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解決了南京的明朝勳戚,北方的明朝勳戚,由於北明的建立,沒有遭受大清洗,許多人都還在。


    這些人跟隨朱慈煥來到山東,很快就與吳三桂的軍方一起,占據了山東的資源。


    這次梁軍攻擊山東,洪承疇帶著朱慈煥北逃,吳三桂也率殘兵逃入河北,他們見北明大勢已去,立刻就發動叛亂,改旗易幟,投靠了梁國和弘光朝廷。


    當時高歡急著攻擊河北,許多州縣都讓他們站著,而這些人則趁此機會,大肆侵占官田,還有吳三桂和官軍的軍田。


    臨時行宮內,高歡聽了李武的稟報,冷笑一聲,“明天繼續派人去城外村鎮清丈,放出風去,讓他們清楚去哪裏清丈,寡人好看看情況。”


    “是。”李武忙點了點頭。


    這時高歡又詢問道:“這次北征,繳獲多少。”


    李武從袖口內取出一份冊子,呈到高歡身前,“大王,兗州之戰後,洪承疇撤得匆忙,各地的錢糧物資大都沒來得及運走。大軍突入河北後,從八旗旗莊中,也繳獲了不少物資。”


    高歡麵露微笑,展開冊子觀看,上麵首先統計斬獲,梁軍共計斬首七萬六千餘級,俘獲各族兵馬將近十萬人,繳獲刀矛、弓箭、火繩槍、盔甲數以萬計,還有大批火炮、帳篷、軍用物資,以及五萬多匹戰馬,還有七八萬匹死馬和傷馬。


    在錢糧方麵,梁軍共計繳獲白銀,一百三十萬兩,銀元二十餘萬,糧食四十萬石,布匹、茶葉若幹。


    高歡看了繳獲,還算比較滿意。


    李武道:“錢糧主要是從洪承疇、吳三桂府邸抄出來,再就是被大軍直接奪取的城池。那些反正的州縣,都沒有上報,府庫的錢糧和物資,估計都被地方反正的勳戚和大戶瓜分了。”


    高歡眉頭一挑,敢拿寡人的錢財,這下更加不能放過他們了。


    這時高歡與李武又交談幾句,李武便行禮告退,去準備明天的事情。


    ~~~~~~


    周奎府邸,眾人正在商議,忽然有下人來報,說官府明天要派人去濟南城外的柳莊清丈田畝。


    那裏的土地,真是周奎家的。


    眾多勳戚聽後,臉色都沉了下來,高歡剛迴來,清丈就繼續進行,讓各人都神情凝重。


    事關自己的利益,周奎自然不會慫,他沉聲說道:“這次我們反正獻城也算有功績,我已經讓人散播消息,說梁王意圖篡位,所以才打壓我們這些皇親國戚和大明舊臣。屆時梁王逼我們太緊,朝野便會愈加同情我們。明天官府派人清丈,我依舊讓佃戶去阻攔,讓梁王看看民意。”


    明朝的百姓之所以願意,帶著田產投獻到士紳大戶門下,主要還是為了逃避官府的賦稅。


    在張居正的改革成果被萬曆皇帝毀了之後,明朝的財政收入便急劇惡化。


    明朝從士紳大戶這裏收不上稅,隻能欺負沒有靠山的官田佃戶,還有自耕農,使得他們的負擔沉重。


    佃戶和自耕農不堪壓迫,一看官府欺負他們沒靠山,加征他們的賦稅,便索性帶著田地,投靠到大戶門下,成為大戶的家奴。


    這樣一來,他們就躲避了官府的賦稅,隻需要向士紳大戶繳納一筆錢財,負擔遠遠低於給官府納稅,而且成了士紳大戶的家奴,也就沒人敢欺負他們,他們甚至可以反過來欺負其他窮人。


    這就使得各地投獻成風,原本屬於國家的財富,都流入大戶手中,而朝廷能征稅的自耕農和官田佃戶變少,便又使得朝廷為了賦稅,進一步壓榨這些自耕農和佃戶,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周奎等人有底氣阻攔清丈田畝,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家奴和佃戶大多站在他們一邊。


    畢竟以前官府壓榨太狠,他們投獻到大戶門下,不僅不用交稅,而且官府也不敢征他們的徭役,隻需每年給主家一些孝敬就可以了。


    讀書人隻要考上舉人,生活立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原因就在這裏。


    不僅是親戚朋友會帶著田地來投靠,鄉裏人也會與他們私下簽訂投獻協議,來逃避賦稅。


    各人聽了周奎的話語,都是心事重重,有些擔心把事情玩大,不過既然是清查周奎的田畝,由周奎挑頭,各人也願意看看事態怎麽發展。


    ~~~~~~


    次日,清晨天不亮,柳莊的村民就被動員起來。


    在村裏的曬穀場,擠滿了本村的百姓,還有附近抽調過來的骨幹。


    不過,周奎也不敢和官府硬拚,而是非暴力不合作,交代百姓都不許拿兵器和農具,就是赤手空拳站在田間地頭,阻攔官員清丈。


    這時周府的管家,鼓動村民道:“大家都別怕,我們在自家的土地上,官兵不敢拿我們怎麽樣!”


