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輿論,是東林的拿手本事。


    錢謙益等人離開皇宮,便開始著手造謠。


    幾個東林黨大佬,突然之間聲稱,北京失陷乃是蓋世神奸高有才打開城門,投降滿清所致。


    大佬一發話,外圍的社員,紛紛轉發,宣傳,很快就在江南鬧得沸沸揚揚。


    因為高有才不知所蹤,東林的小報甚至直接汙蔑,高有才已經投靠清軍,然後暗示高歡其實已經降清。


    這樣一來,江南的輿論立時來了個大轉彎,原本還有些同情福王,對南京擅自擁立潞王不滿的,也紛紛支持潞王,並聯名上書不能讓福王和高歡過江。


    在鋪天蓋地的謠言麵前,士紳百姓都失去了判斷的能力,都跟著輿論進行聲討,而且越傳越惡劣。


    此前高歡大敗李自成、建奴所積累的聲望,瞬間被一掃而光,在東林製造的輿論之下,他成了降官之子,而且暗中與清軍勾結,成了將要竊取大明江山的權奸。


    整個江南都在對高歡進行聲討,隻有那些官宦人家,深閨中的大小姐們,抱著高歡的畫冊抽泣,相信著高歡,堅定支持著高歡,為此父女反目,搞得家裏雞飛狗跳,令老士紳們對高歡咬牙切齒。


    ……


    在東林造謠,大搞陰謀論,先說高有才投清,然後又暗示高歡其實也已經投靠清軍,而高歡擁立福王,乃是想推翻大明朝廷,為滿清控製明朝時,高歡的大軍終於抵達了揚州。


    長江上,鄭家水師上百艘戰船,一字排開。


    福建鄭家發家致富,全靠海上走私貿易。


    據說鄭家每年從海上賺取的白銀,至少有一千萬兩。


    這個數字,幾乎超過崇禎末年明朝的歲入,而且比如今如日中天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要賺錢。


    當然,鄭家要維持這份利益,便需要有足厚的實力,來保證利益不被別人分去。


    因此他們賺的錢多,花錢也多,光維持東亞地區海上霸主地位所需要的艦隊,便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雖說鄭家主要是掌握,海上貿易的渠道,但東南貨物產地,也事關鄭家的利益。


    鄭家的商號與東南生意往來密切,而且鄭家與錢謙益的私交也不錯,再加上鄭芝龍與高歡不熟,所以鄭家站在了潞王一邊。


    江麵上鄭家水師,擺好了陣勢,想要震懾高歡,而就在這時,望鬥上有水手喊道:“大帥,四鎮來了!”


    雖說高歡忠武軍一鎮,實力就超過了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三鎮,但是南方還是稱聯軍為四鎮。


    巨大的戰艦上,江防水師總兵官鄭鴻逵,聞聲走到船樓邊,抽出千裏鏡,往北岸一看。


    鏡頭中隻見遠處黃塵滾滾,一支馬軍如赤紅的鐵流一般奔馳於前,後麵則是烏泱泱一片人潮,無邊無際的,連千裏鏡都望不到尾,根本無法估算,有多少人壓過來。


    這令鄭鴻逵臉色一變,不禁有些肝顫,“高歡兵馬居然如此之眾!”


    一旁一員劍眉星目,英武不凡的年輕戰將,望見鋪天蓋地的聯軍,也是一陣驚歎,“建武侯兵威之盛,果然名不虛傳。”


    這時曠野上七千赤備馬軍,風馳電掣般的向岸邊席卷而來,戰馬奔騰的威勢,令江上的水師士卒都感到膽寒。


    戰馬曆代以來,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北方還能獲得馬匹,南方則戰馬稀少,很難看見大規模的騎兵。


