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聞言抿嘴一笑,看著王桃花,“便是那雞蛋在,又能改變什麽?左不過再添一身的皮外傷,打了才好,狠狠地打,打得我一命嗚唿,興許我就迴去了呢……”
王桃花站在院子裏看著大嫂慢慢往屋裏去,心頭難受,想說些什麽,那喉嚨又堵得慌,壓抑得她淚花閃閃。
柳氏與王顯的房間處於院子的左邊,昏暗的屋子裏開了一扇小窗戶,因著潮濕,屋子裏有一股子黴味兒,靠近牆的那麵擺放了一張老舊的木架子床,角落裏放了一口箱子擱置兩人的衣物,兩張小凳子,便是這房間全部擺設。
柳氏脫下汗濕的外衣,另換了一件靛藍色粗布衣裳,取過枕頭下壓著的一彎木梳,將亂糟糟的頭發攏了攏,又趕忙走出房間。
王桃花坐在小凳子上一邊往灶孔裏加柴,一邊瞧著大嫂。見鍋裏的蒸汽迎麵撲來,把嫂子的臉都遮得霧蒙蒙。柳氏將高粱麵搓成一個個拳頭大的麵團子,小心地擺放在鍋裏安置著的蒸隔上,蓋上鍋蓋,取過懷裏的布巾擦了擦臉,抬頭見坐在灶門後的王桃花正瞧著她,不由笑道:“你瞧我幹甚?莫不是嫂子臉上有甚髒東西?”
隻見王桃花眼珠子一擠,繼而一雙眼睛又眯成了一條縫,難得調笑道:“大嫂,你怎就生得跟畫兒上的女子一般好看?我原還不信,那山溝溝裏竟然有大嫂這般好看的人,大嫂莫不是真像長輩們說的,是天上的仙女兒轉世不成?”
柳氏聞言不由蹭了她一眼,“你個小人兒家家的,也敢調侃大嫂來了!”
王桃花笑出聲來,“大嫂,我說的是真的!我私下聽二哥抱怨說大哥走了狗屎運,竟娶了個美嬌娘。可見我說的是真的!”
柳氏眉頭微蹙,問道:“桃花妹子,這話你可不能亂說,若是被旁的人聽去,可會害了我!”
王桃花擺擺手,“大嫂就放心好了,我也隻是這會兒跟你說,便是我娘,我也沒敢說與她聽。”
柳氏忙道:“桃花妹子,千萬莫跟娘講。娘本就不喜歡我,你若說漏了嘴,可真會害苦我。”
柳氏一想到那完全就是根攪屎棍的小叔子,腦袋頓時發麻。比起這身子的丈夫,那小叔子完全就是混賬,自詡念過幾年書,平日裏不時嘴裏也會念個什麽人之初性本善雲雲。隻這小叔子如今本就是莊稼人一個,又無功名在身,在這家裏尾巴都快翹上天去,三天兩頭出去跟人鬼混,偏偏宴氏那蠢貨還把這麽個爛貨當成寶貝!
柳氏想到小叔子那張
臉就想吐,這王家老二幼時出過麻疹,如今這臉上是坑坑窪窪好不嚇人。王家老二臉長得隨了宴氏,顴骨突出,臉上沒什麽肉,一對小眼睛,看起來十足就是一偷摸耍滑的奸佞小人,比起長相敦厚的老大,這老二實在是有些讓人不忍直視。
隻是柳氏從沒想過這老二竟然背地裏說過這樣的話,這不得不讓柳氏暗暗提防在心。這會兒見小姑子笑嗬嗬地在那兒傻笑,柳氏打趣道:“我們桃花都長成大姑娘了,前幾天還聽見爹娘說你的事兒來著。”
王桃花到底是小姑娘,見大嫂打趣她,一下子不由得紅了臉,她看著燒得正旺的火苗,澀澀道:“嫁人有什麽好,別人家的爹娘又不會對我好。就像大嫂你一樣,婆母打罵,吃不飽飯,這樣的日子我寧願一輩子不嫁人!”
