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忌參與此案,愈發連審理結果都不過問一句。
那廂沈徽整肅詹府上下,連同太子太傅等人都受了牽連,但對太子卻隻是輕描淡地斥責過,便命其在報本宮中靜心讀書,等閑不必出來行走。
沈宇在東宮思過,朝臣們見不到儲君,於是漸漸有聲音傳出,說此案多半是提督太監授意為之,又有人將從前道聽途說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構建了一番,猜測著會一場大戲,恐怕不日就要在儲君和天子近臣之間展開。
這日容與方從司禮監衙門迴來,林升趕上來服侍他更衣,臉上神氣不大好看,一麵不平道,“上疏的那兩個人本就和咱們沒牽扯,素性都是狷介的主兒,一向眼睛長在腦門上的。如今外頭傳言真是冤了大人,要說現如今內閣六部、京衛、北司哪裏沒有咱們的人,偏就隻是禦史台這些人磨牙罷了。”
容與淨過手,撩袍在圈椅上坐了,似有意閉目養神一會兒,良久才問,“外頭還有什麽說法?”
林升皺眉遲疑道,“有人據此猜測,太子這迴怕是難獨身其身,連帶著監國都有可能受影響,就是不知萬歲爺會不會留下大人在京裏,如今外頭議論紛紛,都在說該留您坐鎮,將太子暫時禁足東宮。”
容與半睜開眼,將一縷意味深長的笑掩蓋在長睫之下,“那兩個都察院的人和儲君可有牽扯?”
林升愣了愣,似乎吸了一口氣,“大人懷疑,那二人上疏卻是太子安排的?”
倘若這出戲是沈宇自導自演,加上前朝有人出力護持,那麽也就算不上什麽了不得的汙點,糾其目的呢?如果是為留下他,眼下看理由仍是不充分。沈徽近日,又已當著內閣大佬的麵表明態度,並不打算為此事遺罪太子。
林升想了半日,終是搖頭道,“那兩個禦史,至今沒查出和太子有過接觸……”
“若真是他的人我反倒不怕,”容與打斷他的話,笑意寡淡,“此事連楚鐸事先都不曉得,便是透著古怪,隻希望,是我過於風聲鶴唳了。”
在房中歇息一刻,容與才又轉去乾清宮,和沈徽不過說了一會子話,外頭忽有內侍來報,刑部侍郎蔣錄有要事奏報。
蔣錄來麵聖的目的,除卻匯報詹府犯官行賄一案,更有另一樁大案要向沈徽稟明。
“臣等日前抄沒犯官家宅,查抄出的東西裏頭,有一幅時人推崇的平山畫作,溪山泛艇圖,此畫並非尋常之物,牽涉出不久前順天府接手的案子。
一名盧姓商人狀告,有人指使家奴巧取豪奪,為奪他收藏的幾幅丹青,不惜害得他幾近家破人亡。而那畫,據盧姓商人說,正是為搶了去賄賂一個當朝權貴。”
沈徽聽到此處,鳳目裏閃過森森寒意,“你隻明說,那人是誰?”
