方絲帕,但是此刻帕子上卻隱隱地透出殷紅之色。


    煙年再想不到武後竟如此,臉色又變。


    正yu抽手,武後抬眸看著她,問道:“這是……怎麽了?”


    武後是個心思深沉眼光毒辣之人,早察覺煙年舉止有異,如今雖隔著絲帕,卻也早看出她臂上的傷非同一般。


    煙年畢竟是崔府少夫人,出入皆有許多侍女跟隨,絕不會不留神到害她受傷,所以這傷是為何而來,便值得玩味了。


    煙年臉色更白,卻qiáng自鎮定,輕聲道:“迴娘娘,這、是我不小心,被樹枝刮傷,並無大礙。”


    武後默默地看著她,並不相信這話。


    但是……


    她隻是笑了笑,不動聲色地將袖子替煙年拉下:“怎麽府裏這許多伺候的人,還會傷的如此,必然是下人不用心,也該好生管束管束了。”


    煙年鬆了口氣:“其實府中眾人都很好,實在是我自個兒一時失卻謹慎。”


    “嗯,”武後在她手背上輕輕地拍了拍,意味深長道:“就是怕若給別人看見了,以為是天官nuè待夫人。”


    作者有話要說:


    唐朝的‘冰淇淋’叫做蘇山,另外先前武三思給太平的勸酒美人,也的確有這種東西,而且比這個更高級。


    寫這本查過不知多少資料,力爭所有地方都做到契合貼切,盡量嚴謹少些錯誤,但所知的越多,對古人的智慧越是肅然起敬。


    第135章 口諭


    “娘娘!”煙年不由失聲。


    對上她驚惶微露的眼神, 武後笑道:“不必在意, 我不過是玩笑話罷了,可夫人以後務必也要留意謹慎, 免得授人以柄,對天官聲名有損。”


    煙年徐徐屈膝:“是。”


    武後將她扶起:“你是個蕙質蘭心聰敏之人, 又是名頭在外極出色的才女,隻怕平日傷chun悲秋多了些, 故而身體才這般虛弱,以後不如且少些愁悶,放開心懷,好生將養身子才是正理。”


    煙年低頭答道:“娘娘教誨,謹記在心。”


    武後笑看她:“你從來通qing達理、善解人意,我早知道, 有你開解陪伴太平,我也甚是放心, 天官又是賢兒的師傅, 你們夫妻二人,對我的兒女們皆是不可或缺的,隻是有句俗話‘醫人者不能自醫’,你可不要醫好了別人, 自己卻心疾難醫才是。”


    這看似關懷深qing的幾句話,卻說的煙年陡然驚心,竟似置身寒風之中,颯颯寒徹。


    煙年出宮之時, 未免有些心神恍惚。


    她總覺著武後像是知道了什麽,故而話語中處處機鋒。


    對於這位皇後的城府,煙年從來未gān輕估半分,甚至上次太平劫後餘生召她進宮,那時候煙年所見屏風後的絳紅衣帶,便是武後。


    武後為何要於屏風後偷聽,是不放心她跟太平的相處,還是另有顧慮?


    煙年並未將此事對任何人提起過,但她暗自揣摩……隱約從太平的口吻裏猜得幾分端倪。


    ——必然是太平那幾日舉止反常,且劫走她的又非尋常之人,武後有所“擔心”,在qing理之中。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