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過去
俞家曾是京城有名的皇商,其出產的絲綢年年都供往皇宮,且皇族間讚譽頗高。可這偌大的家業卻無女兒繼承,俞家主先後娶了五房夫郎,除了正夫為她誕下一個兒子之後,再無子嗣,於是長子俞傾城從小就被當女兒教養,這樣哪怕以後招了入贅妻主,也能不讓家業落於別人手上,所以她對俞傾城的教導一直很嚴苛,生意洽談也從來都讓他跟著。
可是好景不長,位高的商賈總是容易招人嫉妒,於是陰謀便開始一點點滋生。
那年京城氣候突變,俞家桑園的蠶絲收上來的數量實在稀少,織成絲綢勉強能供應今年要交往皇宮的數量,而各商鋪卻再也無力供貨,俞家主一度很愁慮,最後決定從外家進購蠶絲,正巧有一人從南方來,說是家中養了蠶種,有些收成,且急需用錢,願意大量售出蠶絲。
俞家主畢竟是多年經營的老商人,並沒有妄下決定,而是同那人前去探看桑園,覺得蠶絲質量果真不錯,便生了長期合作的心思,而那人又說當地人口稀少,沒有像樣的錢櫃,便請俞家主出鏢,帶現銀過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種情況也不算稀奇,畢竟銀票隻在大城市流通,窮鄉僻壤多還是靠現銀,於是俞家主欣然應允。
兩人商談的那天俞傾城也在場,當母親勘探迴來說已經同意對方的條件時,他卻有種不好的預感,那人目光太精明,他看著不像是穩妥商人,於是多次規勸母親轉變主意,可俞家主卻說他是男孩子眼光,不夠長遠,不以為意。
俞家主之後請了京城最好的鏢師壓著現銀上了路,卻沒想半途遭遇山賊,那夥兒人雖是山賊打扮,但個個兒身手不凡,鏢師們一個接一個倒下,而那車現銀也被洗劫一空,鏢頭豁出性命才護送她逃迴京城,最後終於傷重死在路上。
一切都太過偶然,俞家主便驚覺,從一開始就都是陰謀,長子的話一語成讖,不禁悔不當初。不過隻是虧損了銀兩,就算今年收入虧損,俞家家大業大,這樣的波折還經得起。
但是一切並沒有結束,一個月後,朝廷剿匪,將當初那處賊窩一網打盡,卻在寨子裏發現大量私銀,而且箱子上明明白白打得全是俞府的印記。
那批現銀從府中運出去時明明都是官銀,可唯一能作證的鏢師已死,百口莫辯,俞家主便知道,這是被人往死裏算計,一切都完了。
老皇上對於私銀這種事深惡痛絕,且俞家又是皇商,更為嚴重,一怒之下,下
令將俞家主斬首示眾,家中財產抄封,女丁發配充軍,男丁則貶為娼奴。
那一年俞傾城十五歲。
行刑那天,母親就在自己眼前被斬首,五位父親引頸自殺,追隨妻主而去,隨後他就被官差壓架到京城一家青樓,被鴇公笑著推進樓裏。
他並沒有如其他淪落於此的男孩一樣自怨自艾,他比別人都看得透徹,進了青樓,就是被人踩進泥裏的卑賤存在,他想報俞家的深仇大恨,就必須要出人頭地,才能從這泥潭裏出去。
於是俞傾城聽話的接受調、教,因為年紀已經足夠,半年之後便上台見客。而他麵容俊美,嗓音清亮,又拂得一手好琴,加上鴇公有意推捧他,於是隻用了半年時間,期間他雖隻是寥寥出麵幾次,卻穩贏了花魁的名號。
十六歲那年,俞傾城的初夜被公開拍售,他有些記不清那女人的相貌了,隻記得是個十分富有的財主,那女人毫無憐惜,整夜動作激烈,在俞傾城強忍的痛苦中不停誇讚他的美麗,值她出的那三千兩銀子。
那時,俞傾城便明白,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幹淨了。
之後的日子,他並不甘於現狀,而是不斷閱讀書籍擴充自己,再加上京城青樓裏的客人形形□□,來自五湖四海,他的見識也就越來越寬廣,識人的本領也越來越精準。
後來他坐上京城花魁的位子,世人爭相窺看他的容貌,不惜一擲千金求他一夜的也大有人在。雖然次數不多,但每一次他登台露麵,便是人山人海,掀卷起一波風潮,說有唿風喚雨之勢,也不算誇張。
