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菲菲的小姐和我約好,今天特意來到這裏為大家講述一下她的親身經曆,下麵就有請她出場:
大家好,我是菲菲,現在正讀大三,我想講的事情是發生在我大二之前的。
我是一個典型的城市女孩,一路成長過來都比較順利,是名副其實的校花,不僅能歌還善舞,是校芭蕾社團的領舞。但是,我有一個秘密,說出來大家可能不會相信:盡管別人眼裏的我如花似玉,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又胖又醜,為之苦惱不已。任何一點放進嘴裏的東西都會讓我感覺我又在失去成功與魅力的道路上向前邁了一步。
事情還得從11歲那年說起。那時的我就開始關注自己的體重,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要限製自己的飲食來保持身材,因此我從來不吃早餐,午餐吃一小盒餅幹,晚餐隻吃一半。
這種行為持續到高中,我已經從限製自己進食發展到偶爾暴飲暴食。有時候暴食後,我會把手指伸進喉嚨來催吐,感覺手指不夠長時我還試過牙刷,但是都不怎麽奏效。
高二的時候我的身高達到165cm,體重約有100斤,這對我來說可真是太胖了。每天,我的習慣性動作就是用兩隻手環掐住大腿,測一測我的“腿圍”,少一分我則心懷喜悅,多一分我便心生絕望,隻能繼續盡自己每一分意誌力去控製飲食。
高三深秋的一天,我放學迴家後獨自看電視,結果吃掉了兩大盒糖果……事後醒悟的我欲哭無淚,我狂奔著衝往衛生間,把手指探入深喉,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的程度。結果我成功了,我開始不停地嘔吐,全身虛脫,事後不得不躺下休息半個小時,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脫:擺脫了所有暴食後產生的焦慮、內疚和緊張不安。
對自己向來無法控製的一切,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很快,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吃吃吐吐一路走來,我的生活進入了大學時代,情況卻變得更加糟糕,嘔吐的次數開始增加,勉強還在控製之內。直到大二上學期的一個晚上,我在一個聚會上喝了大量啤酒,接著又和同學一起去吃了肯德基。由於很多人在場,我並沒有甩開腮幫子撩開後槽牙死命填,但我還是吃了很多炸雞,而這是我禁食單子上最重要的一種。
那一刻,內心的負罪、沮喪、焦慮及緊張一下子達到了曆史巔峰,胃也因為糟糕的心情開始抽搐疼痛。
迴去後,我自信地要再靠嘔吐解決這一切的時候,不幸地發現,我的嘔吐反應消失了,也就是說我什麽都吐不出來了!心理的大廈頓時坍塌,我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同時打電話告訴別人我要自殺,很多宿舍樓裏的朋友也被我的哭聲驚動了,紛紛出來安撫我。
這時,我才意識到,生活已經失去了控製,我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
菲菲小姐後來擺脫了神經性貪食症的困擾。那她是怎麽做到的?
認知行為療法!
所謂一花一世界,同一件事,認知的角度不同,它在你心中的樣子便不同。認知行為療法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變患者對不良行為的認知,認識到這種行為引起的嚴重後果,從而修正和控製自己的行為。
下麵就介紹認知行為療法中的一種,也是我最喜歡的拯救了無數斷腸人的療法——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中的abc理論:
a:是指誘發性的事件,即引發你情緒的事件。
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她)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結果,即你的所作所為、所感所受。
通常情況下,a會引起c,就是說一個刺激會引發你一個相應的行為反應。但是b在這裏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按照a——b——c的順序,在a作用到c之前要經過b的處理:我說你這事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因為b是人們對於事件的看法,看法不同當然行為結果就會不同。
例如:
丟錢(a),有的人認為太不幸了,太悲哀了(b1),他大為沮喪,神情落寞(c1)。
同樣還是丟錢(a),有的人認為是好事,破財免災(b2),那麽他就會輕鬆釋懷,快樂如前(c2)。
合理情緒療法中有一條黃金規則:像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對待別人!
看看,果然很黃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但是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相反的就是反黃金規則: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
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再上個小案例充分解釋一下合理情緒療法:
事件a:失戀,女友離開自己和別人好。
信念b:我那麽愛她,可是她卻不再愛我,做出這樣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讓我傷心了。
情結c:抑鬱和(對女友)怨恨。
為了扭轉糾正這個錯誤的認知b,我們需要提出一個駁斥的d:
1 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須愛我嗎?難道僅僅是因為我曾愛過她?
