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跟夫君倒是有點兒心有靈犀的意思。
“開酒樓是沒什麽問題,你倒是也幫我想想那兩間鋪子賣什麽?”
滷味、果脯、熟餚、點心……
夫人那兩間商鋪位置都不錯,如今既然不準備再賣糧食和瓜果蔬菜了,那就不如幹脆換條路子。
“女子和小孩的銀錢是最好賺的,不妨在這上頭花些心思,像是遠哥兒以前用的小推車,時下裏並沒有,若是拿出去賣的話,還是比較新穎的,就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除此之外也可以賣首飾嘛,家裏養了好幾個匠人,手藝都不錯,我這邊還能出一些新鮮的花樣子,保證跟其他首飾鋪子裏的不同。”
遠哥兒的小推車,畢竟是新鮮事物,眾人能不能接受,魏時沒這個把握,但是首飾就不一樣了,審美都是共通的,夫人就很喜歡他畫出來的花樣子,他對首飾的推廣還是很有信心的。
“要不然就試試,首飾鋪子倒是個長久之道,但是賣小孩子的東西,光有小推車可是不夠的。”
說白了,這些東西也很容易仿製,哪怕不明白這些原理,可隻要買一輛迴去照著打磨,很多工匠都能夠仿製出來一模一樣的。
一般人家,如果是自己用的話,肯定不會費這麽大的功夫,但總有聞到銅錢味的商人,這些人的鼻子可比貓鼻子都要靈。
奇貨可局,才能賣得出來價錢,滿大街都是了,那也就隻能賺個工錢了。
“不著急,一時半會兒也定不下來,咱們再好好想想,看有什麽東西好賣。”
經歷了賣書那一遭,真有些打擊到魏時在這方麵的信心了。
小孩子的東西可太多了,吃的穿的肯定是不能賣,要賣隻能是賣用的,小推車是一種,雖然不長久,但是足夠新穎,能夠讓人留心這家店鋪。
除此之外,還能夠作為商品的就是小孩子的玩具,尤其是益智玩具。
現在小孩子把玩的東西莫過於七巧板、魯班鎖、九連環、撥浪鼓、毽子。
像七巧板、魯班鎖、九連環這些東西,七八歲的孩子有時候都耐不下性子來玩,七八歲以下的就更不用說了。
真的是好大一片市場,白花花的全都是銀兩。
魏時想到的是可以上弦的玩具,這東西他小時候常玩兒,什麽小青蛙、小兔子,上完弦之後,就能一蹦一蹦地往外往前跳。
關鍵是這東西不容易仿製,能夠跑動靠的是內部的發條。
不過要把這些東西研究出來,也得費老鼻子功夫,他雖然明白這其中的原理,但是從未上手試過。
假如這東西能夠研製出來,那真不用愁銀子了,所謂一通百通,這些發條玩具的原理跟時鍾差不多是一樣的,倘若可以研究出發條玩具,那時鍾還遠嗎?
這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是黃澄澄的金子才對。
作為一介文科生,發財致富的路子竟全在理工科上,魏時自個兒也是挺無奈的。
不過想想倘若他讀的真是理科,什麽水泥、玻璃、鏡子,分分鍾就能致富,若是再發明個什麽蒸汽機之類的,都能夠改寫人類的歷史。
可惜了,作為文科生,魏時連做個發條玩具都得花大量的時間畫圖紙設計,再花更多的時間解釋給工匠聽。
慢慢把一個東西磨出來的感覺,既有些磨人,又充滿了成就感。
一家酒樓,兩間鋪子,準備過程都是十分漫長的,率先開起來的還是首飾鋪子。
魏時是不參與經營過程的,隻知道夫人尚在閨閣時的手帕交們是頭一批買家,價格上給了優惠,人家也投桃報李,在京城的太太圈裏起到了‘活廣告’的作用。
僅頭一個月,魏時就收到了三百兩的分紅。
拿著銀子沒處花說的就是魏時了,他實在是沒什麽好添置的,府裏頭什麽都有,送給家裏人的禮物,也基本上都是畫個圖紙、做做設計,府裏頭自有人把成品做出來,連基礎的材料都不用他去外頭買。
開酒樓的地方他也還沒找好,太偏僻的地方不行,稍微繁華一些的地段,人也捨不得往外賣。
捂著銀子花不出去,還真讓人稍稍有些鬱悶。
甜頭已經吃到了,對於還沒有開起來的酒樓和另一間商鋪,魏時的信心更足了一些,尤其是發條玩具已經設計的差不多了,現在剩下的主要是他跟工匠慢慢磨的過程。
——
如果說,二月中旬的春雨,給了所有人希望,那到五月份的時候,這份希望已經消耗殆盡了。
又是幹旱,不同於去年的掐脖旱,今年的幹旱來得要更早一些,在還沒來得及長糧食的時候,這些僅能稱之為禾苗的莊稼,就已經熬不住了。
同樣熬不住的還有旱區所在的百姓,以及朝廷的糧倉。
京城這邊還好一些,確實出現了幹旱的情況,但並不是重災區,沒那麽嚴重。
北地的好幾府,接連朝廷告急,賑災的糧食快要見底了,而地裏的收成今年又沒了指望。
不要說秋收了,能不能熬得到秋收還難說著呢。
時至七月份,京城已經出現了從災區過來的流民,而災情比較嚴重的幾府,流民遍地,隻能以乞討過活,能拿出糧食施粥的人家太少,而且跟糧食比起來,要吃飯的人太多了。
</br>
“開酒樓是沒什麽問題,你倒是也幫我想想那兩間鋪子賣什麽?”
