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之玄機

    歲月匆匆,人生百年倐忽而過。百年前我是誰?百年後我又魂歸何方?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無數仁人誌士都在探索和追尋其中的真正答案。《道德經》雲:出生入死。這就是真理,何等簡單明了!意即:出世為生,入土為死。人之生,精血之物混融而成,待至十月胎足,識神[靈魂]投體,呱呱墜地,遂有此生。嬰兒時代,無欲無求,渾然天真,身體快速發育成長,待至成年之後,七情六欲,斫傷真元,酒色財氣,名利恩愛,牽纏一生,遂至老矣,死矣。死歸何處?古經雲,臨死之時身體無法動彈,靈魂在冥冥之間不由自主,多入異類,轉為動物之身,是故有十二生肖之說,可不懼哉?!若生前有罪,魂入地獄受罰,千生百死,罪盡方出,輾轉輪迴。生前多行善事者,來世不失人身。宿世積功累行,建有大功德者,魂入天界受福。對於一般人而講,因果循環,六道輪迴,永無止境,可不悲哉!

    欲出輪迴,躲過生死之劫,莫過於步入大道,立誌修真。或問,何為真?何為假?答曰:真者,金剛不壞,如世間之金玉,與天地長存;假者,瞬息即滅,如凡俗之肉體,漸老衰死而不自覺。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精母血本為凡俗之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何為四大?地、水、風、火,是也。地構成骨胳肌肉和髒腑,水構成身中之血液,風構成唿吸係統,火則構成身中之恆常體溫。對於人身而言,四大缺一不可。一有不合,則病焉!四大受控於人之精神而假合數十年,精神一朝衰敗,四大自然散去,人身何存?

    二、何謂修真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借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隻有永恆的法身。此身非凡身,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一言概之,太乙含真氣是也。一語道破天機。仙道貴秘,天律甚嚴,故在此吾亦不敢盡泄無上秘義,世間有慧根德行大誌者,何不悟之?

    三、大道淵源

    大道淵源,始於老子。太上之道,文始派最高,少陽派最大。

    文始派:昔年老子西出函關,親書《道德經》八十一章授於尹喜[字文始],尹文始真人傳麻衣先生,麻衣先生傳陳摶老祖,陳摶老祖傳火龍真人,火龍真人傳張三豐真人。張三豐真人清虛誌雅,道德崇高,文韜武略,集金丹大道和書、劍、琴、棋、詩於一身,開創武當一脈,以武演道,威震江湖,廣開法門,普渡眾生,張真人亦因其功勳卓著而被玉帝加封為洞玄帝君。此為文始派,因該派多為世外高人,隱顯莫測,故亦稱隱仙派、猶龍派。

    少陽派:太上當年西行至昆侖山,傳道於王少陽真人[王玄甫,世稱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傳正陽真人[鍾離權,史稱漢鍾離],正陽真人傳呂祖[純陽真人呂洞賓,亦稱孚佑帝君]。呂祖慈心普渡,先傳王重陽真人,令開北派[全真教];呂祖再傳劉海蟾真人,又立南宗。北派之中,全真七子,名揚天下,邱祖[長春真人邱處機]更是光大全真教,龍門派遂名震天下。南宗張紫陽真人則以《悟真篇》聞名於世,流傳萬古。

    四、修真必由之路

    1、築基煉己:補漏築基,補足精氣神三寶,打好修真之基石,可初步達到祛病、延年益壽之效果。築基成功的檢驗標準是:精滿不思欲,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眠。

    2、煉精化氣:亦稱“丹道小周天”。任督二脈通,返老還童,青春永駐。

    3、煉氣化神:亦稱“丹道大周天”。天人感應,神凝氣結,性命合一。

    4、煉神還虛:真空煉形,返童還嬰。

    5、煉虛合道:粉粹虛空,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五、道果之層次

    修煉的最終成果分為如下五大層次:

    1、最下成(鬼仙):

    命功無成,悟入頑空。撒手離塵之際,與常人不同,定中可出陰神,具備投胎奪舍之能力,可待來世繼續修證。

    2、下成(人仙):

    祛病健身,培本固元,已立修仙之根基,可健康長壽,然未突破生死。

    3、中成(地仙):

    性命雙修,內丹已成,證悟長生。身輕體健,已成無漏之體,具備一定神通之妙。然隻可陸行,無衝舉飛行之能力。

    4、上成(神仙):

