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他們還是等不及了,近日上疏要朕立太子的人越來越多。朕留中那些折子不發,但是早晚他們還會再議。”

    嘲弄的輕哼一聲,他複道,“朕問秦太嶽,朕如今春秋正盛,這些人如此著急立嗣,難道不是對朕不恭不臣?他為何不像升平朝時那樣提出懲處之策。他的迴答是,此一時彼一時,那時沈徹不賢,而今憲哥兒既為長子,群臣唿聲又如此之高,那麽早定國本,確也能安撫臣工和萬民之心。”

    “你瞧,什麽話都讓他說盡了。秦啟方如今是翰林院待詔。秦太嶽竟然建議朕,將其派往軍中曆練,他想要插手的事務,是越來越多了。”

    其實這些日子以來,沈徽已鮮少命容與到養心殿侍奉,而自從彈劾風波過去,除非他特別堅持,否則容與亦不會主動接觸朝堂相關事務,以至於他說的這些近況,容與並不是很清楚。

    容與直問,“首輔大人希望秦公子去哪處大營?”

    “十二團營。怎麽樣?”沈徽挑眉,“朕就快被秦家的人團團圍住了。”

    容與訝異一刻,旋即打疊精神道,“皇上需要臣做什麽?”

    沈徽卻沒迴答他的問題,“朕已經補了左淳為兩淮都轉運鹽使,他們還不滿意。如今朕的朝堂左右皆是他的人。他想困住朕的手腳,卻不知這天下究竟是姓沈還是姓秦?”

    皇權與相權之爭,本就是亙古不變的難題,秦太嶽這迴做的又太過急進,全然忽略了,沈徽絕非一個隱忍不發的君王。

    沈徽臉上現出一抹詭異的笑,“你說,要扳倒一個人,最直接有力的辦法是什麽?”

    容與心頭一跳,思索半日,低聲答他,“皇上心中所想怕是難以實現。首輔大人沒有謀逆的必要,他什麽都不缺。”

    沈徽抬了抬眉毛,頜首幽幽道,“是啊,他不會那麽蠢的。朕不是昏君,他名不正而言不順。”

    容與轉過話題,再度誠懇道,“臣能為您做些什麽,請皇上隨時吩咐。”

    沈徽擺首,衝他和悅的笑笑,“你隻需要陪著朕就好,如今朕身邊隻有你,朕不會讓他們有機會再誣陷中傷你。”

    此後數日,沈徽接連下旨,先是冊立了皇長子榮王為太子,繼而又將秦啟方調往十二團營。盡管後者不乏朝臣提出反對,但都被他一一駁迴。

    他滿足了秦太嶽所有要求,這個舉動令容與覺得反常,由此也生出幾許不安。

    但沈

    徽再沒有和他討論任何有關秦家之事,反倒漸漸地,對他刻意疏遠,更多的時間則命秦若臻陪伴在側。

    第82章反戈

    時光悠悠,轉瞬入了秋,這日容與隨侍沈徽在暖閣中閑話。秦若臻忽來求見,卻是笑意盎然道,“父親今兒上的折子,皇上可看了麽?秦府上竟能挖出一口醴泉,真是祥瑞之兆。父親想請禦駕親去府中一品,皇上意下如何?”

    醴泉亦名甘泉,水質味道有淡淡的酒香。禮記中曾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醫書上又有雲,常飲醴泉,可除痼疾,令人長壽,的確可稱為瑞兆。

    “朕也在想呢,這醴泉的味道,朕也想想嚐嚐看,”沈徽慵懶的笑著,“隻是這陣子變天了,朕倒有些懶怠出門。”

    秦若臻心情甚好,耐心勸道,“皇上如今也太懶了些,沒登基前還四處東跑西顛的呢,自打做了皇帝,倒是連宮門都少出了。”

    她目光溫柔,掠過沈徽的臉,轉而看向容與,帶著幾分好心情笑道,“廠臣也勸勸你主子,後天便是吉日,若定下了,也好讓那邊府裏安排接駕。”