    勳戚賭的就是高歡不敢打百姓,裹挾著百姓來對抗官府。


    “官府清丈了土地,以後大家就得給官府交稅。大家想想以前的日子,再想想老爺庇護你們的日子。”管家繼續煽動道:“大家別聽官府說得好聽,老爺讓我告訴大家,官府收三成的話,大家以後給老爺兩成就夠了。若是官府收兩成,那老爺就要一成!”


    村民聽後,不禁一陣歡唿。


    遠處,一處山頭,魏藻德看向周奎,沒想到鐵公雞居然會給出這樣優惠的條件,他都是與佃戶對半分的。


    “周國丈,下血本了啊!”魏藻德感歎一句。


    周奎冷哼一聲,“沒辦法!不這樣怎麽能夠讓這些泥腿子跟著我們鬧事。在說等這陣子過去,隻要官府退讓了,以後我們還能漲迴來嘛!到時候,他們還不隨我們拿捏。”


    魏藻德內心不禁感歎,周國丈深諳割韭菜的套路,這時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官府的人怎麽還沒來?”


    正說著話,一人跑過來稟報,“老爺,清丈的人來了!”


    這時從濟南出來的人馬,似乎是怕柳莊的百姓沒有準備好一般,吃過早飯,快到中午時,才來到柳莊外。


    領頭的官吏一看,好家夥,村子外的田埂上,人山人海,百姓把道路占據,官吏根本無法清丈。


    這時,護衛的捕頭遂即上前,大聲嗬斥道:“官府清丈土地,大家都配合配合,趕緊讓開道路。”


    村民們卻無動於衷,無論捕頭怎麽勸說,一個個就是不動。


    這讓捕頭相當惱火,忍不住怒罵:“都想造反嗎?再不讓開,都去吃牢飯!”


    “官府還不讓我們走路了!這麽多人,你抓的完麽?”


    “我們村不歡迎你們,趕快離開這裏,別耽擱我們種地!”有人躲在人群中喊道。


    捕快聽了大怒,“娘個劈的,誰說話,老子看見你了。”


    “我們說的!”數十個聲音一起迴應,“你還能把我們都殺了。”


    村民見官府不敢動手,一時間氣焰更甚。


    ~~~~~


    這時,在遠處山頭,高歡用千裏鏡看著柳莊的情況,一旁周延儒提議道:“大王,這些人鬧來鬧去,就隻有煽動百姓一招,要不要按著撫州的例子,把柳莊給圍了。”


    高歡搖了搖頭,沉聲道:“他們很清楚,寡人根本不怕他們,他們隻有裹挾百姓,才能讓寡人有所忌憚。從情報來看,這些人為了對抗新政,也算下了血本,居然許落租子和孝敬比新政的賦稅還低。”


    周延儒沉聲道:“他們這是吸取了江南那邊的經驗,官府一說田賦十稅三,免除其他所有雜稅,江南的百姓立刻就站在了我們一邊。現在這群人提出,不管我們收多少,他們都減少一成,對百姓的誘惑力確實太大了。”


    高歡看著柳莊外,起碼聚集了上萬百姓,有難有女,有老有少,讓高歡派去的官吏,仿佛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


    這時李武道:“大王,這些勳戚鼓動百姓逃稅,他們收多少,都是淨賺,但是藩府要養兵,要治理地方都需要花錢,三成賦稅不可改變。現在百姓繼續被他們煽動,對藩府危害極大,臣建議大王立刻將旨,將他們拿辦。”


    對於勳戚和大戶而言,他們不用承擔國防、教育、治理的責任,不用往外掏錢,隻要百姓投獻到門下,把本來給官府的賦稅交給他們,無論多少他們都是淨賺,可不管賦稅流失後,對國家造成的影響。


    高歡放下千裏鏡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寡人問你,參與的勳戚和士紳,你都摸清楚沒?”


    李武遲疑一陣,還是如實道:“幾個主謀已經確定,不過詳細的名單暫時沒有。但是大王隻要抓捕周奎、魏藻德等人,就能順藤摸瓜,其他黨羽便不難查出來。”


    高歡卻搖了搖頭,“這樣難免有漏網之魚。這次如果不能一網打盡,他們必定隱藏得更深,以後想辦他們就不易了。”


    周延儒聞語明白了高歡的意思,微笑道:“大王要引蛇出洞!”


    高歡微微頷首,“讓清丈的人撤迴去,再放出消息,寡人考慮到山東民情,暫緩清丈之事,並召集山東賢達,諮詢山東新政問題,請在朝在野的勳戚、士紳百姓暢所欲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