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補充了句:“何況這十八子我是見過的,隻是個年幼無知的少年罷了,他又會知道什麽?”
楊思儉道:“殿下莫急,十八子才到長安,就先後開罪了李義府,許老大人兩位……如果換做常人,隻怕早就一命嗚唿了,他卻竟得了周國公青眼留在身邊,以周國公之jing明為人,又怎會容一個等閑之輩在身旁?”
他又對許圉師道:“我聽說此子良久,倒要趁機一見才好。”
許圉師道:“我也正有此意。”
李弘見他兩人都對十八子頗感興趣,驀地想起那天在周國公府李賢也跟阿弦甚是親熱,加上小年兒那夜太平也對她興趣十足,李賢無奈:“哼……既然如此,那就讓兩位見一見這位少年就是了。”
不多時,東宮侍者引著阿弦進了廳內來。
李弘倒也罷了,楊思儉跟許圉師兩人暗中觀察,見這進門的少年,麵容秀麗,身形纖瘦,眸色清正,黑白分明,雖說是賀蘭敏之的“跟隨”,但就算如今麵對的是東宮太子,這少年麵上都是一副不卑不亢之色,通身也是淡定颯然而已。
阿弦行了禮,李弘先發製人道:“十八子,你如何在東宮門口窺視?可是有人指使你如何?”
阿弦道:“並不是,乃是我聽說了一事,生怕太子因此犯下大錯,於心不忍,特來看看能否阻止。”
李弘跟楊思儉許圉師均都心驚,李弘喝道:“大膽,你好生放肆,我如何會犯下大錯?”
阿弦瞥一眼在座的兩位朝臣,問道:“敢問太子殿下對於豳州的袁刺史,是何處置意思?”
李弘哼道:“豺虺之人,民之蠹蟲,除之以儆效尤。”
阿弦點頭贊道:“太子好像在桐縣生活過,深知百姓們所思所想。”
李弘皺眉嗬斥:“我從來沒有去過豳州,你在胡言亂語什麽?”
阿弦道:“太子既然沒去過豳州,怎麽知道百姓們口中的袁大人是豺虺之人,又是什麽蠹蟲了?我是桐縣本地人,尚且不知道哩!”
李弘張了張口,臉上禁不住有些泛紅,正要嗬斥他,卻聽旁邊楊思儉道:“十八子,你好大的膽子,敢當麵如此奚落太子殿下?你不怕太子一怒之下,治你的罪嗎?”
阿弦說道:“不怕。”
楊思儉笑問:“為什麽不怕?你是仗著周國公的勢?還是……崔天官?”
阿弦聽到他提起崔曄,才也皺了皺眉頭,然後答道:“我不怕太子治我的罪,不是仗著誰的勢,若非要如此說,那麽……我正是仗著太子的勢。”
李弘越發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怒反笑道:“你、你這小子,真是胡言亂語,不知所謂。”
阿弦慢慢道:“太子怎麽不懂?我不怕太子治罪,正是因為知道太子生xing仁德,絕不會衝動之下濫殺無辜,更加不忍看天下百姓受此荼毒,我是仗著太子仁德的心xing,相信太子的為人,故而不怕。”
李弘萬沒想到她會如此說話,猛然震動。
連楊思儉跟許圉師也都變了臉色。
忽然許圉師道:“好,十八子,那你方才為什麽說太子將犯下大錯?”
阿弦道:“太子的心xing仁德,是天下百姓之福,但倘若有人利用太子仁德之心來陷害忠良,那就是天下百姓之禍了。”
李弘道:“你……是來給袁恕己說qing的?”
阿弦奇道:“袁大人根本毫無罪過,我要是來給他說qing,豈不是玷ru了他?”
李弘忍不住咬了咬唇,雖然認定袁恕己有罪而阿弦滿口“胡話”,但從她進門直到現在,李弘心中卻隱隱地有一種奇異的感覺。
這少年句句針鋒相對,這般言談氣質,隱隱竟透出一股無懈可擊之意!
許圉師嗬嗬笑道:“十八子,我聽說你先前是豳州桐縣之人,而且……正好兒是袁恕己的手下,你念及舊主,想要維護他,也是有的。”
阿弦道:“兩位大人,太子殿下,請問你們為什麽認定袁大人豺虺成xing,濫殺橫行?”
李弘發現機會,立刻痛斥道:“他不由分說,殺死了昔日在翰林中頗有文名的秦學士!從定案到行刑,全然未曾經過刑部審批,可知這極有可能是冤假錯案?!”
