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說什麽呀?”這位滿腹牢騷的先生叫了起來,“工作可不就是件苦差使嗎?”
智者靜靜地看著他,非常從容地說道:“你錯了,工作應該是一種幸福的差使,我們有什麽理由把它當做苦役呢?”
“是嗎,也許你的工作是那樣。”這可憐的人苦笑道,“可是我的工作太枯燥了,我實在感覺不到有什麽幸福可言!”
“你又錯了,”智者認真地分析說,“其實,問題並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你本身不能熱情地對待工作的話,那麽即使讓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個月後你依然覺得它乏味至極。”
那位先生若有所悟,開始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關於工作態度的問題。
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工作的最終成就,把工作當成苦役的人,最終會在抱怨中讓自己變成老板心目中一個多餘的人,因為一個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是很難把工作做好的。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給兒子的信中說: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從來就沒有失業過,這並不是我的運氣好,而在於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卻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
我永遠也忘不了我做的第一份工作——簿記員的經曆,那時我雖然每天天剛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辦公室裏點著的鯨油燈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從未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著迷和喜悅,連辦公室裏的一切繁文縟節都不能讓我對它失去熱心。而結果是雇主不斷地為我加薪。
洛克菲勒在信中告誡兒子:工作是一種態度,它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同樣都是石匠,同樣在雕塑石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這做什麽?”
他們中的一個人可能就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鑿石頭,鑿完這塊我就可以迴家了。”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懲罰,在他嘴裏最常吐出的一個字就是“累”。
另一個人可能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勞很高。畢竟我有太太和四個孩子,他們需要溫飽。”這種人永遠都把工作當成負擔,在他嘴裏經常吐出來的一句話就是“養家糊口”。
第三個人可能會放下錘子,驕傲地指著石雕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這種人永遠以工作為榮,以工作為樂,在他嘴裏最常吐出的一句話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當你叫喊著工作很累人時,即使你不賣力氣,也會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這樣。
現實中,把工作看作是做苦役一樣痛苦,對於又苦又累的活滿腹牢騷,整天抱怨不停,持有這種觀念的人是永遠無法體會到工作的快樂的。如果我們能換一種眼光看待工作,將工作看作是為自己提供學習機會的舞台,那麽不管是多麽苦的工作,你也不會覺得那是一種折磨和摧殘了。
不將工作看作是一種苦役,是許多成功者邁向成功的共同點。世界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樂在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享受工作的人,才能從工作中找到生存的意義和生命價值。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句話早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生存狀況,在意的人牢牢記在心裏,並付諸行動,默默地努力工作,而我行我素者則不在乎,今天不努力工作是容易做得到的,明天努力找工作卻很難做得到,與其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如今天好好努力工作。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這是對工作自存環境的憂患意識,也是對自我發展的負責態度,我們必須對自存環境保持清醒的認識。
著名的哈佛學子曾說過:“離微軟倒閉永遠隻有100天”!。那麽對於我們自己也是這樣,“我們離失業永遠隻有一天”!
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當家作主的權利,同時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隻有勤奮工作,苦心鑽研,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
