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說過了,魯王府也不富裕。”魯王朱壽鏞臉一黑。
這些文官都是壞種,一有事就惦記他魯王府的東西。
“不知殿下能夠拿出多少錢糧犒賞守城將士?”兗州知府試探的問道。
聽到這話的魯王朱壽鏞嘴角抽了抽,黑著臉看著眼前的兗州知府。
明明是他在問兗州府這些官員想要魯王宮出多少錢糧,可三兩句話,就變成了魯王府能為兗州府出多少錢糧。
他就知道這些文官沒一個好東西。
兗州知府見魯王不說話,便又道:“虎賊對河南諸多王府所作所為,想必殿下一定沒少聽說,眼下隻有守住滋陽城,才能確保殿下的安全和魯王宮無恙,而要想保證滋陽城的安全,自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才好。”
說著,他目光看向魯王朱壽鏞。
然而,朱壽鏞的臉已經變得黑似鍋底。
此刻他才知道這些文官不是好東西,還心黑。
明著是在說守城兵將越多越好,還不是想要讓他的魯王府在錢糧上麵也多多益善。
“殿下您覺得下臣所言是否在理?”兗州知府笑眯眯的看著魯王朱壽鏞。
見此笑容的朱壽鏞恨不得一記老拳搗在對方的臉上,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麽做,守滋陽城還要靠這些文官。
可讓魯王府一下子拿出太多錢糧用來守滋陽城,他又不甘心。
保靖地方平安是地方官員的事情,本就與魯王府武官。
想到這裏,魯王說道:“本王拿出二百石糧食和三千兩白銀,用來守衛滋陽城。”
要不是滋陽城一旦失守,魯王府也會跟著遭難,他魯王府一兩銀子也不會拿出來給這些兗州府的官員。
“隻有三千兩!”兗州知府眉頭皺了起來。
明顯是嫌銀子少。
聞言的魯王朱壽鏞麵露不喜,道:“三千兩已經不少了,何況還有二百石糧食,魯王府家大業大,人口眾多,就這些東西本王還要東拚西湊才能勉強湊出來,在守衛滋陽城的事情上本王已經盡力了,何況這些事情本就應該你們這些兗州府的官員去做,而不是把什麽事情都留給本王去做。”
兗州知府聽到這話,知道魯王已經不滿,繼續逼迫下去很可能使其反悔,不再拿出錢糧。
隨即,他說道:“下臣替城中百姓先行謝過殿下,下臣相信,有殿下作為表率,城中必定會上下一心,出錢出力,守住滋陽城。”
“用不著跟本王在這裏表態,隻要不再上本王這裏要銀子,本王就知足了。”魯王朱壽鏞對於兗州知府的誇讚不為所動。
他太清楚這些文官的嘴了,雖然不能把死的說成活的,也不差不太多。
兗州知府尷尬的笑了笑。
滋陽城中最有錢的就是魯王,缺銀子的事情少不得找魯王解決。
魯王朱壽鏞微微挺了挺胸,嘴裏說道:“行了,本王乏了,沒什麽事情都退下吧!”
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下臣告退。”
兗州知府連帶著幾名兗州府官員躬身行了一禮,從魯王的大殿內退了出來。
.有魯王府的內監引路,一路把這些官員送到了內宮門外的宮門外麵。
幾名兗州府的官員一出來,就見到魯王府的長史張碩誠等候在宮門外這裏。
“見過府台與幾位同僚。”長史張碩誠抱拳拱了拱手,向眼前的幾名兗州府官員問好。
兗州府的官員同樣抱拳拱手迴禮問好。
“張長史這是要去見魯王殿下?”兗州知府出言詢問等候在宮門外的長史張碩誠。
聞言的張碩誠微微一搖頭,道:“本官專門等候府台和諸位同僚。”
“等我們?”兗州知府稍稍一愣神。
張碩誠說道:“魯王殿下可是答應了府台等人的請求,拿出一些錢糧用來守衛滋陽城?”
