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道:“我們在一所破舊的大院子裏歇了一夜。”


    那小夥計聽了,那彈出的眼珠幾乎都跌在地上:“您說什麽?”


    阿弦扶著英俊落座:“我說在那大院子裏住了一夜,你gān什麽見鬼一樣。”


    掌櫃也聞聲而來,跟幾個早起的客人都聚攏著竊竊私語,麵露驚駭之色。


    阿弦左右看看:“你們gān什麽都鬼鬼祟祟的?”


    眾人麵麵相覷,小夥計道:“小哥兒,你有所不知,那院子是有名的鬼莊,就算是大白日也不敢有人靠近的,先前有不怕死的後生進去探路,不是瘋了就是嚇死……”


    阿弦想到昨夜夢中所得,不由問道:“這樣靈異?那……這院子怎麽就破敗成這樣的?看著原來像是極氣派的地方。”


    “可不是極氣派的地方麽?”小夥計吐吐舌頭道,“你們可知道這裏原先住的是誰?”


    阿弦道:“我們又怎麽知道,你又賣關子。”


    英俊聽她好奇心起,卻並不阻止。那小夥計見阿弦生得清秀可愛,英俊又是個美男子,心裏便先喜歡三分,越發滔滔不絕道:“小哥兒,說出來你可要坐穩了,你可知道劉武周麽?”


    阿弦愣了愣:“啊,你是說那曾經投降過突厥,後來又跟大唐大戰過的劉武周?”


    “看不出你年紀小小,居然也知道的不少,”小夥計笑道:“可不就是他麽?這劉武周原本是本地景城人氏,後來就自去闖dàng了……但這裏仍是他的祖籍,因為劉武周投靠突厥,又跟大唐爭天下,他的族人害怕被牽連,有一部分人便隱居在前方的那莊園裏……”


    阿弦吃驚:“原來那院子裏住的是劉氏族人?那……那莊園為何落敗,他們人呢?”


    小夥計搖頭道:“人?都死了!二十年前被不知哪裏的一幫賊洗劫搶掠……唉,實在慘的很,那時候我還小呢。”


    阿弦道:“可……他們家裏是不是有個出嫁的姑娘?”


    小夥計聞聽,後退幾步:“您……您說什麽?你怎麽知道的?”周圍眾人也都如白日見鬼,一個個似要奪路而逃。


    阿弦看一眼英俊,道:“我……路上無意中聽人提過一句。”


    小夥計這才鬆了口氣,拍著胸脯道:“嚇了我半死,還當你也遇見那鬼嫁女了。”


    阿弦口gān:“鬼嫁女?”


    小夥計嘖道:“那年冬天,正是劉家一位長姑娘出嫁的日子,風雪jiāo加……也就是在那夜,他們全家被人所殺,後來,有人就時常看見山中有一隊迎親隊伍,可是走近了看,才發現都是一具具鬼骷髏,為此嚇傻嚇死的人也不少,大家都說是那劉武周的族親死不瞑目,才在山中作怪,所以傳出這‘鬼嫁女’的故事,從沒有人敢靠近那莊園半步,一旦huáng昏開始就不敢再從那邊走過。你們這樣大膽,竟沒被鬼吃了去,還全須全尾地跑出來……也算是命大了。”


    第81章 說的好


    糙糙吃過了早飯, 重又啟程, 路上,英俊便把有關劉武周的種種詳細告訴了阿弦。


    劉武周起於隋末群雄割據之時, 原本出身富豪之家,早在他少年時候, 他的一位兄長便曾告誡:“你若仍任意妄為,所jiāo非人, 將來恐怕禍及家族。”


    誰知竟一語成讖。


    劉武周原先在隋朝為官,後反叛投靠突厥,他藉助突厥之力擴充地盤,並接受突厥冊封,稱為“定楊可汗”。


    後劉武周自稱帝,並引兵攻打雁門, 連連取勝。


    他誌得意滿,忘乎所以, 於武德年間揮兵南下, 一度攻打到平遙,介州。


    那時候唐軍節節潰退,劉武周兵臨晉陽,占領山西大半, 攪亂了大唐半壁江山,甚至高宗亦驚慌無措。


    但劉武周也很快遇上了他的克星,那就是太宗李世民,兩人幾度jiāo戰, 劉武周最終不敵,倉皇往北投靠突厥,最後卻被突厥殺死。


    因劉武周的種種所做,他的昔日族人也受到牽連,大部分人為避禍被迫逃離舊地,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阿弦聽罷,搖頭嘆息:“這劉武周倒也是個能人,如果不是遇上了太宗,恐怕這天下誰屬還不一定呢。”


    英俊笑道:“劉武周首尾兩端,有勇而無謀,見利而忘義,註定無法成事。又豈會是太宗的對手。”


    阿弦咋舌:“可他當時卻的確席捲了大唐半壁江山,若是個無能之人,又豈會做到這般地步?”


    英俊淡淡道:“劉武周的連勝,並不隻是看他個人才能如何,當時也有天時地利之因,他先有突厥之助,後又有宋金剛帶兵投靠,且當時大唐所派的齊王殿下……因要奪功,輕易冒進,才失了先機,後又連續用兵不當,導致兵敗如潰。”


    因涉及武德間舊王之爭,英俊未曾細說,但齊王李元吉當時鎮守並州,荼毒百姓,nuè待兵卒,所作所為令人髮指,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中隻剩下一點“地利”而已,最後連敗,也是意料之中。


    阿弦不知這些詳細,聽得發呆,琢磨半晌才問道:“那太宗的確是個不世出的天縱君王了?”


    英俊道:“那是當然,太宗英明神武,可謂不世出的明君。”


    阿弦皺眉,低頭想了片刻,忽地低聲問:“那、那現在的皇帝陛下呢?”


    英俊不答。


    阿弦著急:“阿叔怎麽不說了?難道皇帝不是個明君?”


    “胡說,”英俊笑斥了聲,“這等大逆不道的話,你不可亂說,尤其是去了長安後,更是萬萬不能提。”


    阿弦哼道:“堯舜從不怕被民非議,隻有桀紂才會。”


    英俊一怔,旋即微微揚首長笑數聲:“說的好!”


    阿弦問道:“阿叔怎麽不迴答我,皇帝到底是什麽?”


    英俊咳嗽了聲,又過片刻才道:“這種話頗為大逆。但是阿弦,判斷一個君王是否明君,就如同判斷一個人一樣,你且記得——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一時的成敗榮ru沉浮起落並不打緊,是好是壞,百年後民間自有定論。”


    阿弦長長地嘆了口氣:“要百年之後?我早就作古啦。”


    英俊復一笑,卻將頭轉了開去。


    阿弦怏怏不樂。英俊忽道:“其實,還有一種更快的法子。”


    “什麽法子?”阿弦忙問。


    英俊道:“有道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最快的法子,當然是你自己去看一看了,究竟是如何,你自己心中便有定論,大不必別人告訴你。”


    阿弦咕咚咽了一口唾沫,耳畔有短暫的空白。


    驢車緩慢向前,玄影跑的累了,便跳上車來,在阿弦身邊兒乖乖趴著。


    大概是聽出阿弦qing緒有些低落,英俊忽然道:“對了,關於劉武周,其實還有一件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探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薇妮並收藏大唐探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