    體變純陽,水火無害。陽神已成,脫質升舉,神通大顯。

    5、最上成(天仙):

    又稱“大羅金仙”。神光普照,化身萬千。神通廣闊,法力無邊。

    六、修真與三教

    三教者,儒、釋、道也。儒之格物致知,釋之真空妙覺,道之返本歸真,同一理也。一個真理,各自表述而已。然而修真則出入三教內外,而且形式自由活潑,可出家專修,但更提倡混俗和光,在俗世滾滾紅塵的磨煉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真實人格和修為。試觀老子當年並未出家,卻以道高德崇而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其千古名著《老子》被尊為《道德經》;莊子亦是在家修煉,而被後世奉為南華真人,其修真名著《莊子》被奉為《南華經》。鍾離權真人當年曾是漢之將軍,許旌陽真君當年是晉之縣令,劉海蟾當年曾是燕之宰相,呂祖當年是大唐進士,張三豐真人當年曾是元之縣宰……可見,是否出家與是否真心修道、能否得道成真並沒有必然的聯係。

    七、仙道不可分

    大道無相,仙貴有形。道為仙之體,仙為道之用。仙道豈能截然分離乎?近現代有攖寧夫子者,首倡仙學獨立,概因當時政局混亂,不忍大道聖潔精華埋沒於三教劫難之中。無奈後世之人,妄解先生本意,隻修道不修德,隻重口訣不重功行,妄冀憑借一兩句口訣就能立地成仙,殊不知一功不立,一善不行者而位列仙班者,古之未有也!古經雲,天仙當立三千功德,地仙須積八百善行,否則,即便神功煉成,也會因善功不足而天界不收,止為一遊神散仙矣。可見,惟有道德並重,內外功勤行,大智勇、大善根之人方有成仙得道之時!昔文昌帝君仁義誠信,積善為寶,連續十七世不失人身,最終位列仙班;釋迦佛曾為五百年忍辱真人,久經曆劫磨礪,方成如來正果;真武大帝十世積德,九世修煉,最終得以隱居武當四十二載而道果圓成,法力無邊。相比之下,當今那些以“無神論仙學家”自居、不信因果業報輪迴、不講善功德行[實為斷滅邪見]的人們可不三思乎?!

    八、修真必讀寶笈

    修道之書,浩如煙海,令人目不暇接。尤其外道邪說,甚囂塵上,小術橫行,大道式微,求道之士,可不謹慎尋覓真正寶笈乎?為免除修真學子奔波涉獵勞碌之苦,

    (一)、入門基礎篇:<<中華道家修煉學>>

    (二)、洗心向道篇:<<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三)、實修得道篇:

    1、《道德經》;

    2、《陰符經》;

    3、《悟真篇》;

    4、《張三豐全集》;

    5、《道書十二種》;

    6、《性命圭旨》;

    7、《大成捷要》;

    8、《樂育堂語錄》;

    9、《道門語要》。

    多則惑,少則得。執大象,天下往。以上所列書目實為道書之精華,千古仙佛之心法,立誌修真者何不辛苦尋覓而勤奮讀之悟之、修之成之?當然,能否找到以上寶笈,就要靠各自慧根和緣分了。

    九、實修第一

    仰止崇山,心欲登而身即到;

    羈係密網,數難避而理可迴。

    懸慧劍於靈台,斬斷邪關都匿跡;

    握神樞於智府,重開法界任扶搖。

    故鐵杵磨針,不廢半途終造極;石磐作蓋,甘居死地得長生。

    索秘妙於寶笈琅函,務效蟻蛛尋曲折;

    葆性命於琳宮肅宇,寧將絲緒苦糾纏。

    奮玉斧以開基,端憑意匠;

    啟金繩以覺路,朗注情田。

    深斯入道之源,以辟修真之要。

    雙鳧忽化,跨綠水以橫飛。

    趺跏非委蛻之蟬,結念而調龍虎;

    湛寂擬蓬廬之蝶,空形以駕鳳凰。

    故巨石苦鑽研,卌載邀天穿洞穴;

    高崖勤注視,九年立地現丹珠。

    罕見罕聞,比生若滅;

    忘言忘象,俾坐如眠。

    雲洞影蕭蕭,一粒粟中藏日月;

    石床心炯炯,三升鼎內煮山川。

    築基之會有精修,鑄道功憑煉己;

    安鼎之先開秘諦,還丹妙在還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鴻蒙時空宇宙之天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無@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無@真人並收藏鴻蒙時空宇宙之天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