“魯王殿下還是願意為滋陽城出一份力的,本官對此極為欽佩。”兗州知府嘴裏稱讚著魯王。
對於魯王拿出錢糧的事情也沒打算隱瞞眼前的王府長史。
張碩誠笑著說道:“魯王殿下肯定不希望滋陽城落入虎賊之手,所以拿出錢糧來守城,本官並不意外。”
有河南一眾藩王的例子在前,他相信魯王就算再小氣,再舍不得錢財,也會拿一部分錢糧出來用在守城上。
滋陽城守不住,魯王府積攢下再多的財富最後也隻會便宜外人。
“張長史到底想說什麽?”兗州知府根本不相信對方一個王府長史把他們攔下來,就是為了說這些沒用的廢話。
一旁的兗州同知也開口說道:“張長史有什麽話直說,大家都在兗州府為官,雖然一個是府衙,一個是魯王府,但都在滋陽城,大家都是同僚。”
“府台從魯王殿下那裏要來的錢糧並不多吧!怕是沒有達到府台和諸位同僚心裏的預期。”張碩誠笑眯眯的看向麵前的兗州知府,又看了看其他的兗州官員。
聞言的兗州知府沒有言語。
雖說從魯王那裏要來了錢糧,可錢糧數量確實不多,相對於魯王府這麽一處富貴至極的地方,這點錢糧連魯王府的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張長史的能夠讓魯王殿下多拿一些錢糧出來?”旁邊的兗州同知眼前一亮。
想要守住滋陽城,少不了錢糧,而能夠拿出足夠錢糧守城的地方,整個滋陽城中也隻有魯王府了。
魯王府多拿出一些錢糧用在守城上,他們這些兗州府的官員壓力就會小一些。
張碩誠朝麵前的兗州同知輕輕一搖頭,道:“咱們這位魯王殿下雖然不是什麽視財如命之人,可想要指望他拿出大量的錢糧用在守城上麵,基本不可能。”
一句話否了兗州同知想要從魯王府獲得大量錢糧的念頭。
聽到這話的兗州同知麵露失望。
哪怕他也明白大明的這些藩王多是一些庸碌之徒,一輩子隻盯著手裏的那點東西,沒有幾個願意犧牲王府的富貴為朝廷解憂。
山西的藩王是這樣,陝西的藩王也是這樣,到後來河南的藩王還是如此,如今終於輪到山東的藩王了。
這些文官都是壞種,一有事就惦記他魯王府的東西。
“不知殿下能夠拿出多少錢糧犒賞守城將士?”兗州知府試探的問道。
聽到這話的魯王朱壽鏞嘴角抽了抽,黑著臉看著眼前的兗州知府。
明明是他在問兗州府這些官員想要魯王宮出多少錢糧,可三兩句話,就變成了魯王府能為兗州府出多少錢糧。
他就知道這些文官沒一個好東西。
兗州知府見魯王不說話,便又道:“虎賊對河南諸多王府所作所為,想必殿下一定沒少聽說,眼下隻有守住滋陽城,才能確保殿下的安全和魯王宮無恙,而要想保證滋陽城的安全,自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才好。”
說著,他目光看向魯王朱壽鏞。
然而,朱壽鏞的臉已經變得黑似鍋底。
此刻他才知道這些文官不是好東西,還心黑。
明著是在說守城兵將越多越好,還不是想要讓他的魯王府在錢糧上麵也多多益善。
“殿下您覺得下臣所言是否在理?”兗州知府笑眯眯的看著魯王朱壽鏞。
見此笑容的朱壽鏞恨不得一記老拳搗在對方的臉上,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麽做,守滋陽城還要靠這些文官。
可讓魯王府一下子拿出太多錢糧用來守滋陽城,他又不甘心。
保靖地方平安是地方官員的事情,本就與魯王府武官。
想到這裏,魯王說道:“本王拿出二百石糧食和三千兩白銀,用來守衛滋陽城。”
要不是滋陽城一旦失守,魯王府也會跟著遭難,他魯王府一兩銀子也不會拿出來給這些兗州府的官員。
“隻有三千兩!”兗州知府眉頭皺了起來。
明顯是嫌銀子少。
聞言的魯王朱壽鏞麵露不喜,道:“三千兩已經不少了,何況還有二百石糧食,魯王府家大業大,人口眾多,就這些東西本王還要東拚西湊才能勉強湊出來,在守衛滋陽城的事情上本王已經盡力了,何況這些事情本就應該你們這些兗州府的官員去做,而不是把什麽事情都留給本王去做。”
兗州知府聽到這話,知道魯王已經不滿,繼續逼迫下去很可能使其反悔,不再拿出錢糧。
隨即,他說道:“下臣替城中百姓先行謝過殿下,下臣相信,有殿下作為表率,城中必定會上下一心,出錢出力,守住滋陽城。”
“用不著跟本王在這裏表態,隻要不再上本王這裏要銀子,本王就知足了。”魯王朱壽鏞對於兗州知府的誇讚不為所動。
他太清楚這些文官的嘴了,雖然不能把死的說成活的,也不差不太多。
兗州知府尷尬的笑了笑。
滋陽城中最有錢的就是魯王,缺銀子的事情少不得找魯王解決。
魯王朱壽鏞微微挺了挺胸,嘴裏說道:“行了,本王乏了,沒什麽事情都退下吧!”
