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之笑道:“我還當你是想嫁給他呢,竟隻是婢女而已?”


    虞氏一愣,臉上的血色慢慢地迴來了:“公子您……”


    頃刻虞氏去後,雲綾從外進來。


    敏之看她始終低著頭靜默俯視,便抬指挑起她的下頜,打量那紅印子。


    “還疼不疼了?”


    雲綾道:“並不疼。”


    敏之道:“你自作自受,明知是破火的事兒,偏自己撞上來。”


    雲綾道:“公子責罰的是。”


    敏之卻又笑道:“喲,你生氣了?”


    雲綾搖頭:“怎麽敢?”


    敏之忽然從浴桶裏滑了過去,靠近雲綾,唿吸也一寸寸加重。


    雲綾略一掙紮,低低喚道:“公子……”臉上紅了幾分。


    敏之卻將她鬆開:“給虞夫人收拾一下,送她去小十八家裏。”


    雲綾一怔,眼中雖有疑惑之色,卻並不敢問,隻答應了一聲“是”。


    “潑喇喇”一聲,是敏之從水裏站了起來,邁步出了浴桶。


    雲綾忙取了gān淨的袍服過來,替他擦拭換理妥當。


    敏之往外而行,一陣寒風從室外掠了進來,chui得袍袖飛揚。


    他深深唿吸,看著頭頂變幻的天色,喃喃道:“我最喜歡看愚蠢的人自以為是,恨不得這場戲更熱鬧些,來吧來吧,人都湊齊了,就可以買定離手了,讓我瞧瞧看這一次豪賭,到底誰輸誰贏?”


    阿弦渾然不知國公府內發生的一切。


    聽虞氏說了太子李弘跟賀蘭敏之的密談後,阿弦本要先去尋袁恕己,走到半路,又改變了主意。


    起初袁恕己之所以迴長安,一則述職,二來是不停地有彈劾他的奏摺,每天都要送往大明宮幾份。


    什麽濫殺地方士紳、定案跟處決從不事先經刑部核準,目無《唐律》,殘忍殺害八十老婦,以及欺壓鄉裏,費人力物力修建廟宇等等,件件兒駭人聽聞。


    武後起初還不以為意,漸漸地摺子見的多了,自然也生了疑心,再加上蘇柄臨去世,豳州的軍權也被袁恕己掐在掌心,qing勢非常。


    正將年下,才調袁恕己緊急迴京都。


    從袁恕己迴長安之後,朝中便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嚴懲袁某人,罪名諸如bào戾濫殺,獨斷專行,目無法紀,苛政斂財等,這些人是以太子李宏為首的一些朝中保守老臣;


    另外一派則不同,認為袁恕己雷厲風行,以非常手段行非常之事,斷奇案,平馬賊,對於豳州地方的平靖安穩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這一派為首之人,卻正是梁侯武三思。


    這兩派人馬吵吵嚷嚷,各有道理,朝堂上爭執不下,互不相讓,關於袁恕己是罪是功,也就仍是懸在半空裏。


    阿弦知道太子大概是不待見袁恕己的,隻是想不到他的態度如此激烈,太子畢竟是將來的皇帝,他的意見非同一般,如果他堅持要嚴懲,隻怕兇多吉少。


    其實太子李弘不待見袁恕己,也是qing理之中,李弘原本就是個過於心慈之人,高宗曾親口贊他“仁孝”。


    李弘小時候讀《chun秋》,讀到羋商臣弒君一節,十分不忍,對教授師傅道:“這種事qing,非但無法出口,且不忍聽。”


    當時的教授師傅郭瑜盛讚太子“仁德”,從此不教《chun秋》,改為《禮記》。


    後來李弘又進諫廢止了逃兵“連坐”之法,所行之舉,都是仁德行徑。


    故而這樣仁心之人,在聽說袁恕己竟當眾行刑殺死一位八十年紀的老夫人後,其怒髮衝冠,可想而知。


    又加上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渲染,李弘以己度人,絕不信吃齋念佛年高德劭的名門婦人竟會做出禽shou不如之事,甚至認定是袁恕己編纂的空案藉口,而歐老夫人是被無辜冤枉。


    因此他一則痛心疾首,一則怒恨jiāo加,恨不得將袁恕己立刻法辦。


    這日,東宮之中,李弘正在跟司衛少卿楊思儉,戶部侍郎許圉師等說起此事。


    李弘惱恨嗐嘆道:“先前我屢次向聖上進諫,才終於將袁恕己調迴長安,本以為會立刻順勢治他的罪,想不到梁侯等人竟從中作梗,我實在是想不通他們意yu何為,怎能容得一個豺虺成xing之人在朝堂之中立身,若真讓他們將袁恕己保下,非但無罪,反而有功的話,我這太子也不必再當下去了!”


    楊思儉許圉師等人忙攔住。


    楊思儉道:“殿下不可以說這種負氣頹喪的話,若傳入天後耳中,隻怕大為不妥。”


    李弘對武後還是十分畏懼的,但因實在過於氣憤,便仍慷慨凜然道:“若我為太子還不能為國剷除兇頑,自然是我的失職了。”


    許圉師道:“太子,容我一言。”許圉師身為戶部侍郎,為人寬惠,xingqing縝密,是位很值得尊敬的長者。


    李弘稍微收起怒色。


    許圉師道:“梁侯素昔行事雖然霸道,但卻是個極jing細之人,之前就算在朝堂上跟人政見不同,梁侯也往往‘韜光養晦’,不會直言得罪,所行皆非今次這樣不加掩飾。依我看來,梁侯之所以如此明火執仗,應該是手握真憑實據,故而他不怕出錯,也不怕有朝一日翻案。”


    楊思儉道:“侍郎的意思,莫非是說袁恕己當真是個好官?但……他殘殺八十老婦可是事實,要知道陛下平生最恨這般無德不仁的行徑,不管他在當地立下多少功績,有了這般惡行,不管是按照律例還是陛下之心,隻怕都不會輕易寬恕。”


    許圉師道:“但倘若袁恕己有個非如此做不可的理由呢?”


    李弘正為楊思儉所言點頭不已,聞言道:“楊少卿說的很對。我也認為不管是什麽理由,也不能如此殘殺一位耄耋老者。”


    許圉師默然。


    楊思儉道:“太子,讓侍郎說下去。”


    李弘隻得停口。


    許圉師才繼續說道:“我們先前雖也派過一些人前往豳州查證,但畢竟山高水遠,且人心各異,口供各有不同也是常見。照我看來,當務之急,是找一名對豳州、甚至桐縣最為知根知底的人,或可另見端倪。”


    楊思儉看一眼李弘,問道:“但是急切之間又往哪裏去找這樣一個人?”


    許圉師才要開口,門口東宮侍者來報:“殿下,外頭有個叫‘十八子’的人在徘徊,形跡可疑,被我們拿下,他說是來尋太子殿下的,如今請殿下發落。”


    李弘站起身來:“是十八子?”


    話音剛落,許圉師捋著鬍鬚笑道:“好好好,說曹cao曹cao就到,看樣子是太子鴻運當頭,故而老天就把這個人剛剛好送來了。”


    李弘跟楊思儉一起看向許圉師,楊思儉道:“原來侍郎方才所舉的就是此人?”。


    許圉師道:“不錯,我所說正是這叫做‘十八子’的少年。”


    李弘恍然之餘,道:“侍郎此言差矣,十八子如今在我表哥周國公處當差,之前我去國公府跟表哥說起處置袁恕己之事,表哥的態度模稜兩可,找十八子又有何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