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主子卻連說話的份兒都沒有,本宮冷眼瞧著,這規矩很應該改改。”
容與思忖片刻,點頭道,“臣也覺著,規矩並不是一成不變。那麽還請娘娘讓臣見見您所選之人,如果確無不妥,臣也好及早向皇上正式舉薦。”
秦若臻盯著他,輕聲了一笑,“廠臣果然好大麵子,你向皇上舉薦什麽人,總是會成功的。隻是本宮不知道,你要怎麽見我的人?可要審她?或者像審廖通的管家那般,拿出你內相的威勢?”
容與按下內心起伏,從容笑笑,“臣沒有這個意思,隻是依照規矩辦事。娘娘要覺得不放心,大可叫上司禮監秉筆,內務府總管等人,一並隨臣見她也就是了。”
秦若臻沒說話,目光在他身上流連許久,大概覺得他態度還算恭敬,並沒有觸犯自己的意思,才慢慢移開了視線。
再開口,她已沒有了咄咄逼人,“本宮隻想為自己的兒女做點事。本宮和那些妃嬪們不同,曆來為防外戚勢力、後宮幹政,宮裏頭才想出什麽易子而養等招數,生生剝奪母親和孩子最初,也是最真摯的情分。而今秦家已是位極人臣,可還有什麽圖謀算計的?本宮這輩子隻能在宮裏度過,能讓我不感到寂寥,也許隻有兒女相伴的一刻,為了能和他們多親近,總是想多做些努力罷了。本宮畢竟是他們的母親。一個母親的心願和期待,廠臣雖不能感同身受,相信也總能理解吧?”
饒是容與此刻神經緊繃,滿心警惕,聽完這番話,也不由得多了兩分惻然,“臣自當盡力,希望屆時能幫娘娘達成心願。”
秦若臻微微頷首,神色柔和下來,半晌輕吐兩個字,“多謝。”說完垂眸不再看他,隨手拿起了一本禦案上的書。
知道她沒有別的要吩咐,容與欠身,準備無聲無息離去,抬首間,隨意瞥向她手裏的書,恰是沈徽近日常翻的春秋繁露。
忽然眉心跳了兩跳,跟著眼睜睜見她從書頁中取出一張紙,細細地看著,看到後來,緩緩皺起了眉頭。
容與一望即知,那張紙上寫的,正是日前他作的那闋長相思。果然聽秦若臻好奇的問,“這是皇上做的?”
不過隻猶豫了一瞬,已讓秦若臻生了疑,她眼神忽然銳利起來,短促的冷笑一聲,“是慧妃做的?”
瞧這麵色,怕是已在吃味兒,想起她已在慧妃跟前安插了人手,容與索性略帶尷尬的迴道,“不過是臣戲筆,讓娘娘見笑了。”
秦若臻驀地抬頭
,眼中精光大盛,狐疑的問,“你做的?你寫的東西,為何夾在皇上的書中?”
容與也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原以為這張紙早被沈徽丟棄了,他心裏無解,隻聽秦若臻接著問,“皇上和你,時常這樣詩詞相和麽?”
那怎麽可能?容與忙說沒有,“皇上那日興起,命臣做一闋長相思,臣當時也覺著奇怪來著,除此之外,卻是從來沒有過。”
秦若臻不置可否,似乎放心了一些,又看看那張紙,凝目良久,陡然間想到什麽似的,出聲疾問,“這是皇上的字,你如何臨得這般像?”