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下臣告退。”
兗州知府連帶著幾名兗州府官員躬身行了一禮,從魯王的大殿內退了出來。
.有魯王府的內監引路,一路把這些官員送到了內宮門外的宮門外麵。
幾名兗州府的官員一出來,就見到魯王府的長史張碩誠等候在宮門外這裏。
“見過府台與幾位同僚。”長史張碩誠抱拳拱了拱手,向眼前的幾名兗州府官員問好。
兗州府的官員同樣抱拳拱手迴禮問好。
“張長史這是要去見魯王殿下?”兗州知府出言詢問等候在宮門外的長史張碩誠。
聞言的張碩誠微微一搖頭,道:“本官專門等候府台和諸位同僚。”
“等我們?”兗州知府稍稍一愣神。
張碩誠說道:“魯王殿下可是答應了府台等人的請求,拿出一些錢糧用來守衛滋陽城?”
“魯王殿下還是願意為滋陽城出一份力的,本官對此極為欽佩。”兗州知府嘴裏稱讚著魯王。
對於魯王拿出錢糧的事情也沒打算隱瞞眼前的王府長史。
張碩誠笑著說道:“魯王殿下肯定不希望滋陽城落入虎賊之手,所以拿出錢糧來守城,本官並不意外。”
有河南一眾藩王的例子在前,他相信魯王就算再小氣,再舍不得錢財,也會拿一部分錢糧出來用在守城上。
滋陽城守不住,魯王府積攢下再多的財富最後也隻會便宜外人。
“張長史到底想說什麽?”兗州知府根本不相信對方一個王府長史把他們攔下來,就是為了說這些沒用的廢話。
一旁的兗州同知也開口說道:“張長史有什麽話直說,大家都在兗州府為官,雖然一個是府衙,一個是魯王府,但都在滋陽城,大家都是同僚。”
“府台從魯王殿下那裏要來的錢糧並不多吧!怕是沒有達到府台和諸位同僚心裏的預期。”張碩誠笑眯眯的看向麵前的兗州知府,又看了看其他的兗州官員。
聞言的兗州知府沒有言語。
雖說從魯王那裏要來了錢糧,可錢糧數量確實不多,相對於魯王府這麽一處富貴至極的地方,這點錢糧連魯王府的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張長史的能夠讓魯王殿下多拿一些錢糧出來?”旁邊的兗州同知眼前一亮。
想要守住滋陽城,少不了錢糧,而能夠拿出足夠錢糧守城的地方,整個滋陽城中也隻有魯王府了。
魯王府多拿出一些錢糧用在守城上,他們這些兗州府的官員壓力就會小一些。
張碩誠朝麵前的兗州同知輕輕一搖頭,道:“咱們這位魯王殿下雖然不是什麽視財如命之人,可想要指望他拿出大量的錢糧用在守城上麵,基本不可能。”
一句話否了兗州同知想要從魯王府獲得大量錢糧的念頭。
聽到這話的兗州同知麵露失望。
哪怕他也明白大明的這些藩王多是一些庸碌之徒,一輩子隻盯著手裏的那點東西,沒有幾個願意犧牲王府的富貴為朝廷解憂。
山西的藩王是這樣,陝西的藩王也是這樣,到後來河南的藩王還是如此,如今終於輪到山東的藩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