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時並沒有想過讓兒子按照他以前的路子來走,畢竟兩個人是不一樣的,他那個時候把科舉當成是唯一的出路,不得不用功上進。


    但是在兒子這兒,既有爵位繼承,也有他這個有實權的父親,還有不少居於高位的長輩,不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跟那時候的他比起來,兒子已然是站在山腰上了。


    自是不必再走他走過的路,也不必拿他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魏時一直都覺得,兒子是靠著詩文就可以名垂青史的人,或許在後世的教材書上,都有可能刊載著兒子的詩。


    自古以來,每三年一個狀元,甚至用不了三年,朝廷開恩科也能再多一個狀元,可真正能夠名垂青史的文人太少了,有時候一個幾百年的朝代,能拿得出手來的竟也就隻有一位。


    與其說,他對兒子在科舉上寄予的希望沒那麽高,倒不如說,他對兒子的能力和水準寄予的希望太高了,於科舉上的要求,便不再那麽嚴苛。


    初初受挫的魏遠,現在想的還是‘不蒸饅頭爭口氣’,正是因為他跟爹爹不一樣,爹爹當年的學習環境可不如他現在,有著爹爹他打下來的好基礎,那他就更不能給自家爹爹丟人了。


    非得要爭這口氣不可。


    “兒子都已經想清楚了,不參加科舉考試也就罷了,既然決定要走這條路子,那就要做到最好。”魏遠信誓旦旦的道。


    要參加科舉是他自個兒做的決定,事實上因為有父親,他若是要入仕途的話,完全不需要走科舉的路子,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沒道理不好好往下走。


    “至於婚事,還是等兒子金榜題名那日再說吧。”魏遠壓根就不能理解娘親在憂慮什麽,反正不管是二十二歲,還是三十二歲,他總不至於打光棍兒,想成婚的時候,不會沒人要。


    至於人家姑娘是衝著他這個人,還是衝著他的家世,那就更是無所謂的事情了,反正都是他的。


    魏時跟兒子的想法還真差不多,由此也能看得出來,孩子是他手把手帶大的了。


    講道理,二十二歲,如果是放到後世,那也才大學畢業而已,有幾個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的。


    當然了,在現世,二十二歲還未娶妻的話,絕對是大齡未婚男青年了。


    他當年是不敢這麽往後拖的,生怕自己的婚事被父親和母親拿捏住了,當初也正是因為李家突然給燕縣那邊寫了信,要把嫡幼女嫁給他,所以大伯和老師才會在會試之前,就忙著給他相看親事。


    兒子就不必擔心這些了,更不必擔心什麽流言蜚語,在平江府,還沒有人會非議魏家人,即便是到了京城,那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沒人會上趕著得罪。


    兒子是有這份底氣晚婚的。


    他希望未來到自家女兒的時候,無論婚嫁與否,無論什麽時候婚嫁,也無論是嫁哪家的人,或是幹脆把人招贅進來,女兒也能擁有這樣的底氣。


    第139章


    劉楓是真真被這父子倆給氣樂了,她不是一個一味守規矩、重規矩的人,但跟這父子二人比起來,反倒是成了最規矩的那個。


    婚姻大事都能往後拖,而且一拖便是四年。


    劉楓都不知道該怎麽跟這兩個讀書人說話,腦子裏麵想的東西都不一樣。


    好在這是兒子,即便往後拖個四年,之後婚事上也不至於特別作難,這要是女兒,她說什麽也不會同意的。


    女兒家原本就受世間苛責過多,年紀耽擱了,哪怕是因為守孝這樣的事情耽擱了,婚事上都得要降低標準。


    兒女總歸是不一樣的,兒子像樹,風吹雨打都沒什麽事兒,女兒則是像花,需要被妥善照顧。


    盡管已經是對著這父子二人妥協了,劉楓心裏頭照樣不太好受,之前還相中了人家白家的姑娘,這下完了,哪家的姑娘會眼巴巴的等人四年,更何況兩個孩子幾乎都沒有見過麵,素不相識,半分情誼都沒有。


    四年後,還真不知道未來親家是哪一家。


    如果說,劉楓還在擔心兒子的婚事,那被擔心的人,還有魏家的一家之主,已經是把心思轉到別的地方去了。


    “小叔不打算繼續往下考了,而是想以舉人的身份入仕途,這事兒已經交給大伯了。”


    大伯雖然在丁憂期間,可好歹之前也是正七品的知縣,再加上大爺爺在官場上積累下來的人脈,想要讓小叔入仕途,並不是一件難事兒。


    小叔雖然跟父親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可是顯然這親兄弟並不夠‘親’,無論是父親待小叔,還是小叔對父親,都比不過對大爺爺一家。


    就連想要入仕途這樣的事情,小叔也是選擇去拜託大伯,而並不是父親。


    魏時倒並不覺得意外,他沒有為這個弟弟大包大攬的想法,對方倘若真求到他這兒了,不過分的話,他也願意出手解決,可若是沒求到他這邊來,他也不會出手。


    “他這次鄉試倒很是幸運,剛好排在最後一名上,選擇入仕途,而不是繼續往下考,也是對的,人這一生有很多條路可以通往終點,沒必要一定要走看起來最是光明的那一條。”魏時有意提點兒子。


    跟弟弟比起來,當然還是兒子在他心裏頭的地位更為重要,百個魏達都比不過一個魏遠。


    “你既然決定要在平江府讀書,不去京城那邊,那也好,我親自看著也能放心點兒,不過既是要苦讀,那肯定就不能拿以前的標準來要求你了,標準肯定會更高,為父對你也會更加的嚴苛,你可得要做好準備。”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