滷味、果脯、熟餚、點心……
夫人那兩間商鋪位置都不錯,如今既然不準備再賣糧食和瓜果蔬菜了,那就不如幹脆換條路子。
“女子和小孩的銀錢是最好賺的,不妨在這上頭花些心思,像是遠哥兒以前用的小推車,時下裏並沒有,若是拿出去賣的話,還是比較新穎的,就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除此之外也可以賣首飾嘛,家裏養了好幾個匠人,手藝都不錯,我這邊還能出一些新鮮的花樣子,保證跟其他首飾鋪子裏的不同。”
遠哥兒的小推車,畢竟是新鮮事物,眾人能不能接受,魏時沒這個把握,但是首飾就不一樣了,審美都是共通的,夫人就很喜歡他畫出來的花樣子,他對首飾的推廣還是很有信心的。
“要不然就試試,首飾鋪子倒是個長久之道,但是賣小孩子的東西,光有小推車可是不夠的。”
說白了,這些東西也很容易仿製,哪怕不明白這些原理,可隻要買一輛迴去照著打磨,很多工匠都能夠仿製出來一模一樣的。
一般人家,如果是自己用的話,肯定不會費這麽大的功夫,但總有聞到銅錢味的商人,這些人的鼻子可比貓鼻子都要靈。
奇貨可局,才能賣得出來價錢,滿大街都是了,那也就隻能賺個工錢了。
“不著急,一時半會兒也定不下來,咱們再好好想想,看有什麽東西好賣。”
經歷了賣書那一遭,真有些打擊到魏時在這方麵的信心了。
小孩子的東西可太多了,吃的穿的肯定是不能賣,要賣隻能是賣用的,小推車是一種,雖然不長久,但是足夠新穎,能夠讓人留心這家店鋪。
除此之外,還能夠作為商品的就是小孩子的玩具,尤其是益智玩具。
現在小孩子把玩的東西莫過於七巧板、魯班鎖、九連環、撥浪鼓、毽子。
像七巧板、魯班鎖、九連環這些東西,七八歲的孩子有時候都耐不下性子來玩,七八歲以下的就更不用說了。
真的是好大一片市場,白花花的全都是銀兩。
魏時想到的是可以上弦的玩具,這東西他小時候常玩兒,什麽小青蛙、小兔子,上完弦之後,就能一蹦一蹦地往外往前跳。
關鍵是這東西不容易仿製,能夠跑動靠的是內部的發條。
不過要把這些東西研究出來,也得費老鼻子功夫,他雖然明白這其中的原理,但是從未上手試過。
假如這東西能夠研製出來,那真不用愁銀子了,所謂一通百通,這些發條玩具的原理跟時鍾差不多是一樣的,倘若可以研究出發條玩具,那時鍾還遠嗎?
這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是黃澄澄的金子才對。
作為一介文科生,發財致富的路子竟全在理工科上,魏時自個兒也是挺無奈的。
不過想想倘若他讀的真是理科,什麽水泥、玻璃、鏡子,分分鍾就能致富,若是再發明個什麽蒸汽機之類的,都能夠改寫人類的歷史。
可惜了,作為文科生,魏時連做個發條玩具都得花大量的時間畫圖紙設計,再花更多的時間解釋給工匠聽。
慢慢把一個東西磨出來的感覺,既有些磨人,又充滿了成就感。
一家酒樓,兩間鋪子,準備過程都是十分漫長的,率先開起來的還是首飾鋪子。
魏時是不參與經營過程的,隻知道夫人尚在閨閣時的手帕交們是頭一批買家,價格上給了優惠,人家也投桃報李,在京城的太太圈裏起到了‘活廣告’的作用。
僅頭一個月,魏時就收到了三百兩的分紅。
拿著銀子沒處花說的就是魏時了,他實在是沒什麽好添置的,府裏頭什麽都有,送給家裏人的禮物,也基本上都是畫個圖紙、做做設計,府裏頭自有人把成品做出來,連基礎的材料都不用他去外頭買。
開酒樓的地方他也還沒找好,太偏僻的地方不行,稍微繁華一些的地段,人也捨不得往外賣。
捂著銀子花不出去,還真讓人稍稍有些鬱悶。
甜頭已經吃到了,對於還沒有開起來的酒樓和另一間商鋪,魏時的信心更足了一些,尤其是發條玩具已經設計的差不多了,現在剩下的主要是他跟工匠慢慢磨的過程。
——
如果說,二月中旬的春雨,給了所有人希望,那到五月份的時候,這份希望已經消耗殆盡了。
又是幹旱,不同於去年的掐脖旱,今年的幹旱來得要更早一些,在還沒來得及長糧食的時候,這些僅能稱之為禾苗的莊稼,就已經熬不住了。
同樣熬不住的還有旱區所在的百姓,以及朝廷的糧倉。
京城這邊還好一些,確實出現了幹旱的情況,但並不是重災區,沒那麽嚴重。
北地的好幾府,接連朝廷告急,賑災的糧食快要見底了,而地裏的收成今年又沒了指望。
不要說秋收了,能不能熬得到秋收還難說著呢。
時至七月份,京城已經出現了從災區過來的流民,而災情比較嚴重的幾府,流民遍地,隻能以乞討過活,能拿出糧食施粥的人家太少,而且跟糧食比起來,要吃飯的人太多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