阿弦笑了笑:“殿下說的太好了,這件案子,我從頭到尾知道的極為清楚。”
當下,阿弦便將小麗花一案引出了背後的合夥nuè殺內qing一一說明,以及當日袁恕己拿秦學士的時候所說的一番話,一字不漏地當場念了出來。
那日袁恕己道:
“我看不見王,也瞧不見法,隻有你們這些渣滓中的渣滓,就如舊沉塘的爛淤泥。”
“我就是王法,我所做的就是王法!先前的王法奈何不了你們,本官就用自己的王法,教你們徹底地重新做人!”
她著實是記憶鮮明。
在說起這一段的時候,阿弦仍忍不住心cháo澎湃。
麵對在座啞口震動的眾人,阿弦道:“太子殿下若不信,隻管去查在袁大人去豳州之前,死在任上的官員究竟有多少!若不是袁大人以這般非常雷霆手段,也還不知又有多少官員填埋在那個無法無天的舊沉塘裏了。”
李弘跟楊思儉等雖覺著袁恕己的話說的實在太過張狂,令人心中生刺,可是……在聽了阿弦所說小麗花姐弟的遭遇以及秦學士等人所作所為後,又怎能再開口指責袁恕己“獨斷專行”?
沉默中,楊思儉道:“那麽歐家之事呢?”
阿弦冷笑,把歐家的詳細一點一滴說明:“歐家之事聽著自然匪夷所思,的確,任何一名良善不經事之人,聽著都會隻覺著是個可憎離奇的故事而已,但是……隻有親身經歷過的,才知道那是真實的地獄。”
阿弦環顧太子李弘,發現他臉上血色退了個一gān二淨,對於讀《chun秋》都不忍看下臣弒君的李弘而言,歐家的人倫慘劇,已經超出了他接受的範圍。
“我不信!”他咬牙切齒,有些急躁地揮袖否認,“在我李唐治下,絕不會有這種、這種……”
這種行徑,比禽shou更可憎可鄙可殺!畢竟就算是“虎毒不食子”,而人卻……
阿弦看著李弘的樣子,忽然有些後悔。
起初阿弦來尋李弘的時候,心裏還有些責怪這位太子殿下,責他一葉障目不見忠良,但是此刻看著李弘的模樣,她已不忍
阿弦明白了李弘的心理。
李弘正是一個過於“仁善”的人,這些“故事”對他來說,就已經是接近地獄了。
所以阿弦略覺後悔……或許不該跟李弘說的這樣仔細明白。
但如果不跟他說明白、讓他相信的話,他始終不會懂在那種qing形下,袁恕己做出的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一鼓作氣,阿弦道:“歐家的長公子跟其妻,都是此案受害人,也正是最有力而真實的證人。”
</br>
楊思儉道:“殿下莫急,十八子才到長安,就先後開罪了李義府,許老大人兩位……如果換做常人,隻怕早就一命嗚唿了,他卻竟得了周國公青眼留在身邊,以周國公之jing明為人,又怎會容一個等閑之輩在身旁?”
他又對許圉師道:“我聽說此子良久,倒要趁機一見才好。”
許圉師道:“我也正有此意。”
李弘見他兩人都對十八子頗感興趣,驀地想起那天在周國公府李賢也跟阿弦甚是親熱,加上小年兒那夜太平也對她興趣十足,李賢無奈:“哼……既然如此,那就讓兩位見一見這位少年就是了。”
不多時,東宮侍者引著阿弦進了廳內來。
李弘倒也罷了,楊思儉跟許圉師兩人暗中觀察,見這進門的少年,麵容秀麗,身形纖瘦,眸色清正,黑白分明,雖說是賀蘭敏之的“跟隨”,但就算如今麵對的是東宮太子,這少年麵上都是一副不卑不亢之色,通身也是淡定颯然而已。
阿弦行了禮,李弘先發製人道:“十八子,你如何在東宮門口窺視?可是有人指使你如何?”
阿弦道:“並不是,乃是我聽說了一事,生怕太子因此犯下大錯,於心不忍,特來看看能否阻止。”
李弘跟楊思儉許圉師均都心驚,李弘喝道:“大膽,你好生放肆,我如何會犯下大錯?”
阿弦瞥一眼在座的兩位朝臣,問道:“敢問太子殿下對於豳州的袁刺史,是何處置意思?”
李弘哼道:“豺虺之人,民之蠹蟲,除之以儆效尤。”
阿弦點頭贊道:“太子好像在桐縣生活過,深知百姓們所思所想。”
李弘皺眉嗬斥:“我從來沒有去過豳州,你在胡言亂語什麽?”
阿弦道:“太子既然沒去過豳州,怎麽知道百姓們口中的袁大人是豺虺之人,又是什麽蠹蟲了?我是桐縣本地人,尚且不知道哩!”
李弘張了張口,臉上禁不住有些泛紅,正要嗬斥他,卻聽旁邊楊思儉道:“十八子,你好大的膽子,敢當麵如此奚落太子殿下?你不怕太子一怒之下,治你的罪嗎?”
