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劉吉走後,萬安在家中焦灼不安的等待著劉吉迴話,誰知直到了天黑掌燈卻還不見劉吉的身影。萬安命管家到街口等候,自己則獨在大書房裏坐立不安的等候消息。一會功夫管家跌跌撞撞的跑來迴話:“老爺,宮裏的梁公公來了,請您出去迎接呢。”萬安一聽宮裏來人頓覺不妙,一時天旋地轉一般也不細問便讓那管家帶路踉蹌著向著大門外走去。
萬安隻道是來抄家問罪,一時心慌意亂的迎了出去。出門之後卻頗感意外,原來他並沒見到滿街前來抄家的錦衣兵士,隻有一乘大轎,十幾個人站在門前,為首的乃是景仁宮萬貴妃身邊的大太監梁芳。一見梁芳萬安的心才稍稍安穩下來,情知梁芳敢於此時到訪,想必自己暫無滅門之災,於是愁容頓解,腳步輕盈的幾步上前和梁芳寒暄敘禮,梁芳也如往常一般客氣,絲毫沒因萬安被彈劾而疏遠冷落。當下進了萬府,萬府的大門隨之又緊緊的關閉,門前立時又變得冷清了下來。
卻說劉吉在陳春來家吃了一頓缺油少鹽的蘿卜白飯之後又敘了一番舊話才告辭出來,見天色已晚,又情知萬安此次有驚無險無須擔心,便也不急著去萬府自迴家中等到明日再去過府說話。誰知路過萬府門前就見萬安送客出來,劉急忙隱身暗影之中細看究竟,借著萬府門上的紗燈光亮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那被送之客竟是梁芳。劉吉一見心中急轉暗道:“此時梁芳前來必是傳遞什麽信息,看那萬安也不似先前那樣魂不守舍,意亂心煩,想必也心中有了底數。我如此時過去,隻怕撞上不好,如若不去,隻怕萬安會怪我不盡心盡力。萬安似已無事,為將來計自不宜得罪,且等梁芳走了再往萬府走一趟為好。
劉吉打定主意,直看到梁芳走遠,才走到萬安的門上叫開門,問清萬安的下處也不要通報徑直向書房走去。一腳邁進書房,就見萬安正在燈下伏案疾書,見劉吉進來也不停筆,隻說道:“佑之稍等些個,待我把這道奏折寫完再與你敘話。”看那神色與當初早已判若兩人。劉吉也不多問,隻揀了不遠處一把椅子上坐下,仆人獻上了茶來,劉吉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嚐著,隻是偶爾用眼睛的餘光向萬安掃去。如果沒猜錯,這萬安定是在寫奏辯的折子,看那文不加點的瀟灑樣子定是心中早有了腹稿。定是梁芳此來起的作用。不讓憑萬安是極難做到的。
一時之間萬安駐筆長噓一口氣向劉吉招手笑道:“佑之兄,這是我才寫完的奏辯折子,來,請指正一二。”
劉吉身子挪揄未動笑道:“循吉兄是大手筆,我哪裏敢班門弄斧。”
“佑之太謙了,這道奏辯的折子非同小可,愚兄於文學尚有一技之長,於此道自愧不及佑之兄。還請指正潤色一二。”萬安誠懇相讓,劉吉這才向前結果那道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在這道奏辯的折子上,萬安承認他曾向萬貴妃進獻過東西,並和萬貴妃身邊的太監有過往來,但是他一口咬定向萬貴妃進獻珍玩那完全是因為和萬氏誼屬宗親的緣故,這完全是一種私親往來,完全是出於做晚輩的一種孝心而已,絕非賄賂宮禁。至於對那些太監,萬安的解釋是他們無不是奉萬貴妃的差使而來,事後打賞不過是出於禮節,也根本談不到交接近侍。對於那出麵參奏他,的陳春來萬安在奏辨自己的清白之後也不忘大肆攻擊一番,最後請求嚴治其妄奏不實之罪,並窮追背後唆使之人。劉吉看罷笑道:“循吉兄果真是文思縝密,如此倒把天大的麻煩輕輕巧巧的化解了。隻是請治陳春來妄奏不實之罪,並窮追背後主使之人似有待商榷。”
萬安冷笑道:“難道就如此罷了不成?將來那些言路爭相效尤豈不是引來無窮的麻煩。”
劉吉也不爭論,輕輕笑道:“即使陳春來因此獲罪,循吉兄也勢必得罪了整個言路,將來引得言路群攻,彈劾無虛日,循吉兄還能安於此位嗎?”