可他總是平靜的望著那些人,好像讓這些女人狂熱的並不是自己。
或者,他的眼眸從進得青樓那一刻開始,便再無波瀾。
二十一歲那年俞傾城遇見了吳王爺,這個女人來時並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她滿目英氣,氣質優雅,談笑間又十分風趣,惹得好多妓子衝她頻頻示愛,但她卻拍出千金,獨獨找了俞傾城,見麵後把玩著手中的折扇,提起嘴角,笑著道:“你就是花魁傾城。”
後來一年的時間裏她也總是來找他,眼神中有不加隱藏的愛意,世人都隻道異姓王位高財富,但俞傾城看得清楚,這女人過得並不輕鬆。他雖居於青樓,但消息靈通,老皇帝對於世襲的異姓王早有忌憚,新皇根基不穩更是如此,已經開始動作打算廢掉她的王位,於是他偶爾提點幾句,幫她認清形勢,吳王爺心下感激,對他越來越欣賞,愛戀也越來越濃烈,最後終是提
出娶他為側夫。
之後沒過幾天,俞傾城便接待了另一位貴客,這人打扮成一般富家小姐的樣子,行為也無甚紕漏,可那散不去的龍涎香卻泄露了她的身份。
老皇帝已經退位,新皇登基兩年,俞傾城心下明確卻,卻不動聲色。
皇上與他徹談了一整夜,對於俞傾城的淡定睿智十分欣賞,他雖是青樓妓子,卻與其他男子不同,有些見解卻比好多臣子都通透,某些事情,寥寥數語,便能說的人豁然開朗,而且容貌著實俊美,於是皇上讚賞之心更甚,便想將他收入後宮。
若俞傾城是那種愛慕虛榮的男子,定會覺得這是天大的喜事,可他不是,若是陷入後宮,便比在青樓還兇險,是真的不見天日,於是俞傾城裝作對她的身份無知無覺,婉然拒絕。
但三天之後,他還是收到了皇上的詔書,封他為才人,吳王爺聽說此事,終於在朝堂奏本,說明兩人已有婚約,皇上當然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搶奪他人夫郎,隻能就此作罷。
一個月後,俞傾城從青樓出嫁,因為身份低賤,所以他雖為王爺側君,卻並沒有迎親的隊伍,隻是坐著一頂花轎,安靜地從偏門入府。
洞房花燭夜,吳王爺掀開他的喜帕,眼裏是抑製不住的高興,可俞傾城看得清明,那雙眼中更多的是一種得意,就像別人掙破頭的傳世名品,最後卻歸自己所有,放在眼前端詳,誌滿意得。
也罷,他最開始就存了利用她離開泥潭的心思,也並沒有為她動心,以後為她排憂解難,就算報答這份恩惠了吧。
吳王爺到底還是喜愛俞傾城,再加上他處事冷靜穩妥,她需要他幫著自己出謀劃策,於是婚後便將王府的府印交予他保管,任他處理府中事物。
吳王爺當時並沒有正夫,隻有幾個侍夫,俞傾城接了府印,就是王府地位最高的男主人,而他也確實兢兢業業地履行這份職責,將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條。
他到底還是幫家人報了仇,俞家垮掉之後,新的皇商選出,而俞傾城還在青樓時就看過,那家主正是當時來找母親的人。於是借著王府勢力,他使了手段,讓那家人因為與當年同樣的理由被抄封,而家主就在母親噴灑鮮血的地方身首異處。
他當時坐在轎子裏,隻撩簾看了一眼,便擺手叫人起轎迴府,心中卻並無太大波動,隻是隱隱有些釋然。
新婚後整一年,吳王爺都對他愛意不減,兩人常坐於亭中,王爺喜歡聽他撫琴唱曲,他便
從不拒絕,而王爺則以笛聲相和。她也十分疼愛他,不隻是床笫間,就是平時也經常帶他出席一些皇族高官的聚會,由此俞傾城結識了不少位高權重之人,推杯換盞間,數番言語,就昭顯出他的與眾不同,就是不少看不起男子的女人也不免對他生了讚賞之心,時間長了,這些人便會登門拜訪,為的就是和他交談,請他出謀商討事宜。
吳王爺最開始就是欣賞俞傾城的這份睿智,但隨著拜訪王府客人的增多,她心裏開始不舒服。
