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現大量用戶無法打開網頁訪問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首字母+org點co)找到迴家的路!</p>
陸時卿先去了紫宸殿。自滇南迴來後,他因落下一堆公務,幾日來異常忙碌,將幾份要緊的公文呈給聖人後,又被拉著詢問針對大理寺卿新人選的建議。</p>
他不在長安的日子裏,朝廷定了薑寺卿的罪,以溝通嶺南,私采鐵礦之名罷黜了他,判他流放房陵,且規定薑家兩房三世之內不得再入官籍。薑家就此中落,滿門上下一夜之間作鳥獸散,有點良心的便隨薑岷一起去了房陵,其餘的則是各奔東西。雖說聖人並未禁止薑家人出入京城,但稍微曉得點內情的,早就不敢待在這是非之地了。</p>
畢竟徽寧帝會如此動怒,與表麵上所謂“私采鐵礦”之名並無關係,他氣的是薑岷花言巧語得他寵信,暗地裏卻助長平王之勢,連軍器這等東西都敢碰。此番徹底摘除薑家,也是對平王的一個警告。</p>
陸時卿以能力卓絕之由舉薦了大理寺少卿,徽寧帝卻沉吟起來:“朕並未問你誰更有能力,而是誰更能叫朕安心。大理寺為三法司之首,於朝廷相當關鍵,朕不想再看到第二個薑寺卿。”</p>
“臣無法斷定究竟誰最能令您安心,隻是越級上位終歸不妥,若您實在對杜少卿有疑慮,便隻能考慮蔡寺丞了,如此也不算差了太多。”</p>
徽寧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p>
曉得老皇帝這是準備考慮蔡寺丞了,他心中微定。</p>
蔡寺丞是鄭濯的暗樁,以陸時卿在徽寧帝心目中的地位,本可直接舉薦他。但薑岷的事顯然給老皇帝敲了個警鍾,連帶他這位“寵臣”也一樣略受波及,眼下最好便是少一些太直接的動作,多走迂迴之路。</p>
徽寧帝說完了正事,在他臨走前問:“朕聽說,賜嫻今日也來了宮中?”</p>
陸時卿答“是”。</p>
徽寧帝微微笑起來:“你能想通便是最好,有你在,朕對元家也稍微安心一些。”這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陸時卿多替他盯著點元家了。</p>
早在當初,徽寧帝就有意撮合倆人,一則是為留人,二則是為盯梢,隻是陸時卿一直表現得很不情願,他才不好逼迫太過。直到元易直將要迴滇南,眼看若元賜嫻親事不定,便要隨之離京,他才下了決心,哪怕陸時卿仍舊不應,也必須賜下這樁婚事。</p>
幸好陸時卿想通了,主動上門提親,才叫他不至於以強硬手段撮合他們,叫彼此麵子上過不去。</p>
陸時卿便做戲道:“替陛下分憂,是臣應盡之責。”</p>
徽寧帝又關切問:“前幾日提親,元家人可曾為難你?”</p>
他搖搖頭:“臣此番解了滇南之困,滇南王對臣很客氣。”</p>
“多虧是你,才不至於叫滇南非他元家不可。朕身邊還有你這樣的可用之人,底氣便足了。”</p>
陸時卿笑了笑:“陛下過譽。”</p>
徽寧帝朝他揮手大方示意:“趕緊到門下省辦事,完了就陪賜嫻去流觴宴玩玩,這次剛好輪著六郎主持,你也多替朕瞧著點他。”</p>
*</p>
陸時卿在紫宸殿跟老皇帝戲來戲往的時候,元賜嫻正絞盡腦汁與鄭泓這小家夥周旋。</p>
