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長海快關門。”連幼梅一哆嗦,趕緊叫道,“好冷啊!”


    “外麵又下雪了,明年又是一個好年景。”連幼梅看著窗外的洋洋灑灑的大雪道。


    “這快過年了,大隊還有什麽事,讓你過去。”劉姥爺挑開簾子,拉著妮兒走了去來到。


    “是關於上級關於過年的新下來的最新指示。”姚長海摘掉雷鋒帽道。“要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


    “也來了嗎?”連幼梅一屁股坐在長條凳上,她所在的農場早就接到了最新的指示。


    “唉……這叫什麽事啊!幹脆把嘴巴都縫起來得了。”劉姥爺嘀咕道。


    “我的姥爺哎!你小聲點兒。”連幼梅和姚長海齊齊說道,連幼梅還打開房門,四下看看,那小心翼翼的樣子,真是如驚弓之鳥似的。


    “有大黃在,有人來肯定會叫的。”劉姥爺抱著妮兒坐在自己的腿上不在意地說道。


    “姥爺,您在村裏,還感覺不到什麽?您到農場去看看,那土坯房蓋的都連片了。自從進入冬閑後,三天一小鬥,五天一大鬥,就沒有消停過。”連幼梅頓了一下說道,“姚灣村多數姓姚,都沾親帶故的,村子裏人都很寬和,早在土改的時候,地主早就跑了。


    大家本身都是貧下中農出身,現在倒好,非要矮子裏麵拔高個,找不到地主、富農,到最後給人家按上個帽子挖社會主義牆角。雖然沒有批鬥,但村子裏的路都是他們打掃。”


    嘿……挖社會主義牆角,在連幼梅看來也隻是把家裏的農副產品沒有賣到收購站,而是賣到了自由市場。


    說句實在話,既然存在著自由市場,那買賣不就是憑個人意願了。現在這話可不敢說,隻能爛在肚子裏,連想都不要想了。


    “行了,我就在家說說。我曉得事情的嚴重性。”劉姥爺訕訕一笑道。


    “唉……本以為隻是一時,沒想到越演越烈了。”姚長海歎口氣道。“看樣子三哥又迴不來了。”


    “過年不放假,這探親假更是甭想休了,三嫂該失望了。這又盼了一年。”連幼梅遺憾地說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姚長海歎口氣道。


    “不知道媽過年能迴來嗎?”姚長海有一絲期待道。


    “唉……別做夢了,都說過年不放假了,媽媽怎麽可能置身事外呢!”連幼梅輕蹙著眉頭道。


    “姥姥……”


    “妮兒也想姥姥了,認真說起來,媽媽已經一個多月沒迴來了。”連幼梅擔心地說道。


    “真讓人擔心,不行話,我明兒去縣城看看。”姚長海說道,“我的時間機動性還是很強的。”


    “姥姥……”妮兒指著門外道。


    “哎喲!還是我的外孫女耳朵尖。”劉淑英在門外笑道。


    姚長海趕緊打開房門,門外果然站著如雪人似的劉淑英,“媽。下這麽大的雪你怎麽來了。”


    “這快過年了,不放假,這下雪了,來發電報的人就少了。趁著中午午休,我又請了兩個小時的假。來送一下年貨,誰知道雪下這麽大。”劉淑英笑著說道。


    姚長海把她身上的竹背簍卸了下來,連幼梅拿著笤帚掃她身上厚厚的積雪。


    “姥姥……”妮兒搖搖晃晃地朝她走了過來。


    “幼梅快抱著妮兒,我身上冷,現在沒辦法抱她。”劉淑英趕緊阻止道。


    家裏的家具在妮兒迴走以後都讓姚長海給鋸成圓形,就怕這棱棱角角碰著妮兒了。


    凡是走道,絕對都暢通無阻。小板凳靠牆邊,長凳直接塞到了八仙桌下麵。一切路上的攔路虎,統統提前滅掉。


    妮兒的記性很好,這也許是上天的補償吧!


    嗬嗬……妮兒抿嘴偷笑,不是記性好而是這個家已經讓她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丈量過了,真是閉著眼睛也不會走錯了。


    還是得過感謝他們。用過的東西絕對會放迴原地兒。


    這需要的是雙方的努力,才能讓她走的這麽順當。


    劉淑英坐到灶台前,紅紅的爐火一會兒就讓她身上暖烘烘的,“來,妮兒。姥姥就在你正前方,走過來。”


    連幼梅把妮兒放下,“去吧!去找姥姥。”


    妮兒伸著雙手,朝前麵走去,“1、2、3……再走兩步就摸到姥姥了。”劉淑英說道,“4、5。”


    “哈哈……非常地好。”劉淑英一把抱起笑道,“這樣下去,我們妮兒很快就會數數了。”


    “啵……”劉淑英親親妮兒肉唿唿地小臉蛋兒。


    “媽媽,你都帶來了什麽?”連幼梅好奇地把竹簍放在長凳上,開始往外麵掏東西,一樣一樣的。


    “來妮兒吃個糖。”連幼梅打開一個奶糖,咬了一多半,剩下的一小半兒塞到妮兒的嘴裏。


    “嘶……甜。”奶糖,濃濃地奶香味兒,絕對的純天然。


    “幼梅,你給的是不是太大了,萬一卡著呢!”劉淑英擔心地把妮兒扭了過來。


    “放心吧!她姥姥,沒事的。”連幼梅笑道,“看看,妮兒吃的香著呢!”