這個男人什麽都好,就是太聰明了,他比女人都強,反倒襯出自己無用。而且他手裏把持著王府大權,若是他對自己有二心,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於是猜忌的種子悄悄埋下,可吳王爺到底還是愛他,便提出賜他為自己誕下孩子,俞傾城懷了孕,放在其他事上的精力就不會那麽多,而且她也確實想要一個屬於他們倆的孩子。
本來皇族長女應由正夫所出,但吳王爺坦言自己近幾年並無立正夫的意願,所以這個孩子可以讓俞傾城來生,大不了長子為庶,這是對夫郎的一種恩典。
俞傾城知道她心裏所想,最近王爺對他的忌憚都他都看在眼裏,為了消除這些顧慮,他同意喝下送子湯,與王爺行房。
可是他懷孕的消息最終走漏了風聲,皇上得知此事,反倒加緊了對吳王爺的壓迫,俞傾城後來甚至懷著孕還徹夜與王爺商討辦法。皇上的計謀沒有湊效,終於失了耐性,強勢立下詔書,讓自己的皇弟嫁與吳王爺為正夫,擇日完婚。
那時,俞傾城已有六個月的身孕。
一個月後,皇子風光入門,與俞傾城當初不同,皇子進門時簡直是普天同慶,正夫婚禮的套路一步不差,喜樂整整湊了一天。
大婚之後第二天,按禮數府裏其他夫郎要拜見正夫,俞傾城挺著七個月的身子跪下垂首奉茶,皇子端坐在上座,翹指接過來隻抿了一口便放在一邊。
然後還給他一碗墮子湯。
“既然我這正夫都在了,王爺的嫡長女應由我出,你肚子裏那個便墮了吧。”
俞傾城接過那碗漆黑的湯藥,並沒有動作,而是看向皇子旁邊坐著的吳王爺,可她隻是錯開視線,到底沒有出聲阻止。
這個孩子是她的,既然她都不想要,那他又如何堅持。
而且,俞傾城看著皇子唇邊那抹笑意,已經什麽都明了,皇上知道是自己站在吳王爺身後,她是個手段狠厲的君主,既不
能為自己所用,又怎麽會留著他。
於是他跪在地上,將那碗湯藥一飲而盡。
隨後而來的就是抽筋拔骨一樣的劇痛,像有尖刀在肚子裏翻攪,他滿身冷汗癱軟著被人抬下,並沒有迴去自己側夫的屋院,而是被帶到王府角落裏一處荒涼偏僻的小院。
俞傾城一個人躺在床上,因為疼痛甚至不能昏迷,獨自感受著肚子裏那個小生命在掙紮,在痛苦,可惜他作為父親,卻保不住它,最後終於再無聲息,家難之後,他第一次落下一滴淚,意識混沌之間,他看見禦醫帶著刀具進來。
這世界男人生子,全靠臍下的一條產線,從有孕開始,產線便顯現出來,隨著孩子成長漸漸成熟,直到生產之日,便會自動破開,而且愈合能力強大,隻用半個月,男子便可下地行走,身體恢複,與平時一般無二。
但未成熟的產線是不會自己破開的,未成形的胎兒還能流出去,若已經成了形,再流產時,便隻能用刀將產線破開,取出死嬰,孩子月數越久,刀口越大,也便越危險。
可能是因為流產的代價實在太大,這世界男子懷孕時並沒有太嬌弱,除非父體遭受重創,否側流產是不會輕易出現的症狀,而女人們也不會輕易讓夫郎墮胎,本來生子便要先喝送子湯,不存在意外之說,若是實在不想要了,也等孩子生下來再拋棄,否則,弄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俞傾城在喝下墮子湯時便已經清楚知道自己麵臨的是什麽,禦醫手起刀落,徹骨的疼痛襲來,他終於能夠昏了過去。
俞傾城到底沒想過自己還能醒來,下腹的刀口疼痛難忍,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讓他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之後他一直在這個院子裏養傷,皇子知道他醒來並沒什麽表示,而吳王爺過來看過,低頭不語,俞傾城躺在床上,沒有任何表情,聲音虛弱,卻十分平靜:“王爺,府印就在我原來住處衣櫃的暗格裏,傾城再不欠你。”