這五歲的男娃娃實在太頑劣,太能跑,想來平日全靠韶和公主或者陸時卿壓著,才會乖乖念書練字。元賜嫻礙於身份不好動粗,又想給未來皇帝留一個“良母”的印象,便是束手束腳,活活耗了一炷香都沒能搞定他。</p>
她瞅著奔得滿臉通紅,一頭大汗的鄭泓,喘氣扶膝道:“殿下……您再不念書,您好看的師母就要陪您挨罰了知道嗎?”</p>
元賜嫻心中哀歎一聲,陸時卿做什麽斥退了宮人,這麽大一個含涼殿,她連個幫手也沒,怎麽叫這條小泥鰍聽話啊。真是太叫人“含涼”了。</p>
鄭泓卻瞪著圓眼咯咯地笑,一邊負了手做出小大人的模樣來:“該罰!”</p>
元賜嫻忍耐道:“殿下要怎樣才肯讀書?”</p>
“你陪我玩,我就讀書。”</p>
她咬咬牙:“殿下玩投瓊嗎?”</p>
*</p>
陸時卿迴含涼殿的時候,就看見元賜嫻在跟鄭泓比賽擲骰子。</p>
元賜嫻似乎擲出了個六點,拍手道:“我又贏了,殿下願賭服輸,背一條來聽聽。”</p>
鄭泓氣得扯脖子瞪眼,不甘不願誦了一句給她聽。</p>
陸時卿眯了眯眼,跨過殿門檻,上前道:“元賜嫻,你在教他玩賭?”</p>
元賜嫻聞聲驀然抬頭,略微有點心虛。這法子的確不好,容易使人玩物喪誌,要不是實在搞不定,她也不會出此下策。</p>
她解釋道:“我拿不下他嘛,想到六殿下精於投瓊,說不定十三殿下也會喜歡。”</p>
她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陸時卿就從假怒變真怒了。</p>
哦,是的,當初在芙蓉園,鄭濯為了跟元賜嫻共舟,拿投瓊作弊,他為了成人之美,還費心費力故意拋了個奇數。</p>
再說冬至時候,元賜嫻玩得津津有味的五木,也是鄭濯的愛好之一。</p>
嗬嗬。陸時卿扯了下嘴角,不跟她說話了,轉頭向鄭泓嚴肅道:“殿下,臣要來考問您了。”</p>
每次他鳳眼一眯,鄭泓就有幾份懼意了,往元賜嫻身後縮了縮,扯著她的衣袖不肯放,一邊小聲道:“師母,我喊您一聲師母,您可得護著我。”</p>
元賜嫻剛才逼他喊她“師母”,逼了一刻鍾也沒成,眼下一聽這詞,登時心花怒放,母性光輝一下閃耀四方,摟住了鄭泓,朝陸時卿道:“你考問就考問,這麽兇做什麽啊。”</p>
陸時卿略一挑眉:“那你替他答?”</p>
那還是算了吧。元賜嫻也不是特別喜歡讀書的。</p>
她衝他一笑,然後低頭看鄭泓:“殿下放心,他不敢對您怎麽樣的。”</p>
陸時卿在倆人對頭坐下,抽了卷書,隨手翻了一頁問:“《尚書呂刑》裏說,‘士製百姓於刑之中’,‘惟良折獄,罔非在中’,‘明啟刑書相占,鹹庶中正’。臣問殿下,這裏所說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什麽?”</p>
鄭泓嘴一癟,看了眼元賜嫻,小聲道:“師母,您剛才沒跟我講這句啊。”</p>
“……”這個罪,元賜嫻不背……可能嗎?</p>
討好鄭泓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她毫不猶豫認下,跟陸時卿道:“是我忘記跟殿下講了,你換一問。”</p>
陸時卿瞥瞥她:“就這一問,他答不出,你倆一起受罰。”</p>
“那我替他答行不行啊!”她苦著臉道。</p>
她還好意思答這麽簡單的問題?</p>
陸時卿嘴角一抽:“元賜嫻,你幾歲了?”</p>
她恨恨瞪他一眼,又瞧鄭泓:“殿下,您真的答不出嗎?他不敢對您怎麽樣,卻敢對我怎麽樣。您是沒關係,但您好看的師母很危險啊……”</p>