作為近身內侍服侍經年,又常代筆替沈徽批奏折,會模仿他的字,原算不得什麽秘聞,容與無謂否認,“是,臣從前為皇上謄抄過一些文章,因此會臨皇上的字。”
秦若臻拖長音哦了聲,慢悠悠道,“廠臣真是,多才多藝。”
聽語氣,似乎又夾雜了幾許微妙的森然意味。
“本宮想起來了。”她忽地吸了口氣,一臉恍然,“你自是有此能耐,平日裏皇上懶怠親自批的折子,不都是告訴你寫什麽,讓你代他批的?本宮怎麽把這個給忘了,真是糊塗。”
容與附和的笑了笑,趁她此際無話,趕緊再向她行禮告退。秦若臻沒看他,隻是極輕的點了下頭,目光飄忽,仿佛若有所思。
快要退出暖閣,容與正暗暗舒緩氣息,倏忽聽到她近似自語,卻格外清晰的聲音,“有些事,我早該想到了,要學一個人的字容易,要學一個人的腔調,也不是什麽難事。”
第57章事發
既應承了秦若臻,容與少不得察言觀色,趁沈徽心情好的時候,插空說了秦府為中宮擇選乳母一事。
沈徽聽罷,沒做肯定答複,卻也沒有強行阻止。容與忖度著,他大抵還是願意成全,索性將那張氏和譚氏一並采選,如此一來,於宮規上也挑不出什麽大錯。
倘若運作的好,此舉自是能增進帝後間相互理解,更能全了秦若臻的愛子心意,倒也不失為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然則他也沒有那麽天真,斷不會把秦若臻一番肺腑之言當成示弱。那日臨去時,她絮絮說的話,足以喚起他的警戒,加之剛剛在前朝動了秦太嶽的人,容與暗暗琢磨著,隻怕近日的太平日子該是到頭了。
思量過後,他先整理了一張詳實清單,將秦太嶽以鹽引做餌、賄賂買好他的事向沈徽稟明,連同私售十張鹽引所得,盡數
呈報給他。
沈徽聽了神色淡然,“這些人連稅賦都要想辦法敲上一筆,朕身邊統共就你一個可信的,他們也不放過。你原打算怎麽應對?”
說相信他的話,容與不是第一次聽,心裏到底還是存了感激,“首輔大人做的滴水不漏,臣也隻能虛以為蛇。長蘆的鹽商,臣已派人盯緊。至於鹽引所得,臣已記錄詳盡,預備先充入內府,作為內廷庫銀。”
沈徽修長的手指敲著禦案,發出篤篤輕響,半晌頷首道,“做得不錯,索性別讓他察覺,且看他下一步有何動作,是將你視為一條藤上的,還是借機發難,用不了多久也就該揭曉了。”
容與稱是,“至於那錢,皇上什麽時候要用,怎麽用,您吩咐臣就是。”
嗯了一聲,沈徽側著頭看他,半開玩笑半認真道,“你曾說揚州府不愛錢者惟閻繼,依朕看,天下間不愛錢者,惟朕之容與耳!”
這算是得了肯定吧,容與心下稍安。不過事情的發展,卻比他想象得更快。幾天後,衛延親自到司禮監值房見他,說道曾與他接洽的那個長蘆鹽商忽然失蹤了,其住所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
迴稟完畢,衛延垂首請罪,“屬下看管不利,讓人走脫,請廠公降罪。”
果然是山雨欲來,容與蹙眉沉吟,“現在不是問責的時候,你該想著如何將功折罪才對。夜半出逃,如若是一個人並不難,可還有一大家子,難免要驚動四鄰。能無聲無息消失,隻怕不是遁避那麽簡單。”
“屬下明白,已命人仔細排查。早前廠公吩咐,要嚴控此人日常都與何人接觸,屬下已尋到些端倪,隻是尚待證實,請廠公再給屬下點時間。”衛延單膝點地,難言心中愧意,“屬下一定揪出真兇呈報皇上。”
他自然也想到了,那長蘆鹽商忽然失蹤,是秦太嶽一夥人已不耐煩,預備發難清算。退一萬步說,就算廠公手中握有交易明細,甚至已將得銀五萬悉數上繳內府銀庫,這事體抖落出來,在滿朝文武麵前,也不啻為授人以柄。
容與心裏更清楚,淡笑道,“真兇你我都心知肚明,可惜動他不得,至於殺人者,眼下也未必還活在世上。與其費力找出所謂真兇,不如先下手將此事報與皇上知曉。你且寫道折子,務必交代明白,整件事來龍去脈。”
可惜那折子還沒來得及遞上去,當日傍晚,容與還在房中用飯,忽聽得一陣雷鳴般的鼓聲,從輕到重,越來越急促,瞬間已擾亂了整個禁城的靜謐。
林升正研一塊徽州漆煙墨,乍聞鼓聲,嚇了一跳。手一抖,數滴墨汁濺到了桌上,不由抬眼錯愕的問,“大人,這是什麽聲音?怎麽這般吵?”
