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施工指揮部前期提供的線路走向坐標,舒城能大概的知道,線路的走向位置。


    在出發前,舒城先讓技術部和相關負責人,在手機上,都安裝了奧維互動地圖瀏覽器,這玩意可以把所有的坐標輸入進去,然後就能在地圖上,大體的顯示線路走向。


    你輸入的坐標越詳細,畫出的線路走向圖就越詳細準確。


    依靠這個地圖,還可以進行導航,不至於最後走偏或找不到大體的位置。


    畢竟前往昆侖山和唐古拉山地界,都是廣闊無人區,你想找個人問路,是完全沒可能的。


    在那些地方,很多都是沼澤、戈壁和荒蕪之地,隻能通過導航,才能找到大體位置。


    除此之外,每一個出發的成員,都帶好了保暖的衣物,畢竟越往昆侖山和唐古拉山走,海拔越高,天氣溫度越低。


    尤其是唐古拉山,常年積雪,年平均溫度都在零下,哪怕現在是夏天,溫度也不會高到哪裏去。


    除了衣物之外,舒城專門安排林芝,準備了一些食物和水,從格爾木出發,要行使一百五十多公裏,才到舒城施工線路的開頭,中間荒蕪人煙,更不要說住宿了,連飯都沒得吃。


    因此,舒城必須帶好足夠的食物,以防出現意外,畢竟那些地方,手機是否有信號,還是一個問題。


    萬一車出了問題,到時候又聯係不上救援,餓死就蛋疼了。


    除了吃穿準備完畢外,還專門安排林芝采購了一些隨身攜帶的醫療設備,還有隨身攜帶的小型氧氣罐。


    這些氧氣罐也是為了防止意外,畢竟隨著前往唐古拉山,海拔是不斷上升的,高原反應和缺氧,都威脅著眾人,誰知道會發生什麽意外。


    從昨天舒城的感覺來看,這活比想象中的要難幹,自己沒幹活都感覺不舒服,一旦施工,可是要消耗體力,唿吸加快,對氧氣的要求更高。


    舒城讓眾人想想,還需要帶些什麽東西,最後即便是手電筒等一些常用東西,也帶上了。


    項目部原本來了十四人,技術部的幾人全部要去,包括徐晉、許敏、郭磊和程建靈四人。


    還有舒城、吳霸天、李建,最後連商航和林芝楊靜也跟著去了。


    如此加起來便有九人,剩下五人留在賓館,林芝留下來照顧後勤和接一些新來的員工。


    占雲天、閆宇陽做後勤總負責,萬一有什麽意外,還得依靠閆宇陽這邊。


    這一切準備完成之後,舒城等人,分兩輛車,向昆侖山地帶出發。


    之所以開兩輛車,主要還是怕一個車出現故障,有另外一個車的話,救援方麵也比較方便。


    眾人出發的時候,已經是上午九點了,其實舒城今天的目的,並不是想走完自己施工的所有線路,隻是想找到自己施工地源頭。


    如此一來,往後尋找鐵路,就更加簡單了。


    舒城、李建、商航、楊靜坐舒城的三菱車,剩餘五人,坐商務車,駛向昆侖山。


    從格爾木一路向南,走青藏線,駛向昆侖山。


    其實舒城很清楚,天路線分為兩段,其中一段為西寧到格爾木地段,這段修建時間,要推延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這段修建的鐵路,運行速度並不快。


    後來在後半段,也就是天路線二期工程施工時,西寧到格爾木地段的線路,還進行了電氣化改造。


    之所以上世紀沒有將天路線修建到西藏拉薩,主要原因還是在格爾木和拉薩之間,除了巍巍昆侖、唐古拉山山脈,還有高原凍土等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加上唐古拉山海拔超五千米,機車牽引能否通過這麽高的海拔,爬上這麽陡的坡,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不止高原凍土製約天路線的建設,即便是機車方麵,也受到約束。


    隨後,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勘測摸索,尤其是對凍土的研究,終於找到了數種解決高原凍土的方案,達到預算合理、運行安全的要求。


    天路線二期工程,從格爾木出發,幾乎和青藏線平行,如同一條大蛇,在世界屋脊上盤旋,穿越巍巍昆侖山,繞行白雪皚皚的唐古拉山,駛入西藏拉薩。


    一路向南,路上行人並不多,偶爾能遇到一些背包客,還有一些進藏的車輛。


    因為天路線二期工程沒有建成的原因,一般進藏的人,都是走青藏公路。


    也許是因為沒來過高原的原因,商航和楊靜二人顯得很興奮,兩人嘰裏呱啦的說個不停,絲毫不把舒城這個項目經理放在眼中。


    舒城通過車窗向外望去,兩側都是戈壁,偶爾出現一些綠色的植被,但舒城很清楚,這些植被很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複。