柳氏從沒想過,這看似文文靜靜的小丫頭,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一下子不由呆愣在那裏。過了片刻,柳氏搖了搖頭,仔細看著王桃花,道:“枉我虛長了你幾歲,竟然沒你想得通透。”
來到這裏這月餘時間,她不是緬懷前世就是自怨自艾,何曾做過改變?為了不被人發現異常,她努力扮演好柳氏的角色,受氣了便忍耐,好似柳氏便真的是她,她就是柳氏!
柳氏握緊了拳頭,枉她重活一世,這多出的日子本就是偷來的,這一輩子如果隻能像條狗似的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為何不能撕破臉皮,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
王桃花不知道大嫂的一番心理活動,繼續說笑道:“大嫂,你啥時候給我生個侄兒呀?”
柳氏懵了一下,裝著害羞的樣子道:“你個小姑娘家家的說這些話,若被娘知曉了,非說你一頓!”
王桃花癟癟嘴,“大嫂,我說的是真的。大嫂你看你若是生了兒子,我娘興許就不會這樣對你了。”
柳氏翻出櫥櫃裏的鹹菜,切成小丁,盛在粗瓷碗中,撒上一點點辣椒麵,道:“你莫擔心我,嫂子心裏有數。”
柳氏被王桃花一提醒,突然驚覺有些許不對勁,就說柳氏與王家老大成親也好幾個月了,便是被她頂包進入這具身子也已過了月餘,晚間兩人也是躺一張床上,隻兩人除了蓋一床棉被,並未有其他事情發生。初時柳氏因著剛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心裏害怕,對這名義上的丈夫也是防備在心,就怕這人若是強行要與她行那*之事兒,她又該如何推卻,如此擔驚受怕了小半個月,見這男人並未有那心思,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柳氏對前身的記
憶繼承並不是很多,也很混亂,大婚那晚上除了一片紅通通的人影紅通通的的新房,柳氏根本沒印象兩人是否有過那方麵的交流。
王桃花間大嫂發起呆來,還以為是大嫂心裏難受,不由安慰道:“大嫂,你也莫要太在意,孩子總會有的。”
柳氏也聞言不由一笑,隻囑咐了王桃花仔細灶裏的火。兩人一時間無話,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兒。
且說那頭,宴氏與大兒子在田裏做活,沒多久便看見王長貴過來,宴氏扭頭問身邊的大兒子道:“你二弟怎麽還沒來?”
王顯明顯有些心不在焉,這會兒他還在想著媳婦兒怎麽樣了,一時間沒有聽見宴氏的話。宴氏瞪大了眼睛看著他,伸手揪住他的耳朵,“你二弟去哪兒了?”
王顯咧了咧嘴,“娘,這兒子也不知曉。這一大早二弟就說他還有事兒,剛出村口就與我們分開走,他也沒說他要去哪兒。”
宴氏雖然惱恨這大兒子蠢笨,也知道兒子是不敢騙她的,心裏頭嘀咕著小兒子去了哪兒。抬頭見自家男人過來,宴氏對自家男人道:“你且坐下休息一下。”說完又讓大兒子給他爹遞了水袋。
王長貴接過水袋子,默默喝了幾口,坐在一邊直喘氣兒,看著婆娘兒子在扯著枯死的秧苗,一時間有些發愁,“這老天爺再不下場雨,咱們今年可就要餓死了。鄰近的村子都去那河裏挑水,我看那水也是挨不了多久了。”
宴氏也跟著歎了口氣兒,“如今這日子難過,哪家不是一樣,老頭子你也莫多想,興許過個幾日這雨就下來了。”
王長貴瞥了她一眼,懶得跟她說話,隻從田埂上扯了一根枯草含在嘴裏,失望地看著自家的田地,自言自語道:“若是老二當年會念書,咱家興許就富貴了。”
莊戶人家,哪家若是出了個讀書人,那就是祖宗保佑,擱到整個村子裏也是件值得誇耀的事情。少時,王長貴也不是沒想過念書的事情,他在家排行第四,上頭還有兩個哥哥,下頭還有三個弟弟,處在這不上不下爹娘不疼的位置,別說念書,能吃飽飯就很不錯了。等他長大了好不容易娶了媳婦兒,又是個悍婦,王長貴這心頭是越發苦悶,大兒子跟自己一般傻,還不如做個實實在在的莊稼人,二兒子從小比老大機靈,王長貴便動了心思,思來想去就是緊著自個兒的褲腰帶也把小兒子送去學堂念了書,哪知這老二又是個不爭氣的,那精明勁兒就是不用在念書上,王長貴是越發失望,隻歎自個兒時運不濟,沒那富貴命!