容與叫他別慌,“是皇極門外的登聞鼓,大概是朝臣有緊要的折子要呈於禦前,才會敲響這麵鼓。”
林升更加不解,“奏折?不是都由司禮監去內閣值房取麽?做什麽非用自己遞?再者說,多要緊的折子,還怕咱們司禮監壓下來不成?這些個文人,就好裝神弄鬼,蟹蟹蜇蜇的。”
容與沒理會他的不滿,隻輕笑道,“如果是彈劾我呢,豈非很有理由敲響登聞鼓?”
和他猜測的一般無二,半炷香之後,沈徽便傳召他去西暖閣。進殿打眼一看,隻見秦太嶽,戶部侍郎王允文,僉都禦史蔡震三人俱在。除卻秦太嶽,另外二人瞧見他,都擺出一副麵色沉鬱的模樣,神情堪稱冷若冰霜。
“你們要劇本參奏的人來了,朕不會隻聽一麵之詞,如同閣老所言,也需問問被參之人,可有什麽辯解。”沈徽揮手,命容與平身,將一本折子拋至他麵前,“你自己看看吧。”
展開來一掃,上麵赫然寫著,林容與奉旨督鹽期間侵盜鹽引,中飽私囊,辜負聖恩,欺君蠹國。其罪深重,請旨將其置之重典,萬不可姑妄容之。
沈徽待他看完,沉聲問,“這上頭說的你可有做過?”
那彈劾之詞雖多,其實無非就說了一件事——指責他私吞鹽引從中牟利。既如此,容與心裏便有底,欠身應道,“迴皇上,臣不曾做過。”
“皇上,林容與分明是在欺君!”蔡震揚聲道,“王侍郎,在揚州時,林容與如何對你百般威逼利誘,迫你交出鹽引供其私吞,究竟是怎麽迴事,你還不在皇上麵前說個清清楚楚!”
王允文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啟稟皇上,臣隨林容與同去揚州辦理鹽務時,他多次暗示鹽引收益豐厚,若有人能自行販賣得資不下萬兩,且他此行是代天子巡鹽,勞苦功高,得利者卻僅為戶部,實在是有失公道。臣起初假意不懂他的話,他見臣不肯就範,索性威逼,說臣不過一介侍郎,即便尚書在此也須聽命於他。他既能上達天聽又深得寵信,若是得罪他,臣這個侍郎怕是早晚會不保。其後他更是利誘,若臣將鹽引留中,他便當做是臣個人孝敬,日後若有機會定會向皇上舉薦,許臣尚書職位也是指日可待。皇上,這就是林容與在揚州時,對臣說過的話。”
沈徽眉頭深鎖,質
問道,“那麽你又為何等到今日,才來告知朕?”
王允文倒也不慌,做出一副懇切狀,“臣慚愧!臣當日糊塗,為他的威勢震懾,一時隻想到自保,不得已將鹽引留了十張與他。事後臣日思夜想追悔莫及,尤其是見到甘陝賑災,太倉銀再度告罄,國庫空虛,卻有這等國蠹不感皇恩,不惜民生,貪瀆枉法。臣良心不安,故決意將此事麵奏皇上,隻要能清奸佞,臣甘願領受重責。”
字字句句咬牙切齒,簡直如含血淚,言罷更是雙膝跪倒,深深叩首下去。
蔡震跟著躬身揖手,“皇上,林容與年少貪功,本就不該擔此重任,如今人證俱在,貪墨國稅,罪不容誅!請皇上從速將其治罪,以正典刑!”
隨著話音落,暖閣裏陷入一陣安靜,隔了一會兒,秦太嶽率先打破沉默,“皇上,王允文所說畢竟是一家之言,究竟在揚州發生何事,也隻有他和林容與二人知曉,不如聽聽廠臣有何辯解?”