2 我愛她是我自願的,她並沒有強迫我這樣做,那我有什麽理由強迫她?難道這對她公平嗎?
3 她做出這樣的選擇一定有她的原因,我有什麽權力要求她必須按我的意願做事?
4 如果我愛過誰,就要她一定一直愛我,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種絕對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好了,d已經把錯誤的b駁斥到體無完膚,現在我們就要趕走b,建立一個新觀念e:
1 每個人都有選擇愛的權力,她可以去選擇別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選擇。
2 不能希望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
3 雖然互相愛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要看各人的緣分了。
4 感情上始終如一是值得讚賞的,但人的感情也會變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須按自己希望的那樣始終不變地發展下去。
這樣想通後,你們說這個小夥是不是就已可以放下這段感情釋懷這份傷痛了。
每一個和我們愛過的人,當他們不再愛了選擇離開,無論當時分手的過程是平靜還是慘烈,事後我們都應該冷靜下來學會感恩,因為對方也是用他們的生命時光陪伴你走過了一段人生曆程,這條路上原本你是獨自一人的,而他們的降臨不管帶來幸福也好痛苦也罷,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因為從幸福與痛苦中你才領悟了人生真實的模樣……
迴到菲菲的治療:
a:自己身材胖或者僅僅是不夠骨感。
b:
1 我必須保持我的體重,這樣我看上去對異性才有吸引力。
2 為了有吸引力我必須看上去跟電視裏的模特一樣。
3 如果不把食物清除到體外,我的體重就會增加,別人就會不喜歡我。
c:神經性貪食的種種不良行為。
那麽仿照上麵小夥的例子,怎樣駁斥錯誤的b,建立正確的b,大家不妨開動腦筋試它一試?
相信每個人都會做得很好,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重口味心理室診療記錄
網友求助
我有嚴重的神經性貪食症。我在偏僻的鄉鎮上班,男朋友在身邊,心情好就不怎麽發作,可是每次迴到家待不了一兩天就發病。你說厭惡療法管用嗎?我身邊同事也有五個類似症狀,都是減肥弄得嗎?還是我們的職業基層壓力大?很是神傷啊。
作者解答
世上沒有保證藥到病除的治療方法,厭惡療法是否管用,要看患者具體的情況和治療實施的專業和規範程度。
另外,壓力是引發該病的原因之一。
大家好,我是菲菲,現在正讀大三,我想講的事情是發生在我大二之前的。
我是一個典型的城市女孩,一路成長過來都比較順利,是名副其實的校花,不僅能歌還善舞,是校芭蕾社團的領舞。但是,我有一個秘密,說出來大家可能不會相信:盡管別人眼裏的我如花似玉,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又胖又醜,為之苦惱不已。任何一點放進嘴裏的東西都會讓我感覺我又在失去成功與魅力的道路上向前邁了一步。
事情還得從11歲那年說起。那時的我就開始關注自己的體重,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要限製自己的飲食來保持身材,因此我從來不吃早餐,午餐吃一小盒餅幹,晚餐隻吃一半。
這種行為持續到高中,我已經從限製自己進食發展到偶爾暴飲暴食。有時候暴食後,我會把手指伸進喉嚨來催吐,感覺手指不夠長時我還試過牙刷,但是都不怎麽奏效。
高二的時候我的身高達到165cm,體重約有100斤,這對我來說可真是太胖了。每天,我的習慣性動作就是用兩隻手環掐住大腿,測一測我的“腿圍”,少一分我則心懷喜悅,多一分我便心生絕望,隻能繼續盡自己每一分意誌力去控製飲食。
高三深秋的一天,我放學迴家後獨自看電視,結果吃掉了兩大盒糖果……事後醒悟的我欲哭無淚,我狂奔著衝往衛生間,把手指探入深喉,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的程度。結果我成功了,我開始不停地嘔吐,全身虛脫,事後不得不躺下休息半個小時,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脫:擺脫了所有暴食後產生的焦慮、內疚和緊張不安。
對自己向來無法控製的一切,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很快,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吃吃吐吐一路走來,我的生活進入了大學時代,情況卻變得更加糟糕,嘔吐的次數開始增加,勉強還在控製之內。直到大二上學期的一個晚上,我在一個聚會上喝了大量啤酒,接著又和同學一起去吃了肯德基。由於很多人在場,我並沒有甩開腮幫子撩開後槽牙死命填,但我還是吃了很多炸雞,而這是我禁食單子上最重要的一種。
那一刻,內心的負罪、沮喪、焦慮及緊張一下子達到了曆史巔峰,胃也因為糟糕的心情開始抽搐疼痛。
迴去後,我自信地要再靠嘔吐解決這一切的時候,不幸地發現,我的嘔吐反應消失了,也就是說我什麽都吐不出來了!心理的大廈頓時坍塌,我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同時打電話告訴別人我要自殺,很多宿舍樓裏的朋友也被我的哭聲驚動了,紛紛出來安撫我。
這時,我才意識到,生活已經失去了控製,我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
菲菲小姐後來擺脫了神經性貪食症的困擾。那她是怎麽做到的?