“依佑之兄的意思難道就白白放過那廝不成?”萬安心有不甘道。
“非但要放過,相反還要大大的稱讚一番,方顯得循吉兄虛懷若穀的相臣氣度。再則窮追背後主使之人,就算是追出來主使之人循吉兄又奈如何呢?”
萬安覺得劉吉所言句句隱藏玄機,急問:“佑之兄莫非已經知道了背後主使之人?還望如實相告。”
劉吉神秘一笑道:“這主使之人非是別人,正是那貴妃娘娘。”
“何出此言?貴妃指使人參奏我,豈不是連她也難逃幹係。貴妃娘娘何等聰明,怎會幹這樣引火燒身的蠢事?”萬安一時懵懂的說。就算是殺了他也不敢相信劉吉的話是真的。
劉吉注視萬安良久而後語帶譏誚的道:“循吉兄居官多年,難道還不懂欲蓋彌彰的道理嗎?”
劉吉一語道破天機,隻驚得萬安目瞪口呆跌坐在椅子上,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就聽劉吉繼續說:“你若彈劾那陳春來,若把他逼得急了把實話和盤托出,那麽將至貴妃娘娘於何地?循吉兄難道就沒有好好想一想嗎?”此時萬安心中已經徹底的明白這前後究竟是怎麽一迴事,不由得暗歎道:“真如劉吉所說,這一切都在萬貴妃的掌控之中,如此看來隻怕連他也不過是一枚聽憑擺布的棋子,真沒想到才幾年的時間這位曾經不被看好的女人城府竟深到如此地步,又如何不讓人頓生敬畏之心呢?就聽一旁劉吉不陰不陽的問道:“循吉兄,事到如今這道奏辯的折子該當如何處置呢?”萬安沒有答言,隻是默默地拿起那道奏折看也不看的拿到燈前,一把火點燃瞬間化為了灰燼。
萬安隻道是來抄家問罪,一時心慌意亂的迎了出去。出門之後卻頗感意外,原來他並沒見到滿街前來抄家的錦衣兵士,隻有一乘大轎,十幾個人站在門前,為首的乃是景仁宮萬貴妃身邊的大太監梁芳。一見梁芳萬安的心才稍稍安穩下來,情知梁芳敢於此時到訪,想必自己暫無滅門之災,於是愁容頓解,腳步輕盈的幾步上前和梁芳寒暄敘禮,梁芳也如往常一般客氣,絲毫沒因萬安被彈劾而疏遠冷落。當下進了萬府,萬府的大門隨之又緊緊的關閉,門前立時又變得冷清了下來。
卻說劉吉在陳春來家吃了一頓缺油少鹽的蘿卜白飯之後又敘了一番舊話才告辭出來,見天色已晚,又情知萬安此次有驚無險無須擔心,便也不急著去萬府自迴家中等到明日再去過府說話。誰知路過萬府門前就見萬安送客出來,劉急忙隱身暗影之中細看究竟,借著萬府門上的紗燈光亮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那被送之客竟是梁芳。劉吉一見心中急轉暗道:“此時梁芳前來必是傳遞什麽信息,看那萬安也不似先前那樣魂不守舍,意亂心煩,想必也心中有了底數。我如此時過去,隻怕撞上不好,如若不去,隻怕萬安會怪我不盡心盡力。萬安似已無事,為將來計自不宜得罪,且等梁芳走了再往萬府走一趟為好。
劉吉打定主意,直看到梁芳走遠,才走到萬安的門上叫開門,問清萬安的下處也不要通報徑直向書房走去。一腳邁進書房,就見萬安正在燈下伏案疾書,見劉吉進來也不停筆,隻說道:“佑之稍等些個,待我把這道奏折寫完再與你敘話。”看那神色與當初早已判若兩人。劉吉也不多問,隻揀了不遠處一把椅子上坐下,仆人獻上了茶來,劉吉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嚐著,隻是偶爾用眼睛的餘光向萬安掃去。如果沒猜錯,這萬安定是在寫奏辯的折子,看那文不加點的瀟灑樣子定是心中早有了腹稿。定是梁芳此來起的作用。不讓憑萬安是極難做到的。