俞傾城在床上整整躺了兩個月,吳王爺期間偶爾過來,但每次都隻是坐一會兒,便匆匆離去,俞傾城也不再對她多說什麽。
皇子進門的目的,就是為了接管王府大權,從而圈禁吳王爺,再由皇上瓦解她的勢力,如今皇子處處逼迫,皇上也在朝堂上不斷施壓,她的處境比以前更水深火熱。
可這些都和俞傾城沒有關係了。
他好轉之後,便隻在這處小院裏走動,皇子有意隔絕他曾經在府裏栽培的勢力,隻派了一
個小侍來伺候他,也沒派醫生來給他調養身體,他便鑽研醫書,自己調養,廚房怠慢他,他便自己下廚。閑暇時就在院中種些花草,打理那株梅樹,每天坐在樹下看書,日子過得很是清淡。
家仇已報,又脫離了奴籍,吳王爺的恩也已經還清,他沒有什麽願望了。
這樣的日子整整過了兩年,俞傾城本以為他這輩子就會這樣過去,但卻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
皇子的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而第二個才終於是個女兒,吳王爺喜得千金,雖然不是自己喜歡的男人生的,可到底是個女兒,於是滿月酒擺了整整三天,這三天王府主屋方向一直是燈火通明,絲竹之樂,歡聲笑語就沒有斷過,王爺所有的夫郎全都出席,可卻沒有一個人來通知俞傾城。
他像是被所有人遺忘了,俞傾城望著夜裏明亮的方向,一個人站在燈火闌珊的小院裏,一隻手扶住梅樹,另一隻手卻緩緩攥緊。
終究太年輕啊,他還是會不甘心……
於是小世女的周歲宴結束之後,俞傾城兩年來第一次踏出院門,去找了吳王爺,向她索要一紙休書。
吳王爺看著他的眼神充滿懷念,這畢竟是他愛過的男人,而且這份愛意現在也沒有退去,可她卻沒臉再留住他了,於是仰天歎息,雖然習俗上嫁入皇族的男子終身不得離開,但她還是給了俞傾城休書,並送他出府。
俞傾城當初嫁給吳王爺時,並沒有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而是把一隻母親生前留給他的紅玉扳指作為嫁妝送給了王爺,算是替母親默認了她妻主的身份,如今被休離也沒再要迴來,而是帶著所有積蓄孤身去了珀州,又見到了清風。
清風曾是他還做花魁時的侍童,後來他進王府,並沒有將清風帶進去,因為他知道那裏也不是太平之地,便給了清風一筆不小的銀錢,叫他自己贖身,再找個地方過普通人的生活,沒想到清風就在珀州。
清風遇見俞傾城之後,詢問他如何能離開王府的原因,俞傾城便輕描淡寫地講了幾句,清風聽後痛哭著發誓再也不離開他。
於是俞傾城盤下了一處高樓,取名翠安居,雖是煙花之地,但隻收留無家可歸的落魄男子,他教導他們知識,告訴他們要學會為自己著想。
而他每天依舊研讀各類書籍,天暖便侍弄些花草,或是跟師傅學些防身功夫,偶爾研讀過新菜譜就下去備上一道,滿心滿眼,雲淡風輕。
心如止水。
他這次是真打算這樣過一輩子,但卻沒想到六年之後,他遇見了柳思。
於是一切開始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我虐了,我終於還是虐了!→_→
這個是一開始設定俞老板時就想好的,可慘了是不是_(:3」∠)_
突然想到一句歌詞:請允許我塵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過去,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裏,該隱瞞的事總清晰,千言萬語隻能無語,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哦原來你也在這裏。
大概是這樣?