鄭泓猶豫一晌,說:“那看在師母教我玩投瓊的份上,我還是要努力答一答的。這裏的‘中’……”他瞅了眼陸時卿,“可能是指‘心中’,講的是刑法就在我的心中,我心中是怎麽想的,刑法就是什麽樣的。”</p>
元賜嫻一噎。</p>
這個想法很危險啊。</p>
她這邊噎住的時候,陸時卿也已皺起了眉頭:“殿下,是誰教您,刑法在您心中的?”</p>
鄭泓支支吾吾道:“我不記得了……”</p>
“殿下要記住,刑法不是隨心之物,它不在您心中,也不在任何人心中。”陸時卿解釋道。</p>
他眨眨眼:“那這裏的‘中’是什麽意思?”</p>
元賜嫻搶著表現道:“這裏的‘中’是指中庸,講的是執行刑罰須嚴格照刑法來,準確而不偏不倚,無過也無不及。”她說完,朝陸時卿笑笑,“我說的對不對啊,陸侍郎?”</p>
陸時卿覷她一眼,不答,反問鄭泓:“您記住了嗎?”</p>
鄭泓點點胸脯:“記住了,這個我放心裏了。”</p>
元賜嫻覺得孺子可教,一高興也忘了欠了陸時卿一個罰,跟鄭泓道:“殿下,您方才答應我要給我寫字的呢,記心裏沒?”</p>
鄭泓一副拿她沒辦法的樣子,歎口氣道:“好吧好吧,願賭服輸,給你寫就是了。”</p>
元賜嫻忍不住激動得搓了下手:“您別寫錯字了,還有,記得落款。”</p>
陸時卿不明所以地看著倆人,就見鄭泓鋪了一張宣紙,提筆揮墨寫了幾個大字:元,師,母,是,全,大,周,最,美,的,人。然後落款:鄭泓。</p>
“……”</p>
*</p>
元賜嫻把鄭泓的親筆題字疊巴疊巴塞進了袖子裏,決定迴家以後裝裱一下,好好收藏。畢竟這東西等他登基以後就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了,到時一定要掛在元府,哦不,是陸府的大門前,叫全天下的人都來瞻仰。</p>
陸時卿看到她這仿佛貪到便宜的舉止,心情很是複雜,考慮了一下,還是覺得該叫她遠離鄭泓,免得把這孩子帶進溝裏去,於是趕緊告辭,帶她出宮了。</p>
元賜嫻的興奮之情卻始終溢於言表,一邊盤算著下迴再弄點什麽具有紀念價值的物件來,到了馬車裏還在跟陸時卿講:“你什麽時候再去教十三殿下念書?以後我都跟你一起來。”</p>
他瞥瞥她:“你是想來一次被我罰一次?”</p>
她一噎,怨道:“你今天是不是故意套我的啊。”</p>
當然是了。那一個篇章,陸時卿壓根就沒叫鄭泓看過。</p>
但他麵上卻淡淡道:“我看起來像那麽無聊的人嗎?”</p>
她嫌棄地看他一眼,心道的確不像,他分明就是。她問道:“那你要罰什麽?”</p>
陸時卿想了想,雲淡風輕地答:“跟上迴的五木一起記在賬上,來日再算吧。”說完朝外頭趙述吩咐,“去安興坊六皇子府。”</p>
馬車朝安興坊緩緩駛去了。元賜嫻便臨時抱佛腳,打聽打聽:“我離京多年,都不記得流觴宴的玩法了。今年怎麽是六皇子主持宴會?”</p>
她記得長安有個傳統習俗,便是每年花朝節前夕,也就是二月十四,由京城青年才俊輪流主持流觴宴會,邀請各路好雅之人前往參加,一則賀百花盛開,春朝冶豔,二則也就是有才氣的年輕人一道聚一聚,比一比。</p>
陸時卿解釋道:“這些年改了規矩,上一年在流觴宴上搏得頭彩之人便有資格主持明年的宴會。”</p>
元賜嫻恍然大悟,又突然覺得不對勁:“不是吧,你去年沒參加流觴宴嗎?”</p>
他下意識實話道:“參加了。”</p>
“那怎麽是六皇子搏得頭彩,你這探花郎也太丟人了吧!”</p>
