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就是兄長日夜惦記的妹妹小初,可顧湘宜此時此刻顧忌太多,無法言說給兄長,心中亦是酸澀不已,眼淚撲簌簌的落,一點要停下的意思也沒有,任憑再努力隱忍也忍不住分毫。
易景梟的心情十分複雜,看著顧湘宜的側臉,好半天沒出聲。
不知那兩匹馬兒跑到了何處,又是否被人找到,這處院子想來也不安全了,易景梟心中盤算著將寧夙轉移到別處,萬一被發現在這兒,那事情就鬧大了。
“外頭陳家的人還在搜索我們,暫且出不得門。”易景梟輕歎了口氣。
“亮天了,再撐一會兒就好。雖然陳炳坤是老臣不錯,但國子監祭酒看似官職不低,可說到底也就是個從四品罷了,不過是他陳炳坤有名望和手下學生,哪怕背後有皇帝那狗兒子撐腰也不敢大白天的在街上搜人吧?”寧夙說這話時一臉不屑:“我竟沒看出陳炳坤與曹信和曹海都有關聯,曹海當初辱殺小初,其中未必沒有陳炳坤的手筆,若是來日有機會,這二人我一個也不會放過!”
易景梟輕鬆一笑:“以你的伸手,這兩人落在你手中怕是沒跑了。不過你也要當心一些,這段時日京城暗藏洶湧,千萬別惹人注意。”
見顧湘宜是易景梟帶來的,寧夙深知她是可信任的,於是歎著氣說:“可惜現在不是報仇的好時機,曹信在皇位上坐的好好的,如何能夠將他拉下龍椅?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我甚至不敢細想。你一心輔佐安王殿下我是支持的,安王成皇,對於黎明百姓和江山社稷都是有利無害的,可曹信是安王親父,他若是知道你助我設計他親父,想必不會容你。”
易景梟的語氣有些無奈:“安王殿下為先皇後所生,而先皇後曾經有恩於我的母親,所以安王殿下想要成皇,我必然是要幫助的。而先皇後出身於寧家,她的家族被盡數抄沒,我若是能夠將皇上拉下馬,想必她九泉之下不會怪我的,畢竟當初她被皇上害死,我幫你也算是為她報了仇。至於安王殿下如何考慮,那是他的事情,與我就無關了。”
說完,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吐露出了不該說的,易景梟的餘光看向顧湘宜,那一抹帶著試探的眼神被顧湘宜敏銳的捕捉到了。
她亦是十分震驚。
先皇後的確出自寧家,但她與寧家並不算是直係親屬,否則寧家早已經算是承恩公府了。
寧遠江和先皇後算是堂兄堂妹的關係,兩人雖都姓寧,但關係並不熟絡。一是因為先皇後入宮後便與親族沒了什麽來往,皇上多疑,擔憂她聯合手握重病的寧遠江反了他的天下,所以隻偶爾會同意讓寧家女眷入宮陪著先皇後說兩句話罷了。二是因為先皇後生有皇子,與武將自然要避嫌,而當初的承恩公府風光早就不在了,先皇後成為皇後之後,更是隻剩下了承恩公一人,這承恩公府立起來不過兩年,承恩公也就撒手人寰了。
這其中的關竅顧湘宜所知不多,那位應該叫堂姑的先皇後,她甚至沒見過幾麵,好像隻有姑母帶著小時候的她進宮去探望過兩次,記憶中先皇後的笑是和藹中帶著些許鋒利的,對待幼時的寧初十分好,隻是曹信身為皇帝多疑成性,哪怕是寧初入宮他心裏都不平衡,完全不顧先皇後作為中宮的臉麵。
至於皇上將先皇後殺死的事,顧湘宜更是一無所知。
看來這皇位曹信還沒做夠,別說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就連枕邊人他都日防夜防,明明皇後所生的兒子天然就是太子,他卻極其不情願讓安王為太子,為了江山由自己多掌管幾年,他處處打壓安王,還為了拔掉安王羽翼,自己親手弄死了先皇後,對外說是先皇後病逝,接著肅清寧家,連帶著與寧家結姻的白家也沒能幸免。
當初的承恩公府,更是人去樓空,裏麵空了不過三年,後又般進了新的承恩公一家,就是現在的現皇後母家。
隻是不知曹信現在如此倚重業王,是想借機打壓安王,想借業王的勢平衡一下,還是壓根就屬意於業王為太子?
