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不改,“務必二字用得令人不解,請問為何我一定要答允?”
楊楠咬著唇,半日發狠道,“因為廠公欠小人和小人母親,一個完整的天倫。”
這話聽得人情不自禁地想笑,世上還有如此昏聵之人,居然拿這個來脅迫他。倘若他真是他們口中奸佞小人,這種程度的要挾又有何用?
容與掃了他一眼,應以一記意味不明的笑,“你所求之事,我心中有數。迴去等消息便是。”
及至宴罷,容與再沒看見楊楠的身影,陳閣老依舊親送他出府,一麵笑道,“廠公和文臣可論道,和武將相處也能禮賢下士,如此謙雅從容,怪不得能令萬歲爺器重。”
容與擺首謙笑,“陳公謬讚,林某充其量沾了隨和二字罷了。”
“不然,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陳閣老拈須,目光在權鐺精致的眉眼間流連,“老夫素好釋道,曾見金剛經上有一言,曰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敢問廠公,這四相皆為何解?”
容與想了片刻,微微一笑,試著答道,“我相曰自以為是;人相即人雲亦雲;壽者相為雅不可及;眾生相當為俗不可耐。”
陳閣老凝目再道,“那麽佛曰,四相皆無,又作何解?”
這迴並沒多想,容與接口應他,“處人世間,既要懂人雲亦雲,也要會自以為是;既能和至雅者曲高和寡;也要能融入阡陌紅塵,做一個下裏巴人。”
陳閣老點頭笑笑,深深看了他兩眼,半晌收迴目光,起手請他上馬,眼望他端坐馬背上筆直修正的身姿漸行漸遠,方衝著身後緩緩步出大門的人說,“此人非池中物,乃有大智慧。日後你在他麵前休要妄言,舉凡他主張的,你皆不要反對。”
來人正是禮部左侍郎項慎,隻是他猶有不解,“一介權璫罷了,座師何用如此抬舉?”
陳閣老乜著他,哼笑一聲,“他若隻知人雲亦雲,自不足懼,若隻知自以為是,也不難參劾,最怕他知道什麽時候該人雲亦雲,什麽時候又該自以為是。無論何種樣人,他俱能有辦法安撫,若不是他身份敏感,隻怕世人都教他收攏了去。我冷瞧了半輩子,官場上多少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項慎聽得眉峰一緊,不自覺舉目再望,可茫茫人海間,卻是早已尋不見那道清正修長的身影。
隔了幾日,容與定下啟程巡視海疆的日期,想著這一去又是數月,還該和方玉知會一聲,順道看看她
近來過得如何。
出西華門直奔宣武門外大街,一行人在府門前下馬,容與迴眸看一眼身後隨眾,除卻西廠心腹更兼有幾個天子近衛。
論陣仗委實不小,如今他出門身後跟著至少不下二十人,原是為沈徽擔憂,未雨綢繆的對他叮囑,“你這會子樹大招風,在宮裏也就罷了,出門在外還是謹慎小心些,且現如今你是何等身份,該有的氣派一樣不能缺。”
容與辯不過他,隻好一一照辦,從此後再不得獨來獨往的逍遙自在。這廂甫一下馬,一旁參天老樹後立時竄出一個人,身穿一襲青色官服,草草向他一拱手,“廠公大人一向安好,在下岑槿特來拜謁。”
說完直起身,露出染了寒霜一樣的臉,容與明知他來做什麽,隻微微頷首,以官稱喚他,“岑僉事有何貴幹?”
楊楠看了看權璫身後鮮衣怒馬的侍衛番子,毫不掩飾的冷笑了下,“廠公聲勢太過煊赫,下官不過是有幾句話想要請教。可否令隨眾先行退去,下官一介書生,兩袖空空,廠公大可不必憂心。”
“既是讀書人,當知曉事無不可對人言,”容與不理會他的要求,言簡意賅的說,“請講。”
楊楠被噎得窒了片刻,知道拗不過這權勢滔天的人,隻得忍下氣,冷聲道,“前日一紙詔書下,卻是將在下發去貴州府提刑按察司任僉事,敢問廠公一句,為何出爾反爾?莫非那日答應在下之時,就已然存了欺騙戲弄之心?”