蔣錄頓了頓,像是有意,又似是無意地掃過禦座旁端立的人,“正是提督太監林容與。”
話音落,有內侍突然急急來報,說太子殿下此刻正在殿外脫簪戴罪,並命他轉述言語至禦前,“稟萬歲爺,殿下說,詹府一案牽連愈廣,如今連……連林太監亦牽扯其間,怕是內中有誣陷之嫌,林太監一向奉公守法,不曾行絲毫有違國法綱紀之舉,此事必有蹊蹺,請萬歲爺明查,還林太監一個公道。”
太子的迴護之言,充分激發了刑部侍郎滿心不忿,他立刻梗直了脖子,據理力爭道,“皇上,那證詞乃是千真萬確,臣會同順天府尹連夜再審過了那商人。且旁的不說,單隻區區一個商賈,如何能將內廷中官姓氏名誰說得一清二楚。其人因此被害得家破人亡,定然是親耳聽聞犯官家奴,言語中提到過林太監,事關重大,還望皇上下旨徹查。”
“親耳聽見,倘若是故意說給他聽呢?”迴答這話的不是麵沉如水的皇帝,而是麵上波瀾不興,站姿筆挺的提督太監,他忽然出聲,嘴角漾起一抹事不關己,從容淡漠的淺笑,“林某想不出為兩個詹事府府丞,何需如此大費周章,又何必非要借他們的手,才能拿到我想要的東西?林某和這兩個人少有往來,不諱言的說,外頭人如今也都清楚,便是要來投我,也須先知曉林某門下規矩才行。”
他毫不遮掩,坦蕩的說出來,蔣錄不禁一怔,旋即也明白他的意思,林容與的怪癖他早有耳聞,絕非油鹽不進,於合情合理的場麵下,金銀財帛都不會推拒,惟有丹青翰墨,是堅決不受的,可那盧姓商人的供狀還在他案頭擺著,想了想,蔣錄昂然道,“廠公權傾內外,向來無人敢指摘,東宮之人亦久聞廠公威名,隻是得意太久一時忘了規矩,有恃無恐也未可知。”
這話敢當著沈徽的麵說,也不知誰才是真的有恃無恐,又或者,是利誘太過豐厚,讓人實在無從拒絕?
沈徽滿臉不耐,斷然道,“此案必是要審清楚。那二人若是說謊,當為欺君!朕明日便即啟程,離京期間,著刑部將他二人仔仔細細審問,待朕迴鑾,務必要審出個結果。”
蔣錄不敢猶豫,忙欠身領命,可等了半天,皇帝再沒有別的吩咐,他瞥一眼
容與,不得已咬牙堅持道,“隻是提督太監身份不同,按說刑部卻也不便審問,可臣以為林太監雖不能說是待罪之人,但總有嫌疑未曾洗清,若是明日陪侍皇上一道前往祭天確是不妥。一則,這傳出去,難免讓人覺得宮規廢弛。二則,祭天原有敬告上天之意,倘若有品行不端者侍奉禦前,隻怕屆時會有違天意。”
好一番冠冕堂皇言之鑿鑿的說辭,想來就是沈徽此刻也不便公然拒絕。容與在心內冷笑,太子選在禦駕即將離京前夕發難,自不在於想要立刻降罪,而是意在將他留在京裏。
沈徽沉吟良久,頷首道,“事情既牽涉他,朕可以廠臣留下,靜待刑部查明真相。”捕捉到蔣錄臉上露出一絲喜色,他繼續道,“在此期間,林容與且出宮休養,不必在內廷當值。任何人不準以查證理由召見,不許踏入他居所半步,他的事隻有等朕迴來才可議處。”
蔣錄聞言怔愣一瞬,咽了咽吐沫無奈躬身應是,臉上帶著幾分出師不利的悻悻,告退出了乾清宮。
第120章私會
等人都走了,殿內外恢複一派寧靜。沈徽略顯頹然地靠在椅背上,像是不願直視容與,半晌才道,“我也隻能做到這個份上了,希望你不要怪我。”
容與笑笑,看身旁沒有座椅,索性蹲踞下來,望著沈徽的臉,“怎麽會呢,你已經盡力了。依國法,我既涉案就該留在京裏隨時聽候聆訊,如此安排,已給了我極大的便利。”
沈徽默然,到底不甘心,打了一會兒小算盤,轉頭切切看他,“反正都說不許旁人上門騷擾,你是不是在宅子裏也沒人知道,幹脆喬裝陪我去泰山,一路上說不定更方便……”
見容與低頭笑起來,他又仿佛被窺破心事,臉上訕訕的,“我是不放心,怕他們暗地裏耍什麽把戲。我不在京裏,到底沒人護著你。”
真是患得患失,容與隻覺好笑,主動握了握他的手,“你安排得極周到,正和我心意。我在外頭比在宮裏更安全。這事我知道該怎麽處理,你隻管放心去封禪,等迴來時,案子也就該有眉目了。”
沈徽看他堅持,其實心裏也清楚,放他出宮去,外頭自有西廠的人小心護衛,且隨時可以調派,他手裏又握有不少京畿官員的陰私把柄,想要拿捏住刑部不成問題。隻是難免關心則亂,又覺得委實對不住他,想想前些日子剛承諾過要護好他的話,如今這情形簡直就是打自己的臉。
心頭湧上不安,合著憤懣,沈徽蹙眉生出三分惱
怒,揚聲喚了人進來,隻問,“太子可還在外頭?”