方華在深圳做銷售時,公司裏有一個部門經理。業務能力很強,很能幹,處理起事情來也很圓滑,一直是老板眼前的紅人。可是後來,他突然“失寵”了,在公司的地位每況愈下,最後待不下去了,不得不辭職走人。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什麽原因。直到方華離開公司後,有一次遇到老板,談話間提起他,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有一次,他在公司裏偷偷獲取到一個消息:公司高層決定安排他們部門的人員到外地去處理一項難纏的業務。他知道這項業務非常棘手,要想處理妥善,並非那麽容易,所以,提前一天告假。第二天,上麵安排任務,恰好他不在,便直接把任務交代給他的助手,讓他的助手轉達。當他的助手打他的手機,向他匯報這件事情時,他便在電話中給他的助手安排了工作,以自己有病為借口,讓他頂替自己帶一幫人去處理這件事情。處理這件事情的具體操作辦法,他在電話中也教給了這位助手。
半個月後,事情辦砸了,他怕公司高層追究這件事的責任,便以自己告假為由,言稱不知道這件事的具體情況,一切都是助手自作主張,帶領一幫人去處理的。按他的想法,助手是總裁安排到自己身邊的人,出了事就讓他頂著,在公司高層麵前還有一個迴旋的餘地,假若讓自己來承擔這件事的責任,可能就會被降職罰薪。
總裁聽了助手的具體闡述,對他的人品產生了懷疑,害怕他把這種手段當做慣伎,影響公司的團結和業務發展,所以再也沒有給過他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也逐漸減輕他的影響,降低他的地位。他自己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就主動離開了。
一個很能幹、很聰明的人,就這樣被自己的“聰明”給斷送了。其實,他的例子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況,他們都不願意承擔責任,尤其是一些公司裏的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假裝不知道有責任和任務的存在,當事情中途出現了糟糕的局麵後,便推說自己並不知道有關的任務或責任,以此來逃避或推卸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其實我們都應該換位來想一下,作為公司的一員,拿著公司的薪水,就應該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站在公司的立場上,以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像我們買東西,總希望付出去的錢能花得值,這樣買迴來的東西才會珍惜。
能達到老板的要求,你是稱職的員工;能比老板的要求多做一點,你就是有成長潛力的員工;如果你總是能貢獻比老板的期望多一點的價值,你一定會獲得提升。比老板的期望多做一點,能夠幫助老板成功的更快、更多,你也會獲得更快、更多的迴報。
針對工作不好找的問題,有專家提出了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很多大學生也認同這一做法。可是,行動認同了,不代表心裏也認同了。隻有當你的心裏也認同並付諸實際行動中,你才能真正地得到你想要的。
一天,徐婷站在一家商店出售皮鞋的櫃台前,和受雇於這家商店的一名年輕人聊天。他告訴徐婷說,他在這家商店服務已經7年了,但由於這家公司的老板“目光短淺”,他的工作業績並未得到賞識,他非常鬱悶,但是,他似乎對自己很有信心:“像我這樣一個學曆不低、年輕有為的小夥子,還愁找不到一個體麵而有前途的工作?!”
正說著,有位顧客走到他麵前,要求看看襪子。這位年輕店員對這名顧客的請求不理不睬,仍在繼續和徐婷發牢騷,雖然這位顧客已經顯出不耐煩的神情,但他還是不理。最後,等他把話說完了,才轉身對那位顧客說:“這兒不是襪子的專櫃。”
那位顧客又問,襪子專櫃在什麽地方。這位年輕人迴答說:“你問總服務台好了,他會告訴你怎樣找到襪子專櫃。”
7年多來,這個內心抑鬱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沒有遇到生命中的“伯樂”,沒有得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
3個月後,當徐婷再次光顧這家商店時,沒有再看見那位滿腹牢騷的小夥子。商店的另一名店員告訴徐婷,上個月公司人員調整時,他被解雇了。“當時,他非常震驚,也非常激動和氣憤……”
幾個月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婷在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又碰見了那個小夥子,他心情有些沉重,一改往日的“意氣風發”。他說,時下經濟不景氣,找了幾個月的工作都沒有找到滿意的……
說完後,他匆匆離去,說是要去參加一個麵試,雖然工作性質與原來的沒有什麽不同,薪水也不比原來的高多少,但他還是很珍惜這個麵試機會,一定不能遲到。
試想一下,如果他懂得珍惜原來的工作機會,努力工作,今天就不需要這樣努力地去找工作了。
徐婷遇到過許多工作不順利的人,發現他們充滿了抱怨和痛苦。其實,他們自己所抱怨的並不是導致失業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這種抱怨的行為剛好說明,他們倒黴的處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徐婷見到過許多整日來往於不同公司的人,可是他們並不是在為生意而忙碌,而是在到處尋找工作。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總是在遭受“晴天霹靂”之後才會醒悟。
比如,當成績一落千丈的時候,有的人才開始痛下決心好好念書;當入不敷出的時候,有的人才肯去嚐試新觀念、做出艱難的選擇;當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有的人才試著對伴侶表示關心;當失去工作時,才懂得付出努力的重要。隻有在到處碰壁的時候,人們才能學會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人都有好逸惡勞的習性,按部就班的人不會沒事找事,如果不是被環境所迫,多半隻會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當屋頂塌下來的時候,他們隻會問:“為什麽倒黴的事總發生在我身上?”