容與搖搖頭,“我騙你什麽?又何曾答應過你什麽?”
“你……”氣急敗壞的人倒吸一口氣,這才驚覺自己當日太過輕信,不由惱恨得咬牙切齒,“廠公不是說過,會不計前嫌?”
容與輕聲一笑,“你我既無前緣,何來嫌隙?岑僉書此話疑點頗多,我看終究是你多慮了。”
楊楠窒了窒,複恨恨道,“廠公果然安心要狹私報複?”
容與好整以暇,看著對方眼底一點點生出焦慮憤懣,仍是淡淡一笑,聲音卻冷了下來,“這話更教人不解,似乎是岑僉事狹私要挾在前。所謂世法平等,請問僉事讀書濟世的初衷是什麽,為官入仕的目的又是什麽?寒窗十載,苦心孤詣,卻原來存著挑三揀四之心。莫非是嫌官階不夠,還是擔憂升遷太慢?究竟是哪一條讓你覺得不滿?如尚有自知之明認為能力不濟,大可向朝廷請辭。如想要一蹴而就,那麽可有考慮過你今日言行,對旁人豈非太不公平?”
楊楠被他一番指
責說得臉上紅白交替,容與見他氣悶無言,也懶得理會,繞過他人徑自去了。
身後人確是再沒了說辭,在踏進府門之前,容與迴首一顧,聲音不高不低,撂下最後一句,“我從沒欠過你什麽,對你和令先尊,林某人俯仰天地無愧於心。”
第100章孤臣孽子
匆匆看過方玉,容與沒做太多逗留。其實長日無事,她已自覺學起了佛,閑時抄寫經文以靜心,自幼得牙婆精心教養,她那一手蠅頭小楷寫得清麗無雙,堪稱字娟人秀。
至於從前和現在,都屬欲說還休的那些寂寞,也就無聲無息地,被掩蓋在甘之如飴的清心寡欲裏頭。
步出大門,早已看不見楊楠其人。旁人不大知他們的恩怨,林升自是一清二楚,架不住催馬上前低聲問,“前兒那折子批下來,是大人親筆否了,不教姓楊的入翰林院,又將他發去貴州司。方才瞧他氣急敗壞的模樣,八成這賬又記在您頭上了。隻是這種小人日後難保再惹麻煩,畢竟仗著讀了幾本書,罵起人來可是陰損刻毒得很。”
容與不迴頭,似笑了一笑,“讀書人胡攪蠻纏,靠的是手裏一支筆,放他在京裏進翰林院才更麻煩。讓他去貴州司,看看窮山惡水之下,黎民百姓如何艱難生活,倘若他還有得救,興許能悟到一些也未可知。”
說話間,馬背上那精致身形不動如山,半晌過去,複淡淡揮灑一句,“所謂小人,無論施恩還是懲戒,皆會惹他不滿,倘若他立意報複,我自有對付小人的辦法。”
林升琢磨著他話裏的意思,再望一眼那挺拔雋秀的身形,隻覺得這位堪稱是自己恩主的人,仿佛漸漸地也有了一些不易察覺的改變。譬如越發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對人對事越發有了一種雖不尖銳,卻很是剛硬的態度。
“可惜……有些人為了權勢,連道義都能不顧。”林升嗟歎一聲,為這件事做了個總結,“我看這些惡性,終究是難有改變。”
麵前的人笑了笑,轉頭看他一刻,忽然問,“那麽你覺得權勢和道義,哪個重要?”