內臣迴答是,得到肯定答案,沈徽不耐地揮手,“叫他不必作態,迴報本宮好生思他的過,朕自會安排輔臣留京,免得他力不從心。”
這話說得極重,已接近斥責。想來沈宇聽了必是羞憤難當,然而麵上依舊得裝出恭敬模樣,甚至是誠惶誠恐,方能讓傳旨的人挑不出一絲錯漏。
隔日沈徽終是按原計劃離開京師,一路南下。容與也收拾妥當,帶了隨侍之人迴到宮外自家宅子。
見林升等人搬了不少物事進來,闔府上下都甚是驚訝。方玉忙忙地迎出來,見狀是又喜又憂,不大好當麵問容與,便一把拉住林升,悄聲道,“究竟是怎麽了?好端端的做什麽出來休養,莫非是被貶了不成?前兒皇上出京,居然也沒叫他陪著,你老實說,是不是出了什麽事?”
女人就是敏感難纏,林升被問得直撓頭,“你別亂說,大人是什麽人,向來最得皇上信重!再說能有什麽事兒,你隻安心服侍好大人就是了。來了這半日,也不見你有個笑模樣,成日家盼著等著,這會子見了倒不高興?”
“你少和我花馬掉嘴扯閑篇,什麽最得信任,聖眷隆重,全是空話。”方玉丟過一記白眼,不屑道,“皇帝佬兒有幾個是講情的,這麽些年了,還不過是把他架在那上頭讓人恨著又怕著,拿他當刀使罷了。偏他還是個實心腸!”
君恩深重這類大道理,和女人到底難說分明,林升懶得多解釋,自去安置整理東西。倒是容與一朝出了宮,可是見天兒得空閑,接下來好一段日子過得好似度假一樣愜意。
可以一覺睡到天光,可以心無旁騖地放空,什麽紛擾雜事都不必理會,更沒有任何人敢前來打擾。
偶爾和方玉下棋閑談,或是在書房裏精心練字,一顆心漸漸安定下來,隻是終究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每到傍晚時分,還是會有西廠秘報的信函放置在他書案上。
如此過了十日,刑部會審完畢,終於將那兩個府丞行賄的對象確定為容與,據衛延等人暗中查探,那廂蔣錄已擬定翌日便結案,將奏疏上報監國太子。
所有來龍去脈林升都清楚,見容於平靜依舊,不免著急,“大人預備怎麽處置,難道放任他們憑空無賴不成?”