不過我這麽逗比,怎麽可能讓俞老板辣麽可憐呢!所以下章結婚(^-^)v
俞家曾是京城有名的皇商,其出產的絲綢年年都供往皇宮,且皇族間讚譽頗高。可這偌大的家業卻無女兒繼承,俞家主先後娶了五房夫郎,除了正夫為她誕下一個兒子之後,再無子嗣,於是長子俞傾城從小就被當女兒教養,這樣哪怕以後招了入贅妻主,也能不讓家業落於別人手上,所以她對俞傾城的教導一直很嚴苛,生意洽談也從來都讓他跟著。
可是好景不長,位高的商賈總是容易招人嫉妒,於是陰謀便開始一點點滋生。
那年京城氣候突變,俞家桑園的蠶絲收上來的數量實在稀少,織成絲綢勉強能供應今年要交往皇宮的數量,而各商鋪卻再也無力供貨,俞家主一度很愁慮,最後決定從外家進購蠶絲,正巧有一人從南方來,說是家中養了蠶種,有些收成,且急需用錢,願意大量售出蠶絲。
俞家主畢竟是多年經營的老商人,並沒有妄下決定,而是同那人前去探看桑園,覺得蠶絲質量果真不錯,便生了長期合作的心思,而那人又說當地人口稀少,沒有像樣的錢櫃,便請俞家主出鏢,帶現銀過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種情況也不算稀奇,畢竟銀票隻在大城市流通,窮鄉僻壤多還是靠現銀,於是俞家主欣然應允。
兩人商談的那天俞傾城也在場,當母親勘探迴來說已經同意對方的條件時,他卻有種不好的預感,那人目光太精明,他看著不像是穩妥商人,於是多次規勸母親轉變主意,可俞家主卻說他是男孩子眼光,不夠長遠,不以為意。
俞家主之後請了京城最好的鏢師壓著現銀上了路,卻沒想半途遭遇山賊,那夥兒人雖是山賊打扮,但個個兒身手不凡,鏢師們一個接一個倒下,而那車現銀也被洗劫一空,鏢頭豁出性命才護送她逃迴京城,最後終於傷重死在路上。
一切都太過偶然,俞家主便驚覺,從一開始就都是陰謀,長子的話一語成讖,不禁悔不當初。不過隻是虧損了銀兩,就算今年收入虧損,俞家家大業大,這樣的波折還經得起。
但是一切並沒有結束,一個月後,朝廷剿匪,將當初那處賊窩一網打盡,卻在寨子裏發現大量私銀,而且箱子上明明白白打得全是俞府的印記。
那批現銀從府中運出去時明明都是官銀,可唯一能作證的鏢師已死,百口莫辯,俞家主便知道,這是被人往死裏算計,一切都完了。
老皇上對於私銀這種事深惡痛絕,且俞家又是皇商,更為嚴重,一怒之下,下
令將俞家主斬首示眾,家中財產抄封,女丁發配充軍,男丁則貶為娼奴。
那一年俞傾城十五歲。
行刑那天,母親就在自己眼前被斬首,五位父親引頸自殺,追隨妻主而去,隨後他就被官差壓架到京城一家青樓,被鴇公笑著推進樓裏。
他並沒有如其他淪落於此的男孩一樣自怨自艾,他比別人都看得透徹,進了青樓,就是被人踩進泥裏的卑賤存在,他想報俞家的深仇大恨,就必須要出人頭地,才能從這泥潭裏出去。
於是俞傾城聽話的接受調、教,因為年紀已經足夠,半年之後便上台見客。而他麵容俊美,嗓音清亮,又拂得一手好琴,加上鴇公有意推捧他,於是隻用了半年時間,期間他雖隻是寥寥出麵幾次,卻穩贏了花魁的名號。
十六歲那年,俞傾城的初夜被公開拍售,他有些記不清那女人的相貌了,隻記得是個十分富有的財主,那女人毫無憐惜,整夜動作激烈,在俞傾城強忍的痛苦中不停誇讚他的美麗,值她出的那三千兩銀子。
那時,俞傾城便明白,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幹淨了。
之後的日子,他並不甘於現狀,而是不斷閱讀書籍擴充自己,再加上京城青樓裏的客人形形□□,來自五湖四海,他的見識也就越來越寬廣,識人的本領也越來越精準。
後來他坐上京城花魁的位子,世人爭相窺看他的容貌,不惜一擲千金求他一夜的也大有人在。雖然次數不多,但每一次他登台露麵,便是人山人海,掀卷起一波風潮,說有唿風喚雨之勢,也不算誇張。