    “行,行,你有理。”劉淑英輕笑搖頭道。


    “媽媽,你買這麽多年畫幹什麽?”連幼梅把畫一一拿了出來。


    “這不快到春節了,別的都不興了,總不能冷冷清清的吧!咱也弄點兒喜慶的氛圍。”劉淑英拿著妮兒身上別的手絹,給妮兒擦擦嘴,糖塊兒有些大,所以吃著這口水就流了下來。


    連幼梅在八仙桌上一一打開這些年畫,“主席接見紅色小將的大照片、破四舊的宣傳畫,這所有的年畫,都有紅色的太陽,都有紅色的旗幟,都是一片紅色,看著喜慶耶!”


    “長海,掛起來,多的給咱娘送去。”連幼梅興致勃勃地說道。


    “爸。今年年三十我可能不來陪您了。”劉淑英遺憾地說道。


    “我明白,你工作要緊,我在這兒挺好的。”劉姥爺給了她一個安心地眼神。


    “幼梅、長海,就多多拜托你們了。”劉淑英說道。


    “瞧媽您說的。咱們是一家人,何必說這客氣話啊!”姚長海趕緊說道。


    “中午吃什麽?”劉姥爺問道,“淑英還得早些走呢!”


    “吃餃子吧!”連幼梅想了想道,“媽媽,年三十不能迴來,這餃子咱們就提前吃了,如何!”


    “成,聽你們的,現在盤餡兒還來得及。”劉淑英笑道,“正巧竹簍了有我買的二斤豬肉。”


    她說著卷起了襖袖子。開始剁餡兒。而連幼梅則開始和麵,加入水和成麵團後,放下案板,用擀麵杖擀麵團,如擀麵條似的。反複疊、壓、擀這樣和的麵更勻稱還光滑。


    就如同壓麵條機似的,反複的壓麵團,把麵醒上後,出去拿了一棵大白菜進來。


    大白菜水汽很重,必須除去內部的水分,絕對不能直接用來拌餡。白菜洗淨剁碎,撒適量的鹽醃製後控出水分。


    調餡的時候。隻有瀝幹水分,下水的餃子才不容易散開。


    姚長海則往灶裏添把柴,把炕燒得熱乎乎的。


    母女倆幹活都非常的麻溜,等到包餃子時,更是快,妮兒他們等著吃就成了。


    “好了。好了,餃子下好了。”連幼梅端著兩盤熱騰騰地餃子進了東裏間,放在炕桌上,轉身出去端剩下的餃子,大鐵鍋足夠大。一次下了所有人分的。


    炕桌上還擺放著調好的蒜汁,辣椒醬,臘八蒜。


    “好了,吃餃子嘍!”劉姥爺夾了一個餃子放在她的小木碗裏。


    “嗯!好吃!”妮兒乳聲乳氣地說道,不吝嗇她的讚美,大白菜清香,口感也好,真的非常清新,有春天的味道。


    “夠了,都吃了六個了,瞧這,小肚子都鼓起來了。”連幼梅製止道,不過一看妮兒扁起了嘴,一副要哭的樣子,“在給你一個,最後一個。”


    “一個。”妮兒滿心不願地重複道,好吧一個就一個。


    最終妮兒吃了七個餃子。


    “來來,原湯化原食。”連幼梅見大家都吃完餃子,然後盛上餃子湯。


    吃飽喝足後,劉淑英一看表,“呀!不行了,我得走了。”起身下炕,穿上棉鞋,裹上圍巾,毛線帽子,厚厚的藍色大棉襖。


    “爸,幼梅,長海、妮兒,我走了啊!”劉淑英說著就朝外走去。


    “媽我騎著車送你好了。”姚長海也起身下炕穿衣服。


    “行了,下這麽大的雪,根本無法騎車,我自己走好了。”劉淑英拜拜手道,直接打開了房門,一陣冷風吹過,雪花飄進了屋內。


    “等等,媽,披著蓑衣走吧!這麽大的雪,走到縣城,衣服都濕了。”姚長海說著出了堂屋,進了廂房,從裏麵拿出蓑衣、大草帽,好歹遮遮。


    連幼梅接過蓑衣,給劉淑英穿上,草帽帶上。


    “別送了,雪下這麽大。”劉淑英直接拒絕道。“行了,都進屋,外麵冷,我走了啊!”說著轉身進了雪裏,消失在白茫茫地天地間。


    &&


    連幼梅收拾好碗筷,接著收拾背簍,除了劉淑英自己做的各類糕點,今年有妮兒在蜂蜜管夠,打開牛皮紙,濃濃的蜂蜜香。買的核桃酥、瓜子、糖、祭灶的糖瓜等等,鞭炮。


    還有妮兒一身衣服到穿褂子、背帶褲,除了顏色喜慶點兒,她沒有繡些活潑的小動物,來增加衣服地俏皮可愛,隨大流嘛!


    還有一些豬肉、排骨、糧、油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貧農大魔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味並收藏貧農大魔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