其實,你一直擁有成為優秀員工的潛能,一直擁有被委以重任的機會,一直麵對升遷和加薪的大門。但是,為什麽一定要等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在遭遇到人生的“晴天霹靂”之後,才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做事方式呢?不要在看似平安舒服的日子裏讓光陰一點點溜走,不要在那裏坐等“晴天霹靂”突然將你擊倒。一個聰明的人懂得努力地工作,懂得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給“晴天霹靂”擊倒自己的機會。
當我們拒絕成長,才會感覺到成長痛苦不堪。上天通常都是先用溫和的報警來提醒我們,但當我們對他的報警置之不理時,他老人家就會重重地敲下一錘來。
從平凡的工作中脫穎而出,與其說是由個人的才能決定,不如說取決於個人的進取心態。這個世界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開綠燈,直到生命的終結。
不為薪水而工作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薪水。有了薪水,我們的基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薪水是對我們工作付出的一種迴報,是我們工作價值的一種物質反映。
相信每一個員工都希望進入一家企業能夠獲得一個好的薪金待遇,然而,企業願意出高的薪金待遇的前提是什麽?是你要有價值,你要有足夠的能力為企業去創造財富。如果你沒有創造價值的能力,那麽即使你要求再高的薪水,企業對你也不會感興趣的。
在有些人眼裏,薪水是他們工作的目標,薪水不高,他們工作就沒有信心與激情,他們在心裏盤算著:老板給我開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情。但你要知道,薪水的增加和職位的升遷是建立在自己的工作比別人做得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的基礎上的,而這些都需要能力的鍛煉和經驗的積累。所以說,注重能力和經驗的積累遠比關注薪水的多寡更重要,隻要你有能力,有經驗,錢會不請自來,根本不用你費盡心思去尋找。下麵這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美國某教授有兩個十分優秀的剛畢業的學生,兩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很相似,對他們來說,找個有發展潛力的工作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當時,這個教授的朋友創辦了一家小型公司,委托教授為他物色一個適當的人選做助理,教授便建議這兩個優秀的學生試試看。
這兩個學生分別去應聘。第一位前去應聘的學生名叫墨爾,麵談結束幾天後,他打電話向教授說:“您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隻肯給月薪600美元,我才不去為他工作呢!現在,我已經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800美元。”
後來去的學生叫尼克,盡管開出的薪水也是600美元,盡管他有更多賺錢的機會,但是他卻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當他將這個決定告訴教授時,教授問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覺得太吃虧了嗎?”
尼克說:“我當然想賺更多的錢,但是我對您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覺得隻要從他那裏多學到一些本領,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我在那裏工作將會更有前途。”
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墨爾當時在另一家公司的薪水是年薪9600美元,目前他隻能賺到11000美元,而最初薪水隻有7200美元的尼克,現在的固定薪水是25000美元,外加紅利。
這兩個人的差異到底在哪裏呢?墨爾被最初的賺錢機會蒙蔽了,而尼克卻基於能學到東西的觀點來考慮自己的工作選擇。
智者靜靜地看著他,非常從容地說道:“你錯了,工作應該是一種幸福的差使,我們有什麽理由把它當做苦役呢?”
“是嗎,也許你的工作是那樣。”這可憐的人苦笑道,“可是我的工作太枯燥了,我實在感覺不到有什麽幸福可言!”
“你又錯了,”智者認真地分析說,“其實,問題並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你本身不能熱情地對待工作的話,那麽即使讓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個月後你依然覺得它乏味至極。”
那位先生若有所悟,開始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關於工作態度的問題。
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工作的最終成就,把工作當成苦役的人,最終會在抱怨中讓自己變成老板心目中一個多餘的人,因為一個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是很難把工作做好的。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給兒子的信中說: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從來就沒有失業過,這並不是我的運氣好,而在於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卻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
我永遠也忘不了我做的第一份工作——簿記員的經曆,那時我雖然每天天剛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辦公室裏點著的鯨油燈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從未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著迷和喜悅,連辦公室裏的一切繁文縟節都不能讓我對它失去熱心。而結果是雇主不斷地為我加薪。
洛克菲勒在信中告誡兒子:工作是一種態度,它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同樣都是石匠,同樣在雕塑石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這做什麽?”
他們中的一個人可能就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鑿石頭,鑿完這塊我就可以迴家了。”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懲罰,在他嘴裏最常吐出的一個字就是“累”。
另一個人可能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勞很高。畢竟我有太太和四個孩子,他們需要溫飽。”這種人永遠都把工作當成負擔,在他嘴裏經常吐出來的一句話就是“養家糊口”。
第三個人可能會放下錘子,驕傲地指著石雕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這種人永遠以工作為榮,以工作為樂,在他嘴裏最常吐出的一句話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當你叫喊著工作很累人時,即使你不賣力氣,也會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這樣。
現實中,把工作看作是做苦役一樣痛苦,對於又苦又累的活滿腹牢騷,整天抱怨不停,持有這種觀念的人是永遠無法體會到工作的快樂的。如果我們能換一種眼光看待工作,將工作看作是為自己提供學習機會的舞台,那麽不管是多麽苦的工作,你也不會覺得那是一種折磨和摧殘了。
不將工作看作是一種苦役,是許多成功者邁向成功的共同點。世界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樂在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享受工作的人,才能從工作中找到生存的意義和生命價值。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句話早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生存狀況,在意的人牢牢記在心裏,並付諸行動,默默地努力工作,而我行我素者則不在乎,今天不努力工作是容易做得到的,明天努力找工作卻很難做得到,與其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如今天好好努力工作。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這是對工作自存環境的憂患意識,也是對自我發展的負責態度,我們必須對自存環境保持清醒的認識。
著名的哈佛學子曾說過:“離微軟倒閉永遠隻有100天”!。那麽對於我們自己也是這樣,“我們離失業永遠隻有一天”!