陸時卿的臉一下陰沉起來。</p>
喜歡咬定卿卿不放鬆請大家收藏:()咬定卿卿不放鬆更新速度最快。</p>
陸時卿先去了紫宸殿。自滇南迴來後,他因落下一堆公務,幾日來異常忙碌,將幾份要緊的公文呈給聖人後,又被拉著詢問針對大理寺卿新人選的建議。</p>
他不在長安的日子裏,朝廷定了薑寺卿的罪,以溝通嶺南,私采鐵礦之名罷黜了他,判他流放房陵,且規定薑家兩房三世之內不得再入官籍。薑家就此中落,滿門上下一夜之間作鳥獸散,有點良心的便隨薑岷一起去了房陵,其餘的則是各奔東西。雖說聖人並未禁止薑家人出入京城,但稍微曉得點內情的,早就不敢待在這是非之地了。</p>
畢竟徽寧帝會如此動怒,與表麵上所謂“私采鐵礦”之名並無關係,他氣的是薑岷花言巧語得他寵信,暗地裏卻助長平王之勢,連軍器這等東西都敢碰。此番徹底摘除薑家,也是對平王的一個警告。</p>
陸時卿以能力卓絕之由舉薦了大理寺少卿,徽寧帝卻沉吟起來:“朕並未問你誰更有能力,而是誰更能叫朕安心。大理寺為三法司之首,於朝廷相當關鍵,朕不想再看到第二個薑寺卿。”</p>
“臣無法斷定究竟誰最能令您安心,隻是越級上位終歸不妥,若您實在對杜少卿有疑慮,便隻能考慮蔡寺丞了,如此也不算差了太多。”</p>
徽寧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p>
曉得老皇帝這是準備考慮蔡寺丞了,他心中微定。</p>
蔡寺丞是鄭濯的暗樁,以陸時卿在徽寧帝心目中的地位,本可直接舉薦他。但薑岷的事顯然給老皇帝敲了個警鍾,連帶他這位“寵臣”也一樣略受波及,眼下最好便是少一些太直接的動作,多走迂迴之路。</p>
徽寧帝說完了正事,在他臨走前問:“朕聽說,賜嫻今日也來了宮中?”</p>
陸時卿答“是”。</p>
徽寧帝微微笑起來:“你能想通便是最好,有你在,朕對元家也稍微安心一些。”這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陸時卿多替他盯著點元家了。</p>
早在當初,徽寧帝就有意撮合倆人,一則是為留人,二則是為盯梢,隻是陸時卿一直表現得很不情願,他才不好逼迫太過。直到元易直將要迴滇南,眼看若元賜嫻親事不定,便要隨之離京,他才下了決心,哪怕陸時卿仍舊不應,也必須賜下這樁婚事。</p>
幸好陸時卿想通了,主動上門提親,才叫他不至於以強硬手段撮合他們,叫彼此麵子上過不去。</p>
陸時卿便做戲道:“替陛下分憂,是臣應盡之責。”</p>
徽寧帝又關切問:“前幾日提親,元家人可曾為難你?”</p>
他搖搖頭:“臣此番解了滇南之困,滇南王對臣很客氣。”</p>
“多虧是你,才不至於叫滇南非他元家不可。朕身邊還有你這樣的可用之人,底氣便足了。”</p>
陸時卿笑了笑:“陛下過譽。”</p>
徽寧帝朝他揮手大方示意:“趕緊到門下省辦事,完了就陪賜嫻去流觴宴玩玩,這次剛好輪著六郎主持,你也多替朕瞧著點他。”</p>
*</p>
陸時卿在紫宸殿跟老皇帝戲來戲往的時候,元賜嫻正絞盡腦汁與鄭泓這小家夥周旋。</p>
這五歲的男娃娃實在太頑劣,太能跑,想來平日全靠韶和公主或者陸時卿壓著,才會乖乖念書練字。元賜嫻礙於身份不好動粗,又想給未來皇帝留一個“良母”的印象,便是束手束腳,活活耗了一炷香都沒能搞定他。</p>
她瞅著奔得滿臉通紅,一頭大汗的鄭泓,喘氣扶膝道:“殿下……您再不念書,您好看的師母就要陪您挨罰了知道嗎?”</p>
