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微微一愣,隨即點頭:“對,有火電廠就能燒暖氣,按照原來定下的暖氣費收個本錢。


    跟火電廠連上,之前的本錢有利潤,鍋爐不一樣。


    一度電收多少錢合適?要製作電表,電廠必須配套用點工業。”


    李易說著, 發現麻煩的事情挺多。


    冰箱必須二十四小時用電,電燈晚上睡覺就關了,電視也不看了。


    發電廠不能停,冬天給別人供暖,半夜的時候可以稍微冷一點,太熱睡不著覺,淩晨的時候再熱。


    沒有配套的工業, 發電就為了點燈、冰箱和看電視?


    “電解鋁。”小機器人說三個字。


    “你為什麽總這麽聰明?你說一個鋁做的杯子賣到歐洲能換多少黃金?


    有電就有電動機,機床方便用, 收獲了穀子不用再拿人力去脫殼。


    隻要給上電動機,感覺能幹不少事情,電的用途挺多哈!”


    李易發現好東西了,電解鋁,鋁這個東西在沒有電解之前,想弄出來非常非常非常費勁。


    一些電器元件需要鋁,當然,能用銅代替的就用銅,鋁現在比金子還昂貴。


    “是東主教導有方。”零三三迴應。


    “好,下次你繼續往死裏作,我還能原諒你。”李易拍拍小機器人的腦袋。


    “謝東主,東主到時候在長安、洛陽城和外麵路好的地方加充電樁,咱們還能組隊出去轉轉。”


    零三三提要求,它出不了莊子,除非李易出去帶著它。


    等別處有充電位置,它們幾個一起能溜達, 誰不小心絆倒了,別‘人’還能幫忙扶起來。


    一個人到外麵危險, 被遠程武器給放倒怎麽辦?人多自己帶武器,互相照應。


    “成。”李易高興。


    天漸漸黑下來,水幕升上,這個東西最初為了送人家寶寶迴家用的,後來又額外兌換。


    “確實需要發電廠,總燒油太過浪費。”


    李易心疼柴油和汽油,拿來發電不如用在車和船上,煤油用途同樣多。


    考生們看得如癡如醉,可惜不能把之前聊得不錯的平康坊、思恭坊的女子帶在身邊。


    長安平康坊的一些女子跑過來,這邊科舉,一群學子。


    尤其是李白這個團隊,整天寫詩,專門給自己寫一個,自己身份就提高一大截。


    今天她們不能參與,是原來跟隨隊伍走的那些人表演。


    沒資格跟隊伍的人以為自己刻苦努力,又找到厲害的學子,之後能夠跟走的人競爭。


    結果隊伍一迴來, 她們發現差距更大了。


    遠航的人在外麵見識多,那大海波瀾壯闊,島嶼上的人, 瑪雅文明的東西……


    相當於一次采風,學習、融匯,平日裏舞蹈、樂器、歌唱不可能停下,吃飯的手藝。


    關鍵有小機器人,有的小機器人自己呆著無聊,她們就找過來說說話。


    小機器人給她們講音樂和舞蹈的知識,比如西方的宮廷音樂、教堂音樂,這才是最厲害的。


    世界各地的音樂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相同觸動人心的內涵,巴西的、西班牙的、阿拉伯的、印度的……


    每個地方都有區別,古典、民謠等等。


    李易和她們接觸的時間少,不可能係統地為她們講解,有的李易自己都不會。


    出去一趟,除了自己練習就是聽課,這些人一迴來,看曾經自己平康坊、思恭坊的同僚們,有種特殊的優越感。


    梨園去的人跟同樣梨園沒去的人倒是少了一絲隔閡,講在外麵的情況,分享學到的知識。


    梨園是個整體,李隆基弄出來的。


    出去的人水平拔高,沒去的人跟不上,到時候一表演中間出問題,大家誰都別想好。


    李隆基保證生氣,你們跟著,小機器人怎麽教的你們?你們就不能教別人?


    那麽易弟把醫術傳下去,學的人就不教其他人,朕的大唐明明有醫術能治病,偏偏大家都不傳,最後百姓病死?


    “今日看來,他們進步很多啊!易弟,易弟?”


    李隆基發現歌舞表演不同了,包括演奏樂器的人技法。


    他習慣性地扭頭跟李易說話,發現李易不在。


    “這呢,剛弄完。”李易推一輛車過來,車上堆著圖紙。


    車上的圖紙半米多寬,一米多高,一米多長。


    李隆基起身過去幫忙:“易弟,什麽東西?”


    “圖紙,今天飛的飛機,就很多圖紙。現在隻有一部分,先用著,之後的再打出來。”


    李易有點迷糊,選工藝不能直接跳到他那時,以現有的基礎才可以。


    火電廠的、電解鋁廠的、電視機廠……


    畫個外觀圖能建成嗎?裏麵涉及到的技術多著呢。


    “還好你莊子工匠多。”李隆基不想看內容, 隻感慨。


    “是呀!一個人短時間內學不完,需要組隊和分隊。”李易也是這麽考慮的。


    他想起來以前從老毛子那裏國家弄的圖紙,一車皮又一車皮拉。


    還有人家放了很長時間,外表上看著生鏽了的鋼鐵,屬於寶貝。


    鋼鐵有應力,需要自然緩慢釋放,人家放幾十年,拿過來就能用。


    莊子年年生產年年放,等過幾十年,價格高昂,跟種人參似的。


    “是彩禮?”李隆基心疼這個易弟女婿,別人聘禮用錢能解決,大閨女的夫婿給技術。


    “無所謂彩禮與否,我家聞恬和小蘭,豈可以金錢和物質來比價?


    她們又不是奴隸,我買到家裏,她們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了她們,我才覺得這世界更美麗,天下更繁華,人生有意義。”


    李易說著自己都沉浸進去,還好李隆基把車拉住:“不能推了,再推掉水裏了。”


    “哦哦哦!拿走,交給工坊。”李易迴過神,其實遊艇甲板有護欄。


    圖紙被搬下去,工匠們有的需要加班了,攔都攔不住的那種。


    “易弟,喝酒!”李隆基把李易拉迴來,繼續吃喝,今天特別高興。


    所有的考生都被錄取,渤海歸順,等天暖和一些的,自己又能去泰山封禪,希望別下雨和刮大風。


    至於說女兒和易弟女婿成親的事情,名義而已,現在人家晚上也在講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