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恨山搖頭“沒有。”
黎川一臉失落“我也搞不清楚,爺爺為什麽突然像著了魔似的。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爺爺就不會去打電話,不打電話就不會被人撞得摔倒骨折。”如果不骨折……也就不會死了。
陳恨山看著字,一臉疑惑“這種字,我是受人所託,做過譯典的,但是因為時間太久,已經不太懂了。”所謂的譯典,也就是,把相應的字,用我們現在的釋意一個一個解釋出來。
“那上麵寫的是什麽,陳爺爺,您能能用譯典翻譯得出來嗎?”
陳恨山卻顯得興致並不高,說“這個東西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黎川 不明白“沒意義?”
陳恨山邊說“當時這件事,是一個富商找我做的。聽說長得旅居在國外,返鄉祭祖時發現祖屋裏有這些文字寫的祖典冊子。”大概是做過老師的職業病“你知不知道什麽叫祖典?”給他解釋“是從數祖忘典來的。這裏就是講,記載著他祖上事跡的冊子,好幾十本。”
解釋完,又繼續說“因為那些冊子數量多,記載的內容也多,數據足夠,要完全翻譯雖然有些難,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頂多隻需要十幾年吧,但後來我無意發現了一個捷徑。不到幾個月就完成了。”
他講到這裏長嘆了一口氣:“但等冊子上的一些內容翻譯出來之後,我們也才發現,這些冊子完全沒用,不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
陳恨山想了想,似乎不知道要怎麽形容,最後說:“你知道山海經嗎?”
黎川搖頭“我不知道。”
陳恨山無言以對,幹脆地說:“商富提供給我的需要翻譯的原文冊稿中,有一部分,其實就是一本完整的山海經。”轉身在小房間堆徹如山的大箱小箱裏麵翻找起來。
不一會兒原本整潔的房間,就一片狼藉,像是遭過賊似的。
樓下的人被吵醒,罵罵咧咧。
他可不管,最後終於摳出幾本書來
黎川坐近些,發現那本書不是正規出版的書籍,而是自己列印成冊裝訂而成。上麵和字典一樣,有自己的索引規則,把所有這些‘字’,按類別整理釋意。
大概這就是他所說的‘譯典’。
說著他翻出來另一本,這本上麵一行是需要翻譯的字,下麵一行標準了譯文,想當就是當年他給商富的成果:“你看這個,這個是那個富商帶給我的,需要翻譯的原本。你看啊。”
他指著上麵的字一行行下移“原文這一段講的是什麽呢?講的是一個神話故事。說,一個部族的首領有八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這個首領與另外一個部族的首領打仗了。形容他‘製五兵之器,變化雲霧’,你看啊,這就不是人能做到的事。誰能做到呢?我們的歷史上,有一個叫蚩尤的。”
黎川一時不能理解“也就是說,這個富商帶來的需要翻譯的原本,都是講歷史的?”
陳恨山說:“不隻是講歷史。我一開始發現,也很意外,然後立刻,做過對比,原冊裏有一段是原封不動的水經注,照抄的,一個字沒漏。就等於說,所有這些冊子,隻是不同的文字,來翻譯了我們已經存在的各種文獻。就好像蚩尤這一段,就是用別的文字書寫了我們的歷史文獻呀,完全沒有差別。”
黎川沉默了一下,低頭看著自己手裏的那張拓文。
陳恨山嘆氣,把譯典給他“你要是不相信,就自己一個一個字查看吧。這種文字,真的就是一個惡作劇。大概是有什麽人,來捉弄富商的。”
“那富商是哪一年來找您的?”黎川問。
“很多年了,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十幾年?黎川算了一下,那離大災難發生還很遠。
“他叫什麽名字您還記得嗎?”
陳恨山想了半天,搖搖頭“華裔嘛,取了外國名字,不好記,不知道是叫查爾斯還是叫亨利的。”
“他多大年紀呢?”
“四五十歲吧?看著經濟不錯,保養得很好,其實不太好分辨。”
黎川把譯典接過來,問“陳爺爺這本能給我嗎?爺爺手裏還有幾頁拓字,我想都翻譯出來。”
“給你。”陳恨山並不在意這個東西“都是沒用的東西。你翻譯它……”本來想說幹嘛用?但想到祝平山的死,便沒有再往下說。在他看來,因為這麽無稽的事而死,真的是太可惜了。
黎川試探著問:“但是您隻有這一本了,給我的話……”
陳恨山沒有否認自己隻有一本,擺手“沒事。我也不需這東西。當時帶著出來完全是個意外。我太太當時在世嘛,負責收拾東西,她以為這東西很重要。”
黎川收好譯典,就準備起身了。
陳恨山覺得意外“才剛來,這大半夜的。要不過一夜再說。”
黎川說:“爺爺還在等我呢。哪怕是不好的結果……”
陳恨山嘆氣:“就為了這麽個惡作劇,祝老真的太可惜了。”但黎川這麽說了,他也不好再挽留。畢竟那邊喪事都還沒辦。
</br>
黎川一臉失落“我也搞不清楚,爺爺為什麽突然像著了魔似的。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爺爺就不會去打電話,不打電話就不會被人撞得摔倒骨折。”如果不骨折……也就不會死了。
陳恨山看著字,一臉疑惑“這種字,我是受人所託,做過譯典的,但是因為時間太久,已經不太懂了。”所謂的譯典,也就是,把相應的字,用我們現在的釋意一個一個解釋出來。
“那上麵寫的是什麽,陳爺爺,您能能用譯典翻譯得出來嗎?”