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當家作主的權利,同時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隻有勤奮工作,苦心鑽研,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
方華在深圳做銷售時,公司裏有一個部門經理。業務能力很強,很能幹,處理起事情來也很圓滑,一直是老板眼前的紅人。可是後來,他突然“失寵”了,在公司的地位每況愈下,最後待不下去了,不得不辭職走人。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什麽原因。直到方華離開公司後,有一次遇到老板,談話間提起他,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有一次,他在公司裏偷偷獲取到一個消息:公司高層決定安排他們部門的人員到外地去處理一項難纏的業務。他知道這項業務非常棘手,要想處理妥善,並非那麽容易,所以,提前一天告假。第二天,上麵安排任務,恰好他不在,便直接把任務交代給他的助手,讓他的助手轉達。當他的助手打他的手機,向他匯報這件事情時,他便在電話中給他的助手安排了工作,以自己有病為借口,讓他頂替自己帶一幫人去處理這件事情。處理這件事情的具體操作辦法,他在電話中也教給了這位助手。
半個月後,事情辦砸了,他怕公司高層追究這件事的責任,便以自己告假為由,言稱不知道這件事的具體情況,一切都是助手自作主張,帶領一幫人去處理的。按他的想法,助手是總裁安排到自己身邊的人,出了事就讓他頂著,在公司高層麵前還有一個迴旋的餘地,假若讓自己來承擔這件事的責任,可能就會被降職罰薪。
總裁聽了助手的具體闡述,對他的人品產生了懷疑,害怕他把這種手段當做慣伎,影響公司的團結和業務發展,所以再也沒有給過他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也逐漸減輕他的影響,降低他的地位。他自己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就主動離開了。
一個很能幹、很聰明的人,就這樣被自己的“聰明”給斷送了。其實,他的例子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況,他們都不願意承擔責任,尤其是一些公司裏的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假裝不知道有責任和任務的存在,當事情中途出現了糟糕的局麵後,便推說自己並不知道有關的任務或責任,以此來逃避或推卸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其實我們都應該換位來想一下,作為公司的一員,拿著公司的薪水,就應該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站在公司的立場上,以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像我們買東西,總希望付出去的錢能花得值,這樣買迴來的東西才會珍惜。
能達到老板的要求,你是稱職的員工;能比老板的要求多做一點,你就是有成長潛力的員工;如果你總是能貢獻比老板的期望多一點的價值,你一定會獲得提升。比老板的期望多做一點,能夠幫助老板成功的更快、更多,你也會獲得更快、更多的迴報。
針對工作不好找的問題,有專家提出了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很多大學生也認同這一做法。可是,行動認同了,不代表心裏也認同了。隻有當你的心裏也認同並付諸實際行動中,你才能真正地得到你想要的。
一天,徐婷站在一家商店出售皮鞋的櫃台前,和受雇於這家商店的一名年輕人聊天。他告訴徐婷說,他在這家商店服務已經7年了,但由於這家公司的老板“目光短淺”,他的工作業績並未得到賞識,他非常鬱悶,但是,他似乎對自己很有信心:“像我這樣一個學曆不低、年輕有為的小夥子,還愁找不到一個體麵而有前途的工作?!”
