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多流民軍現在在相州城裏的就剩下原來在鹽山時的三千多人和小蝶手下的一千多騎兵。


    還有七八千在相州投降的原來張令徽的常勝軍。


    長壽打算讓這些人去已經荒廢的河間府去謀生計。願意耕田就耕田,願意經商就經商。


    好在的是現在大家手裏都不缺本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女人太少了。


    肖嚴看見長壽年紀輕輕的居然為幾千人沒有老婆的事情苦惱不由得覺得好笑。


    “現在沒有戰事了,又有這麽多荒廢的土地。很快就有大批的人從其他各處遷移到這裏的。到那時這裏怎麽會缺女人?”肖嚴勸解道。


    “現在咱們手裏有這麽多財物,十年之內河北諸州縣都不用交稅負。出勞役者發給銀錢!十年總可以休養生息了吧?”長壽說道。


    “如果不收賦稅,不用十年這裏就能恢複舊觀,甚至是猶有過之!”肖嚴答道。


    說到這裏兩個人都很興奮。讓治下的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這就是最大的成就。


    這時一個流民軍士兵進來稟報道:“從大名府來的汪藻汪大人帶著二百隨從在城門外等著進城。”


    長壽和肖嚴互望一眼然後說道:“開城門讓他們進城。”


    汪藻進城後沒有馬上來與長壽見麵。他要先去拜見鄭太後。這是做臣子的規矩和本分。


    鄭太後看見走進來的汪藻就是眼前一亮。


    這一次汪藻的官服由紅色變成了紫色。而紫色是大楚國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穿的。


    這說明汪藻升官了。而汪藻能夠一下子從五品升為三品又是因為什麽事情?


    毫無疑問一定是建王張勾已經登基了。


    如果汪藻規規矩矩的跪在地上給鄭太後施禮說道:“恭喜太後,建王殿下已經在大名府登基了!”


    “建王終於登基了。這麽說你是陛下派來接我們的嗎?”鄭太後問道。


    “陛下與太上皇現在已經離開大名府,不過他們會在東平府等待太後的鑾駕。”汪藻答道。


    鄭太後的臉上似悲似喜歎息一聲說道:“現在有幾位嬪妃和皇子不願意走,這可怎麽辦啊。”


    現在去投奔建王很可能一到地方就會被看管起來。而且現在大楚國朝廷艱難,就是這些皇子想當一個成天吃喝玩樂的太平王爺也做不到。


    “太上皇臨別的時候讓為臣轉告太後和各位皇子,此行直去魚米之鄉的江南,可包各位皇子衣食無憂。”汪藻急忙說道。


    “我會勸說他們的。但是隻能說是盡力而為了。”鄭太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臣還有一件事要先稟報太後。”汪藻轉頭看看左右說道。


    鄭太後會意馬上對服侍的宮女說道:“你們都下去吧。”


    看見宮女出去後,汪藻再次施禮說道:“這一次臣奉太上皇和皇上旨意而來,太上皇有意把一位公主嫁給長壽都總管。”


    鄭太後頓時眼睛一亮的問道:“不知道太上皇想把那一位公主嫁給長壽都總管?”


    太上皇張卯的女兒裏麵從十六七歲到十三四歲未嫁的公主有好幾個。


    “是惠福公主。”汪藻答道。


    鄭太後愣了一下馬上明白了太上皇張卯的用意。


    惠福公主張珠珠的母親已死,而且她還沒有兄弟姊妹。這樣的身世是最好的。


    如果惠福公主有一個身為皇子的兄弟,嫁給長壽後,有長壽的支持這位皇子有非分之想那還得了?


    到時候就該國有二主天下大亂了。


    “可是我聽說長壽都總管身邊有一位烏骨公主。那個烏骨公主從長壽微末之時就跟著他一直到現在。”鄭太後說道。


    “大丈夫在世為名為利,情義算什麽?有了大楚國駙馬爺的名位再加上河北諸州和敢與烏骨大軍爭鋒的流民軍那是何等的氣象?”汪藻說道。


    “再說我知道那位烏骨公主。她是烏骨太祖刹力虎的孫女,那時候聽說她很受寵。可是現在的烏骨皇帝是烏力合,跟這位烏骨公主視如寇仇。這位烏骨公主也就是空有一個名稱而已。”汪藻接著說道。


    鄭太後默默的看著汪藻。她覺得汪藻說的很對,也很無恥。反正鄭太後見過的男人裏頭都是汪藻說的這種人,比如說太上皇張卯。


    惠福公主鄭太後當然了解。長的溫婉端莊絕對不是那個所謂的烏骨公主能比的。


    別的不說,從開國到現在大楚國公主沒有一個有穢行的。知書達理的卻比比皆是。


    “你去辦事吧,盡力而為就好,凡事不能強求。”鄭太後囑咐道。


    汪藻再一次向鄭太後施禮然後退了出來。


    汪藻見到長壽的時候先拿出聖旨鄭重其事的宣旨。


    沒等長壽說話,在一旁的肖嚴卻微笑著問道:“建王登基大封天下。可是我怎麽覺得從長壽都總管到長壽製置使雖然品級沒變但是職權小了?”


    汪藻隻能尷尬的笑笑。


    肖嚴說的的確是實情。原因是兩者的情況不同了。封長壽為都總管的時候朝廷是認為河北之地必然會被烏骨人奪走,在別人的地盤上封官大小無所謂。


    可是現在烏骨大軍已經敗了,朝廷明確知道河北之地在自己手中的時候自然就要收權了。


    “各地百姓鬧事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就是不知道經過這一次事情後還有什麽人願意在河北做官?”長壽笑著說。


    這一次汪藻更尷尬了。的確像長壽說的這樣,新皇帝登基後還是想向河北各州縣派出官員,可是沒有一個人敢前往的。


    看來皇帝即使是想收權還是收不迴來。河北各州縣的官員還是要長壽去任命。


    “我來相州的路上看見流民軍士兵都返家了。難道製置使不打算養兵了嗎?”汪藻不解的問道。


    “當然養!除去讓迴鄉的人帶走的戰馬,我還留下兩千匹馬,再養一千騎兵。這樣一共就有兩千騎兵了。再加上原來三千多流民軍已經不少了。”長壽答道。


    “剩下的這四五千人兩年來越打越強,堪稱精銳。當初大楚國養兵百萬真正能打的又有多少?剩下的幾萬人閑時為民,等秋忙過後我再集合幾萬人北上收複燕雲!”長壽鏗鏘有力的答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