可他總是平靜的望著那些人,好像讓這些女人狂熱的並不是自己。
或者,他的眼眸從進得青樓那一刻開始,便再無波瀾。
二十一歲那年俞傾城遇見了吳王爺,這個女人來時並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她滿目英氣,氣質優雅,談笑間又十分風趣,惹得好多妓子衝她頻頻示愛,但她卻拍出千金,獨獨找了俞傾城,見麵後把玩著手中的折扇,提起嘴角,笑著道:“你就是花魁傾城。”
後來一年的時間裏她也總是來找他,眼神中有不加隱藏的愛意,世人都隻道異姓王位高財富,但俞傾城看得清楚,這女人過得並不輕鬆。他雖居於青樓,但消息靈通,老皇帝對於世襲的異姓王早有忌憚,新皇根基不穩更是如此,已經開始動作打算廢掉她的王位,於是他偶爾提點幾句,幫她認清形勢,吳王爺心下感激,對他越來越欣賞,愛戀也越來越濃烈,最後終是提
出娶他為側夫。
之後沒過幾天,俞傾城便接待了另一位貴客,這人打扮成一般富家小姐的樣子,行為也無甚紕漏,可那散不去的龍涎香卻泄露了她的身份。
老皇帝已經退位,新皇登基兩年,俞傾城心下明確卻,卻不動聲色。
皇上與他徹談了一整夜,對於俞傾城的淡定睿智十分欣賞,他雖是青樓妓子,卻與其他男子不同,有些見解卻比好多臣子都通透,某些事情,寥寥數語,便能說的人豁然開朗,而且容貌著實俊美,於是皇上讚賞之心更甚,便想將他收入後宮。
若俞傾城是那種愛慕虛榮的男子,定會覺得這是天大的喜事,可他不是,若是陷入後宮,便比在青樓還兇險,是真的不見天日,於是俞傾城裝作對她的身份無知無覺,婉然拒絕。
但三天之後,他還是收到了皇上的詔書,封他為才人,吳王爺聽說此事,終於在朝堂奏本,說明兩人已有婚約,皇上當然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搶奪他人夫郎,隻能就此作罷。
一個月後,俞傾城從青樓出嫁,因為身份低賤,所以他雖為王爺側君,卻並沒有迎親的隊伍,隻是坐著一頂花轎,安靜地從偏門入府。
洞房花燭夜,吳王爺掀開他的喜帕,眼裏是抑製不住的高興,可俞傾城看得清明,那雙眼中更多的是一種得意,就像別人掙破頭的傳世名品,最後卻歸自己所有,放在眼前端詳,誌滿意得。
也罷,他最開始就存了利用她離開泥潭的心思,也並沒有為她動心,以後為她排憂解難,就算報答這份恩惠了吧。
吳王爺到底還是喜愛俞傾城,再加上他處事冷靜穩妥,她需要他幫著自己出謀劃策,於是婚後便將王府的府印交予他保管,任他處理府中事物。
吳王爺當時並沒有正夫,隻有幾個侍夫,俞傾城接了府印,就是王府地位最高的男主人,而他也確實兢兢業業地履行這份職責,將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條。
他到底還是幫家人報了仇,俞家垮掉之後,新的皇商選出,而俞傾城還在青樓時就看過,那家主正是當時來找母親的人。於是借著王府勢力,他使了手段,讓那家人因為與當年同樣的理由被抄封,而家主就在母親噴灑鮮血的地方身首異處。
他當時坐在轎子裏,隻撩簾看了一眼,便擺手叫人起轎迴府,心中卻並無太大波動,隻是隱隱有些釋然。
新婚後整一年,吳王爺都對他愛意不減,兩人常坐於亭中,王爺喜歡聽他撫琴唱曲,他便
從不拒絕,而王爺則以笛聲相和。她也十分疼愛他,不隻是床笫間,就是平時也經常帶他出席一些皇族高官的聚會,由此俞傾城結識了不少位高權重之人,推杯換盞間,數番言語,就昭顯出他的與眾不同,就是不少看不起男子的女人也不免對他生了讚賞之心,時間長了,這些人便會登門拜訪,為的就是和他交談,請他出謀商討事宜。
吳王爺最開始就是欣賞俞傾城的這份睿智,但隨著拜訪王府客人的增多,她心裏開始不舒服。
