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雖然比他小了兩歲,可早就已經做父親了,一嫡一庶,已經有兩個兒子了,當然了,最大的那個嫡子也才隻有一歲多,一個多月以前,他才去參加了曹安嫡長子的抓周禮。
一樣都是做了父親的人,在孩子身上,魏時凡事盡可能親力親為,曹安則恰恰相反,明明是不怎麽重規矩的一個人,偏硬是要守著‘抱孫不抱子’的規矩,也真是讓人奇了怪了。
曹安可沒覺得自個兒奇怪,奇怪的是好友才對,三歲多的孩子,交給先生開蒙不就完了,好不容易出來玩兒,還得帶著孩子一塊出來,下這勞什子的五子棋,一個三歲多的小孩,能懂什麽呀,下棋還不夠生閑氣的。
魏時就是太過重視孩子了,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專門坐了一小推車出來,之後又是積木,又是實物卡,甚至還專門做了可以蹦跳的玩具出來,那叫一個精巧細緻,以至於拿到鋪子裏去之後,沒幾天就風靡整個京城了。
再想想魏府後花園的那個什麽滑滑梯,他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見這玩意兒,小時候更不可能玩過了,哪裏像魏遠,玩兒都玩兒出花樣來了。
還真是挺讓人……羨慕的。
他也想有這麽一個父親,但是萬萬做不了這樣的父親,要讓他這麽哄小崽子,非得英年早逝了不可。
魏時隻是太重視孩子了,這倒還算是好的,劉鈺那可就太過分了,那人就是太注重妻子了,十足的重色輕友。
穿開襠褲一塊長大的交情,以前還暢想著一塊兒吃遍大靖朝的美食,結果等到這人大婚了,見個麵都困難,一個月也就才隻能見上一次,既不能跑到莊子上打獵,不能到跑馬場裏跑馬,隻能在一塊兒用頓膳、喝個茶而已。
一塊長大的兄弟,還比不過成婚沒多長時間的女人,實在太傷人心了。
重重的嘆了口氣,曹安真是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跟魏時如此,跟劉鈺就更是如此了。
“這大好的青春年華,不該好好享受享受嗎,整天圍著家裏人轉有什麽意思,以後不有的是機會,何必急於這一時,你想想你都多久沒出去玩過了,咱們可都還年輕著呢。”曹安語重心長的道。
上個休沐日,剛剛帶妻兒去莊子上放過風箏、吃過烤肉的魏時,一時之間無語凝噎。
“我現在不也看著風景、下著棋嗎?還要怎麽玩兒?”魏時落子並不是很快,並且盡量模仿跟兒子同樣的下棋水平,棋逢對手才有意思嘛。
他既是不能覺得有意思,那就讓兒子覺得有意思好了。
曹安瞧著這倆人辣眼睛的棋術,是真覺得沒辦法再勸什麽了,把自己當成三歲的小孩去下棋,偏偏還不能敷衍,他都不知道其中的樂趣是什麽。
交情最好的兩個朋友,一個忙著哄妻子,一個忙著哄兒子,彼此之間的來往真的少了不少。
“算了,這事兒咱們倆是聊不到一塊兒去了,我就不白費這個心思了,等遠哥兒長大了,我就帶著他到莊子上跑馬去,那才是適合帶孩子的時候。”
現在這麽一個小不點兒,走路走的時間長了都要人抱,說一些規則也聽不明白,幹什麽都是累贅。
魏·累贅·遠這會兒心無旁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棋盤上了,別看人家人小,可是已經能背下千字文的人了,被爹爹的童謠所賜,詩經裏的不少篇章也都能背下來,已經算是個小神童了。
第115章 一更
魏時養孩子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精養和細養,連玩兒的玩具都弄出花樣來了,更不用說是別的了,孩子還沒出世的時候,都已經開始聽論語和琴音了。
不到兩歲就開始玩各種顏色的積木,以此來培養動手能力和對色彩的敏感度,三歲就開始握筆了,握筆姿勢有多重要,會寫字的人都知道,魏時是手把手教的,光是握筆的姿勢就練了有將近一個月。
如今又多了一項內容,下五子棋,圍棋的規則對小孩子來說還是太難了,隻能先從簡單的來。
魏遠三歲多的人生學的東西可夠多的了,早上起來還要在院子裏跑步,跟著武師傅學打拳。
小傢夥也是夠聽話的了,讓學什麽就學什麽,關鍵是還真能學得進去,當父親的恨不得把看家本領都使出來,全都教給兒子。
這樣的父與子,也是夠少見的了,按照劉楓的話來說,沒見過這麽用心的父親,也沒見過這麽聽話的孩子。
備孕從年初到秋末,藥膳沒少用了,人都有幾分豐韻了,可孩子還沒影兒呢。
太醫給兩個人都把了脈,什麽問題都沒有,隻是緣分未到罷了。
那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事情了,緣分這東西玄之又玄,什麽時候來誰也說不清楚。
魏府這邊努力尚未成功,劉府就是雙喜臨門,二舅兄又喜得一子,小舅子劉鈺呢,也傳出了喜訊,劉紀氏懷孕滿三個月,已經是坐穩了胎。
數數劉府第三輩的人數,真是讓人不服都不行啊。
相比整個魏家,甭管是京城這邊的,還是燕縣那邊的,亦或者是留守在江佑府的,人丁單薄啊。
魏時不過是感慨了幾句,就把這事兒拋之於腦後了,他已經有了孩子,倒是並不怎麽在乎能不能再來一個了。
