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掃一眼旁邊,是啊,沒有人影,但卻有……
阿弦道:“我之前聽見有人打鬥,還以為是大哥跟人動手。”
“我也聽見了,”陳基道:“可你出門的時候我也是才醒,難道是毛賊?”
阿弦道:“咱們家裏沒什麽可偷的,何況如果是毛賊,怎麽會有兵器的聲響?”
陳基心裏其實有個擔憂,隻是不敢跟阿弦說,豈料阿弦也是一樣的想法。
她低低道:“大哥,會不會……是因為今天到許敬宗家裏,所以惹出事來了?”
陳基見她也想到這點,才笑道:“我想這個該不會吧,許敬宗好歹也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大人,還不似李義府那樣惡名昭著的,難道就因為幾句言差語錯,立刻就要動殺手?”
阿弦道:“唉,知人知麵不知心。”
她心中想:如果陳基似她一樣,看見過許敬宗持劍殺死那孤弱女子的兇狠一麵,大概就不會這樣想了。
陳基卻又道:“今晚上處處都有疑團。假如真有人想對咱們不利,怎麽連門都沒入?聽那動靜,又像是跟人動過手似的。”
兩人說話之時,外頭已有數聲ji鳴。
阿弦笑道:“大哥,還是不想了。再過半個時辰就又要上街當差了,趁著天還未明,先多歇會兒的好。”
陳基其實擔心真的有歹人不軌,如今不明不白離開了,保不準又殺個迴馬槍之類。
話到嘴邊,又怕引的阿弦擔憂,就也一笑:“說的對,橫豎將天明了,不會有什麽妖魔鬼怪再來作亂,你也迴去睡會兒吧。”
兩人各自迴房。陳基卻再無睡意,反而悄悄地將公服取了穿戴整齊,這才躺在chuáng上,那把鐵尺就放在手邊兒。
他睜著眼睛想了片刻,復又合眸假寐。
與此同時,對麵房中,阿弦卻也無眠。
她坐在chuáng沿上,玄影就蹲在她的腳旁,豎起兩隻耳朵,烏黑的眼珠盯著對麵,嘴不住地微微抽動呲出利齒,仿佛是個示威的模樣。
阿弦將手搭在它的頭上,玄影方收起“怒容”,轉頭看向阿弦,又揚起尖嘴舔她的手。
——“這隻黑狗的確有靈xing,先前就算不是我,它也會及時將你喚醒。”
本來隻有阿弦的房間裏響起另一個嘶啞的聲音。
阿弦看著對麵,就在她目光所及,站著白日指引她去許敬宗府上的黑衣人,樣貌仍是那樣可怖,尋常人看見隻怕立刻暈倒,阿弦卻麵不改色。
阿弦道:“你方才說是許敬宗派人來想要殺人滅口?我怎麽能相信你。”
黑衣人道:“你是怪我白天帶你們前往許府嗎?”
阿弦道:“你知道許敬宗跟景城山莊的案子有關,才故意引我前去?還是說,你知道許昂跟許敬宗的侍妾私通,這是醜聞,並非大案子,一旦捲入不慎的話還會自斷前程。你分明是想害我跟大哥。”
當初長孫無忌被拉下馬,除了李義府該記頭功,許敬宗當然也功不可沒,兩個人都是武後的馬前卒跟得力重用的權臣。
不繫舟的人借著鬼嫁女的風波推倒了李義府,接下來也該輪到許敬宗了。
屋內幽暗,黑衣的鬼隱沒在暗影裏,看不清容貌,至少不像是白日那樣可怖了。
他道:“你心裏不也想給那可憐的女人討迴公道嗎?我不過是推了你一把而已。至於許家的齷齪事,正是一個契機。”
阿弦道:“我不要什麽契機,更不想因此壞了大哥的前途!而且又引來殺身之禍……若連累大哥有個萬一……”
黑衣人道:“你放心,他們不會得逞,因為……”
阿弦皺眉,黑衣人往前一步,在她耳畔低低說了一句。
天明。
長安城人多,天未亮的時候街頭已經行人亂走,等兩人出門的時候,昨夜地上殘留的痕跡早被踩踏的什麽也看不出。
陳基鎖門後迴身,卻見阿弦正在打量鄰居家的門首。陳基道:“在看什麽?”
阿弦道:“大哥,你見過這家的人麽?”
陳基道:“當然見過,新搬來的那天蘇奇就去打過招唿,是個篾匠伯伯,家裏頭好多竹器。怎麽?”
阿弦搖搖頭:“隻是覺著好奇,我來了這麽久都沒看見過這人。”
陳基笑道:“人家自有營生,又不是那閑的愛串門的。你沒見過也是正常。”
阿弦不置可否。
兩人同玄影一塊兒出街而去後,鄰家的門方打開,一個身著灰衣頭戴黑色襆頭的老者背著幾個竹篾筐走了出來,將門一帶,躬身低頭地往他們相反的方向而去。
陳基跟阿弦兩人來至大理寺,還未進門,那新換的門口崗衛便攔著,神秘兮兮地問道:“老陳,聽說昨兒你們把中書令許大人的長公子拿來寺裏了?”