沈徽雙目朗朗,轉顧容與,寒聲問,“王允文說你曾對他威逼利誘,此話屬實麽?”
容與聽他聲氣不好,心口微微一顫。這時候腦子轉得極快,之前從沒想過沈徽不信他,可事情如今,案子涉及秦太嶽,眼下卻無實證可以扳倒他,既不能和輔臣公然撕破臉,那麽這個檔口他想要犧牲自己……卻也不是不可能。
不然大可以先壓下彈劾,著人秘密審查,過後再給出一個結論,何至於把他拋諸在眾人麵前,當堂對質?
穩住情緒,他神情坦蕩的作答,“臣奉旨督鹽,並不敢有絲毫行差踏錯,還望皇上明鑒。”
“這倒成了個死帳了,”沈徽嗤笑,“一個說有,一個說沒有。除卻天知地知,其餘人也無從知曉了?”
秦太嶽揖手道,“既如此,隻有查明結果方可推斷過程。請皇上下旨,清查林容與家資,如卻有貪墨則從重追究,若沒有,也算是還他一個清白。相信廠臣也讚同老夫的建議吧。”
“家資?閣老是要朕抄他的家?可他的賬本,卻不見得藏在家裏頭。”沈徽從書案上抽出一本冊子,示意容與接過,揚聲吩咐,“把這個,拿給三位大人看看。”
容與見他拿出賬冊,方才縈繞於心的一點忐忑頓時消散,看來沈徽早有防備,竟是要故意在眾人麵前,還自己一個清白!
依言將那賬冊奉於秦太嶽,後者示意其餘二人一同上前觀看。容與在一旁侍立靜候,全程看得一清二楚,這三人的表情是
越來越凝重,其中又以王允文最甚,看到後來,他額上已冒出一層汗水。
半晌闔上冊子,秦太嶽仍是一派從容,“皇上,這是?”
沈徽不答,轉頭示意容與,容與便娓娓解釋,“此乃售鹽引所得,因不敢侵吞,故先行造此賬冊呈於禦前,以備皇上知曉。皇上曾吩咐,這筆錢雖未入國庫,但仍是朝廷資產,任何人不得擅專。想必三位大人方才也看清了,迄今為止,這筆錢還從未動過分毫。”
蔡震倒吸一口氣,直覺匪夷所思。容與知他於此間情由未必清楚,多半隻是聽命於人,而真正明悉全局的秦太嶽,這會兒卻依然麵不改色,身形穩如泰山。
到底還是不甘,蔡震朝上拱手,“臣仍有不明。即便並無中飽私囊,林容與也確有私販鹽引之實,這和王侍郎所言相符。此舉已是觸犯典章,應受重罰。況且此事疑點頗多,恐怕是他事後覺察做的不夠謹慎,才會故意將賬冊交於皇上,以證其清明忠君。但皇上又怎知他會具實以報,沒有一點隱瞞?臣以為,這中間重要證人,是和他接洽的那個鹽商,隻有將此人找出,同林容與當麵對峙,方能令真相水落石出。”
這是整件事的關隘,可惜目下成了死結,容與因未及向沈徽稟明,不免暗暗擔憂,畢竟是兩下裏沒對過賬的話,他需要為自己想一個能辯駁的合理說辭。
“蔡公這話很是明白。朕也覺得那個鹽商才是關鍵,隻可惜,昨日西廠的人漏夜來迴稟,那個長蘆花鹽商忽然在一夜之間消失了,朕當時便覺得奇怪。”沈徽說著,揚起手中奏折,曼聲輕笑起來,“不過今日見諸位
容與思忖片刻,點頭道,“臣也覺著,規矩並不是一成不變。那麽還請娘娘讓臣見見您所選之人,如果確無不妥,臣也好及早向皇上正式舉薦。”
秦若臻盯著他,輕聲了一笑,“廠臣果然好大麵子,你向皇上舉薦什麽人,總是會成功的。隻是本宮不知道,你要怎麽見我的人?可要審她?或者像審廖通的管家那般,拿出你內相的威勢?”