    容與微微欠身道是,待要開口,沈徽已搖頭輕笑,慢悠悠的說,“罷了,就依皇後,後日朝罷就過去。朕也許多時候沒去過舅舅府上了。還記得從前,朕最喜歡瑞萱堂前的西府海棠,花開時嫣紅欲滴,好似胭脂點點。那時節,皇後對朕抱怨此花雖好,卻無香氣,朕還曾對那花兒說道,汝若能香,博秦大小姐一笑,吾當以金屋貯汝。”

    他緩緩迴憶著過去之事,眼角漸漸漫上一層堪稱宏雅柔和的笑。

    秦若臻凝視他微揚的唇角,迴應以一記難得婉約的笑,她眸中似有點點星光躍動,泛起清亮澄明的光,“原來皇上還記得。”

    沈徽垂目淡笑,濃密的睫毛覆蓋住雙眸,容與心下一動,暗暗向那片陰影中探尋,驀然間看見了一抹絕少在他臉上出現的,悠然悵惘之意。

    不過一顧之後,容與匆忙收迴目光,垂手向後退了兩步。

    秦若臻已伸出手,柔聲道,“皇上隨臣妾迴去罷。憲哥兒已經睡了,臣妾才來的時候,他還在吵著要嬤嬤給講故事,如今精神頭兒越發的大了,很該學些騎射來分散些精力。”

    沈徽含笑聽著,半晌攀上她的手臂,掌心相合,四目相對,彼此眼裏流轉著的,好似都有幾分欲說還休的情愫。

    帝後之間多久沒有如此和諧,仿佛破天荒似的,在今夜完成了轉變。容

    與按捺下心底莫名不安,默然欠身,恭送他們夫婦起駕迴寢殿。

    三日後,帝後擺駕,分別登上兩幅步輦,前往位於西苑附近的秦太嶽府邸。皇帝鑾駕鹵薄威儀不凡,前有導迎樂,後有四禦杖,四吾仗,乘坐的是十六人抬雕花步輦,步輦後則是持佩刀和執槍的禁軍侍衛。

    早在兩天前,容與已命西廠的人將沿途道路清障,此刻街麵業已肅清,平日裏熱鬧的東華門街市,放眼望去空無一人。唯有兩旁鋪子的閣樓上,偶爾會有一兩個好奇張望,卻又一探而逝的影子。

    容與著窄袖絨衣公服,腰間束小玉帶,頭戴玉冠,策馬陪侍於皇帝駕畔,耳邊隱約可以聽到步輦裏傳來的一兩聲低語淺笑,那是沈徽和婉芷在說笑的聲音。

    “容與,”沈徽輕撩輦簾一角,笑容深邃燦爛,“走到哪兒了?”

    “還沒到西苑,”其實相隔並不遠,不過是鑾駕走得慢罷了,容與估算著路程,迴答,“尚需半個時辰才能到首輔宅邸。”

    沈徽哦了一聲,也不放下簾子,看了看他,殷切的說,“外頭風大,你也不多穿件披風。一會兒小心著涼。”

    容與笑著謝他關懷,“臣不怕冷,皇上放心。快到的時候臣再告訴您。”

    沈徽點點頭,眼神中帶有幾分欲言又止,又深深地看了他兩眼,方才放下了簾子。

    見他不再問話,容與便挺直腰身端坐於馬上,目視前方。

    京城的深秋雖然幹燥清冷,但多數時候也還是清朗的。舉目望去,可以看見遠處連綿起伏的西山,還有山頂上佇立的佛塔,那塔身覆蓋了孔雀藍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更顯得清晰耀目,流光溢彩。