阿弦說道:“不怕。”
楊思儉笑問:“為什麽不怕?你是仗著周國公的勢?還是……崔天官?”
阿弦聽到他提起崔曄,才也皺了皺眉頭,然後答道:“我不怕太子治我的罪,不是仗著誰的勢,若非要如此說,那麽……我正是仗著太子的勢。”
李弘越發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怒反笑道:“你、你這小子,真是胡言亂語,不知所謂。”
阿弦慢慢道:“太子怎麽不懂?我不怕太子治罪,正是因為知道太子生xing仁德,絕不會衝動之下濫殺無辜,更加不忍看天下百姓受此荼毒,我是仗著太子仁德的心xing,相信太子的為人,故而不怕。”
李弘萬沒想到她會如此說話,猛然震動。
連楊思儉跟許圉師也都變了臉色。
忽然許圉師道:“好,十八子,那你方才為什麽說太子將犯下大錯?”
阿弦道:“太子的心xing仁德,是天下百姓之福,但倘若有人利用太子仁德之心來陷害忠良,那就是天下百姓之禍了。”
李弘道:“你……是來給袁恕己說qing的?”
阿弦奇道:“袁大人根本毫無罪過,我要是來給他說qing,豈不是玷ru了他?”
李弘忍不住咬了咬唇,雖然認定袁恕己有罪而阿弦滿口“胡話”,但從她進門直到現在,李弘心中卻隱隱地有一種奇異的感覺。
這少年句句針鋒相對,這般言談氣質,隱隱竟透出一股無懈可擊之意!
許圉師嗬嗬笑道:“十八子,我聽說你先前是豳州桐縣之人,而且……正好兒是袁恕己的手下,你念及舊主,想要維護他,也是有的。”
阿弦道:“兩位大人,太子殿下,請問你們為什麽認定袁大人豺虺成xing,濫殺橫行?”
李弘發現機會,立刻痛斥道:“他不由分說,殺死了昔日在翰林中頗有文名的秦學士!從定案到行刑,全然未曾經過刑部審批,可知這極有可能是冤假錯案?!”
阿弦笑了笑:“殿下說的太好了,這件案子,我從頭到尾知道的極為清楚。”
當下,阿弦便將小麗花一案引出了背後的合夥nuè殺內qing一一說明,以及當日袁恕己拿秦學士的時候所說的一番話,一字不漏地當場念了出來。
那日袁恕己道:
“我看不見王,也瞧不見法,隻有你們這些渣滓中的渣滓,就如舊沉塘的爛淤泥。”
“我就是王法,我所做的就是王法!先前的王法奈何不了你們,本官就用自己的王法,教你們徹底地重新做人!”
她著實是記憶鮮明。
在說起這一段的時候,阿弦仍忍不住心cháo澎湃。
麵對在座啞口震動的眾人,阿弦道:“太子殿下若不信,隻管去查在袁大人去豳州之前,死在任上的官員究竟有多少!若不是袁大人以這般非常雷霆手段,也還不知又有多少官員填埋在那個無法無天的舊沉塘裏了。”
李弘跟楊思儉等雖覺著袁恕己的話說的實在太過張狂,令人心中生刺,可是……在聽了阿弦所說小麗花姐弟的遭遇以及秦學士等人所作所為後,又怎能再開口指責袁恕己“獨斷專行”?
沉默中,楊思儉道:“那麽歐家之事呢?”
阿弦冷笑,把歐家的詳細一點一滴說明:“歐家之事聽著自然匪夷所思,的確,任何一名良善不經事之人,聽著都會隻覺著是個可憎離奇的故事而已,但是……隻有親身經歷過的,才知道那是真實的地獄。”
阿弦環顧太子李弘,發現他臉上血色退了個一gān二淨,對於讀《chun秋》都不忍看下臣弒君的李弘而言,歐家的人倫慘劇,已經超出了他接受的範圍。
“我不信!”他咬牙切齒,有些急躁地揮袖否認,“在我李唐治下,絕不會有這種、這種……”
這種行徑,比禽shou更可憎可鄙可殺!畢竟就算是“虎毒不食子”,而人卻……
阿弦看著李弘的樣子,忽然有些後悔。
起初阿弦來尋李弘的時候,心裏還有些責怪這位太子殿下,責他一葉障目不見忠良,但是此刻看著李弘的模樣,她已不忍
阿弦明白了李弘的心理。
李弘正是一個過於“仁善”的人,這些“故事”對他來說,就已經是接近地獄了。
所以阿弦略覺後悔……或許不該跟李弘說的這樣仔細明白。
但如果不跟他說明白、讓他相信的話,他始終不會懂在那種qing形下,袁恕己做出的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一鼓作氣,阿弦道:“歐家的長公子跟其妻,都是此案受害人,也正是最有力而真實的證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