“太子這迴的注下得不算小,連自家都不惜連累上。”容與難得奚落兩句,言罷,將案上一封寫就的書信封好,起身道,“差個穩妥的人,把這個送到總
布胡同馮府,你來替我更衣。”
林升腦子轉得飛快,當即明白了他說的是誰,也不再廢話,一一按他吩咐照辦,又拿了蟒袍、金帶,將那嵌寶玉帶係在他腰間,又踮著腳略正了正他頭上的小金冠。
一切整理妥當,才垂手低聲問,“大人覺得他會來麽?萬歲爺可是吩咐過,不許他們上門來見您。”
容與沒迴答,看了一眼窗外,恰好正是暮色四合的時候。
金烏西墜,街麵上人煙越來越少,容與主仆好整以暇在書房閑話,不多時即有下人來報,“有客到,目下車馬停在西角門處。”
容與一笑,輕聲說了句,“果然不敢違拗聖意,”再抬眸,吩咐道,“好生有請,將客帶至書房。”
來人旋即便至,穿著一身不算起眼的藍色直裰,臉上分明帶著氣急敗壞的焦灼,進門直愣愣地起手,“叨擾林公了。”
容與含笑說無妨,比手請他坐了,屏退其餘人,取出建州新貢的大紅袍。爐子上銀瓶水初沸,他負手閑閑聽著,神色不急不緩,隻看得來人愈發心急如焚,“都什麽時候了,林公還有閑心弄這些風雅,請公……”
“馮大人,”麵容清和的權璫開口截斷他的話,臉上依然掛著令人如沐春風般的淡笑,“無論到什麽境地,都該心平靜氣。大人眼下的處境未必糟過林某人,何用這般焦慮?莫非是怕人瞧見造訪下處?萬歲爺的確囑咐過,任何人不得借審案之由見我,可大人一身私服,當是前來與林某品茶閑談,既是私會,可還有什麽值當擔心的。”
他一把聲音清越柔和,聽久了仿佛能驅散些心頭煩躁,可話裏的意思又著實讓人氣悶。刑部尚書馮坤低下頭,看看自家身上襴袍,再看看那氣宇軒昂的權璫遍體華服,這又該做何解?分明就是擺出公事公辦的架勢!
“林公,”馮坤長歎了一聲,自袖中取出一封信來,“您打發人送給我這個,究竟是什麽意思?這上頭的字,一望而知乃出自儲君,可信上所書內容全是捏造,馮某從不曾和殿下達成過如此約定。”
他說著,憤而抖落開那信,一道道褶皺隨即展露出來,清楚昭示著,那頁輕薄的素馨紙曾經遭受過怎樣的蹂躪,也昭示著看信人在目睹文字的一瞬,曾經怎樣氣血上湧怒不可遏。
雖然皺皺巴巴,可上麵的字還是能清晰映入眼,端正的楷書,一筆一劃全是勁削的味道,倘若出自一個十歲少年之手,足可以想見,平日裏他有多認真對待書法一道。
——聞尚書次女公子年齡與孤相仿,端婉貞淑蕙質蘭心,孤心慕已久,隻待來年議及儲妃人選,當向父皇貴妃求娶之。
馮尚書指著那信,手指尖都在顫,“林公不妨明言,究竟要馮某如何是好?且,且這分明就是構陷!”
“是構陷!”容與仰麵笑了笑,“敢問馮大人,林某此舉與貴部現下所做之事相比,卻又有何不同?”
中年尚書悲憤地看了他一眼,“總之這信乃是偽造,信中所書之事,馮某絕不會認。”
“大人不認,那麽可知殿下會不會認?萬歲爺又會不會認?白紙黑字即可為明證,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紙上字跡和殿下慣常所書一模一樣,大人又何必急急忙忙造訪下處?又或者說,如果信中內容不是殿下親口允諾,大人更加不必這般惱羞成怒。倘若林某沒猜錯的話,日前馮夫人入宮覲見貴妃,兩下裏商議的,也是這件事罷?”