林升眼神發懵,這麽明顯的答案還用再說?可他的恩主還在等他迴答,神情間還帶著些他看不大懂的興味。
“是……道義?”不明所以的少年試探著說。
容與眯起雙目,以沉默來否定他的答案。林生心裏咯噔一響,躊躇著道,“難道是權勢?”
容與深深看他,仍是搖了搖頭,“都重要。如果沒有
權勢,你連基本的道義都維護不了。”
說罷轉過頭去,手中錯金珊瑚柄馬鞭揚起,倏忽間,人已去得遠了。
到了六月裏,禦駕啟程前往福山。皇帝親臨,當地官員自是戰戰兢兢,唯恐有一點閃失不周。及至寶船到達港口,早有應天巡撫、水師提督等人攜部下一眾官員前來迎接。
地方官早前問過容與的意思,深諳皇帝無心張揚,於是投其所好隻敢簡單設宴。席間水師提督應對沈徽詢問,倒是顯得頗為豪氣幹雲,仿佛眼前即刻就已出現五千艘戰船,裝備精良艦炮齊備,隨時都可出海作戰一般。
沈徽頷首不多言,容與則低眉斂目坐在一旁,此行主角非天子莫屬,他這個禦前提督太監也樂得盡量減少存在感。
隨後在一幹官員陪同下,眾人簇擁皇帝登上箭樓,舉目眺望,隻見近海處已停靠數百隻戰艦,列隊齊整,看上去甚為壯觀。
登高憑臨,那些穿越了萬裏河山的長風,不光吹起得人衣衫鼓蕩,心上亦有陣陣激蕩之感。
沈徽步下箭樓檢閱良久,又問了艦上下級兵士許多問題。待重新登高,因見那近處海灘有海鷗盤旋往複,麵前景致開闊,忽然興之所至,迴首命侍衛取來弓箭,拉弓如滿弦,瞄準片刻,一箭洞穿一隻海鷗的喉管。
眾人撫掌,又是好一番稱頌。此時箭樓上陣陣海風徘徊,沈徽身上的明黃色披風獵獵作響,他身姿傲岸挺拔,在人群中宛若鶴立雞群。陽光下清晰可見衣飾上所繡金襴龍紋,仿佛也有乘風騰空之勢。
如此威儀俊美,通身散發著鋒芒與力量,引人遐思的同時,亦會生出感慨,其人和遠處直抵瀚海的蒼山,近處壯闊無垠的海疆一樣,都是這古老帝國裏最為如詩如畫的一部分。
待黃昏時迴到下榻之所,舟車勞頓加上一天下來神經緊繃,容與不免疲累。沈徽雖吩咐了要和他一起用飯,架不住覺得滿身風塵,他還是先迴臥房打算洗漱幹淨再去伴駕。
“今兒萬歲爺可真是英姿不凡。”林升一麵伺候他更衣,一麵喋喋不休地發著感慨,正想要再說兩句,忽聽外頭有人急急叩門,一個如洪鍾般的聲音問,“廠公大人在否?”
林升放下巾帕先去開門,見來人是個濃眉大眼、高鼻闊口的漢子,大約三十出頭年紀,一見容與便揖手朗聲笑道,“叨饒叨擾,末將福山郡總兵,鄙姓李,久仰廠公威名特來拜見,不知道廠公現下可有空閑?”
容與頷首,側身比手
,“請李總兵裏麵說話。”
那總兵闊步入內,很有些自來熟的,自顧自就在椅子上坐了,對著容與虛讓了一下,“廠公不用同末將客氣,末將隻是來閑話兩句。”
容與一笑,撩袍坐定,轉頭吩咐林升,“給李總兵看茶。”又微笑道,“不知李總兵找我何事?”