李義府倒台之後,中書令之位空懸,因許敬宗在朝野中的資歷不遜於李義府,武後又甚看重,因此高宗便讓許敬宗接替了李義府擔任中書令、也就是丞相一職,且加光祿大夫,拜太子少師,可謂榮寵無雙。
因此聽說許昂出事,大理寺的人幾乎都炸開了,一個個忙不迭地打聽詳細。
又因為許昂是負傷而來,且據說動手的正是許敬宗本人,大理寺的qing形簡直如一鍋被燒開了的水,咕嘟嘟地沸騰吵嚷著,可偏偏沒有一個人知道許敬宗痛毆許昂……原因何在。
那負責帶許昂來至大理寺的陳基跟阿弦,自然就成了解開這謎題的關鍵。
好不容易應付了崗衛,一路往內,幾乎每一步都有人來攔著打聽qing形。陳基自覺從未有這般“炙手可熱”過。
雖然大理寺卿不願過分渲染此事,但已經覆水難收,一時之間,關於許府的各種猜測又甚囂塵上。
這種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宮中。
正在武皇後為此事疑惑又有些隱怒之時,許敬宗親自進宮,上了一道奏摺,說明因長子許昂“忤逆不孝”,請求將許昂流放。
大唐以“孝”治天下,所以在當時來說“不孝”是一宗極大的罪過。
而嶺外路途遙遠,且是瘴癘之地,被流放的人多半會九死一生。
許敬宗如此,可謂是要跟許昂“恩斷義絕”了。
高宗跟武後雙雙震驚,詢問許敬宗詳細。
許敬宗當然不會提及許昂跟妾室之間的jianqing,便隻說許昂背地裏ru罵父母,毫無敬畏之心,堅決要將許昂驅除。
許敬宗年事已高,訴說之時仍氣得渾身發抖臉色異常。
二聖見狀,不便再追問,便從了許敬宗的請求,下旨把許昂流放到嶺南。
許敬宗出宮之後,武後對高宗道:“許昂素有才名,我常聽人說他溫良謙恭,品行很好,所以才放心讓他擔任太子舍人的職位,怎麽忽然之間xingqing大變,還惹得右相到要將他趕離了眼前的地步?”
高宗想了想:“朕也猜不透,本還想勸一勸中書令,可是看他氣得鬍子亂顫,朕擔心若再多說兩句他就厥過去了,故而倒也罷了,順他心意就是了。”
</br>
阿弦道:“我之前聽見有人打鬥,還以為是大哥跟人動手。”
“我也聽見了,”陳基道:“可你出門的時候我也是才醒,難道是毛賊?”
阿弦道:“咱們家裏沒什麽可偷的,何況如果是毛賊,怎麽會有兵器的聲響?”
陳基心裏其實有個擔憂,隻是不敢跟阿弦說,豈料阿弦也是一樣的想法。
她低低道:“大哥,會不會……是因為今天到許敬宗家裏,所以惹出事來了?”
陳基見她也想到這點,才笑道:“我想這個該不會吧,許敬宗好歹也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大人,還不似李義府那樣惡名昭著的,難道就因為幾句言差語錯,立刻就要動殺手?”
阿弦道:“唉,知人知麵不知心。”
她心中想:如果陳基似她一樣,看見過許敬宗持劍殺死那孤弱女子的兇狠一麵,大概就不會這樣想了。
陳基卻又道:“今晚上處處都有疑團。假如真有人想對咱們不利,怎麽連門都沒入?聽那動靜,又像是跟人動過手似的。”
兩人說話之時,外頭已有數聲ji鳴。
阿弦笑道:“大哥,還是不想了。再過半個時辰就又要上街當差了,趁著天還未明,先多歇會兒的好。”
陳基其實擔心真的有歹人不軌,如今不明不白離開了,保不準又殺個迴馬槍之類。
話到嘴邊,又怕引的阿弦擔憂,就也一笑:“說的對,橫豎將天明了,不會有什麽妖魔鬼怪再來作亂,你也迴去睡會兒吧。”
兩人各自迴房。陳基卻再無睡意,反而悄悄地將公服取了穿戴整齊,這才躺在chuáng上,那把鐵尺就放在手邊兒。
他睜著眼睛想了片刻,復又合眸假寐。
與此同時,對麵房中,阿弦卻也無眠。
她坐在chuáng沿上,玄影就蹲在她的腳旁,豎起兩隻耳朵,烏黑的眼珠盯著對麵,嘴不住地微微抽動呲出利齒,仿佛是個示威的模樣。
阿弦將手搭在它的頭上,玄影方收起“怒容”,轉頭看向阿弦,又揚起尖嘴舔她的手。
——“這隻黑狗的確有靈xing,先前就算不是我,它也會及時將你喚醒。”
本來隻有阿弦的房間裏響起另一個嘶啞的聲音。
阿弦看著對麵,就在她目光所及,站著白日指引她去許敬宗府上的黑衣人,樣貌仍是那樣可怖,尋常人看見隻怕立刻暈倒,阿弦卻麵不改色。
阿弦道:“你方才說是許敬宗派人來想要殺人滅口?我怎麽能相信你。”
黑衣人道:“你是怪我白天帶你們前往許府嗎?”