馮坤張口,嘴唇抖了幾抖,“殿下是曾有求娶小女之意,可也不能說,就是和這案子有什麽關聯,林公隻不過是猜測罷了,而且是過於捕風捉影的猜測。”
“一封信是捕風捉影,再加上一封禦筆親批的秘折呢?”容與將案上一本冊子遞給馮坤,淡淡陳述,“萬歲爺親筆手書,大人想必不會再看錯了。”
趁著對方盯著那字字句句,麵色逐漸變化之時,他撩袍坐下,輕拂衣襟慢悠悠道,“大人宦海沉浮二十載,當知道坐到
那廂沈徽整肅詹府上下,連同太子太傅等人都受了牽連,但對太子卻隻是輕描淡地斥責過,便命其在報本宮中靜心讀書,等閑不必出來行走。
沈宇在東宮思過,朝臣們見不到儲君,於是漸漸有聲音傳出,說此案多半是提督太監授意為之,又有人將從前道聽途說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構建了一番,猜測著會一場大戲,恐怕不日就要在儲君和天子近臣之間展開。
這日容與方從司禮監衙門迴來,林升趕上來服侍他更衣,臉上神氣不大好看,一麵不平道,“上疏的那兩個人本就和咱們沒牽扯,素性都是狷介的主兒,一向眼睛長在腦門上的。如今外頭傳言真是冤了大人,要說現如今內閣六部、京衛、北司哪裏沒有咱們的人,偏就隻是禦史台這些人磨牙罷了。”
容與淨過手,撩袍在圈椅上坐了,似有意閉目養神一會兒,良久才問,“外頭還有什麽說法?”
林升皺眉遲疑道,“有人據此猜測,太子這迴怕是難獨身其身,連帶著監國都有可能受影響,就是不知萬歲爺會不會留下大人在京裏,如今外頭議論紛紛,都在說該留您坐鎮,將太子暫時禁足東宮。”
容與半睜開眼,將一縷意味深長的笑掩蓋在長睫之下,“那兩個都察院的人和儲君可有牽扯?”
林升愣了愣,似乎吸了一口氣,“大人懷疑,那二人上疏卻是太子安排的?”
倘若這出戲是沈宇自導自演,加上前朝有人出力護持,那麽也就算不上什麽了不得的汙點,糾其目的呢?如果是為留下他,眼下看理由仍是不充分。沈徽近日,又已當著內閣大佬的麵表明態度,並不打算為此事遺罪太子。
林升想了半日,終是搖頭道,“那兩個禦史,至今沒查出和太子有過接觸……”
“若真是他的人我反倒不怕,”容與打斷他的話,笑意寡淡,“此事連楚鐸事先都不曉得,便是透著古怪,隻希望,是我過於風聲鶴唳了。”
在房中歇息一刻,容與才又轉去乾清宮,和沈徽不過說了一會子話,外頭忽有內侍來報,刑部侍郎蔣錄有要事奏報。
蔣錄來麵聖的目的,除卻匯報詹府犯官行賄一案,更有另一樁大案要向沈徽稟明。
“臣等日前抄沒犯官家宅,查抄出的東西裏頭,有一幅時人推崇的平山畫作,溪山泛艇圖,此畫並非尋常之物,牽涉出不久前順天府接手的案子。
一名盧姓商人狀告,有人指使家奴巧取豪奪,為奪他收藏的幾幅丹青,不惜害得他幾近家破人亡。而那畫,據盧姓商人說,正是為搶了去賄賂一個當朝權貴。”
沈徽聽到此處,鳳目裏閃過森森寒意,“你隻明說,那人是誰?”