粗豪漢子哪裏等得林少監精心烹製的上用龍團,端起桌上清茶先牛飲一番,一抹嘴道,“末將是個好武之人,聽聞廠公對武官向來一視同仁,因此冒昧造訪。不過也是為好奇,廠公來此之前,末將便聽說你辦得幾個差事深得聖心,極有能為,之後你又上疏建議開放海通,加強水師軍力。廠公不知,這話是深得我心。可聽說在朝中卻引起不少人非議,說這是要借增軍需再增商稅……廠公這般有魄力,卻不怕得罪那些個盤根錯節的勳戚大族?”
容與打量此人,顯見著並非出身勳貴,說話間眼神誠摯毫無躲閃,直來直去,頗為實在,便點頭道,“擴軍需,首當其衝是籌措銀錢,國庫有限一時不能具備。朝廷張官設吏,原本就是為治國安民,有急處時自然也該由這些人做個表率。”
李總兵拍著腿大讚,“這話太對了,要說朝廷這近三十年來,一直疏忽海防,以至各處衛所虛空,都快變成魚龍混雜之地了,是該好好整治整治。京裏那些大佬個個都是巨賈,原該讓他們出份子力,不然公家的錢早晚也是落進他們口袋,就說那提督老頭,朝廷每年撥兵餉,我看倒有一多半進了他家。”
好個快人快語,當真也不多見,容與不動聲色道,“朝廷如今重視邊疆海域,猶未晚矣。”
“可惜還有不少人得不到提拔,弄得真正有能為者報國無門。我那些個師兄弟們,”那總兵說到這裏,忽然停了下來,不好意思地笑笑,“末將是說,廠公真是提了個好建議給皇上。”
容與聽出他話裏未完之意,含笑問,“未曾請教李總兵出身?”
“末將是升平二十八年的武狀元,”這位總兵說道此處,麵露得意笑容,旋即又歎道,“不過武狀元不值錢,那會兒還年輕,真是懷了一腔報國心,其後在山東巡撫和遼東總兵麾下,駐防過登萊,自認為也算是啃熟了兵法,有些實戰經驗,才向兵部請調來這裏,為的是有朝一日和進犯倭寇決一勝負。哪知道,那提督老頭原不想練兵,守著幾條破船,倭人來時不過出海繞上兩圈,等人走了再上奏朝廷,說他船不夠,兵不夠,更須朝廷多增軍餉,才好招兵造船。到今日倭寇滋擾還不能平
定,我堂堂大國顏麵何存。不瞞廠公,末將這些年也有些灰心,直到前陣子聽京裏新文,知道廠公上疏所言,才又讓我覺得好像看到點希望。等見了廠公你,老實說,一看這麽個清秀斯文模樣,末將這心裏可就打了鼓,不會是個耍嘴的花架子罷?可方才聽廠公言談,便讓末將覺得是可信之人,皇上這迴倒是真沒看錯。”
說著見林升又為他續了茶,便再度牛飲而盡,撂下杯盞接著道,“實話說,末將今天是來自薦的。不過廠公別誤會,我不是見你得聖寵就鳧上來,隻是聽說朝廷要在東南籌建新水師。末將把這些年在登萊練兵的經驗草寫成了個集子,裏頭有些戰時實用的船艦火炮設計,還有些粗淺心得。今天拿給廠公過目,若覺得還能用,就當是末將為朝廷盡一份心力罷了。”說著,便自懷中拿出一卷書遞給容與。
容與看時,上麵寫著紀效錄,翻開來乃是分號令、戰法、行營、武藝、守哨、水戰等幾個篇章,粗粗一看語言通俗,十分易學易懂,當下心中一喜,點頭笑道,“李總兵,”才說一句卻已被對方揮手打斷,“什麽李總兵,末將是哪門子的總兵,倒是總屯著兵才是,廠公隻管叫我名字,我單名一個衝,不像你們文人雅士,有什麽字啊號啊的,請廠公直唿李衝就是。”
容與一笑,當然不能真的直唿其名,見他年長自己頗多,索性拱手稱了一聲李兄,隨即真心實意的讚了一番那紀效錄。李衝聽得更是開懷,一時將容與引為知己,又要給他講演自己設計改造的船艦,說到興
楊楠咬著唇,半日發狠道,“因為廠公欠小人和小人母親,一個完整的天倫。”
這話聽得人情不自禁地想笑,世上還有如此昏聵之人,居然拿這個來脅迫他。倘若他真是他們口中奸佞小人,這種程度的要挾又有何用?