    天路線建設中,生態脆弱,是天路線三大難題之一,另外便是高寒、低壓、缺氧和多年凍土。


    在高原地帶,哪怕行走快一些,都感覺胸悶,唿吸不暢,身體發虛,更別說在高原上施工,需要進行體力勞動。


    繼續向前行駛,兩側依舊荒蕪人煙,時不時能看見一些動物,在戈壁灘上出現,但傳說中的藏羚羊,舒城是沒有看見。


    “快看,雪山,好大好高!”不知道過了多久,商航突然驚唿,激動起來。


    舒城一愣,隨著商航手指的方向,隻見遙遠的前方,出現了幾座大山,其中有兩座大山頂部,還被白雪覆蓋。


    由於格爾木到昆侖山,海拔驟然從兩千多米驟升到五千米,是青藏線海拔變化最為劇烈的地段。


    前方看見的山脈,顯然就是昆侖山,還沒臨近,就能感受到昆侖山的巍峨磅礴,被其所震撼。


    隨著車輛的行進,這幾座磅礴的大山,顯得更加真切,同時,在路的兩側,終於看見一些帳篷,還有一些羊群。


    舒城甚至看見一個不大的補給地,裏麵還有加油站和一些商店。


    同時,進藏車輛也逐漸增多起來,顯然有不少人在這裏做了停留,重新整裝之後,準備繼續出發。


    繼續往前走,按照奧維地圖上的顯示,離最近的地方,還有大約九十公裏,裏程走了還不到一半。


    沿著青藏線繼續行使,昆侖山越來越近了,兩座主峰玉珠峰和玉虛峰,遙遙相對。


    山頂上的白雪和冰川,看的更加真切了。


    又行駛了大約半個小時,從地圖上顯示,需要遠離青藏線,駛入戈壁灘。


    兩輛車駛過,煙塵四起,戈壁灘上,一片荒蕪,偶爾出現一些頑強的植被。


    舒城等人隻能依靠導航,一步步的向前駛去。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形式,商航和楊靜顯然也有些困了,興致遠沒有出發時那麽高。


    在戈壁灘上,越野車的性能終於體現出來了,遠不是商務麵包車可以比擬的。


    十一點左右,眼看離舒城施工的線路起點,還有不到十公裏,這裏正好有一條河流,從昆侖山向這邊流來。


    “先在這休息一下吧!”舒城吩咐道。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車,眾人都有些困乏,也許是在車內開空調的原因,沒人出現強烈的高原反應。


    當舒城下車之後,一股涼意襲來,才感覺到周圍的溫度驟然下降許多,遠沒有格爾木的溫度高。


    “大家先穿上厚的外套,先在這吃午飯,吃完之後再出發吧!”舒城吩咐道。


    連綿起伏的昆侖山,就在不遠處,在昆侖山前方,還有幾座小山,高度雖然沒昆侖山高,卻也不算矮。


    其實舒城停留的地方,就在那片小山的腳下,此時的地麵,已經不是風沙和戈壁灘,反而是褐紅色的泥土,還有一些褐色的石頭。


    如果舒城沒記錯,前麵的高山,就是風鳴山(風火山),此時的風鳴山山頂,依舊被白雪覆蓋。


    天路線從風鳴山開始,正式進入永久凍土帶,也正好是舒城施工的地段。


    在風鳴山前方,還有一個不高的山脈,這個山脈原本是一個火山口,後來火山噴發之後,便成了這座山脈,天路線需從這座山脈一側開鑿隧道通行。


    這座山脈的土質不是含冰的凍土,而是溫度極高的地熱層。


    一旦這個隧道開始施工,在隧道內,隨著開鑿深度的增加,裏麵的溫度,可以上升到五十度以上。


    由於這個地方的海拔,已經達四千米,空氣中氧氣含量隻有格爾木的一半左右,氧氣含量及其稀薄。


    溫度一旦上升,人要在這種地方生存,更加困難,更不要說還要進行體力勞動。


    在高原地區,原本兩個人便能操作的打錨杆機械,在這裏,至少要四人,甚至更多人一起操作,才能進行。


    因此,這個隧道往後如何施工,也是舒城需要解決的問題。


    眾人下車之後,一起將準備好的食物和水拿了出來,鋪設好一張布,眾人便坐在這荒蕪的地方,周圍是褐紅色的泥土,前方一條河流,緩緩地流淌。


    此時,太陽高照,天空碧藍,萬裏無雲,天氣不錯。


    “大家有感覺不適應的嗎?”坐下之後,舒城問道。


    高原地帶,沒去過的人,產生高原反應,是很正常的事情。


    “沒有,就是感覺唿吸比之前困難一些。”許敏道。


    “你這是虛,年紀輕輕連我們都不如,得節製啊。”副經理吳霸天打趣道。


    “吳經理,我孩子都出生了,年紀也不小了呢。”許敏辯解道。


    “舒經理,你說這個地方,連唿吸都困難,怎麽幹活啊。”徐晉問道。


    下車之後,眾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唿吸困難,就像爬山之後,上氣不接下氣一樣,總想多唿吸些空氣。


    舒城剛才更是吸了幾口氧,才感覺好受一些,讓他不得不感歎,這身體不行了。


    過了三十,身體真大不如前。


    “不是說天路線都是高原凍土嗎?怎麽我都沒發現?”郭磊好奇的問道。


    “還沒到呢,從風鳴山開始,才算真正進入高原永久性凍土,穿過風鳴山,便是廣闊的無人區,那裏才是沼澤、凍土聚集地。穿過廣闊無人區,就進入了唐古拉山,繞行唐古拉山,便進入西藏境內了。”舒城解釋道。


    “舒經理,你看,那邊是什麽?”就在這時,程建靈指著天邊道。


    隻見遠處,一片漆黑如墨的烏雲,滾滾而來,像是哪位大仙在渡劫,電閃雷鳴。


    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間黑雲壓城,說變就變,比女人翻臉還快!


    緊接著,大風唿嘯著襲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路大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焚豬坑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焚豬坑儒並收藏鐵路大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