陳恨山卻顯得興致並不高,說“這個東西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黎川 不明白“沒意義?”
陳恨山邊說“當時這件事,是一個富商找我做的。聽說長得旅居在國外,返鄉祭祖時發現祖屋裏有這些文字寫的祖典冊子。”大概是做過老師的職業病“你知不知道什麽叫祖典?”給他解釋“是從數祖忘典來的。這裏就是講,記載著他祖上事跡的冊子,好幾十本。”
解釋完,又繼續說“因為那些冊子數量多,記載的內容也多,數據足夠,要完全翻譯雖然有些難,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頂多隻需要十幾年吧,但後來我無意發現了一個捷徑。不到幾個月就完成了。”
他講到這裏長嘆了一口氣:“但等冊子上的一些內容翻譯出來之後,我們也才發現,這些冊子完全沒用,不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
陳恨山想了想,似乎不知道要怎麽形容,最後說:“你知道山海經嗎?”
黎川搖頭“我不知道。”
陳恨山無言以對,幹脆地說:“商富提供給我的需要翻譯的原文冊稿中,有一部分,其實就是一本完整的山海經。”轉身在小房間堆徹如山的大箱小箱裏麵翻找起來。
不一會兒原本整潔的房間,就一片狼藉,像是遭過賊似的。
樓下的人被吵醒,罵罵咧咧。
他可不管,最後終於摳出幾本書來
黎川坐近些,發現那本書不是正規出版的書籍,而是自己列印成冊裝訂而成。上麵和字典一樣,有自己的索引規則,把所有這些‘字’,按類別整理釋意。
大概這就是他所說的‘譯典’。
說著他翻出來另一本,這本上麵一行是需要翻譯的字,下麵一行標準了譯文,想當就是當年他給商富的成果:“你看這個,這個是那個富商帶給我的,需要翻譯的原本。你看啊。”
他指著上麵的字一行行下移“原文這一段講的是什麽呢?講的是一個神話故事。說,一個部族的首領有八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這個首領與另外一個部族的首領打仗了。形容他‘製五兵之器,變化雲霧’,你看啊,這就不是人能做到的事。誰能做到呢?我們的歷史上,有一個叫蚩尤的。”
黎川一時不能理解“也就是說,這個富商帶來的需要翻譯的原本,都是講歷史的?”
陳恨山說:“不隻是講歷史。我一開始發現,也很意外,然後立刻,做過對比,原冊裏有一段是原封不動的水經注,照抄的,一個字沒漏。就等於說,所有這些冊子,隻是不同的文字,來翻譯了我們已經存在的各種文獻。就好像蚩尤這一段,就是用別的文字書寫了我們的歷史文獻呀,完全沒有差別。”
黎川沉默了一下,低頭看著自己手裏的那張拓文。
陳恨山嘆氣,把譯典給他“你要是不相信,就自己一個一個字查看吧。這種文字,真的就是一個惡作劇。大概是有什麽人,來捉弄富商的。”
“那富商是哪一年來找您的?”黎川問。
“很多年了,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十幾年?黎川算了一下,那離大災難發生還很遠。
“他叫什麽名字您還記得嗎?”
陳恨山想了半天,搖搖頭“華裔嘛,取了外國名字,不好記,不知道是叫查爾斯還是叫亨利的。”
“他多大年紀呢?”
“四五十歲吧?看著經濟不錯,保養得很好,其實不太好分辨。”
黎川把譯典接過來,問“陳爺爺這本能給我嗎?爺爺手裏還有幾頁拓字,我想都翻譯出來。”
“給你。”陳恨山並不在意這個東西“都是沒用的東西。你翻譯它……”本來想說幹嘛用?但想到祝平山的死,便沒有再往下說。在他看來,因為這麽無稽的事而死,真的是太可惜了。
黎川試探著問:“但是您隻有這一本了,給我的話……”
陳恨山沒有否認自己隻有一本,擺手“沒事。我也不需這東西。當時帶著出來完全是個意外。我太太當時在世嘛,負責收拾東西,她以為這東西很重要。”
黎川收好譯典,就準備起身了。
陳恨山覺得意外“才剛來,這大半夜的。要不過一夜再說。”
黎川說:“爺爺還在等我呢。哪怕是不好的結果……”
陳恨山嘆氣:“就為了這麽個惡作劇,祝老真的太可惜了。”但黎川這麽說了,他也不好再挽留。畢竟那邊喪事都還沒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