太陽升得老高,照在王長貴滿是褶皺的臉上,王長貴似是睡醒了一覺,突然想起這麽長時間沒瞧見老二,不由問道:“老二去哪兒?這天不亮就出來,怎麽這會兒還沒見著他?”
宴氏道:“也不知去了哪兒,老大說老二有事兒出去了。老頭子你也別操心,他那麽大的人了,待會兒自會迴來。”
王長貴吐了口唾沫,“這個懶貨,又不知去哪裏偷雞摸狗了,家裏過得這麽艱難,他還有精神氣兒去耍,看他迴來老子不揍他!”
宴氏有些不高興,“你這又發什麽瘋,二娃子不過去耍耍,他一個讀過書的人,怎會去做那些事情,我看你莫不是是老糊塗了。”
宴氏可不許人說她寶貝兒子,便是孩兒他爹也不行。因著小兒子念過幾年書,勉強稱得上個讀書人,宴氏早些年在村裏頭可不逢人就說她家老二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以後定是要當狀元的。開始村頭的人也會依著她奉承一二,隻這王家老二上學堂念書不是打了別人家的孩兒便是逃學去河裏摸魚捉蟹,可謂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村裏人對此也就嗬嗬一笑,等後來王家老二被夫子趕迴家,這百花村裏不時有人拿著這事兒笑話宴氏,隻宴氏這人也是臉皮夠厚,非但不覺得可恥,卻將過錯推給別人,恨那夫子是老眼昏花,受了旁人的花言巧語,害了自家兒子。
王桃花站在院子裏看著大嫂慢慢往屋裏去,心頭難受,想說些什麽,那喉嚨又堵得慌,壓抑得她淚花閃閃。
柳氏與王顯的房間處於院子的左邊,昏暗的屋子裏開了一扇小窗戶,因著潮濕,屋子裏有一股子黴味兒,靠近牆的那麵擺放了一張老舊的木架子床,角落裏放了一口箱子擱置兩人的衣物,兩張小凳子,便是這房間全部擺設。
柳氏脫下汗濕的外衣,另換了一件靛藍色粗布衣裳,取過枕頭下壓著的一彎木梳,將亂糟糟的頭發攏了攏,又趕忙走出房間。
王桃花坐在小凳子上一邊往灶孔裏加柴,一邊瞧著大嫂。見鍋裏的蒸汽迎麵撲來,把嫂子的臉都遮得霧蒙蒙。柳氏將高粱麵搓成一個個拳頭大的麵團子,小心地擺放在鍋裏安置著的蒸隔上,蓋上鍋蓋,取過懷裏的布巾擦了擦臉,抬頭見坐在灶門後的王桃花正瞧著她,不由笑道:“你瞧我幹甚?莫不是嫂子臉上有甚髒東西?”
隻見王桃花眼珠子一擠,繼而一雙眼睛又眯成了一條縫,難得調笑道:“大嫂,你怎就生得跟畫兒上的女子一般好看?我原還不信,那山溝溝裏竟然有大嫂這般好看的人,大嫂莫不是真像長輩們說的,是天上的仙女兒轉世不成?”
柳氏聞言不由蹭了她一眼,“你個小人兒家家的,也敢調侃大嫂來了!”
王桃花笑出聲來,“大嫂,我說的是真的!我私下聽二哥抱怨說大哥走了狗屎運,竟娶了個美嬌娘。可見我說的是真的!”