容與按下內心起伏,從容笑笑,“臣沒有這個意思,隻是依照規矩辦事。娘娘要覺得不放心,大可叫上司禮監秉筆,內務府總管等人,一並隨臣見她也就是了。”
秦若臻沒說話,目光在他身上流連許久,大概覺得他態度還算恭敬,並沒有觸犯自己的意思,才慢慢移開了視線。
再開口,她已沒有了咄咄逼人,“本宮隻想為自己的兒女做點事。本宮和那些妃嬪們不同,曆來為防外戚勢力、後宮幹政,宮裏頭才想出什麽易子而養等招數,生生剝奪母親和孩子最初,也是最真摯的情分。而今秦家已是位極人臣,可還有什麽圖謀算計的?本宮這輩子隻能在宮裏度過,能讓我不感到寂寥,也許隻有兒女相伴的一刻,為了能和他們多親近,總是想多做些努力罷了。本宮畢竟是他們的母親。一個母親的心願和期待,廠臣雖不能感同身受,相信也總能理解吧?”
饒是容與此刻神經緊繃,滿心警惕,聽完這番話,也不由得多了兩分惻然,“臣自當盡力,希望屆時能幫娘娘達成心願。”
秦若臻微微頷首,神色柔和下來,半晌輕吐兩個字,“多謝。”說完垂眸不再看他,隨手拿起了一本禦案上的書。
知道她沒有別的要吩咐,容與欠身,準備無聲無息離去,抬首間,隨意瞥向她手裏的書,恰是沈徽近日常翻的春秋繁露。
忽然眉心跳了兩跳,跟著眼睜睜見她從書頁中取出一張紙,細細地看著,看到後來,緩緩皺起了眉頭。
容與一望即知,那張紙上寫的,正是日前他作的那闋長相思。果然聽秦若臻好奇的問,“這是皇上做的?”
不過隻猶豫了一瞬,已讓秦若臻生了疑,她眼神忽然銳利起來,短促的冷笑一聲,“是慧妃做的?”
瞧這麵色,怕是已在吃味兒,想起她已在慧妃跟前安插了人手,容與索性略帶尷尬的迴道,“不過是臣戲筆,讓娘娘見笑了。”
秦若臻驀地抬頭
,眼中精光大盛,狐疑的問,“你做的?你寫的東西,為何夾在皇上的書中?”
容與也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原以為這張紙早被沈徽丟棄了,他心裏無解,隻聽秦若臻接著問,“皇上和你,時常這樣詩詞相和麽?”
那怎麽可能?容與忙說沒有,“皇上那日興起,命臣做一闋長相思,臣當時也覺著奇怪來著,除此之外,卻是從來沒有過。”
秦若臻不置可否,似乎放心了一些,又看看那張紙,凝目良久,陡然間想到什麽似的,出聲疾問,“這是皇上的字,你如何臨得這般像?”
作為近身內侍服侍經年,又常代筆替沈徽批奏折,會模仿他的字,原算不得什麽秘聞,容與無謂否認,“是,臣從前為皇上謄抄過一些文章,因此會臨皇上的字。”
秦若臻拖長音哦了聲,慢悠悠道,“廠臣真是,多才多藝。”
聽語氣,似乎又夾雜了幾許微妙的森然意味。
“本宮想起來了。”她忽地吸了口氣,一臉恍然,“你自是有此能耐,平日裏皇上懶怠親自批的折子,不都是告訴你寫什麽,讓你代他批的?本宮怎麽把這個給忘了,真是糊塗。”
容與附和的笑了笑,趁她此際無話,趕緊再向她行禮告退。秦若臻沒看他,隻是極輕的點了下頭,目光飄忽,仿佛若有所思。
快要退出暖閣,容與正暗暗舒緩氣息,倏忽聽到她近似自語,卻格外清晰的聲音,“有些事,我早該想到了,要學一個人的字容易,要學一個人的腔調,也不是什麽難事。”
第57章事發
既應承了秦若臻,容與少不得察言觀色,趁沈徽心情好的時候,插空說了秦府為中宮擇選乳母一事。
沈徽聽罷,沒做肯定答複,卻也沒有強行阻止。容與忖度著,他大抵還是願意成全,索性將那張氏和譚氏一並采選,如此一來,於宮規上也挑不出什麽大錯。
倘若運作的好,此舉自是能增進帝後間相互理解,更能全了秦若臻的愛子心意,倒也不失為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然則他也沒有那麽天真,斷不會把秦若臻一番肺腑之言當成示弱。那日臨去時,她絮絮說的話,足以喚起他的警戒,加之剛剛在前朝動了秦太嶽的人,容與暗暗琢磨著,隻怕近日的太平日子該是到頭了。
思量過後,他先整理了一張詳實清單,將秦太嶽以鹽引做餌、賄賂買好他的事向沈徽稟明,連同私售十張鹽引所得,盡數
呈報給他。
沈徽聽了神色淡然,“這些人連稅賦都要想辦法敲上一筆,朕身邊統共就你一個可信的,他們也不放過。你原打算怎麽應對?”