兩人都是嫡子,血脈最是純正,其他的皇子與他們比起壓根沒有機會。
顧湘宜思索著的功夫,寧夙又說:“安王殿下最是明理,也清楚咱們的艱難,我們家中的慘禍想必他也是十分痛心的。隻是曹信這人當真狼心狗肺,連枕邊人都不放過,身為他的兒子,安王怕是也有諸多不易啊!”
易景梟輕輕歎了聲氣。
曹信親手殺了先皇後,這事本是深宮密辛,怕是多餘的一個人也不會知道,否則朝廷上下怕是要大亂,老百姓還不把皇上唾棄死?身為天子卻害死發妻,哪個敢讓他做這江山之主?
所以易景梟本是不知的,也如旁人一般當先皇後真是死於那場大病。也是安王對他比親兄弟還要親上幾分,有一次伏在他肩頭,語氣裏藏著的恨意幾乎藏不住,咬著牙說自己的母後是被父皇害死的。
當時易景梟的心情,震驚程度不低於此刻的顧湘宜。
至於安王是如何得知的,也怪曹信這人下手太狠,先皇後寢殿之內有兩個宮女是貼心之人,幾年之內都感受到了曹信對先皇後的不敬,心中早有懷疑。先皇後死後,曹信怕這事被查出來,於是就想將她的宮女也殺死,最後弄個為主殉命的下場。
其中一個宮女知道命不久矣,於是將這些懷疑盡數告知給了安王,而安王心中也並無懷疑,後來仔細調查了幾年,這才確定了自己母後是怎麽死的。
伸手拍了拍寧夙的肩膀,易景梟忽然苦笑了一下:“這皇位,他是坐不穩的。”
“坐不穩也坐了這麽多年了。”寧夙說:“當初曹信登上皇位時,靠的就是與堂姑母成親,二爺爺為了女兒著想,隻好助曹信為皇,還有那幾個老臣相助,不承想曹信竟然是個如此黑心的殺才,我當真是為了我寧家痛心!”
易景梟的心情十分複雜,看著顧湘宜的側臉,好半天沒出聲。
不知那兩匹馬兒跑到了何處,又是否被人找到,這處院子想來也不安全了,易景梟心中盤算著將寧夙轉移到別處,萬一被發現在這兒,那事情就鬧大了。
“外頭陳家的人還在搜索我們,暫且出不得門。”易景梟輕歎了口氣。
“亮天了,再撐一會兒就好。雖然陳炳坤是老臣不錯,但國子監祭酒看似官職不低,可說到底也就是個從四品罷了,不過是他陳炳坤有名望和手下學生,哪怕背後有皇帝那狗兒子撐腰也不敢大白天的在街上搜人吧?”寧夙說這話時一臉不屑:“我竟沒看出陳炳坤與曹信和曹海都有關聯,曹海當初辱殺小初,其中未必沒有陳炳坤的手筆,若是來日有機會,這二人我一個也不會放過!”
