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偶數日,又是書院上課的日子。
在顧永擇身隕後,魔修暫時偃旗息鼓,學子們也就重迴上課日常。
這些學子,暫時還未入道修行。
他們或是對內功有些好奇,或是在追《大離雙龍傳》更新,或是單純給南奕捧個場,每天來書院時,大抵都會順帶買上一份《明報》。
然後,他們便看到今日《明報》上,留有版塊刊載《誌士仁人》。
何以為俠?
誌士仁人。
南奕所在之聊齋,一眾同學正是少年意氣最盛之齡。
他們看完《誌士仁人》,心中頓生慷慨激昂之氣。
隻因南奕此文,唿籲世人伸張大義,當不畏強權,不受利誘,以心中浩然正氣,踐行俠道,敢於亮劍,直麵腐朽之頑疾。
其文其理,本質上就是在為底層民眾發聲,乃是一篇立足於民心大義之雄文。
平民出身的書生學子,正是熱血年齡,閱此文時,竟生感同身受之感,仿佛自己也在跟著仗劍直行,呐喊出聲。
他們圍住南奕,七嘴八舌地提問,詢問關於俠道、關於內功的點點滴滴。
當講師來齋舍時,見狀,幹脆也不自己講課了,直接讓南奕上台講課。
南奕並不怯陣,欣然上台。
《誌士仁人》,雖是南奕文抄自王陽明之作,但他並非單純搬運,而是結合自身所思以及所需,加以修改,另起論述。
南奕首先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論點,提出民本思想。
接著,南奕並沒有提什麽民主言論,而是以民本思想為基,論述大仁大義。
他認為,百姓忙於生計,很難為自己發聲。但這並不能表示,百姓利益受損時,就活該忍氣吞聲。
作為有誌之士,追求大仁大義,當堅持為百姓發聲。
隻要能為百姓爭取利益,就是在踐行俠道,養一身浩然俠氣。
隻不過,在追求踐行俠道的過程中,需要一定手段,才能行俠仗義。
這個手段,可以有很多。
但南奕選擇了武功,並為修煉武功的誌士仁人,開辟內功,豐富武功手段。
所以,南奕開辟的俠道,暫時來說,基本可等同視作內功武道。
在南奕介紹後,不少同學都對內功挺感興趣。
若讓他們辛苦練武技,南奕同學有著自知之明,知道自個很難堅持,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不一定能做到。
但內功修煉,隻需要打坐搬運提煉內力就行,大夥基本都想試一試。
不過收到講師傳音,說分享文章學說可以,但內功暫時別往外傳的南奕,隻能歉然道:“內功修煉,暫時靠的是手把手帶人入門先。大家若隻是單純想體驗內功,煩請等待一段時間,讓我近期先處理好那些前來找我的江湖武夫。”
「奕名」即南奕筆名的消息,並不算徹底公開。
但此事畢竟沒有特意保密,郡城之中,個別消息靈通的江湖武夫,最近其實已經跑到誠友書店附近來找過南奕。
對這些武夫,南奕隻說:不準在書店外麵跪下,他會找人暗中考核評估他們是否適合修煉內功。
凡是想通過下跪,或者別的方式鬧出動靜,欲以道德綁架逼迫南奕傳授內功者,直接永世不傳內功。
而暗中的考核評估,主要是由郭來暗訪,了解這些武夫的具體品行。
目前,暫時沒有武夫當真在誠友書店外行跪禮,惹出會導致南奕即「奕名」之事徹底暴露的動靜。
不過,這些武夫,最近還是蠻喜歡在無相書院和誠友書店外轉悠,想和南奕來個“偶遇”。
…………
而當聊齋這邊,南奕侃侃而談創作《誌士仁人》之心路曆程時,楚天行所在齋舍,卻是不同景象。
楚天行身為齋長,為齋舍題一「問」字,號曰問齋。
他本意想的是,當下正處大變之世,百工技術快速發展,不少學說思想也是日新月異。身為學子,當有求學之心,多問多思,方能有所成。
但今日,楚天行隻想讓他班上的同學統統閉嘴。
他這個班,相當於公子班,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出身。
就算因未曾覺醒天賦神通之故,沒能提前入道修行,卻也多少知道些修行之事。
所以,對於內功一說,他們並不怎麽好奇。
而在看了南奕所作《誌士仁人》後,他們雖覺南奕寫得不錯,自身情緒也有些被文章帶動,但這群公子哥,仍舊冷靜。
因為,立場不同,階級不同。