元賜嫻心中哀歎一聲,陸時卿做什麽斥退了宮人,這麽大一個含涼殿,她連個幫手也沒,怎麽叫這條小泥鰍聽話啊。真是太叫人“含涼”了。</p>
鄭泓卻瞪著圓眼咯咯地笑,一邊負了手做出小大人的模樣來:“該罰!”</p>
元賜嫻忍耐道:“殿下要怎樣才肯讀書?”</p>
“你陪我玩,我就讀書。”</p>
她咬咬牙:“殿下玩投瓊嗎?”</p>
*</p>
陸時卿迴含涼殿的時候,就看見元賜嫻在跟鄭泓比賽擲骰子。</p>
元賜嫻似乎擲出了個六點,拍手道:“我又贏了,殿下願賭服輸,背一條來聽聽。”</p>
鄭泓氣得扯脖子瞪眼,不甘不願誦了一句給她聽。</p>
陸時卿眯了眯眼,跨過殿門檻,上前道:“元賜嫻,你在教他玩賭?”</p>
元賜嫻聞聲驀然抬頭,略微有點心虛。這法子的確不好,容易使人玩物喪誌,要不是實在搞不定,她也不會出此下策。</p>
她解釋道:“我拿不下他嘛,想到六殿下精於投瓊,說不定十三殿下也會喜歡。”</p>
她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陸時卿就從假怒變真怒了。</p>
哦,是的,當初在芙蓉園,鄭濯為了跟元賜嫻共舟,拿投瓊作弊,他為了成人之美,還費心費力故意拋了個奇數。</p>
再說冬至時候,元賜嫻玩得津津有味的五木,也是鄭濯的愛好之一。</p>
嗬嗬。陸時卿扯了下嘴角,不跟她說話了,轉頭向鄭泓嚴肅道:“殿下,臣要來考問您了。”</p>
每次他鳳眼一眯,鄭泓就有幾份懼意了,往元賜嫻身後縮了縮,扯著她的衣袖不肯放,一邊小聲道:“師母,我喊您一聲師母,您可得護著我。”</p>
元賜嫻剛才逼他喊她“師母”,逼了一刻鍾也沒成,眼下一聽這詞,登時心花怒放,母性光輝一下閃耀四方,摟住了鄭泓,朝陸時卿道:“你考問就考問,這麽兇做什麽啊。”</p>
陸時卿略一挑眉:“那你替他答?”</p>
那還是算了吧。元賜嫻也不是特別喜歡讀書的。</p>
她衝他一笑,然後低頭看鄭泓:“殿下放心,他不敢對您怎麽樣的。”</p>
陸時卿在倆人對頭坐下,抽了卷書,隨手翻了一頁問:“《尚書呂刑》裏說,‘士製百姓於刑之中’,‘惟良折獄,罔非在中’,‘明啟刑書相占,鹹庶中正’。臣問殿下,這裏所說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什麽?”</p>
鄭泓嘴一癟,看了眼元賜嫻,小聲道:“師母,您剛才沒跟我講這句啊。”</p>
“……”這個罪,元賜嫻不背……可能嗎?</p>
討好鄭泓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她毫不猶豫認下,跟陸時卿道:“是我忘記跟殿下講了,你換一問。”</p>
陸時卿瞥瞥她:“就這一問,他答不出,你倆一起受罰。”</p>
“那我替他答行不行啊!”她苦著臉道。</p>
她還好意思答這麽簡單的問題?</p>
陸時卿嘴角一抽:“元賜嫻,你幾歲了?”</p>
她恨恨瞪他一眼,又瞧鄭泓:“殿下,您真的答不出嗎?他不敢對您怎麽樣,卻敢對我怎麽樣。您是沒關係,但您好看的師母很危險啊……”</p>
鄭泓猶豫一晌,說:“那看在師母教我玩投瓊的份上,我還是要努力答一答的。這裏的‘中’……”他瞅了眼陸時卿,“可能是指‘心中’,講的是刑法就在我的心中,我心中是怎麽想的,刑法就是什麽樣的。”</p>