這個男人什麽都好,就是太聰明了,他比女人都強,反倒襯出自己無用。而且他手裏把持著王府大權,若是他對自己有二心,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於是猜忌的種子悄悄埋下,可吳王爺到底還是愛他,便提出賜他為自己誕下孩子,俞傾城懷了孕,放在其他事上的精力就不會那麽多,而且她也確實想要一個屬於他們倆的孩子。
本來皇族長女應由正夫所出,但吳王爺坦言自己近幾年並無立正夫的意願,所以這個孩子可以讓俞傾城來生,大不了長子為庶,這是對夫郎的一種恩典。
俞傾城知道她心裏所想,最近王爺對他的忌憚都他都看在眼裏,為了消除這些顧慮,他同意喝下送子湯,與王爺行房。
可是他懷孕的消息最終走漏了風聲,皇上得知此事,反倒加緊了對吳王爺的壓迫,俞傾城後來甚至懷著孕還徹夜與王爺商討辦法。皇上的計謀沒有湊效,終於失了耐性,強勢立下詔書,讓自己的皇弟嫁與吳王爺為正夫,擇日完婚。
那時,俞傾城已有六個月的身孕。
一個月後,皇子風光入門,與俞傾城當初不同,皇子進門時簡直是普天同慶,正夫婚禮的套路一步不差,喜樂整整湊了一天。
大婚之後第二天,按禮數府裏其他夫郎要拜見正夫,俞傾城挺著七個月的身子跪下垂首奉茶,皇子端坐在上座,翹指接過來隻抿了一口便放在一邊。
然後還給他一碗墮子湯。
“既然我這正夫都在了,王爺的嫡長女應由我出,你肚子裏那個便墮了吧。”
俞傾城接過那碗漆黑的湯藥,並沒有動作,而是看向皇子旁邊坐著的吳王爺,可她隻是錯開視線,到底沒有出聲阻止。
這個孩子是她的,既然她都不想要,那他又如何堅持。
而且,俞傾城看著皇子唇邊那抹笑意,已經什麽都明了,皇上知道是自己站在吳王爺身後,她是個手段狠厲的君主,既不
能為自己所用,又怎麽會留著他。
於是他跪在地上,將那碗湯藥一飲而盡。
隨後而來的就是抽筋拔骨一樣的劇痛,像有尖刀在肚子裏翻攪,他滿身冷汗癱軟著被人抬下,並沒有迴去自己側夫的屋院,而是被帶到王府角落裏一處荒涼偏僻的小院。
俞傾城一個人躺在床上,因為疼痛甚至不能昏迷,獨自感受著肚子裏那個小生命在掙紮,在痛苦,可惜他作為父親,卻保不住它,最後終於再無聲息,家難之後,他第一次落下一滴淚,意識混沌之間,他看見禦醫帶著刀具進來。
這世界男人生子,全靠臍下的一條產線,從有孕開始,產線便顯現出來,隨著孩子成長漸漸成熟,直到生產之日,便會自動破開,而且愈合能力強大,隻用半個月,男子便可下地行走,身體恢複,與平時一般無二。
但未成熟的產線是不會自己破開的,未成形的胎兒還能流出去,若已經成了形,再流產時,便隻能用刀將產線破開,取出死嬰,孩子月數越久,刀口越大,也便越危險。
可能是因為流產的代價實在太大,這世界男子懷孕時並沒有太嬌弱,除非父體遭受重創,否側流產是不會輕易出現的症狀,而女人們也不會輕易讓夫郎墮胎,本來生子便要先喝送子湯,不存在意外之說,若是實在不想要了,也等孩子生下來再拋棄,否則,弄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俞傾城在喝下墮子湯時便已經清楚知道自己麵臨的是什麽,禦醫手起刀落,徹骨的疼痛襲來,他終於能夠昏了過去。
俞傾城到底沒想過自己還能醒來,下腹的刀口疼痛難忍,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讓他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之後他一直在這個院子裏養傷,皇子知道他醒來並沒什麽表示,而吳王爺過來看過,低頭不語,俞傾城躺在床上,沒有任何表情,聲音虛弱,卻十分平靜:“王爺,府印就在我原來住處衣櫃的暗格裏,傾城再不欠你。”
俞傾城在床上整整躺了兩個月,吳王爺期間偶爾過來,但每次都隻是坐一會兒,便匆匆離去,俞傾城也不再對她多說什麽。