容與掃了他一眼,應以一記意味不明的笑,“你所求之事,我心中有數。迴去等消息便是。”
及至宴罷,容與再沒看見楊楠的身影,陳閣老依舊親送他出府,一麵笑道,“廠公和文臣可論道,和武將相處也能禮賢下士,如此謙雅從容,怪不得能令萬歲爺器重。”
容與擺首謙笑,“陳公謬讚,林某充其量沾了隨和二字罷了。”
“不然,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陳閣老拈須,目光在權鐺精致的眉眼間流連,“老夫素好釋道,曾見金剛經上有一言,曰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敢問廠公,這四相皆為何解?”
容與想了片刻,微微一笑,試著答道,“我相曰自以為是;人相即人雲亦雲;壽者相為雅不可及;眾生相當為俗不可耐。”
陳閣老凝目再道,“那麽佛曰,四相皆無,又作何解?”
這迴並沒多想,容與接口應他,“處人世間,既要懂人雲亦雲,也要會自以為是;既能和至雅者曲高和寡;也要能融入阡陌紅塵,做一個下裏巴人。”
陳閣老點頭笑笑,深深看了他兩眼,半晌收迴目光,起手請他上馬,眼望他端坐馬背上筆直修正的身姿漸行漸遠,方衝著身後緩緩步出大門的人說,“此人非池中物,乃有大智慧。日後你在他麵前休要妄言,舉凡他主張的,你皆不要反對。”
來人正是禮部左侍郎項慎,隻是他猶有不解,“一介權璫罷了,座師何用如此抬舉?”
陳閣老乜著他,哼笑一聲,“他若隻知人雲亦雲,自不足懼,若隻知自以為是,也不難參劾,最怕他知道什麽時候該人雲亦雲,什麽時候又該自以為是。無論何種樣人,他俱能有辦法安撫,若不是他身份敏感,隻怕世人都教他收攏了去。我冷瞧了半輩子,官場上多少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項慎聽得眉峰一緊,不自覺舉目再望,可茫茫人海間,卻是早已尋不見那道清正修長的身影。
隔了幾日,容與定下啟程巡視海疆的日期,想著這一去又是數月,還該和方玉知會一聲,順道看看她
近來過得如何。
出西華門直奔宣武門外大街,一行人在府門前下馬,容與迴眸看一眼身後隨眾,除卻西廠心腹更兼有幾個天子近衛。
論陣仗委實不小,如今他出門身後跟著至少不下二十人,原是為沈徽擔憂,未雨綢繆的對他叮囑,“你這會子樹大招風,在宮裏也就罷了,出門在外還是謹慎小心些,且現如今你是何等身份,該有的氣派一樣不能缺。”
容與辯不過他,隻好一一照辦,從此後再不得獨來獨往的逍遙自在。這廂甫一下馬,一旁參天老樹後立時竄出一個人,身穿一襲青色官服,草草向他一拱手,“廠公大人一向安好,在下岑槿特來拜謁。”
說完直起身,露出染了寒霜一樣的臉,容與明知他來做什麽,隻微微頷首,以官稱喚他,“岑僉事有何貴幹?”
楊楠看了看權璫身後鮮衣怒馬的侍衛番子,毫不掩飾的冷笑了下,“廠公聲勢太過煊赫,下官不過是有幾句話想要請教。可否令隨眾先行退去,下官一介書生,兩袖空空,廠公大可不必憂心。”
“既是讀書人,當知曉事無不可對人言,”容與不理會他的要求,言簡意賅的說,“請講。”
楊楠被噎得窒了片刻,知道拗不過這權勢滔天的人,隻得忍下氣,冷聲道,“前日一紙詔書下,卻是將在下發去貴州府提刑按察司任僉事,敢問廠公一句,為何出爾反爾?莫非那日答應在下之時,就已然存了欺騙戲弄之心?”