元賜嫻一噎。</p>
這個想法很危險啊。</p>
她這邊噎住的時候,陸時卿也已皺起了眉頭:“殿下,是誰教您,刑法在您心中的?”</p>
鄭泓支支吾吾道:“我不記得了……”</p>
“殿下要記住,刑法不是隨心之物,它不在您心中,也不在任何人心中。”陸時卿解釋道。</p>
他眨眨眼:“那這裏的‘中’是什麽意思?”</p>
元賜嫻搶著表現道:“這裏的‘中’是指中庸,講的是執行刑罰須嚴格照刑法來,準確而不偏不倚,無過也無不及。”她說完,朝陸時卿笑笑,“我說的對不對啊,陸侍郎?”</p>
陸時卿覷她一眼,不答,反問鄭泓:“您記住了嗎?”</p>
鄭泓點點胸脯:“記住了,這個我放心裏了。”</p>
元賜嫻覺得孺子可教,一高興也忘了欠了陸時卿一個罰,跟鄭泓道:“殿下,您方才答應我要給我寫字的呢,記心裏沒?”</p>
鄭泓一副拿她沒辦法的樣子,歎口氣道:“好吧好吧,願賭服輸,給你寫就是了。”</p>
元賜嫻忍不住激動得搓了下手:“您別寫錯字了,還有,記得落款。”</p>
陸時卿不明所以地看著倆人,就見鄭泓鋪了一張宣紙,提筆揮墨寫了幾個大字:元,師,母,是,全,大,周,最,美,的,人。然後落款:鄭泓。</p>
“……”</p>
*</p>
元賜嫻把鄭泓的親筆題字疊巴疊巴塞進了袖子裏,決定迴家以後裝裱一下,好好收藏。畢竟這東西等他登基以後就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了,到時一定要掛在元府,哦不,是陸府的大門前,叫全天下的人都來瞻仰。</p>
陸時卿看到她這仿佛貪到便宜的舉止,心情很是複雜,考慮了一下,還是覺得該叫她遠離鄭泓,免得把這孩子帶進溝裏去,於是趕緊告辭,帶她出宮了。</p>
元賜嫻的興奮之情卻始終溢於言表,一邊盤算著下迴再弄點什麽具有紀念價值的物件來,到了馬車裏還在跟陸時卿講:“你什麽時候再去教十三殿下念書?以後我都跟你一起來。”</p>
他瞥瞥她:“你是想來一次被我罰一次?”</p>
她一噎,怨道:“你今天是不是故意套我的啊。”</p>
當然是了。那一個篇章,陸時卿壓根就沒叫鄭泓看過。</p>
但他麵上卻淡淡道:“我看起來像那麽無聊的人嗎?”</p>
她嫌棄地看他一眼,心道的確不像,他分明就是。她問道:“那你要罰什麽?”</p>
陸時卿想了想,雲淡風輕地答:“跟上迴的五木一起記在賬上,來日再算吧。”說完朝外頭趙述吩咐,“去安興坊六皇子府。”</p>
馬車朝安興坊緩緩駛去了。元賜嫻便臨時抱佛腳,打聽打聽:“我離京多年,都不記得流觴宴的玩法了。今年怎麽是六皇子主持宴會?”</p>
她記得長安有個傳統習俗,便是每年花朝節前夕,也就是二月十四,由京城青年才俊輪流主持流觴宴會,邀請各路好雅之人前往參加,一則賀百花盛開,春朝冶豔,二則也就是有才氣的年輕人一道聚一聚,比一比。</p>
陸時卿解釋道:“這些年改了規矩,上一年在流觴宴上搏得頭彩之人便有資格主持明年的宴會。”</p>
元賜嫻恍然大悟,又突然覺得不對勁:“不是吧,你去年沒參加流觴宴嗎?”</p>
他下意識實話道:“參加了。”</p>
“那怎麽是六皇子搏得頭彩,你這探花郎也太丟人了吧!”</p>
陸時卿的臉一下陰沉起來。</p>
喜歡咬定卿卿不放鬆請大家收藏:()咬定卿卿不放鬆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