說相信他的話,容與不是第一次聽,心裏到底還是存了感激,“首輔大人做的滴水不漏,臣也隻能虛以為蛇。長蘆的鹽商,臣已派人盯緊。至於鹽引所得,臣已記錄詳盡,預備先充入內府,作為內廷庫銀。”
沈徽修長的手指敲著禦案,發出篤篤輕響,半晌頷首道,“做得不錯,索性別讓他察覺,且看他下一步有何動作,是將你視為一條藤上的,還是借機發難,用不了多久也就該揭曉了。”
容與稱是,“至於那錢,皇上什麽時候要用,怎麽用,您吩咐臣就是。”
嗯了一聲,沈徽側著頭看他,半開玩笑半認真道,“你曾說揚州府不愛錢者惟閻繼,依朕看,天下間不愛錢者,惟朕之容與耳!”
這算是得了肯定吧,容與心下稍安。不過事情的發展,卻比他想象得更快。幾天後,衛延親自到司禮監值房見他,說道曾與他接洽的那個長蘆鹽商忽然失蹤了,其住所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
迴稟完畢,衛延垂首請罪,“屬下看管不利,讓人走脫,請廠公降罪。”
果然是山雨欲來,容與蹙眉沉吟,“現在不是問責的時候,你該想著如何將功折罪才對。夜半出逃,如若是一個人並不難,可還有一大家子,難免要驚動四鄰。能無聲無息消失,隻怕不是遁避那麽簡單。”
“屬下明白,已命人仔細排查。早前廠公吩咐,要嚴控此人日常都與何人接觸,屬下已尋到些端倪,隻是尚待證實,請廠公再給屬下點時間。”衛延單膝點地,難言心中愧意,“屬下一定揪出真兇呈報皇上。”
他自然也想到了,那長蘆鹽商忽然失蹤,是秦太嶽一夥人已不耐煩,預備發難清算。退一萬步說,就算廠公手中握有交易明細,甚至已將得銀五萬悉數上繳內府銀庫,這事體抖落出來,在滿朝文武麵前,也不啻為授人以柄。
容與心裏更清楚,淡笑道,“真兇你我都心知肚明,可惜動他不得,至於殺人者,眼下也未必還活在世上。與其費力找出所謂真兇,不如先下手將此事報與皇上知曉。你且寫道折子,務必交代明白,整件事來龍去脈。”
可惜那折子還沒來得及遞上去,當日傍晚,容與還在房中用飯,忽聽得一陣雷鳴般的鼓聲,從輕到重,越來越急促,瞬間已擾亂了整個禁城的靜謐。
林升正研一塊徽州漆煙墨,乍聞鼓聲,嚇了一跳。手一抖,數滴墨汁濺到了桌上,不由抬眼錯愕的問,“大人,這是什麽聲音?怎麽這般吵?”