容與搖搖頭,“我騙你什麽?又何曾答應過你什麽?”
“你……”氣急敗壞的人倒吸一口氣,這才驚覺自己當日太過輕信,不由惱恨得咬牙切齒,“廠公不是說過,會不計前嫌?”
容與輕聲一笑,“你我既無前緣,何來嫌隙?岑僉書此話疑點頗多,我看終究是你多慮了。”
楊楠窒了窒,複恨恨道,“廠公果然安心要狹私報複?”
容與好整以暇,看著對方眼底一點點生出焦慮憤懣,仍是淡淡一笑,聲音卻冷了下來,“這話更教人不解,似乎是岑僉事狹私要挾在前。所謂世法平等,請問僉事讀書濟世的初衷是什麽,為官入仕的目的又是什麽?寒窗十載,苦心孤詣,卻原來存著挑三揀四之心。莫非是嫌官階不夠,還是擔憂升遷太慢?究竟是哪一條讓你覺得不滿?如尚有自知之明認為能力不濟,大可向朝廷請辭。如想要一蹴而就,那麽可有考慮過你今日言行,對旁人豈非太不公平?”
楊楠被他一番指
責說得臉上紅白交替,容與見他氣悶無言,也懶得理會,繞過他人徑自去了。
身後人確是再沒了說辭,在踏進府門之前,容與迴首一顧,聲音不高不低,撂下最後一句,“我從沒欠過你什麽,對你和令先尊,林某人俯仰天地無愧於心。”
第100章孤臣孽子
匆匆看過方玉,容與沒做太多逗留。其實長日無事,她已自覺學起了佛,閑時抄寫經文以靜心,自幼得牙婆精心教養,她那一手蠅頭小楷寫得清麗無雙,堪稱字娟人秀。
至於從前和現在,都屬欲說還休的那些寂寞,也就無聲無息地,被掩蓋在甘之如飴的清心寡欲裏頭。
步出大門,早已看不見楊楠其人。旁人不大知他們的恩怨,林升自是一清二楚,架不住催馬上前低聲問,“前兒那折子批下來,是大人親筆否了,不教姓楊的入翰林院,又將他發去貴州司。方才瞧他氣急敗壞的模樣,八成這賬又記在您頭上了。隻是這種小人日後難保再惹麻煩,畢竟仗著讀了幾本書,罵起人來可是陰損刻毒得很。”
容與不迴頭,似笑了一笑,“讀書人胡攪蠻纏,靠的是手裏一支筆,放他在京裏進翰林院才更麻煩。讓他去貴州司,看看窮山惡水之下,黎民百姓如何艱難生活,倘若他還有得救,興許能悟到一些也未可知。”
說話間,馬背上那精致身形不動如山,半晌過去,複淡淡揮灑一句,“所謂小人,無論施恩還是懲戒,皆會惹他不滿,倘若他立意報複,我自有對付小人的辦法。”
林升琢磨著他話裏的意思,再望一眼那挺拔雋秀的身形,隻覺得這位堪稱是自己恩主的人,仿佛漸漸地也有了一些不易察覺的改變。譬如越發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對人對事越發有了一種雖不尖銳,卻很是剛硬的態度。
“可惜……有些人為了權勢,連道義都能不顧。”林升嗟歎一聲,為這件事做了個總結,“我看這些惡性,終究是難有改變。”
麵前的人笑了笑,轉頭看他一刻,忽然問,“那麽你覺得權勢和道義,哪個重要?”