柳氏眉頭微蹙,問道:“桃花妹子,這話你可不能亂說,若是被旁的人聽去,可會害了我!”
王桃花擺擺手,“大嫂就放心好了,我也隻是這會兒跟你說,便是我娘,我也沒敢說與她聽。”
柳氏忙道:“桃花妹子,千萬莫跟娘講。娘本就不喜歡我,你若說漏了嘴,可真會害苦我。”
柳氏一想到那完全就是根攪屎棍的小叔子,腦袋頓時發麻。比起這身子的丈夫,那小叔子完全就是混賬,自詡念過幾年書,平日裏不時嘴裏也會念個什麽人之初性本善雲雲。隻這小叔子如今本就是莊稼人一個,又無功名在身,在這家裏尾巴都快翹上天去,三天兩頭出去跟人鬼混,偏偏宴氏那蠢貨還把這麽個爛貨當成寶貝!
柳氏想到小叔子那張
臉就想吐,這王家老二幼時出過麻疹,如今這臉上是坑坑窪窪好不嚇人。王家老二臉長得隨了宴氏,顴骨突出,臉上沒什麽肉,一對小眼睛,看起來十足就是一偷摸耍滑的奸佞小人,比起長相敦厚的老大,這老二實在是有些讓人不忍直視。
隻是柳氏從沒想過這老二竟然背地裏說過這樣的話,這不得不讓柳氏暗暗提防在心。這會兒見小姑子笑嗬嗬地在那兒傻笑,柳氏打趣道:“我們桃花都長成大姑娘了,前幾天還聽見爹娘說你的事兒來著。”
王桃花到底是小姑娘,見大嫂打趣她,一下子不由得紅了臉,她看著燒得正旺的火苗,澀澀道:“嫁人有什麽好,別人家的爹娘又不會對我好。就像大嫂你一樣,婆母打罵,吃不飽飯,這樣的日子我寧願一輩子不嫁人!”
柳氏從沒想過,這看似文文靜靜的小丫頭,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一下子不由呆愣在那裏。過了片刻,柳氏搖了搖頭,仔細看著王桃花,道:“枉我虛長了你幾歲,竟然沒你想得通透。”
來到這裏這月餘時間,她不是緬懷前世就是自怨自艾,何曾做過改變?為了不被人發現異常,她努力扮演好柳氏的角色,受氣了便忍耐,好似柳氏便真的是她,她就是柳氏!
柳氏握緊了拳頭,枉她重活一世,這多出的日子本就是偷來的,這一輩子如果隻能像條狗似的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為何不能撕破臉皮,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
王桃花不知道大嫂的一番心理活動,繼續說笑道:“大嫂,你啥時候給我生個侄兒呀?”
柳氏懵了一下,裝著害羞的樣子道:“你個小姑娘家家的說這些話,若被娘知曉了,非說你一頓!”
王桃花癟癟嘴,“大嫂,我說的是真的。大嫂你看你若是生了兒子,我娘興許就不會這樣對你了。”
柳氏翻出櫥櫃裏的鹹菜,切成小丁,盛在粗瓷碗中,撒上一點點辣椒麵,道:“你莫擔心我,嫂子心裏有數。”
柳氏被王桃花一提醒,突然驚覺有些許不對勁,就說柳氏與王家老大成親也好幾個月了,便是被她頂包進入這具身子也已過了月餘,晚間兩人也是躺一張床上,隻兩人除了蓋一床棉被,並未有其他事情發生。初時柳氏因著剛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心裏害怕,對這名義上的丈夫也是防備在心,就怕這人若是強行要與她行那*之事兒,她又該如何推卻,如此擔驚受怕了小半個月,見這男人並未有那心思,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柳氏對前身的記
憶繼承並不是很多,也很混亂,大婚那晚上除了一片紅通通的人影紅通通的的新房,柳氏根本沒印象兩人是否有過那方麵的交流。
王桃花間大嫂發起呆來,還以為是大嫂心裏難受,不由安慰道:“大嫂,你也莫要太在意,孩子總會有的。”
柳氏也聞言不由一笑,隻囑咐了王桃花仔細灶裏的火。兩人一時間無話,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兒。
且說那頭,宴氏與大兒子在田裏做活,沒多久便看見王長貴過來,宴氏扭頭問身邊的大兒子道:“你二弟怎麽還沒來?”
