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有時間就過來找你了嗎,你是不知道,魏時這傢夥成了我姐夫之後,又是給我布置任務,又是給我檢查進度,我這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自由時間。”
劉鈺上麵有四個哥哥,但是從來沒被這麽管過,當然了,他那四個哥哥平時就喜歡練武,四書五經是不通的。
活該,自己送上門去的,被壓著讀書也是活該。
曹安仍舊是有些憤憤不平,他在國子監這十天,連個說話聊天的人都沒有,自己一個人吃小灶,肉都覺得不香了。
尤其是這次見麵,他比之前胖了,劉鈺卻瞧著比之前瘦了,魏時那傢夥他雖然沒見著,可就算這幾天長胖幾斤,那也是個瘦子。
“你既然在你姐夫那兒過得這麽累,那迴國子監好了,先生又不是不會同意。”
“我都已經請好假了,這麽快迴去幹什麽,再說了,我在那裏也學不到什麽東西,平白耽誤功夫。”
瞧瞧,這像是劉鈺說的話嗎,這人什麽時候怕耽誤過時間。
被嚴加管教的這幾天,不,更準確的說,在劉鈺開始看課堂筆記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思考這些人生大事了。
“我想去考個童生試試,反正在國子監裏混日子也就那樣,還不如學點兒東西去考個童生呢,日後如果真的走仕途,也不至於連同僚說話都聽不懂。”
理兒是這麽個理兒,關鍵是這話從劉鈺嘴巴裏說出來,怎麽那麽像是在做夢呢。
“魏時對你的影響也太大了。”曹安喃喃道。
在認識魏時之前,他們倆的理想可是吃遍大靖朝,什麽時候想過做官的事兒。
小夥伴好像是突然就長大了,自己還停留在原點,這感覺確實不太舒服。
曹安和劉鈺各方麵都挺像的。
倍受長輩疼愛,也沒什麽來自家族的責任和壓力,一生就算是碌碌無為,也能比絕大多數人過得好。
但兩個人又是不一樣的。
劉鈺若真的不入仕途,一輩子吃遍大靖朝,那終其一生,都隻是一介白身,隻能靠旁人庇佑。
曹安若是不入仕途,卻還可以繼承爵位,要麽是國公,要麽是侯爺,皇室宗親,隻要這大靖朝沒改了姓氏,基本上就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跟劉鈺比起來,曹安的起點要更高,哪怕站在原點一動不動,也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
燕縣這邊,魏仁還沒有收到長子要銀子的信,但是夫人已經收到了來自李家的信。
從定親到大婚,也就是一個月的功夫,再沒有比這更快的速度了。
這火急火燎的,怎麽看怎麽都像是在躲他們李家的姑娘。
劉唐是正二品兵部尚書,魏時呢,又拜了沈舟為師,所以心裏頭這股子氣在京城是撒不了的,隻能是寫到燕縣來撒氣了。
李子成完全是抱著一種‘我不好過了,你老子也別好好過’的心態,一連給自己嫡親的妹妹去了三封信,如今收到的不過是頭一封而已。
燕縣山高路遠,別說是劉沈兩家了,就是在柳州城的魏成也鞭長莫及,魏仁那性子生來就是個受氣的,這幾封信寄過去了,他都能想像到燕縣的知縣府有多熱鬧。
李氏也確確實實不負兄長所望,她才是對這件事情最失望的人,本來嘛,要不是兄長允諾,可以讓她帶著達哥兒去京城,她是絕對不會同意魏時娶李家姑娘的。
結果,她捏著鼻子應下了,魏時卻是嫌棄她們李家,另攀了高枝。
兄長如今正在氣頭上,連她這個嫡親的妹妹都被遷怒了,在信上多有責罵,絕口不提讓她們娘倆去京城的事兒。
李氏這暴脾氣,要是能壓得住火,那才奇怪了呢,當即就衝到了前院。
“魏時跟劉家的婚事,你是不是知情?”
