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近侍,賄賂宮廷按律當斬,這隻玉碗就是搬到你萬眉山的鐵證呀。循吉兄,你的麻煩可不小呀。”劉吉每一個字都讓萬安感到寒徹肺腑毛骨悚然。

    萬安臉色蒼白渾身顫抖,他久在中樞哪裏不曉得其中的利害,不然他也不會如此如坐針氈。他此時早亂了方寸,之所以請劉吉來商量,就是想著讓劉吉能幫他想一個萬全之策。他一把拉住劉吉近乎哀求的說道:“佑之,你從來才高智廣,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還望指一條明路救我一救呀。”

    “循吉兄,這是有人要置你於死地,你就算是立時告老還鄉也無濟於事了。”劉吉不住的搖頭歎氣,似乎這場大禍很難躲過去了。

    “難道我除了引頸就戮別無他途了嗎?”萬安絕望的說道,不過此時他仍然心存一種僥幸說道“佑之,你說太後要置我於死地何必等到現在?又何必把那玉碗再給我?”

    劉吉冷笑道:“說得好。循吉兄,你道太後舍不得殺你?你就錯了。太後隻是礙著後宮不得幹政的祖訓不好就把你怎樣罷了,太後之所以把這玉碗賞還給你,不過讓你心存畏懼以觀後效,倘或將來你讓太後覺得你不思悔改,依舊和景仁宮打得火熱,到那時隻消授意哪個言官參上你一本,你依舊是在劫難逃。故而你雖暫無性命之憂,但是頭頂上卻依然懸著隨時要你性命的殺人寶劍。”

    “佑之兄,難道萬某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嗎?”萬安可憐巴巴地看著劉吉求計道。

    劉吉默不作聲沉吟了良久,這件事對於他來說也算得上是初次遇到的麻煩事了,這個時候誰敢幫萬安?周太後那裏大瞪著兩眼盯著呢,那個精明的女人一旦感到她的警告起不到作用,她隨時會毫不留情的對萬安下手,什麽後宮不許幹政從設立的那一天就沒有真正的起到什麽效果。看看周太後手腕就知道萬安根本就不是周太後的對手。自己幫萬安,隻怕將來還要牽連上自己。所以眼下即不能不幫萬安的忙,但是最好不要讓自己在裏麵露出痕跡以防萬一。這確實讓劉吉頗費了一番心思,等得一旁的萬安兩個手心冷汗直冒,在這樣下去他恨不得要成了困坐昭關的伍子胥了。終於劉吉微微一笑道:“循吉兄,我倒有一策不知能不能保你平安。”

    萬安急道:“賢弟快講。”也是有病亂投醫,不管什麽主意先說來聽聽也好。

    劉吉指著玉碗道:“眼下這隻玉碗乃是不祥之物,循吉兄不宜留在身邊。”

    萬安心裏有些舍不得再把玉碗送出去,又覺得劉吉是在借機敲他竹杠,可是自己既有求於他如何好駁他的麵子,事到如今也隻好忍痛割愛,便道:“這隻玉碗就送與賢弟吧。”說著不由得心裏一緊,這麽好的東西送給劉吉未免有些心疼。

    不想劉吉卻擺手道:“循吉兄錯會了我的意思了。玉碗是好寶貝,但你送給我是解不了你頭上的災厄的。”

    “請佑之兄指教我把它送給誰才能化險為夷。”

    劉吉不答隻拿了一管羊毫筆在萬安的奏折上那一行字的萬字上劃了一個圈,萬安頓時明白,他愣了一下,暗想周太後最恨我和景仁宮走動,我若再把玉碗送給萬貴妃,豈不是拿自己的脖子去往刀口上撞嘛。

    劉吉見狀不得不進一步點撥道:“循吉兄不用擔心,隻差人把梁芳約出來讓他轉交給萬貴妃就是了。哪裏用得著你出麵?”見萬安點頭他又繼續說:“記住叮囑你手下的奴才,見了梁芳什麽話也不要講,隻把玉碗給他就是。那貴妃娘娘聰明得很,一看她就會明白該怎麽做了。”言罷劉吉嘴角上流露出一絲狡黠的笑紋。

    果然,當萬貴妃見到萬安托梁芳重新送還的羊脂玉碗,立刻就明白了萬安的用意。周太後之所以如此對萬安,無非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萬安一倒,很難保證下一個被收拾的不會是他萬貴妃。前些日子周太後就對自己的壽禮借題發揮大家指責,如此看來周太後此舉一半是對萬安,另一半隻怕是衝著她來的。既然擺明榮枯與共,事已至此不管怎麽樣也要幫萬安化解此次災厄。萬貴妃當即和梁芳商議對策,那梁芳如此這般給萬貴妃出謀劃策,萬貴妃也覺得梁芳說得有道理,便要梁芳依計而行。梁芳忙說:我終日在景仁宮,由我出麵怕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此事最好由汪直出麵最為妥當。萬貴妃也無暇多想,便要梁芳傳來汪直麵授機宜,汪直自是應下照辦而去。

    三天之後,通政司轉來一道湖廣道禦史陳春來參奏萬安交接近侍賄賂宮廷的奏折,當下身為內閣首輔的商輅便把萬安請到自己的值房一臉正色道:“循吉兄,有人參你交接近侍賄賂宮廷。你該怎麽說。”

    萬安一聽之下,心中頓足埋怨劉吉弄巧成拙,玉碗重給了萬貴妃,也沒見萬貴妃能怎樣保護他萬安無事,相反吊民伐罪的檄文倒來了。如此看來那是逢兇化吉,簡直就是雪上加霜。萬安自以為在劫難逃,橫豎是死,所以也不害怕了,站起身來向商輅躬身一揖道:“首輔,既然有人參奏,我無話可說。就向首輔請假迴家待罪聽勘。”說完轉身便走了出去。萬安一走,倒把商輅尷在那裏,倘或萬安對言路參刻他的事辯解一番還有情可原,可是萬安擺出一副引頸受戮的姿態,商輅反倒覺得棘手難辦了。被參之人要是小官倒還罷了,可是偏偏是當朝的大學士被刻以如此重罪,大家宰相同僚,怎好就定萬安有罪無罪,商輅倒是不怕得罪萬安,隻是覺得宰相重臣的進退不當有臣下來定奪,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把陳春來的奏折封章呈遞進去,由皇帝親自去處置。

    原來明朝內閣除了參與機務之外,還有一項職能就是替皇帝起草詔旨,批答奏章,遇到重大的事件內閣拿捏不定的時候就可以封章呈遞,即是由皇帝親自處理。一般這樣的奏折先交由內奏事處,由內奏事處的太監再呈遞到禦前。中途不許拆閱截留,而皇帝也必須立即處理不能耽擱。參奏一個內閣大學士在大明建國百餘年來實屬少見,封章進奏也在情理之中。奏折遞進去以後,商輅便一直在內閣值房中等候宮裏的消息,足過了一個多時辰,就見一個禦前上的太監匆匆走進內閣,傳旨說皇上要在平台召商閣老獨對(單獨召見),商輅沒想到皇上這麽快就有了決斷,於是不敢怠慢,急忙的整理好朝服隨著傳旨的太監向著平台方向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宮煙雲之宮牆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情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情遊並收藏明宮煙雲之宮牆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