一時之間萬安駐筆長噓一口氣向劉吉招手笑道:“佑之兄,這是我才寫完的奏辯折子,來,請指正一二。”
劉吉身子挪揄未動笑道:“循吉兄是大手筆,我哪裏敢班門弄斧。”
“佑之太謙了,這道奏辯的折子非同小可,愚兄於文學尚有一技之長,於此道自愧不及佑之兄。還請指正潤色一二。”萬安誠懇相讓,劉吉這才向前結果那道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在這道奏辯的折子上,萬安承認他曾向萬貴妃進獻過東西,並和萬貴妃身邊的太監有過往來,但是他一口咬定向萬貴妃進獻珍玩那完全是因為和萬氏誼屬宗親的緣故,這完全是一種私親往來,完全是出於做晚輩的一種孝心而已,絕非賄賂宮禁。至於對那些太監,萬安的解釋是他們無不是奉萬貴妃的差使而來,事後打賞不過是出於禮節,也根本談不到交接近侍。對於那出麵參奏他,的陳春來萬安在奏辨自己的清白之後也不忘大肆攻擊一番,最後請求嚴治其妄奏不實之罪,並窮追背後唆使之人。劉吉看罷笑道:“循吉兄果真是文思縝密,如此倒把天大的麻煩輕輕巧巧的化解了。隻是請治陳春來妄奏不實之罪,並窮追背後主使之人似有待商榷。”
萬安冷笑道:“難道就如此罷了不成?將來那些言路爭相效尤豈不是引來無窮的麻煩。”
劉吉也不爭論,輕輕笑道:“即使陳春來因此獲罪,循吉兄也勢必得罪了整個言路,將來引得言路群攻,彈劾無虛日,循吉兄還能安於此位嗎?”
“依佑之兄的意思難道就白白放過那廝不成?”萬安心有不甘道。
“非但要放過,相反還要大大的稱讚一番,方顯得循吉兄虛懷若穀的相臣氣度。再則窮追背後主使之人,就算是追出來主使之人循吉兄又奈如何呢?”
萬安覺得劉吉所言句句隱藏玄機,急問:“佑之兄莫非已經知道了背後主使之人?還望如實相告。”
劉吉神秘一笑道:“這主使之人非是別人,正是那貴妃娘娘。”
“何出此言?貴妃指使人參奏我,豈不是連她也難逃幹係。貴妃娘娘何等聰明,怎會幹這樣引火燒身的蠢事?”萬安一時懵懂的說。就算是殺了他也不敢相信劉吉的話是真的。
劉吉注視萬安良久而後語帶譏誚的道:“循吉兄居官多年,難道還不懂欲蓋彌彰的道理嗎?”
劉吉一語道破天機,隻驚得萬安目瞪口呆跌坐在椅子上,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就聽劉吉繼續說:“你若彈劾那陳春來,若把他逼得急了把實話和盤托出,那麽將至貴妃娘娘於何地?循吉兄難道就沒有好好想一想嗎?”此時萬安心中已經徹底的明白這前後究竟是怎麽一迴事,不由得暗歎道:“真如劉吉所說,這一切都在萬貴妃的掌控之中,如此看來隻怕連他也不過是一枚聽憑擺布的棋子,真沒想到才幾年的時間這位曾經不被看好的女人城府竟深到如此地步,又如何不讓人頓生敬畏之心呢?就聽一旁劉吉不陰不陽的問道:“循吉兄,事到如今這道奏辯的折子該當如何處置呢?”萬安沒有答言,隻是默默地拿起那道奏折看也不看的拿到燈前,一把火點燃瞬間化為了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