王顯明顯有些心不在焉,這會兒他還在想著媳婦兒怎麽樣了,一時間沒有聽見宴氏的話。宴氏瞪大了眼睛看著他,伸手揪住他的耳朵,“你二弟去哪兒了?”
王顯咧了咧嘴,“娘,這兒子也不知曉。這一大早二弟就說他還有事兒,剛出村口就與我們分開走,他也沒說他要去哪兒。”
宴氏雖然惱恨這大兒子蠢笨,也知道兒子是不敢騙她的,心裏頭嘀咕著小兒子去了哪兒。抬頭見自家男人過來,宴氏對自家男人道:“你且坐下休息一下。”說完又讓大兒子給他爹遞了水袋。
王長貴接過水袋子,默默喝了幾口,坐在一邊直喘氣兒,看著婆娘兒子在扯著枯死的秧苗,一時間有些發愁,“這老天爺再不下場雨,咱們今年可就要餓死了。鄰近的村子都去那河裏挑水,我看那水也是挨不了多久了。”
宴氏也跟著歎了口氣兒,“如今這日子難過,哪家不是一樣,老頭子你也莫多想,興許過個幾日這雨就下來了。”
王長貴瞥了她一眼,懶得跟她說話,隻從田埂上扯了一根枯草含在嘴裏,失望地看著自家的田地,自言自語道:“若是老二當年會念書,咱家興許就富貴了。”
莊戶人家,哪家若是出了個讀書人,那就是祖宗保佑,擱到整個村子裏也是件值得誇耀的事情。少時,王長貴也不是沒想過念書的事情,他在家排行第四,上頭還有兩個哥哥,下頭還有三個弟弟,處在這不上不下爹娘不疼的位置,別說念書,能吃飽飯就很不錯了。等他長大了好不容易娶了媳婦兒,又是個悍婦,王長貴這心頭是越發苦悶,大兒子跟自己一般傻,還不如做個實實在在的莊稼人,二兒子從小比老大機靈,王長貴便動了心思,思來想去就是緊著自個兒的褲腰帶也把小兒子送去學堂念了書,哪知這老二又是個不爭氣的,那精明勁兒就是不用在念書上,王長貴是越發失望,隻歎自個兒時運不濟,沒那富貴命!
太陽升得老高,照在王長貴滿是褶皺的臉上,王長貴似是睡醒了一覺,突然想起這麽長時間沒瞧見老二,不由問道:“老二去哪兒?這天不亮就出來,怎麽這會兒還沒見著他?”
宴氏道:“也不知去了哪兒,老大說老二有事兒出去了。老頭子你也別操心,他那麽大的人了,待會兒自會迴來。”
王長貴吐了口唾沫,“這個懶貨,又不知去哪裏偷雞摸狗了,家裏過得這麽艱難,他還有精神氣兒去耍,看他迴來老子不揍他!”
宴氏有些不高興,“你這又發什麽瘋,二娃子不過去耍耍,他一個讀過書的人,怎會去做那些事情,我看你莫不是是老糊塗了。”
宴氏可不許人說她寶貝兒子,便是孩兒他爹也不行。因著小兒子念過幾年書,勉強稱得上個讀書人,宴氏早些年在村裏頭可不逢人就說她家老二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以後定是要當狀元的。開始村頭的人也會依著她奉承一二,隻這王家老二上學堂念書不是打了別人家的孩兒便是逃學去河裏摸魚捉蟹,可謂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村裏人對此也就嗬嗬一笑,等後來王家老二被夫子趕迴家,這百花村裏不時有人拿著這事兒笑話宴氏,隻宴氏這人也是臉皮夠厚,非但不覺得可恥,卻將過錯推給別人,恨那夫子是老眼昏花,受了旁人的花言巧語,害了自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