可劉楓在乎吶,試問天下女子誰不想要個‘小棉襖’,她這兒子已經有了,女兒還遙遙無期呢,更何況就算是兒子的數量,她也沒滿足呢。
</br>
一樣都是做了父親的人,在孩子身上,魏時凡事盡可能親力親為,曹安則恰恰相反,明明是不怎麽重規矩的一個人,偏硬是要守著‘抱孫不抱子’的規矩,也真是讓人奇了怪了。
曹安可沒覺得自個兒奇怪,奇怪的是好友才對,三歲多的孩子,交給先生開蒙不就完了,好不容易出來玩兒,還得帶著孩子一塊出來,下這勞什子的五子棋,一個三歲多的小孩,能懂什麽呀,下棋還不夠生閑氣的。
魏時就是太過重視孩子了,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專門坐了一小推車出來,之後又是積木,又是實物卡,甚至還專門做了可以蹦跳的玩具出來,那叫一個精巧細緻,以至於拿到鋪子裏去之後,沒幾天就風靡整個京城了。
再想想魏府後花園的那個什麽滑滑梯,他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見這玩意兒,小時候更不可能玩過了,哪裏像魏遠,玩兒都玩兒出花樣來了。
還真是挺讓人……羨慕的。
他也想有這麽一個父親,但是萬萬做不了這樣的父親,要讓他這麽哄小崽子,非得英年早逝了不可。
魏時隻是太重視孩子了,這倒還算是好的,劉鈺那可就太過分了,那人就是太注重妻子了,十足的重色輕友。
穿開襠褲一塊長大的交情,以前還暢想著一塊兒吃遍大靖朝的美食,結果等到這人大婚了,見個麵都困難,一個月也就才隻能見上一次,既不能跑到莊子上打獵,不能到跑馬場裏跑馬,隻能在一塊兒用頓膳、喝個茶而已。
一塊長大的兄弟,還比不過成婚沒多長時間的女人,實在太傷人心了。
重重的嘆了口氣,曹安真是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跟魏時如此,跟劉鈺就更是如此了。
“這大好的青春年華,不該好好享受享受嗎,整天圍著家裏人轉有什麽意思,以後不有的是機會,何必急於這一時,你想想你都多久沒出去玩過了,咱們可都還年輕著呢。”曹安語重心長的道。
上個休沐日,剛剛帶妻兒去莊子上放過風箏、吃過烤肉的魏時,一時之間無語凝噎。
“我現在不也看著風景、下著棋嗎?還要怎麽玩兒?”魏時落子並不是很快,並且盡量模仿跟兒子同樣的下棋水平,棋逢對手才有意思嘛。
他既是不能覺得有意思,那就讓兒子覺得有意思好了。
曹安瞧著這倆人辣眼睛的棋術,是真覺得沒辦法再勸什麽了,把自己當成三歲的小孩去下棋,偏偏還不能敷衍,他都不知道其中的樂趣是什麽。
交情最好的兩個朋友,一個忙著哄妻子,一個忙著哄兒子,彼此之間的來往真的少了不少。
“算了,這事兒咱們倆是聊不到一塊兒去了,我就不白費這個心思了,等遠哥兒長大了,我就帶著他到莊子上跑馬去,那才是適合帶孩子的時候。”
現在這麽一個小不點兒,走路走的時間長了都要人抱,說一些規則也聽不明白,幹什麽都是累贅。
魏·累贅·遠這會兒心無旁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棋盤上了,別看人家人小,可是已經能背下千字文的人了,被爹爹的童謠所賜,詩經裏的不少篇章也都能背下來,已經算是個小神童了。
第115章 一更
魏時養孩子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精養和細養,連玩兒的玩具都弄出花樣來了,更不用說是別的了,孩子還沒出世的時候,都已經開始聽論語和琴音了。
不到兩歲就開始玩各種顏色的積木,以此來培養動手能力和對色彩的敏感度,三歲就開始握筆了,握筆姿勢有多重要,會寫字的人都知道,魏時是手把手教的,光是握筆的姿勢就練了有將近一個月。
如今又多了一項內容,下五子棋,圍棋的規則對小孩子來說還是太難了,隻能先從簡單的來。
魏遠三歲多的人生學的東西可夠多的了,早上起來還要在院子裏跑步,跟著武師傅學打拳。
小傢夥也是夠聽話的了,讓學什麽就學什麽,關鍵是還真能學得進去,當父親的恨不得把看家本領都使出來,全都教給兒子。
這樣的父與子,也是夠少見的了,按照劉楓的話來說,沒見過這麽用心的父親,也沒見過這麽聽話的孩子。
備孕從年初到秋末,藥膳沒少用了,人都有幾分豐韻了,可孩子還沒影兒呢。
太醫給兩個人都把了脈,什麽問題都沒有,隻是緣分未到罷了。
那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事情了,緣分這東西玄之又玄,什麽時候來誰也說不清楚。
魏府這邊努力尚未成功,劉府就是雙喜臨門,二舅兄又喜得一子,小舅子劉鈺呢,也傳出了喜訊,劉紀氏懷孕滿三個月,已經是坐穩了胎。
數數劉府第三輩的人數,真是讓人不服都不行啊。
相比整個魏家,甭管是京城這邊的,還是燕縣那邊的,亦或者是留守在江佑府的,人丁單薄啊。
魏時不過是感慨了幾句,就把這事兒拋之於腦後了,他已經有了孩子,倒是並不怎麽在乎能不能再來一個了。
可劉楓在乎吶,試問天下女子誰不想要個‘小棉襖’,她這兒子已經有了,女兒還遙遙無期呢,更何況就算是兒子的數量,她也沒滿足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