認知行為療法!
所謂一花一世界,同一件事,認知的角度不同,它在你心中的樣子便不同。認知行為療法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變患者對不良行為的認知,認識到這種行為引起的嚴重後果,從而修正和控製自己的行為。
下麵就介紹認知行為療法中的一種,也是我最喜歡的拯救了無數斷腸人的療法——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中的abc理論:
a:是指誘發性的事件,即引發你情緒的事件。
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她)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結果,即你的所作所為、所感所受。
通常情況下,a會引起c,就是說一個刺激會引發你一個相應的行為反應。但是b在這裏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按照a——b——c的順序,在a作用到c之前要經過b的處理:我說你這事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因為b是人們對於事件的看法,看法不同當然行為結果就會不同。
例如:
丟錢(a),有的人認為太不幸了,太悲哀了(b1),他大為沮喪,神情落寞(c1)。
同樣還是丟錢(a),有的人認為是好事,破財免災(b2),那麽他就會輕鬆釋懷,快樂如前(c2)。
合理情緒療法中有一條黃金規則:像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對待別人!
看看,果然很黃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但是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相反的就是反黃金規則: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
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再上個小案例充分解釋一下合理情緒療法:
事件a:失戀,女友離開自己和別人好。
信念b:我那麽愛她,可是她卻不再愛我,做出這樣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讓我傷心了。
情結c:抑鬱和(對女友)怨恨。
為了扭轉糾正這個錯誤的認知b,我們需要提出一個駁斥的d:
1 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須愛我嗎?難道僅僅是因為我曾愛過她?
2 我愛她是我自願的,她並沒有強迫我這樣做,那我有什麽理由強迫她?難道這對她公平嗎?
3 她做出這樣的選擇一定有她的原因,我有什麽權力要求她必須按我的意願做事?
4 如果我愛過誰,就要她一定一直愛我,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種絕對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好了,d已經把錯誤的b駁斥到體無完膚,現在我們就要趕走b,建立一個新觀念e:
1 每個人都有選擇愛的權力,她可以去選擇別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選擇。
2 不能希望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
3 雖然互相愛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要看各人的緣分了。
4 感情上始終如一是值得讚賞的,但人的感情也會變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須按自己希望的那樣始終不變地發展下去。
這樣想通後,你們說這個小夥是不是就已可以放下這段感情釋懷這份傷痛了。
每一個和我們愛過的人,當他們不再愛了選擇離開,無論當時分手的過程是平靜還是慘烈,事後我們都應該冷靜下來學會感恩,因為對方也是用他們的生命時光陪伴你走過了一段人生曆程,這條路上原本你是獨自一人的,而他們的降臨不管帶來幸福也好痛苦也罷,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因為從幸福與痛苦中你才領悟了人生真實的模樣……
迴到菲菲的治療:
a:自己身材胖或者僅僅是不夠骨感。
b:
1 我必須保持我的體重,這樣我看上去對異性才有吸引力。
2 為了有吸引力我必須看上去跟電視裏的模特一樣。
3 如果不把食物清除到體外,我的體重就會增加,別人就會不喜歡我。
c:神經性貪食的種種不良行為。
那麽仿照上麵小夥的例子,怎樣駁斥錯誤的b,建立正確的b,大家不妨開動腦筋試它一試?
相信每個人都會做得很好,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重口味心理室診療記錄
網友求助
我有嚴重的神經性貪食症。我在偏僻的鄉鎮上班,男朋友在身邊,心情好就不怎麽發作,可是每次迴到家待不了一兩天就發病。你說厭惡療法管用嗎?我身邊同事也有五個類似症狀,都是減肥弄得嗎?還是我們的職業基層壓力大?很是神傷啊。
作者解答
世上沒有保證藥到病除的治療方法,厭惡療法是否管用,要看患者具體的情況和治療實施的專業和規範程度。
另外,壓力是引發該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