易景梟輕鬆一笑:“以你的伸手,這兩人落在你手中怕是沒跑了。不過你也要當心一些,這段時日京城暗藏洶湧,千萬別惹人注意。”
見顧湘宜是易景梟帶來的,寧夙深知她是可信任的,於是歎著氣說:“可惜現在不是報仇的好時機,曹信在皇位上坐的好好的,如何能夠將他拉下龍椅?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我甚至不敢細想。你一心輔佐安王殿下我是支持的,安王成皇,對於黎明百姓和江山社稷都是有利無害的,可曹信是安王親父,他若是知道你助我設計他親父,想必不會容你。”
易景梟的語氣有些無奈:“安王殿下為先皇後所生,而先皇後曾經有恩於我的母親,所以安王殿下想要成皇,我必然是要幫助的。而先皇後出身於寧家,她的家族被盡數抄沒,我若是能夠將皇上拉下馬,想必她九泉之下不會怪我的,畢竟當初她被皇上害死,我幫你也算是為她報了仇。至於安王殿下如何考慮,那是他的事情,與我就無關了。”
說完,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吐露出了不該說的,易景梟的餘光看向顧湘宜,那一抹帶著試探的眼神被顧湘宜敏銳的捕捉到了。
她亦是十分震驚。
先皇後的確出自寧家,但她與寧家並不算是直係親屬,否則寧家早已經算是承恩公府了。
寧遠江和先皇後算是堂兄堂妹的關係,兩人雖都姓寧,但關係並不熟絡。一是因為先皇後入宮後便與親族沒了什麽來往,皇上多疑,擔憂她聯合手握重病的寧遠江反了他的天下,所以隻偶爾會同意讓寧家女眷入宮陪著先皇後說兩句話罷了。二是因為先皇後生有皇子,與武將自然要避嫌,而當初的承恩公府風光早就不在了,先皇後成為皇後之後,更是隻剩下了承恩公一人,這承恩公府立起來不過兩年,承恩公也就撒手人寰了。
這其中的關竅顧湘宜所知不多,那位應該叫堂姑的先皇後,她甚至沒見過幾麵,好像隻有姑母帶著小時候的她進宮去探望過兩次,記憶中先皇後的笑是和藹中帶著些許鋒利的,對待幼時的寧初十分好,隻是曹信身為皇帝多疑成性,哪怕是寧初入宮他心裏都不平衡,完全不顧先皇後作為中宮的臉麵。
至於皇上將先皇後殺死的事,顧湘宜更是一無所知。
看來這皇位曹信還沒做夠,別說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就連枕邊人他都日防夜防,明明皇後所生的兒子天然就是太子,他卻極其不情願讓安王為太子,為了江山由自己多掌管幾年,他處處打壓安王,還為了拔掉安王羽翼,自己親手弄死了先皇後,對外說是先皇後病逝,接著肅清寧家,連帶著與寧家結姻的白家也沒能幸免。
當初的承恩公府,更是人去樓空,裏麵空了不過三年,後又般進了新的承恩公一家,就是現在的現皇後母家。
隻是不知曹信現在如此倚重業王,是想借機打壓安王,想借業王的勢平衡一下,還是壓根就屬意於業王為太子?
兩人都是嫡子,血脈最是純正,其他的皇子與他們比起壓根沒有機會。
顧湘宜思索著的功夫,寧夙又說:“安王殿下最是明理,也清楚咱們的艱難,我們家中的慘禍想必他也是十分痛心的。隻是曹信這人當真狼心狗肺,連枕邊人都不放過,身為他的兒子,安王怕是也有諸多不易啊!”
易景梟輕輕歎了聲氣。
曹信親手殺了先皇後,這事本是深宮密辛,怕是多餘的一個人也不會知道,否則朝廷上下怕是要大亂,老百姓還不把皇上唾棄死?身為天子卻害死發妻,哪個敢讓他做這江山之主?
所以易景梟本是不知的,也如旁人一般當先皇後真是死於那場大病。也是安王對他比親兄弟還要親上幾分,有一次伏在他肩頭,語氣裏藏著的恨意幾乎藏不住,咬著牙說自己的母後是被父皇害死的。
當時易景梟的心情,震驚程度不低於此刻的顧湘宜。
至於安王是如何得知的,也怪曹信這人下手太狠,先皇後寢殿之內有兩個宮女是貼心之人,幾年之內都感受到了曹信對先皇後的不敬,心中早有懷疑。先皇後死後,曹信怕這事被查出來,於是就想將她的宮女也殺死,最後弄個為主殉命的下場。
其中一個宮女知道命不久矣,於是將這些懷疑盡數告知給了安王,而安王心中也並無懷疑,後來仔細調查了幾年,這才確定了自己母後是怎麽死的。
伸手拍了拍寧夙的肩膀,易景梟忽然苦笑了一下:“這皇位,他是坐不穩的。”
“坐不穩也坐了這麽多年了。”寧夙說:“當初曹信登上皇位時,靠的就是與堂姑母成親,二爺爺為了女兒著想,隻好助曹信為皇,還有那幾個老臣相助,不承想曹信竟然是個如此黑心的殺才,我當真是為了我寧家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