蔣錄頓了頓,像是有意,又似是無意地掃過禦座旁端立的人,“正是提督太監林容與。”
話音落,有內侍突然急急來報,說太子殿下此刻正在殿外脫簪戴罪,並命他轉述言語至禦前,“稟萬歲爺,殿下說,詹府一案牽連愈廣,如今連……連林太監亦牽扯其間,怕是內中有誣陷之嫌,林太監一向奉公守法,不曾行絲毫有違國法綱紀之舉,此事必有蹊蹺,請萬歲爺明查,還林太監一個公道。”
太子的迴護之言,充分激發了刑部侍郎滿心不忿,他立刻梗直了脖子,據理力爭道,“皇上,那證詞乃是千真萬確,臣會同順天府尹連夜再審過了那商人。且旁的不說,單隻區區一個商賈,如何能將內廷中官姓氏名誰說得一清二楚。其人因此被害得家破人亡,定然是親耳聽聞犯官家奴,言語中提到過林太監,事關重大,還望皇上下旨徹查。”
“親耳聽見,倘若是故意說給他聽呢?”迴答這話的不是麵沉如水的皇帝,而是麵上波瀾不興,站姿筆挺的提督太監,他忽然出聲,嘴角漾起一抹事不關己,從容淡漠的淺笑,“林某想不出為兩個詹事府府丞,何需如此大費周章,又何必非要借他們的手,才能拿到我想要的東西?林某和這兩個人少有往來,不諱言的說,外頭人如今也都清楚,便是要來投我,也須先知曉林某門下規矩才行。”
他毫不遮掩,坦蕩的說出來,蔣錄不禁一怔,旋即也明白他的意思,林容與的怪癖他早有耳聞,絕非油鹽不進,於合情合理的場麵下,金銀財帛都不會推拒,惟有丹青翰墨,是堅決不受的,可那盧姓商人的供狀還在他案頭擺著,想了想,蔣錄昂然道,“廠公權傾內外,向來無人敢指摘,東宮之人亦久聞廠公威名,隻是得意太久一時忘了規矩,有恃無恐也未可知。”
這話敢當著沈徽的麵說,也不知誰才是真的有恃無恐,又或者,是利誘太過豐厚,讓人實在無從拒絕?
沈徽滿臉不耐,斷然道,“此案必是要審清楚。那二人若是說謊,當為欺君!朕明日便即啟程,離京期間,著刑部將他二人仔仔細細審問,待朕迴鑾,務必要審出個結果。”
蔣錄不敢猶豫,忙欠身領命,可等了半天,皇帝再沒有別的吩咐,他瞥一眼
容與,不得已咬牙堅持道,“隻是提督太監身份不同,按說刑部卻也不便審問,可臣以為林太監雖不能說是待罪之人,但總有嫌疑未曾洗清,若是明日陪侍皇上一道前往祭天確是不妥。一則,這傳出去,難免讓人覺得宮規廢弛。二則,祭天原有敬告上天之意,倘若有品行不端者侍奉禦前,隻怕屆時會有違天意。”
好一番冠冕堂皇言之鑿鑿的說辭,想來就是沈徽此刻也不便公然拒絕。容與在心內冷笑,太子選在禦駕即將離京前夕發難,自不在於想要立刻降罪,而是意在將他留在京裏。
沈徽沉吟良久,頷首道,“事情既牽涉他,朕可以廠臣留下,靜待刑部查明真相。”捕捉到蔣錄臉上露出一絲喜色,他繼續道,“在此期間,林容與且出宮休養,不必在內廷當值。任何人不準以查證理由召見,不許踏入他居所半步,他的事隻有等朕迴來才可議處。”
蔣錄聞言怔愣一瞬,咽了咽吐沫無奈躬身應是,臉上帶著幾分出師不利的悻悻,告退出了乾清宮。
第120章私會
等人都走了,殿內外恢複一派寧靜。沈徽略顯頹然地靠在椅背上,像是不願直視容與,半晌才道,“我也隻能做到這個份上了,希望你不要怪我。”
容與笑笑,看身旁沒有座椅,索性蹲踞下來,望著沈徽的臉,“怎麽會呢,你已經盡力了。依國法,我既涉案就該留在京裏隨時聽候聆訊,如此安排,已給了我極大的便利。”
沈徽默然,到底不甘心,打了一會兒小算盤,轉頭切切看他,“反正都說不許旁人上門騷擾,你是不是在宅子裏也沒人知道,幹脆喬裝陪我去泰山,一路上說不定更方便……”
見容與低頭笑起來,他又仿佛被窺破心事,臉上訕訕的,“我是不放心,怕他們暗地裏耍什麽把戲。我不在京裏,到底沒人護著你。”
真是患得患失,容與隻覺好笑,主動握了握他的手,“你安排得極周到,正和我心意。我在外頭比在宮裏更安全。這事我知道該怎麽處理,你隻管放心去封禪,等迴來時,案子也就該有眉目了。”
沈徽看他堅持,其實心裏也清楚,放他出宮去,外頭自有西廠的人小心護衛,且隨時可以調派,他手裏又握有不少京畿官員的陰私把柄,想要拿捏住刑部不成問題。隻是難免關心則亂,又覺得委實對不住他,想想前些日子剛承諾過要護好他的話,如今這情形簡直就是打自己的臉。
心頭湧上不安,合著憤懣,沈徽蹙眉生出三分惱
怒,揚聲喚了人進來,隻問,“太子可還在外頭?”