林升眼神發懵,這麽明顯的答案還用再說?可他的恩主還在等他迴答,神情間還帶著些他看不大懂的興味。
“是……道義?”不明所以的少年試探著說。
容與眯起雙目,以沉默來否定他的答案。林生心裏咯噔一響,躊躇著道,“難道是權勢?”
容與深深看他,仍是搖了搖頭,“都重要。如果沒有
權勢,你連基本的道義都維護不了。”
說罷轉過頭去,手中錯金珊瑚柄馬鞭揚起,倏忽間,人已去得遠了。
到了六月裏,禦駕啟程前往福山。皇帝親臨,當地官員自是戰戰兢兢,唯恐有一點閃失不周。及至寶船到達港口,早有應天巡撫、水師提督等人攜部下一眾官員前來迎接。
地方官早前問過容與的意思,深諳皇帝無心張揚,於是投其所好隻敢簡單設宴。席間水師提督應對沈徽詢問,倒是顯得頗為豪氣幹雲,仿佛眼前即刻就已出現五千艘戰船,裝備精良艦炮齊備,隨時都可出海作戰一般。
沈徽頷首不多言,容與則低眉斂目坐在一旁,此行主角非天子莫屬,他這個禦前提督太監也樂得盡量減少存在感。
隨後在一幹官員陪同下,眾人簇擁皇帝登上箭樓,舉目眺望,隻見近海處已停靠數百隻戰艦,列隊齊整,看上去甚為壯觀。
登高憑臨,那些穿越了萬裏河山的長風,不光吹起得人衣衫鼓蕩,心上亦有陣陣激蕩之感。
沈徽步下箭樓檢閱良久,又問了艦上下級兵士許多問題。待重新登高,因見那近處海灘有海鷗盤旋往複,麵前景致開闊,忽然興之所至,迴首命侍衛取來弓箭,拉弓如滿弦,瞄準片刻,一箭洞穿一隻海鷗的喉管。
眾人撫掌,又是好一番稱頌。此時箭樓上陣陣海風徘徊,沈徽身上的明黃色披風獵獵作響,他身姿傲岸挺拔,在人群中宛若鶴立雞群。陽光下清晰可見衣飾上所繡金襴龍紋,仿佛也有乘風騰空之勢。
如此威儀俊美,通身散發著鋒芒與力量,引人遐思的同時,亦會生出感慨,其人和遠處直抵瀚海的蒼山,近處壯闊無垠的海疆一樣,都是這古老帝國裏最為如詩如畫的一部分。
待黃昏時迴到下榻之所,舟車勞頓加上一天下來神經緊繃,容與不免疲累。沈徽雖吩咐了要和他一起用飯,架不住覺得滿身風塵,他還是先迴臥房打算洗漱幹淨再去伴駕。
“今兒萬歲爺可真是英姿不凡。”林升一麵伺候他更衣,一麵喋喋不休地發著感慨,正想要再說兩句,忽聽外頭有人急急叩門,一個如洪鍾般的聲音問,“廠公大人在否?”
林升放下巾帕先去開門,見來人是個濃眉大眼、高鼻闊口的漢子,大約三十出頭年紀,一見容與便揖手朗聲笑道,“叨饒叨擾,末將福山郡總兵,鄙姓李,久仰廠公威名特來拜見,不知道廠公現下可有空閑?”
容與頷首,側身比手
,“請李總兵裏麵說話。”
那總兵闊步入內,很有些自來熟的,自顧自就在椅子上坐了,對著容與虛讓了一下,“廠公不用同末將客氣,末將隻是來閑話兩句。”
容與一笑,撩袍坐定,轉頭吩咐林升,“給李總兵看茶。”又微笑道,“不知李總兵找我何事?”
粗豪漢子哪裏等得林少監精心烹製的上用龍團,端起桌上清茶先牛飲一番,一抹嘴道,“末將是個好武之人,聽聞廠公對武官向來一視同仁,因此冒昧造訪。不過也是為好奇,廠公來此之前,末將便聽說你辦得幾個差事深得聖心,極有能為,之後你又上疏建議開放海通,加強水師軍力。廠公不知,這話是深得我心。可聽說在朝中卻引起不少人非議,說這是要借增軍需再增商稅……廠公這般有魄力,卻不怕得罪那些個盤根錯節的勳戚大族?”