    鄭家雖然富裕,可是二十萬鄭軍,加起來戰馬也不超過一千匹,鄭鴻逵和身旁的鄭森,都沒有看見過規模如此龐大的騎兵。


    江山水師看見騎兵奔湧,馬蹄聲震動天地,雖然明知戰馬不可能過江攻擊他們,但心裏還是十分恐懼,感覺鋪天蓋地的騎兵,要撲過來一般。


    這時,七千馬軍,首先奔馳到江岸邊,騎兵勒馬駐立,水師士卒又驚奇的發現,赤備馬軍居然都配了一匹輔馬,不禁內心狂震,感慨聯軍的豪橫。


    在南方明軍恨不得幾人騎一匹馬的情況下,赤備馬軍居然一騎雙馬,足見高歡的實力。


    畢竟,在南方一匹普通的馬匹,都能賣到八九十兩一匹,而且有價無市。


    像赤備馬軍胯下的戰馬,一匹怎麽也得上百兩,而眼前這支騎兵的身家也就可以估算出來,馬匹加上裝備,至少價值一百五十萬兩。


    這時騎兵駐立,騎兵身後鋪天蓋地的步軍,也漫野來到江邊,於此同時運河上,一連串的兵船,也排成長隊,一艘艘出了運河,貼著江岸航向瓜州渡口。


    戰船上的鄭軍士卒,看見有生以來目睹最大規模的騎兵,又見鋪天蓋地的步軍,旌旗如雲,長矛如林,如同滾滾兵山,鼓噪而來,內心都不淡定了。


    船樓上,鄭鴻逵收了千裏鏡,陰沉著臉,“建武侯真可謂兵強馬壯啊!”


    鄭森看見這一幕,臉上卻露出憂鬱,擔心兩邊開戰,文鬥變武鬥,最後大明分裂,無法收場。


    江北上的水師,注視了聯軍片刻,知道嚇不住聯軍,戰船並沒有向北岸發炮,而是調整船帆,返迴南岸的鎮江駐紮。


    這時,在水師戰船窺視聯軍兵勢時,岸邊大纛旗下,身穿赤甲的高歡,也拿著千裏鏡,觀察著轉向的鄭家水師。


    看著龐大的水師戰船,一艘頂水營十艘,高歡內心不禁感歎,“同鄭家的戰船相比,忠武軍的水營就跟孫子一般。”


    “國公!江防水師撤了!”黃得功指著江麵道。


    高歡微微頷首,沉聲道:“大軍先紮下營盤!”


    當下二十萬大軍沿江下營,軍營蔓延三十餘裏,長江南岸士紳百姓登高觀之,無不膽寒。


    這時,大軍紮下營盤,高歡站在大帳中,注視著一副軍情司細作繪製的江防圖,陷入了沉思。


    長江比黃河還要寬闊,而鄭家水師又幾乎無敵,他一時間也沒有過江方案,隻希望周延儒能說服鄭芝龍,倒向聯軍一方。


    至於左良玉,大軍走到九江,聽說高歡在開封又殺敵十萬,便駐軍不前了。


    這時,帳簾被挑起,楊彥一臉氣氛的走進來,“督軍,恁看這個!”


    高歡聞語轉過身來,有些疑惑的接過一本小冊子,“這是什麽?”


    楊彥氣憤道:“督軍,這上麵胡說八道,說老爺投清叛國,害死了先帝,還說督軍也投靠了清軍,還汙蔑皇帝昏庸無道。”


    高歡皺起眉頭,翻開一看,迅速掃視一遍,不禁勃然大怒,這冊子為了對他進行汙蔑,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裏麵不僅說他和高有才投清,而且為了傳播更廣,更吸引眼球,還汙蔑他和福王貪財好色,並配上幾張製作精美的春宮圖,以便刺激眼球。


    “下作!無恥之尤!”高歡看了一遍,立時狂怒。


    高歡沒有想到,東林黨這麽無恥。


    這次沒人造曹化淳的謠,改造他和高有才的謠了。


    曆史上北京失陷,太監曹化淳已經在老家待了六年,人都不在北京,卻被文人造謠,是他開了城門,放闖軍入城。


    漕化淳四處跟人申辯,說他們無恥,居然誣陷一個在家待了六年,人都不在北京的老太監,開城投賊,可是根本沒人相信他。


    當然,誣陷漕化淳的人,是北京先投順後投清的那一批文人。


    現在高歡則是被東林誣陷,境遇於漕化淳相同,都是被文人利用輿論進行暴力。


    (求月票,推薦,追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布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武布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