正說著,有位顧客走到他麵前,要求看看襪子。這位年輕店員對這名顧客的請求不理不睬,仍在繼續和徐婷發牢騷,雖然這位顧客已經顯出不耐煩的神情,但他還是不理。最後,等他把話說完了,才轉身對那位顧客說:“這兒不是襪子的專櫃。”
那位顧客又問,襪子專櫃在什麽地方。這位年輕人迴答說:“你問總服務台好了,他會告訴你怎樣找到襪子專櫃。”
7年多來,這個內心抑鬱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沒有遇到生命中的“伯樂”,沒有得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
3個月後,當徐婷再次光顧這家商店時,沒有再看見那位滿腹牢騷的小夥子。商店的另一名店員告訴徐婷,上個月公司人員調整時,他被解雇了。“當時,他非常震驚,也非常激動和氣憤……”
幾個月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婷在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又碰見了那個小夥子,他心情有些沉重,一改往日的“意氣風發”。他說,時下經濟不景氣,找了幾個月的工作都沒有找到滿意的……
說完後,他匆匆離去,說是要去參加一個麵試,雖然工作性質與原來的沒有什麽不同,薪水也不比原來的高多少,但他還是很珍惜這個麵試機會,一定不能遲到。
試想一下,如果他懂得珍惜原來的工作機會,努力工作,今天就不需要這樣努力地去找工作了。
徐婷遇到過許多工作不順利的人,發現他們充滿了抱怨和痛苦。其實,他們自己所抱怨的並不是導致失業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這種抱怨的行為剛好說明,他們倒黴的處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徐婷見到過許多整日來往於不同公司的人,可是他們並不是在為生意而忙碌,而是在到處尋找工作。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總是在遭受“晴天霹靂”之後才會醒悟。
比如,當成績一落千丈的時候,有的人才開始痛下決心好好念書;當入不敷出的時候,有的人才肯去嚐試新觀念、做出艱難的選擇;當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有的人才試著對伴侶表示關心;當失去工作時,才懂得付出努力的重要。隻有在到處碰壁的時候,人們才能學會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人都有好逸惡勞的習性,按部就班的人不會沒事找事,如果不是被環境所迫,多半隻會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當屋頂塌下來的時候,他們隻會問:“為什麽倒黴的事總發生在我身上?”
其實,你一直擁有成為優秀員工的潛能,一直擁有被委以重任的機會,一直麵對升遷和加薪的大門。但是,為什麽一定要等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在遭遇到人生的“晴天霹靂”之後,才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做事方式呢?不要在看似平安舒服的日子裏讓光陰一點點溜走,不要在那裏坐等“晴天霹靂”突然將你擊倒。一個聰明的人懂得努力地工作,懂得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給“晴天霹靂”擊倒自己的機會。
當我們拒絕成長,才會感覺到成長痛苦不堪。上天通常都是先用溫和的報警來提醒我們,但當我們對他的報警置之不理時,他老人家就會重重地敲下一錘來。
從平凡的工作中脫穎而出,與其說是由個人的才能決定,不如說取決於個人的進取心態。這個世界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開綠燈,直到生命的終結。
不為薪水而工作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薪水。有了薪水,我們的基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薪水是對我們工作付出的一種迴報,是我們工作價值的一種物質反映。
相信每一個員工都希望進入一家企業能夠獲得一個好的薪金待遇,然而,企業願意出高的薪金待遇的前提是什麽?是你要有價值,你要有足夠的能力為企業去創造財富。如果你沒有創造價值的能力,那麽即使你要求再高的薪水,企業對你也不會感興趣的。
在有些人眼裏,薪水是他們工作的目標,薪水不高,他們工作就沒有信心與激情,他們在心裏盤算著:老板給我開多少薪水,我就做多少事情。但你要知道,薪水的增加和職位的升遷是建立在自己的工作比別人做得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的基礎上的,而這些都需要能力的鍛煉和經驗的積累。所以說,注重能力和經驗的積累遠比關注薪水的多寡更重要,隻要你有能力,有經驗,錢會不請自來,根本不用你費盡心思去尋找。下麵這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美國某教授有兩個十分優秀的剛畢業的學生,兩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很相似,對他們來說,找個有發展潛力的工作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當時,這個教授的朋友創辦了一家小型公司,委托教授為他物色一個適當的人選做助理,教授便建議這兩個優秀的學生試試看。
這兩個學生分別去應聘。第一位前去應聘的學生名叫墨爾,麵談結束幾天後,他打電話向教授說:“您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隻肯給月薪600美元,我才不去為他工作呢!現在,我已經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800美元。”
後來去的學生叫尼克,盡管開出的薪水也是600美元,盡管他有更多賺錢的機會,但是他卻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當他將這個決定告訴教授時,教授問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覺得太吃虧了嗎?”
尼克說:“我當然想賺更多的錢,但是我對您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覺得隻要從他那裏多學到一些本領,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我在那裏工作將會更有前途。”
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墨爾當時在另一家公司的薪水是年薪9600美元,目前他隻能賺到11000美元,而最初薪水隻有7200美元的尼克,現在的固定薪水是25000美元,外加紅利。
這兩個人的差異到底在哪裏呢?墨爾被最初的賺錢機會蒙蔽了,而尼克卻基於能學到東西的觀點來考慮自己的工作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