容與打量此人,顯見著並非出身勳貴,說話間眼神誠摯毫無躲閃,直來直去,頗為實在,便點頭道,“擴軍需,首當其衝是籌措銀錢,國庫有限一時不能具備。朝廷張官設吏,原本就是為治國安民,有急處時自然也該由這些人做個表率。”
李總兵拍著腿大讚,“這話太對了,要說朝廷這近三十年來,一直疏忽海防,以至各處衛所虛空,都快變成魚龍混雜之地了,是該好好整治整治。京裏那些大佬個個都是巨賈,原該讓他們出份子力,不然公家的錢早晚也是落進他們口袋,就說那提督老頭,朝廷每年撥兵餉,我看倒有一多半進了他家。”
好個快人快語,當真也不多見,容與不動聲色道,“朝廷如今重視邊疆海域,猶未晚矣。”
“可惜還有不少人得不到提拔,弄得真正有能為者報國無門。我那些個師兄弟們,”那總兵說到這裏,忽然停了下來,不好意思地笑笑,“末將是說,廠公真是提了個好建議給皇上。”
容與聽出他話裏未完之意,含笑問,“未曾請教李總兵出身?”
“末將是升平二十八年的武狀元,”這位總兵說道此處,麵露得意笑容,旋即又歎道,“不過武狀元不值錢,那會兒還年輕,真是懷了一腔報國心,其後在山東巡撫和遼東總兵麾下,駐防過登萊,自認為也算是啃熟了兵法,有些實戰經驗,才向兵部請調來這裏,為的是有朝一日和進犯倭寇決一勝負。哪知道,那提督老頭原不想練兵,守著幾條破船,倭人來時不過出海繞上兩圈,等人走了再上奏朝廷,說他船不夠,兵不夠,更須朝廷多增軍餉,才好招兵造船。到今日倭寇滋擾還不能平
定,我堂堂大國顏麵何存。不瞞廠公,末將這些年也有些灰心,直到前陣子聽京裏新文,知道廠公上疏所言,才又讓我覺得好像看到點希望。等見了廠公你,老實說,一看這麽個清秀斯文模樣,末將這心裏可就打了鼓,不會是個耍嘴的花架子罷?可方才聽廠公言談,便讓末將覺得是可信之人,皇上這迴倒是真沒看錯。”
說著見林升又為他續了茶,便再度牛飲而盡,撂下杯盞接著道,“實話說,末將今天是來自薦的。不過廠公別誤會,我不是見你得聖寵就鳧上來,隻是聽說朝廷要在東南籌建新水師。末將把這些年在登萊練兵的經驗草寫成了個集子,裏頭有些戰時實用的船艦火炮設計,還有些粗淺心得。今天拿給廠公過目,若覺得還能用,就當是末將為朝廷盡一份心力罷了。”說著,便自懷中拿出一卷書遞給容與。
容與看時,上麵寫著紀效錄,翻開來乃是分號令、戰法、行營、武藝、守哨、水戰等幾個篇章,粗粗一看語言通俗,十分易學易懂,當下心中一喜,點頭笑道,“李總兵,”才說一句卻已被對方揮手打斷,“什麽李總兵,末將是哪門子的總兵,倒是總屯著兵才是,廠公隻管叫我名字,我單名一個衝,不像你們文人雅士,有什麽字啊號啊的,請廠公直唿李衝就是。”
容與一笑,當然不能真的直唿其名,見他年長自己頗多,索性拱手稱了一聲李兄,隨即真心實意的讚了一番那紀效錄。李衝聽得更是開懷,一時將容與引為知己,又要給他講演自己設計改造的船艦,說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