皇子進門的目的,就是為了接管王府大權,從而圈禁吳王爺,再由皇上瓦解她的勢力,如今皇子處處逼迫,皇上也在朝堂上不斷施壓,她的處境比以前更水深火熱。
可這些都和俞傾城沒有關係了。
他好轉之後,便隻在這處小院裏走動,皇子有意隔絕他曾經在府裏栽培的勢力,隻派了一
個小侍來伺候他,也沒派醫生來給他調養身體,他便鑽研醫書,自己調養,廚房怠慢他,他便自己下廚。閑暇時就在院中種些花草,打理那株梅樹,每天坐在樹下看書,日子過得很是清淡。
家仇已報,又脫離了奴籍,吳王爺的恩也已經還清,他沒有什麽願望了。
這樣的日子整整過了兩年,俞傾城本以為他這輩子就會這樣過去,但卻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
皇子的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而第二個才終於是個女兒,吳王爺喜得千金,雖然不是自己喜歡的男人生的,可到底是個女兒,於是滿月酒擺了整整三天,這三天王府主屋方向一直是燈火通明,絲竹之樂,歡聲笑語就沒有斷過,王爺所有的夫郎全都出席,可卻沒有一個人來通知俞傾城。
他像是被所有人遺忘了,俞傾城望著夜裏明亮的方向,一個人站在燈火闌珊的小院裏,一隻手扶住梅樹,另一隻手卻緩緩攥緊。
終究太年輕啊,他還是會不甘心……
於是小世女的周歲宴結束之後,俞傾城兩年來第一次踏出院門,去找了吳王爺,向她索要一紙休書。
吳王爺看著他的眼神充滿懷念,這畢竟是他愛過的男人,而且這份愛意現在也沒有退去,可她卻沒臉再留住他了,於是仰天歎息,雖然習俗上嫁入皇族的男子終身不得離開,但她還是給了俞傾城休書,並送他出府。
俞傾城當初嫁給吳王爺時,並沒有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而是把一隻母親生前留給他的紅玉扳指作為嫁妝送給了王爺,算是替母親默認了她妻主的身份,如今被休離也沒再要迴來,而是帶著所有積蓄孤身去了珀州,又見到了清風。
清風曾是他還做花魁時的侍童,後來他進王府,並沒有將清風帶進去,因為他知道那裏也不是太平之地,便給了清風一筆不小的銀錢,叫他自己贖身,再找個地方過普通人的生活,沒想到清風就在珀州。
清風遇見俞傾城之後,詢問他如何能離開王府的原因,俞傾城便輕描淡寫地講了幾句,清風聽後痛哭著發誓再也不離開他。
於是俞傾城盤下了一處高樓,取名翠安居,雖是煙花之地,但隻收留無家可歸的落魄男子,他教導他們知識,告訴他們要學會為自己著想。
而他每天依舊研讀各類書籍,天暖便侍弄些花草,或是跟師傅學些防身功夫,偶爾研讀過新菜譜就下去備上一道,滿心滿眼,雲淡風輕。
心如止水。
他這次是真打算這樣過一輩子,但卻沒想到六年之後,他遇見了柳思。
於是一切開始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我虐了,我終於還是虐了!→_→
這個是一開始設定俞老板時就想好的,可慘了是不是_(:3」∠)_
突然想到一句歌詞:請允許我塵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過去,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裏,該隱瞞的事總清晰,千言萬語隻能無語,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哦原來你也在這裏。
大概是這樣?
不過我這麽逗比,怎麽可能讓俞老板辣麽可憐呢!所以下章結婚(^-^)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