    日光傾瀉下來,一道光束剛好照射在容與眼前,他不禁眯起雙眼,抬起手來遮擋。

    事情發生得毫無征兆地,隻聽一陣突兀的馬嘶聲,容與一驚,顧不上刺目的光芒定睛朝前看去,隻見煙塵翻滾中,一人一騎正向鑾駕方向疾速馳來。

    隨扈隊伍中的禁軍立時奔襲上前,將來人團團圍住,一名校尉長槍一挑,將那人挑於馬下,執杖校尉大聲喝問來者何人,手中棍杖便如雨點般,應聲落在那人身上。

    容與當即驅馬趕上去,見來人身著十二團營服製,因被掀翻於馬下,已是滿身塵土,且被棍杖打的四下翻滾,一時難以辨認其麵目。

    他揚聲喝止執杖校尉,看著地下的人,令其抬起頭來。那人艱難的撐著身子揚首,露出

    一張他並不覺得陌生的臉,正是幾個月前在芳汀府上,他在席間偶爾瞥到過的人,確是十二團營的人無疑。

    校尉拱手請示,“廠公大人,此人在長街縱馬,驚擾聖駕,恐怕還有什麽不軌意圖,是就地正法還是帶迴去再審,請您的示下。”

    容與直覺此事蹊蹺,可還沒等他開口,那人已用力抬首,斷斷續續道,“不能去,不能去秦家。皇上,有危險,秦太嶽,要謀反……”

    兩旁聽見這話的人登時大駭,容與脫口喝問,“此話當真?”

    那人嘴角溢出一縷鮮血,用力點頭,“小人,剛從秦府逃出來,秦太嶽和秦啟方糾結了營中一部分人要謀逆。小人是,是王總兵的人,請廠公信我。”

    刹那間全身血液湧上來,容與顧不得再問,揚聲下令禁軍先將其押下,隨即調轉馬頭,向沈徽所乘步輦奔去。

    沈徽似有所感,已掀開輦簾,以眼神探問。容與俯身低聲迴稟了那人的話。他先是一怔,旋即眼目露精光,蹙眉道,“迴宮,快!”

    容與無聲頷首,目光向秦若臻的步輦一顧,沈徽立時明白,也以眼神無聲示意他,立即命隨侍禁軍將鳳駕包圍,其後再命全部人等起駕迴宮。

    那廂秦若臻覺出不對,已在詢問出了何事,然則無人理會告知,所有人等,皆噤若寒蟬不發一言。

    待行至東華門,容與終是鬆了一口氣。沈徽忽然吩咐停輦,欲走出來。容與忙翻身下馬去扶他,碰觸到他手心的瞬間,他感受到了沈徽微微輕顫卻炙熱的指尖,隻是難以判斷,是因為後怕,還是因為激動所致。

    “隨朕上城樓。”沈徽低聲道,迴握了容與的手,握得前所未有的緊實。

    容與迅速令禁軍將秦若臻先押送迴交泰殿,然後隨他登上了東華門城樓。

    沈徽向西眺望,容與的目光也緊隨他的視線,但見西苑附近一處宅邸煙塵翻滾,馬鳴聲、刀兵聲齊齊作響,和周圍靜謐的氣氛形成巨大反差。

    毋庸懷疑,那座宅子,正是當朝首輔秦太嶽的府邸。

    沈徽忽地扣住容與的手,那駭人得熱度讓容與不由自主的一顫,隻見他謔地一指秦府的方向,怒道,“秦太嶽果然謀逆!他哪兒來那麽多兵士?竟是勾結朕的十二團營,是了,秦啟方正是十二團營的人!還有什麽比用朕的親軍來對付朕更令人齒冷!原來他早就謀算好了。”這幾句話說完,他已是渾身發抖。

    容與用力扶住他

    ,幾乎讓他半靠在自己身上,希望借此來給他一點力量。

    沈徽緩了緩,迴眸急命道,“讓他們看緊了秦若臻,沒有朕的旨意,不許她踏出交泰殿一步。”頓了下,他複道,“還是先將她押迴坤寧宮,朕不想她離憲哥兒太近。”

    容與低聲應是,請他示下接下來的事,“秦府如何處置?”