雖然南奕並未挑明何為腐朽之頑疾,但公子哥們心裏門清,若真按南奕文章行事,所謂俠客,就算不特意針對各大世家,也一定會和世家產業起衝突。
已經入道的世家修士,目光長遠,不會在意這種小事。但這些公子哥,多為世家庶出,且最後也未必能入道修行,他們眼下,自是不會當真往心裏追捧南奕文章。
不過,雖然不打算追捧南奕,但當著楚天行的麵,這群公子哥,卻是最喜歡吹捧南奕了。
某種意義上,這群公子哥,甚至比平民班的南奕同學,還要能吹南奕。
直把南奕吹得天上少有、人間難尋,猶如謫仙降世。
甚至還有人,吹完之後,故意跑來問楚天行意下如何。
楚天行緊抿雙唇,生怕自己開口時,一個不注意就說出有失身份的話語來。
南奕文章他也看了,拋開南奕憑此開辟新道的事實不談,楚天行心裏覺得南奕本人壓根就是在沽名釣譽。
他不否認南奕文章寫得極好,可他同樣看得出,南奕本人並非能夠殺身成仁的誌士仁人。
當然,“沽名釣譽”這種評語,楚天行心裏想想也就是了,並不會當真說出口。
畢竟南奕著文《誌士仁人》,隻能說南奕支持乃至推崇誌士仁人,卻不能表示他本人就是誌士仁人。
憑此指責南奕沽名釣譽,就算楚天行敢想,他也不敢妄加評判。
可被迫聽著周邊人都在提及南奕,哪怕明知這些人是在故意拱火,楚天行還是忍不住心中有氣。
他亦不知自己究竟是在氣南奕,還是在氣這群拱火之人。
他隻想讓這群人閉嘴。
好不容易捱到講師來上課,楚天行才勉強讓耳朵躲個清靜,不再聽旁人這裏說起南奕長,那裏說起南奕強。
而到了午間課畢時,眼見這些人又想來自個旁邊討論南奕,明吹捧實拱火,楚天行緊抿雙唇,立即起身去尋助教秦南衣,準備找秦南衣告假數日,等過了這陣風頭,再來上課。
結果,秦南衣也是一下課就動身往外走。
楚天行隻能追著出了齋舍。
眼見秦南衣去向並非書院外,而是直奔書院另一邊的齋舍,猜測其是去找南奕,楚天行忍不住傳音問道:
“師姐匆匆而走,可是去尋南奕?不知師姐找他,是為何事?”
“確是去找南奕。再有數日,便是我家茶會。我想請他參會。”秦南衣稍微收慢了步伐,“你是有事尋我麽?若非是要緊事,直接傳音告訴我即可。”
————
在顧永擇身隕後,魔修暫時偃旗息鼓,學子們也就重迴上課日常。
這些學子,暫時還未入道修行。
他們或是對內功有些好奇,或是在追《大離雙龍傳》更新,或是單純給南奕捧個場,每天來書院時,大抵都會順帶買上一份《明報》。
然後,他們便看到今日《明報》上,留有版塊刊載《誌士仁人》。
何以為俠?
誌士仁人。
南奕所在之聊齋,一眾同學正是少年意氣最盛之齡。
他們看完《誌士仁人》,心中頓生慷慨激昂之氣。
隻因南奕此文,唿籲世人伸張大義,當不畏強權,不受利誘,以心中浩然正氣,踐行俠道,敢於亮劍,直麵腐朽之頑疾。
其文其理,本質上就是在為底層民眾發聲,乃是一篇立足於民心大義之雄文。
平民出身的書生學子,正是熱血年齡,閱此文時,竟生感同身受之感,仿佛自己也在跟著仗劍直行,呐喊出聲。
他們圍住南奕,七嘴八舌地提問,詢問關於俠道、關於內功的點點滴滴。
當講師來齋舍時,見狀,幹脆也不自己講課了,直接讓南奕上台講課。
南奕並不怯陣,欣然上台。
《誌士仁人》,雖是南奕文抄自王陽明之作,但他並非單純搬運,而是結合自身所思以及所需,加以修改,另起論述。
南奕首先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論點,提出民本思想。
接著,南奕並沒有提什麽民主言論,而是以民本思想為基,論述大仁大義。
他認為,百姓忙於生計,很難為自己發聲。但這並不能表示,百姓利益受損時,就活該忍氣吞聲。
作為有誌之士,追求大仁大義,當堅持為百姓發聲。
隻要能為百姓爭取利益,就是在踐行俠道,養一身浩然俠氣。
隻不過,在追求踐行俠道的過程中,需要一定手段,才能行俠仗義。
這個手段,可以有很多。
但南奕選擇了武功,並為修煉武功的誌士仁人,開辟內功,豐富武功手段。
所以,南奕開辟的俠道,暫時來說,基本可等同視作內功武道。
在南奕介紹後,不少同學都對內功挺感興趣。
若讓他們辛苦練武技,南奕同學有著自知之明,知道自個很難堅持,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不一定能做到。