一家子合起夥來瞞著她一個人,就為了一個奴婢所出的賤種,當初她就不應該放任孩子長大,不,應該是在達哥出生之後,就立刻動手才對。
東窗事發了,魏仁這會兒倒是不慌不忙,左右麻煩已經來了。
“我也是事後才知情的,大哥不讓我管時哥兒的事兒,包括婚事都被大哥一手包辦了,我知道這消息沒比你早幾天,算算日子,京城那邊婚宴都辦過了,我再跟你說這些事還有什麽意義。”
千錯萬錯,都是長兄的錯,本來嘛,這些事情都是長兄包辦的,庚帖是長兄寫的,親事兒是長兄定的,連聘禮都是長兄出的。
跟他真沒多少關係。
李氏要是個能聽人說理的,這些年來,魏仁的性子也就不至於越來越往偏了走。
本來就是個怕麻煩又軟弱的人,遇上性子強勢又不講理的夫人,可不就是遇到天敵了嘛,變得越來越怕麻煩,也越來越軟弱,就跟背著殼的蝸牛一樣,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就能憋迴殼裏呆半天。
甭管魏仁怎麽解釋,李氏都篤定了,魏仁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除了她兒子之外,這魏家就沒有好東西。
書房裏的東西全被砸了一通,反正公中的錢都是魏仁的,跟她的嫁妝無關,花沒了,她是不會往裏補的。
若是魏仁的私房錢若是全都填進去了,那也不是沒辦法,就讓魏仁寫信給他那愛管閑事兒的兄長唄,孩子都能替弟弟養,給點家用又算什麽。
</br>
劉鈺上麵有四個哥哥,但是從來沒被這麽管過,當然了,他那四個哥哥平時就喜歡練武,四書五經是不通的。
活該,自己送上門去的,被壓著讀書也是活該。
曹安仍舊是有些憤憤不平,他在國子監這十天,連個說話聊天的人都沒有,自己一個人吃小灶,肉都覺得不香了。
尤其是這次見麵,他比之前胖了,劉鈺卻瞧著比之前瘦了,魏時那傢夥他雖然沒見著,可就算這幾天長胖幾斤,那也是個瘦子。
“你既然在你姐夫那兒過得這麽累,那迴國子監好了,先生又不是不會同意。”
“我都已經請好假了,這麽快迴去幹什麽,再說了,我在那裏也學不到什麽東西,平白耽誤功夫。”
瞧瞧,這像是劉鈺說的話嗎,這人什麽時候怕耽誤過時間。
被嚴加管教的這幾天,不,更準確的說,在劉鈺開始看課堂筆記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思考這些人生大事了。
“我想去考個童生試試,反正在國子監裏混日子也就那樣,還不如學點兒東西去考個童生呢,日後如果真的走仕途,也不至於連同僚說話都聽不懂。”
理兒是這麽個理兒,關鍵是這話從劉鈺嘴巴裏說出來,怎麽那麽像是在做夢呢。
“魏時對你的影響也太大了。”曹安喃喃道。
在認識魏時之前,他們倆的理想可是吃遍大靖朝,什麽時候想過做官的事兒。
小夥伴好像是突然就長大了,自己還停留在原點,這感覺確實不太舒服。
曹安和劉鈺各方麵都挺像的。
倍受長輩疼愛,也沒什麽來自家族的責任和壓力,一生就算是碌碌無為,也能比絕大多數人過得好。
但兩個人又是不一樣的。
劉鈺若真的不入仕途,一輩子吃遍大靖朝,那終其一生,都隻是一介白身,隻能靠旁人庇佑。
曹安若是不入仕途,卻還可以繼承爵位,要麽是國公,要麽是侯爺,皇室宗親,隻要這大靖朝沒改了姓氏,基本上就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跟劉鈺比起來,曹安的起點要更高,哪怕站在原點一動不動,也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
燕縣這邊,魏仁還沒有收到長子要銀子的信,但是夫人已經收到了來自李家的信。
從定親到大婚,也就是一個月的功夫,再沒有比這更快的速度了。
這火急火燎的,怎麽看怎麽都像是在躲他們李家的姑娘。
劉唐是正二品兵部尚書,魏時呢,又拜了沈舟為師,所以心裏頭這股子氣在京城是撒不了的,隻能是寫到燕縣來撒氣了。
李子成完全是抱著一種‘我不好過了,你老子也別好好過’的心態,一連給自己嫡親的妹妹去了三封信,如今收到的不過是頭一封而已。
燕縣山高路遠,別說是劉沈兩家了,就是在柳州城的魏成也鞭長莫及,魏仁那性子生來就是個受氣的,這幾封信寄過去了,他都能想像到燕縣的知縣府有多熱鬧。
李氏也確確實實不負兄長所望,她才是對這件事情最失望的人,本來嘛,要不是兄長允諾,可以讓她帶著達哥兒去京城,她是絕對不會同意魏時娶李家姑娘的。
結果,她捏著鼻子應下了,魏時卻是嫌棄她們李家,另攀了高枝。
兄長如今正在氣頭上,連她這個嫡親的妹妹都被遷怒了,在信上多有責罵,絕口不提讓她們娘倆去京城的事兒。
李氏這暴脾氣,要是能壓得住火,那才奇怪了呢,當即就衝到了前院。
“魏時跟劉家的婚事,你是不是知情?”
一家子合起夥來瞞著她一個人,就為了一個奴婢所出的賤種,當初她就不應該放任孩子長大,不,應該是在達哥出生之後,就立刻動手才對。
東窗事發了,魏仁這會兒倒是不慌不忙,左右麻煩已經來了。
“我也是事後才知情的,大哥不讓我管時哥兒的事兒,包括婚事都被大哥一手包辦了,我知道這消息沒比你早幾天,算算日子,京城那邊婚宴都辦過了,我再跟你說這些事還有什麽意義。”
千錯萬錯,都是長兄的錯,本來嘛,這些事情都是長兄包辦的,庚帖是長兄寫的,親事兒是長兄定的,連聘禮都是長兄出的。
跟他真沒多少關係。
李氏要是個能聽人說理的,這些年來,魏仁的性子也就不至於越來越往偏了走。
本來就是個怕麻煩又軟弱的人,遇上性子強勢又不講理的夫人,可不就是遇到天敵了嘛,變得越來越怕麻煩,也越來越軟弱,就跟背著殼的蝸牛一樣,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就能憋迴殼裏呆半天。
甭管魏仁怎麽解釋,李氏都篤定了,魏仁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除了她兒子之外,這魏家就沒有好東西。
書房裏的東西全被砸了一通,反正公中的錢都是魏仁的,跟她的嫁妝無關,花沒了,她是不會往裏補的。
若是魏仁的私房錢若是全都填進去了,那也不是沒辦法,就讓魏仁寫信給他那愛管閑事兒的兄長唄,孩子都能替弟弟養,給點家用又算什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