阿弦道:“你知道許敬宗跟景城山莊的案子有關,才故意引我前去?還是說,你知道許昂跟許敬宗的侍妾私通,這是醜聞,並非大案子,一旦捲入不慎的話還會自斷前程。你分明是想害我跟大哥。”
當初長孫無忌被拉下馬,除了李義府該記頭功,許敬宗當然也功不可沒,兩個人都是武後的馬前卒跟得力重用的權臣。
不繫舟的人借著鬼嫁女的風波推倒了李義府,接下來也該輪到許敬宗了。
屋內幽暗,黑衣的鬼隱沒在暗影裏,看不清容貌,至少不像是白日那樣可怖了。
他道:“你心裏不也想給那可憐的女人討迴公道嗎?我不過是推了你一把而已。至於許家的齷齪事,正是一個契機。”
阿弦道:“我不要什麽契機,更不想因此壞了大哥的前途!而且又引來殺身之禍……若連累大哥有個萬一……”
黑衣人道:“你放心,他們不會得逞,因為……”
阿弦皺眉,黑衣人往前一步,在她耳畔低低說了一句。
天明。
長安城人多,天未亮的時候街頭已經行人亂走,等兩人出門的時候,昨夜地上殘留的痕跡早被踩踏的什麽也看不出。
陳基鎖門後迴身,卻見阿弦正在打量鄰居家的門首。陳基道:“在看什麽?”
阿弦道:“大哥,你見過這家的人麽?”
陳基道:“當然見過,新搬來的那天蘇奇就去打過招唿,是個篾匠伯伯,家裏頭好多竹器。怎麽?”
阿弦搖搖頭:“隻是覺著好奇,我來了這麽久都沒看見過這人。”
陳基笑道:“人家自有營生,又不是那閑的愛串門的。你沒見過也是正常。”
阿弦不置可否。
兩人同玄影一塊兒出街而去後,鄰家的門方打開,一個身著灰衣頭戴黑色襆頭的老者背著幾個竹篾筐走了出來,將門一帶,躬身低頭地往他們相反的方向而去。
陳基跟阿弦兩人來至大理寺,還未進門,那新換的門口崗衛便攔著,神秘兮兮地問道:“老陳,聽說昨兒你們把中書令許大人的長公子拿來寺裏了?”
李義府倒台之後,中書令之位空懸,因許敬宗在朝野中的資歷不遜於李義府,武後又甚看重,因此高宗便讓許敬宗接替了李義府擔任中書令、也就是丞相一職,且加光祿大夫,拜太子少師,可謂榮寵無雙。
因此聽說許昂出事,大理寺的人幾乎都炸開了,一個個忙不迭地打聽詳細。
又因為許昂是負傷而來,且據說動手的正是許敬宗本人,大理寺的qing形簡直如一鍋被燒開了的水,咕嘟嘟地沸騰吵嚷著,可偏偏沒有一個人知道許敬宗痛毆許昂……原因何在。
那負責帶許昂來至大理寺的陳基跟阿弦,自然就成了解開這謎題的關鍵。
好不容易應付了崗衛,一路往內,幾乎每一步都有人來攔著打聽qing形。陳基自覺從未有這般“炙手可熱”過。
雖然大理寺卿不願過分渲染此事,但已經覆水難收,一時之間,關於許府的各種猜測又甚囂塵上。
這種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宮中。
正在武皇後為此事疑惑又有些隱怒之時,許敬宗親自進宮,上了一道奏摺,說明因長子許昂“忤逆不孝”,請求將許昂流放。
大唐以“孝”治天下,所以在當時來說“不孝”是一宗極大的罪過。
而嶺外路途遙遠,且是瘴癘之地,被流放的人多半會九死一生。
許敬宗如此,可謂是要跟許昂“恩斷義絕”了。
高宗跟武後雙雙震驚,詢問許敬宗詳細。
許敬宗當然不會提及許昂跟妾室之間的jianqing,便隻說許昂背地裏ru罵父母,毫無敬畏之心,堅決要將許昂驅除。
許敬宗年事已高,訴說之時仍氣得渾身發抖臉色異常。
二聖見狀,不便再追問,便從了許敬宗的請求,下旨把許昂流放到嶺南。
許敬宗出宮之後,武後對高宗道:“許昂素有才名,我常聽人說他溫良謙恭,品行很好,所以才放心讓他擔任太子舍人的職位,怎麽忽然之間xingqing大變,還惹得右相到要將他趕離了眼前的地步?”
高宗想了想:“朕也猜不透,本還想勸一勸中書令,可是看他氣得鬍子亂顫,朕擔心若再多說兩句他就厥過去了,故而倒也罷了,順他心意就是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