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時是頭一天過來辦差,戶部的同僚們今年也是第一天到衙門裏來辦差事,順便歡迎新同僚。


    本朝第一個大三元,頂頭上司沈濤的師侄,一入仕途便是正六品,而且還是當今親自點的將。


    但凡有點心眼的人就不可能為難新人,能在官場裏頭混下去的,沒幾個是傻白甜。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我當年十七歲的時候,還在書院裏頭讀書呢,咱們的狀元郎都已經入仕途了,真是不服氣都不行。”


    說話的是江南府清吏司郎中,柳城言,已經四十歲有餘了,留著一撮小鬍子,同樣也是科舉入仕,比魏時早了七八年。


    不過是七八年的時間,便已經從正七品爬到了正五品,仕途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柳大人過獎了,下官初入仕途,需要向諸位大人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魏時拱手。


    “魏大人太謙虛了,大家都是同僚,共同學習,互相為師,聖人不是說了嘛,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我看在咱們戶部個個都可為師。”江佑府清吏司的張郎中道。


    說起這個張郎中,跟魏時七拐八拐的還真有些親戚關係在。


    魏時的嫡母是如今李家家主李子成嫡親的妹妹,而這個張大人,張子清的母親同樣也是出自李家,是李子成和李氏的庶妹。


    隻不過就像魏時跟李家來往不多一樣,張家同樣也是如此,所以在此之前,雙方壓根就沒見過麵。


    魏時之所以知道這事兒,還是聽師伯說的呢,天知道他老人家怎麽會知道這麽多。


    朝事就先不說了,正二品的戶部尚書要是不知道,那才怪了呢,可不管是庶務,還是這些歪七扭八的關係,竟也清楚。


    師伯和老師在這方麵真的是恰恰相反,大抵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兄長,才會養成老師不明俗事的性子。


    沒受什麽刁難,同僚們要麽給予他如沐春風般的關懷,要麽點頭微笑,態度也是頗為可親的。


    至於差事,簡直是再輕鬆不過了。


    剛剛過完年,去年的帳目都已經檢查總結過了,今年才剛剛開始,這要辦差事的頭一天,還真沒什麽事兒讓他辦。


    之前致仕離開的那位老大人,把去年的帳目整理的很是條理,因為戶部還沒有實行新記帳法的緣故,所以這些帳目還是按照老方法記錄的。


    閑著也是閑著,魏時索性讓人把去年羊豐府的帳目拿了過來,總得先要了解了解吧,別等真有了差事,再忙手忙腳。


    事實上,不隻是魏時這邊兒清閑,十三府清吏司都挺清閑的,這也算是規律了,年前最清閑,年尾最為忙碌。


    魏時差不多看了十幾天的帳本,看不懂的就記下來,等下了衙門之後,再去請教師伯,這小半個月的工夫竟也將帳本兒看完了。


    “新記帳法在禮部、工部這些部門實行的都很好,所以聖上已經決定要在戶部也執行,正好趁著剛剛過年,是戶部一年當中最清閑的時候,不過,戶部的帳本關係到全國的財政,牽一髮而動全身,就算是決定要實行新記帳法,也不能貿然行事,老夫的意思是先從你負責的羊豐府開始,你這邊沒問題了,再向整個戶部推廣。”


    沈濤不是輕易下的這個決定,這小半個月以來,他不隻是給魏時答疑解惑了,也清楚的認識到了這孩子的天分和努力,本來新記帳法就是魏時提出來的,如今又趕上這麽一個時機,合該這份功績就是魏時的。


    “師伯,這樣會不會不太好?學生畢竟是剛來,對於很多東西都還不太熟悉,實行新記帳法應該是交給戶部的老人比較合適。”魏時拒絕道。


    他當然知道這是個機會了,這件事情辦好了,就算他接下來三年都沒有其他的什麽政績,也足夠三年之後升遷了。


    而且這事兒朝廷的其他幾個衙門都已經實行過了,有經驗可循,也沒弄出什麽麻煩,可見是個撿便宜的差事,


    可剛入戶部,就撿了這麽個便宜差事,魏時也怕旁人背地裏議論師伯偏心。


    馬上都要致仕的老人家了,名聲一向都很好,何苦最後這兩年因為他被人私底下議論呢。


    “有什麽不太好的,咱們戶部向來是有能者居之,新記帳法是你提出來的,還能有誰比你更了解,把羊豐府清吏司作為試金石,並不是老夫偏心眼兒,而是聖上親字點的名,一來是想試試你的能力,二來也是因為羊豐府在全國的財政確實是排倒數的,不從它開始,從哪開始,你這也算是趕上了。”


    沈濤絕口不提,他當初之所以直接讓魏時去羊豐府清吏司,而不是調配官員,讓魏時去更為重要的部門,就是因為一開始也存了這個心思。


    魏時這會兒若是呆在江南府清吏司,肯定是拿不到這差事的,就算是拿到了,功勞也隻能占小頭,畢竟裏麵還有一個正五品的郎中和其他三個主事呢。


    不過這些籌謀就沒必要跟師侄說了,都是官場裏頭司空見慣的事情,誰不提拔自己人,隻要是個有能力的,就算是提拔自己人,那也是慧眼識人,聖上是不會追究的。


    當然了,若是被提拔之人不爭氣,就隻能是被帶累了。


    聖上親自點的名,魏時還真有些惶恐,他知道自個兒在皇帝那裏是掛了名的,但也沒想過他老人家會想起自己來,這其中或許有一部分是師伯的關係,或許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殿試時的……那篇策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