但內功修煉,隻需要打坐搬運提煉內力就行,大夥基本都想試一試。
不過收到講師傳音,說分享文章學說可以,但內功暫時別往外傳的南奕,隻能歉然道:“內功修煉,暫時靠的是手把手帶人入門先。大家若隻是單純想體驗內功,煩請等待一段時間,讓我近期先處理好那些前來找我的江湖武夫。”
「奕名」即南奕筆名的消息,並不算徹底公開。
但此事畢竟沒有特意保密,郡城之中,個別消息靈通的江湖武夫,最近其實已經跑到誠友書店附近來找過南奕。
對這些武夫,南奕隻說:不準在書店外麵跪下,他會找人暗中考核評估他們是否適合修煉內功。
凡是想通過下跪,或者別的方式鬧出動靜,欲以道德綁架逼迫南奕傳授內功者,直接永世不傳內功。
而暗中的考核評估,主要是由郭來暗訪,了解這些武夫的具體品行。
目前,暫時沒有武夫當真在誠友書店外行跪禮,惹出會導致南奕即「奕名」之事徹底暴露的動靜。
不過,這些武夫,最近還是蠻喜歡在無相書院和誠友書店外轉悠,想和南奕來個“偶遇”。
…………
而當聊齋這邊,南奕侃侃而談創作《誌士仁人》之心路曆程時,楚天行所在齋舍,卻是不同景象。
楚天行身為齋長,為齋舍題一「問」字,號曰問齋。
他本意想的是,當下正處大變之世,百工技術快速發展,不少學說思想也是日新月異。身為學子,當有求學之心,多問多思,方能有所成。
但今日,楚天行隻想讓他班上的同學統統閉嘴。
他這個班,相當於公子班,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出身。
就算因未曾覺醒天賦神通之故,沒能提前入道修行,卻也多少知道些修行之事。
所以,對於內功一說,他們並不怎麽好奇。
而在看了南奕所作《誌士仁人》後,他們雖覺南奕寫得不錯,自身情緒也有些被文章帶動,但這群公子哥,仍舊冷靜。
因為,立場不同,階級不同。
雖然南奕並未挑明何為腐朽之頑疾,但公子哥們心裏門清,若真按南奕文章行事,所謂俠客,就算不特意針對各大世家,也一定會和世家產業起衝突。
已經入道的世家修士,目光長遠,不會在意這種小事。但這些公子哥,多為世家庶出,且最後也未必能入道修行,他們眼下,自是不會當真往心裏追捧南奕文章。
不過,雖然不打算追捧南奕,但當著楚天行的麵,這群公子哥,卻是最喜歡吹捧南奕了。
某種意義上,這群公子哥,甚至比平民班的南奕同學,還要能吹南奕。
直把南奕吹得天上少有、人間難尋,猶如謫仙降世。
甚至還有人,吹完之後,故意跑來問楚天行意下如何。
楚天行緊抿雙唇,生怕自己開口時,一個不注意就說出有失身份的話語來。
南奕文章他也看了,拋開南奕憑此開辟新道的事實不談,楚天行心裏覺得南奕本人壓根就是在沽名釣譽。
他不否認南奕文章寫得極好,可他同樣看得出,南奕本人並非能夠殺身成仁的誌士仁人。
當然,“沽名釣譽”這種評語,楚天行心裏想想也就是了,並不會當真說出口。
畢竟南奕著文《誌士仁人》,隻能說南奕支持乃至推崇誌士仁人,卻不能表示他本人就是誌士仁人。
憑此指責南奕沽名釣譽,就算楚天行敢想,他也不敢妄加評判。
可被迫聽著周邊人都在提及南奕,哪怕明知這些人是在故意拱火,楚天行還是忍不住心中有氣。
他亦不知自己究竟是在氣南奕,還是在氣這群拱火之人。
他隻想讓這群人閉嘴。
好不容易捱到講師來上課,楚天行才勉強讓耳朵躲個清靜,不再聽旁人這裏說起南奕長,那裏說起南奕強。
而到了午間課畢時,眼見這些人又想來自個旁邊討論南奕,明吹捧實拱火,楚天行緊抿雙唇,立即起身去尋助教秦南衣,準備找秦南衣告假數日,等過了這陣風頭,再來上課。
結果,秦南衣也是一下課就動身往外走。
楚天行隻能追著出了齋舍。
眼見秦南衣去向並非書院外,而是直奔書院另一邊的齋舍,猜測其是去找南奕,楚天行忍不住傳音問道:
“師姐匆匆而走,可是去尋南奕?不知師姐找他,是為何事?”
“確是去找南奕。再有數日,便是我家茶會。我想請他參會。”秦南衣稍微收慢了步伐,“你是有事尋我麽?若非是要緊事,直接傳音告訴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