內臣迴答是,得到肯定答案,沈徽不耐地揮手,“叫他不必作態,迴報本宮好生思他的過,朕自會安排輔臣留京,免得他力不從心。”
這話說得極重,已接近斥責。想來沈宇聽了必是羞憤難當,然而麵上依舊得裝出恭敬模樣,甚至是誠惶誠恐,方能讓傳旨的人挑不出一絲錯漏。
隔日沈徽終是按原計劃離開京師,一路南下。容與也收拾妥當,帶了隨侍之人迴到宮外自家宅子。
見林升等人搬了不少物事進來,闔府上下都甚是驚訝。方玉忙忙地迎出來,見狀是又喜又憂,不大好當麵問容與,便一把拉住林升,悄聲道,“究竟是怎麽了?好端端的做什麽出來休養,莫非是被貶了不成?前兒皇上出京,居然也沒叫他陪著,你老實說,是不是出了什麽事?”
女人就是敏感難纏,林升被問得直撓頭,“你別亂說,大人是什麽人,向來最得皇上信重!再說能有什麽事兒,你隻安心服侍好大人就是了。來了這半日,也不見你有個笑模樣,成日家盼著等著,這會子見了倒不高興?”
“你少和我花馬掉嘴扯閑篇,什麽最得信任,聖眷隆重,全是空話。”方玉丟過一記白眼,不屑道,“皇帝佬兒有幾個是講情的,這麽些年了,還不過是把他架在那上頭讓人恨著又怕著,拿他當刀使罷了。偏他還是個實心腸!”
君恩深重這類大道理,和女人到底難說分明,林升懶得多解釋,自去安置整理東西。倒是容與一朝出了宮,可是見天兒得空閑,接下來好一段日子過得好似度假一樣愜意。
可以一覺睡到天光,可以心無旁騖地放空,什麽紛擾雜事都不必理會,更沒有任何人敢前來打擾。
偶爾和方玉下棋閑談,或是在書房裏精心練字,一顆心漸漸安定下來,隻是終究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每到傍晚時分,還是會有西廠秘報的信函放置在他書案上。
如此過了十日,刑部會審完畢,終於將那兩個府丞行賄的對象確定為容與,據衛延等人暗中查探,那廂蔣錄已擬定翌日便結案,將奏疏上報監國太子。
所有來龍去脈林升都清楚,見容於平靜依舊,不免著急,“大人預備怎麽處置,難道放任他們憑空無賴不成?”
