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些都是在房舍裏進行的,除了做檢查的衙役之外,待在這間房舍裏的,都是有同樣命運的考生,誰也用不著笑話誰。


    不必被更多的人看去這狼狽的模樣,大概是考生們唯一的安慰了。


    這會兒就考察自理能力了,沒有下人,衣服自己穿,頭髮自己綁,最後還得自個兒把考籃整理好,提進考舍裏頭去。


    這也算是固有的流程,所以人人都會,也就是熟練度不同而已,魏時在考生裏頭算是熟練度比較高的了,畢竟他一直都習慣這些事情自己做。


    不過這考前的檢查過程,可是不會被列入成績的,自理能力再好也沒什麽用,頂多就是狼狽的時間比旁人短一會兒。


    可丟臉這種事情,在同樣的人麵前,一炷香的時間跟兩柱香的時間又有什麽不同。


    這頭一天是不發考卷的,等所有的考生都進來,找到對應的考舍,把自個兒的東西收拾齊整了,天色差不多也就暗下來了。


    這樣的天氣也不用在房間裏燒炭,哪怕是晚上,蓋一層薄被子也足夠了,不過為了預防變天,魏時的考籃裏照樣準備了木炭,真要是遇到天氣驟變、氣溫下降的情況,也可以拿出來派上用場。


    被褥、枕頭都是考舍裏直接提供的,瞧上去也不髒,不過聞起來總覺得有股怪味兒,魏時一開始躺在這床上壓根就睡不著覺,鼻翼之間縈繞著這股子味道,總覺得這身下鋪的、身上蓋的都不太幹淨。


    明明鄉試那會兒,用的也是考舍提供的被褥枕頭,當時他可沒這麽矯情,睡覺睡的那叫一個踏實,壓根兒就沒注意到有什麽怪味兒。


    可見,這兩年來,他是享福享慣了,都已經不習慣吃苦了。


    第67章 一更


    會試分為三場舉行,每三天一場,不過場次隻代表了科目,每一場考完,考生們是不能出考場的,等到第二天再發新的試卷出來。


    也就是說考生要在考場裏呆足九天九夜,中間是沒有間隔的,這一點跟鄉試是不一樣的。


    鄉試雖然也是分三場進行,每場的時間也都是三天,可每一場考試結束,考生都是可以出來的,在外麵修整上一兩日的功夫,才到了下一場考試進行的時間。


    會試的題量大,難度更大,從全國的舉子當中,篩選出百名左右的人,如果試題不難的話,又怎麽拉出差距來。


    同鄉試一樣,這第一場考的還是帖經和墨義,到了會試,帖經和墨義考察的就不僅僅是基本功了,還有考生的閱讀量。


    從古至今,這儒家的經典可太多了,更何況本朝的科舉雖然是以儒家為主,但是也吸納了道家、法家的內容,這三家的經典著作加起來,絕對不少。


    最基本的四書五經,隻能在裏麵占到很小的一部分。


    帖經,純粹考察的就是背誦和默寫的能力,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很難有胡謅的餘地。


    墨義倒還有考生自由發揮的可能性,遇上實在沒見過的句子,字都是認識的,釋義就那麽幾種,大差不差的也還是能順下來的。


    當然了,句子本身的釋義是不可能脫離開文章的,這就看考生的理解能力了,曾經讀過整篇文章的,那肯定要沾光,倘若沒有,那一部分看能力,另一部分就要看……運氣了。


    魏時在墨義題目當中,就有兩道是自己把意思順下來的,原來的文章他是沒讀過,所以隻能是發揮想像力,努力讓自己的解釋靠上點邊兒。


    這在以往的考試當中,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魏時一開始底子打的就牢,基本功可以說是相當紮實,墨義和帖經,是除了算學之外,他最有把握的科目了。


    還真沒遇到過這次的情況,兩個句子一點印象都沒有,既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作者。


    第三天的下午,魏時把這兩個科目的試卷檢查了好幾遍,實在是檢查不出什麽東西了,索性就直接喊來衙役,讓人把試卷收上去了。


    考舍是用木板間隔開的,左右兩邊的考生都是瞧不見的,但是為了方便考官和衙役們巡查是否有作弊者,因此正前方是空著的,沒有牆,也沒有門。


    所以魏時輕而易舉看見正對著的考生,左前方和右前方也能看到兩個,加起來在他視線範圍之內的考生就有五個。


    交上了自個兒的試卷,魏時也就有閑心觀察別人了。


    正對著他的考生,愁眉不展,應該也是到了最後查缺補漏的階段,試卷翻得特別快,但是下筆的次數卻不多。


    也對,就跟他一樣,第一遍做試卷的時候,基本上把會的都寫上,再來第二遍的時候,既是做檢查,也是把不會的題目能鄒的就鄒上,真要是一點都鄒不上的,那也就隻能空著了。


    左前方兩位考生,瞧著應該都是他叔伯輩的了,頭上都有了不少白髮,一位是集中在鬢角,另一位滿頭都依稀可見白髮。


    這把年紀了還來考試,考場裏頭九天九夜的日子可不好熬,魏時一方麵表示敬佩。


    另一方麵也,是為這二位嘆惋,人生匆匆幾十載,除了金榜題名之外,還有旁的嘛,何苦把大半輩子的時間都蹉跎在科舉上,明明隻要考中了舉人,就可以做官了,就算是不想做官,那也可以專心做學問。


    不得不說,科舉製度要篩選出來的還是全能型的人才,閱讀量要足夠豐富,讀書的基本功要打得紮實,詩賦、雜文要寫的好,還得精通律學和算學。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