    “命羽林軍即刻去秦太嶽家,務必拿下叛賊,生擒秦太嶽。通知王玥,傳朕口諭,調派五城兵馬司的人一同前往。”

    容與領命,示意一旁侍立的林升快去執行。此刻秦府上空的煙塵,終於漸漸消散了些,於是露出府中情形,確有重重衛兵把守於外院,再望內宅方向,卻是一派安靜祥和,看不出有任何異兆。

    忽然心中一沉,容與隻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但還來不及細想,已察覺身邊人渾身一鬆,整個人向他懷中靠了過來。

    素日揮斥方遒的人,居然流露出這樣的軟弱,容與心口一疼,向前靠攏,用身體承接住他。此時此刻,他很想伸出雙臂環抱沈徽,隻要能令他感覺溫暖安全,那麽自己也就無懼在眾人麵前失態失儀。

    半晌他沉下滿心浮躁,輕聲在沈徽耳畔寬慰,“皇上已迴到宮裏,一切安全,沒事了。”

    “容與,”沈徽抓著他的手臂,慢慢地,一點點攀援上來,“你還在朕身邊,是麽?”

    這樣一句話,讓容與從最初的試探,到最後不再顧忌的半擁住他,沒有花費太多時間猶豫,他重重點頭,肯定的答他,“是,臣一直都在您身邊。”

    及至午後時分,王玥帶了十二團營和五城兵馬司的人前來迴稟,已將秦太嶽及其家人悉數扣押在府中,隻等沈徽下旨便可羈押。

    據他所述的經過一目了然,眾人到達秦府時,確實見十二團營中的立威營隱匿於府中,一舉拿下後,問詢秦太嶽之時,他隻說這是為了保護帝後安全,方令十二團營的人前來護衛。

    沈徽勃然作色,下旨將秦太嶽和秦啟方押送詔獄,其餘家人先暫時看管於府內,再命刑部先行提審今日縱馬前來報信之人,務必在晚間將此人供詞呈至禦前。

    眾人退去後,沈徽再度一懈,身子靠在圈椅裏。沉默許久,有些無力的問,“秦太嶽可以調動朕的親軍,是朕低估他了。容與,朕又不是昏君,他為何要反朕?”

    容與見他傷神,到底沒開口去問心中疑惑,隻是以柔和的聲氣,說著一語雙關的話,“等法司會審的結

    果出來,自會給您一個交代。皇上此刻,可以放鬆些了。”

    入夜不久,刑部提審的結果便呈奏上來,報信之人名張疏,是十二團營立威營的一名把總。供詞中說道,禦駕親臨秦府的前夜,秦啟方調派了立威營前去府邸守衛,說是要護衛聖駕。然而等他到了秦府才發覺不對,秦氏父子並無接駕之意,反倒發給他們兵械槍支,將大門緊閉,令營中人秘守門後,隻等聖駕一到,便一舉將皇帝擒住。他見勢不妙,遂故意裝腹痛如絞,趁府中仆役不注意,偷偷從角門溜了出來報信。

    那供詞中還提到,他曾在提督孫濟手下任職,受孫濟提拔,而孫濟與王玥一向忠君,他不敢有負上峰,故冒死也要將消息傳遞出來。

    當然審問秦氏父子的結果,又是另一番說辭。

    秦太嶽態度倨傲,堅定的說是孫濟向他父子建議,調派立威營前來守衛,目的不過是單純保護聖駕。他從未曾有謀反之意,更無謀反之動機,此事純屬構陷,更要求與孫濟對質。秦啟方則不發一言,無論問什麽,他都隻緩緩搖頭目視別處。

    秦氏父子謀反一事在朝堂上引發軒然大波。眾人一麵關注審訊結果,一麵揣測著沈徽的意思,最終彈劾秦太嶽的奏疏如雪片似的飛至禦前。而沈徽更有時間專注思考,詔書中應列出秦太嶽多少項罪名更為合適。

    幾日後,王玥將在秦府清剿的武器種類數目呈報上來,又請示沈徽對立威營參與謀反之人的處置方式。離開之時,容與將他送至殿外,順便提出再送他到宮門處。

    “秦太嶽倒了,皇上下旨抄了他府上,查抄出了曆年外邦進貢之物,並二十萬兩黃金,還不算他侵占的田產,”王玥感慨,不無唏噓,“光是貪墨一樁,就夠他死罪的,眼看著國庫又可以充實一筆了。”

    容與沒附和這話,看準時機直截了當的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生為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篆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篆文並收藏半生為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