“太子這迴的注下得不算小,連自家都不惜連累上。”容與難得奚落兩句,言罷,將案上一封寫就的書信封好,起身道,“差個穩妥的人,把這個送到總
布胡同馮府,你來替我更衣。”
林升腦子轉得飛快,當即明白了他說的是誰,也不再廢話,一一按他吩咐照辦,又拿了蟒袍、金帶,將那嵌寶玉帶係在他腰間,又踮著腳略正了正他頭上的小金冠。
一切整理妥當,才垂手低聲問,“大人覺得他會來麽?萬歲爺可是吩咐過,不許他們上門來見您。”
容與沒迴答,看了一眼窗外,恰好正是暮色四合的時候。
金烏西墜,街麵上人煙越來越少,容與主仆好整以暇在書房閑話,不多時即有下人來報,“有客到,目下車馬停在西角門處。”
容與一笑,輕聲說了句,“果然不敢違拗聖意,”再抬眸,吩咐道,“好生有請,將客帶至書房。”
來人旋即便至,穿著一身不算起眼的藍色直裰,臉上分明帶著氣急敗壞的焦灼,進門直愣愣地起手,“叨擾林公了。”
容與含笑說無妨,比手請他坐了,屏退其餘人,取出建州新貢的大紅袍。爐子上銀瓶水初沸,他負手閑閑聽著,神色不急不緩,隻看得來人愈發心急如焚,“都什麽時候了,林公還有閑心弄這些風雅,請公……”
“馮大人,”麵容清和的權璫開口截斷他的話,臉上依然掛著令人如沐春風般的淡笑,“無論到什麽境地,都該心平靜氣。大人眼下的處境未必糟過林某人,何用這般焦慮?莫非是怕人瞧見造訪下處?萬歲爺的確囑咐過,任何人不得借審案之由見我,可大人一身私服,當是前來與林某品茶閑談,既是私會,可還有什麽值當擔心的。”
他一把聲音清越柔和,聽久了仿佛能驅散些心頭煩躁,可話裏的意思又著實讓人氣悶。刑部尚書馮坤低下頭,看看自家身上襴袍,再看看那氣宇軒昂的權璫遍體華服,這又該做何解?分明就是擺出公事公辦的架勢!
“林公,”馮坤長歎了一聲,自袖中取出一封信來,“您打發人送給我這個,究竟是什麽意思?這上頭的字,一望而知乃出自儲君,可信上所書內容全是捏造,馮某從不曾和殿下達成過如此約定。”
他說著,憤而抖落開那信,一道道褶皺隨即展露出來,清楚昭示著,那頁輕薄的素馨紙曾經遭受過怎樣的蹂躪,也昭示著看信人在目睹文字的一瞬,曾經怎樣氣血上湧怒不可遏。
雖然皺皺巴巴,可上麵的字還是能清晰映入眼,端正的楷書,一筆一劃全是勁削的味道,倘若出自一個十歲少年之手,足可以想見,平日裏他有多認真對待書法一道。
——聞尚書次女公子年齡與孤相仿,端婉貞淑蕙質蘭心,孤心慕已久,隻待來年議及儲妃人選,當向父皇貴妃求娶之。
馮尚書指著那信,手指尖都在顫,“林公不妨明言,究竟要馮某如何是好?且,且這分明就是構陷!”
“是構陷!”容與仰麵笑了笑,“敢問馮大人,林某此舉與貴部現下所做之事相比,卻又有何不同?”
中年尚書悲憤地看了他一眼,“總之這信乃是偽造,信中所書之事,馮某絕不會認。”
“大人不認,那麽可知殿下會不會認?萬歲爺又會不會認?白紙黑字即可為明證,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紙上字跡和殿下慣常所書一模一樣,大人又何必急急忙忙造訪下處?又或者說,如果信中內容不是殿下親口允諾,大人更加不必這般惱羞成怒。倘若林某沒猜錯的話,日前馮夫人入宮覲見貴妃,兩下裏商議的,也是這件事罷?”
馮坤張口,嘴唇抖了幾抖,“殿下是曾有求娶小女之意,可也不能說,就是和這案子有什麽關聯,林公隻不過是猜測罷了,而且是過於捕風捉影的猜測。”
“一封信是捕風捉影,再加上一封禦筆親批的秘折呢?”容與將案上一本冊子遞給馮坤,淡淡陳述,“萬歲爺親筆手書,大人想必不會再看錯了。”
趁著對方盯著那字字句句,麵色逐漸變化之時,他撩袍坐下,輕拂衣襟慢悠悠道,“大人宦海沉浮二十載,當知道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