容與叫他別慌,“是皇極門外的登聞鼓,大概是朝臣有緊要的折子要呈於禦前,才會敲響這麵鼓。”
林升更加不解,“奏折?不是都由司禮監去內閣值房取麽?做什麽非用自己遞?再者說,多要緊的折子,還怕咱們司禮監壓下來不成?這些個文人,就好裝神弄鬼,蟹蟹蜇蜇的。”
容與沒理會他的不滿,隻輕笑道,“如果是彈劾我呢,豈非很有理由敲響登聞鼓?”
和他猜測的一般無二,半炷香之後,沈徽便傳召他去西暖閣。進殿打眼一看,隻見秦太嶽,戶部侍郎王允文,僉都禦史蔡震三人俱在。除卻秦太嶽,另外二人瞧見他,都擺出一副麵色沉鬱的模樣,神情堪稱冷若冰霜。
“你們要劇本參奏的人來了,朕不會隻聽一麵之詞,如同閣老所言,也需問問被參之人,可有什麽辯解。”沈徽揮手,命容與平身,將一本折子拋至他麵前,“你自己看看吧。”
展開來一掃,上麵赫然寫著,林容與奉旨督鹽期間侵盜鹽引,中飽私囊,辜負聖恩,欺君蠹國。其罪深重,請旨將其置之重典,萬不可姑妄容之。
沈徽待他看完,沉聲問,“這上頭說的你可有做過?”
那彈劾之詞雖多,其實無非就說了一件事——指責他私吞鹽引從中牟利。既如此,容與心裏便有底,欠身應道,“迴皇上,臣不曾做過。”
“皇上,林容與分明是在欺君!”蔡震揚聲道,“王侍郎,在揚州時,林容與如何對你百般威逼利誘,迫你交出鹽引供其私吞,究竟是怎麽迴事,你還不在皇上麵前說個清清楚楚!”
王允文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啟稟皇上,臣隨林容與同去揚州辦理鹽務時,他多次暗示鹽引收益豐厚,若有人能自行販賣得資不下萬兩,且他此行是代天子巡鹽,勞苦功高,得利者卻僅為戶部,實在是有失公道。臣起初假意不懂他的話,他見臣不肯就範,索性威逼,說臣不過一介侍郎,即便尚書在此也須聽命於他。他既能上達天聽又深得寵信,若是得罪他,臣這個侍郎怕是早晚會不保。其後他更是利誘,若臣將鹽引留中,他便當做是臣個人孝敬,日後若有機會定會向皇上舉薦,許臣尚書職位也是指日可待。皇上,這就是林容與在揚州時,對臣說過的話。”
沈徽眉頭深鎖,質
問道,“那麽你又為何等到今日,才來告知朕?”
王允文倒也不慌,做出一副懇切狀,“臣慚愧!臣當日糊塗,為他的威勢震懾,一時隻想到自保,不得已將鹽引留了十張與他。事後臣日思夜想追悔莫及,尤其是見到甘陝賑災,太倉銀再度告罄,國庫空虛,卻有這等國蠹不感皇恩,不惜民生,貪瀆枉法。臣良心不安,故決意將此事麵奏皇上,隻要能清奸佞,臣甘願領受重責。”
字字句句咬牙切齒,簡直如含血淚,言罷更是雙膝跪倒,深深叩首下去。
蔡震跟著躬身揖手,“皇上,林容與年少貪功,本就不該擔此重任,如今人證俱在,貪墨國稅,罪不容誅!請皇上從速將其治罪,以正典刑!”
隨著話音落,暖閣裏陷入一陣安靜,隔了一會兒,秦太嶽率先打破沉默,“皇上,王允文所說畢竟是一家之言,究竟在揚州發生何事,也隻有他和林容與二人知曉,不如聽聽廠臣有何辯解?”
沈徽雙目朗朗,轉顧容與,寒聲問,“王允文說你曾對他威逼利誘,此話屬實麽?”
容與聽他聲氣不好,心口微微一顫。這時候腦子轉得極快,之前從沒想過沈徽不信他,可事情如今,案子涉及秦太嶽,眼下卻無實證可以扳倒他,既不能和輔臣公然撕破臉,那麽這個檔口他想要犧牲自己……卻也不是不可能。
不然大可以先壓下彈劾,著人秘密審查,過後再給出一個結論,何至於把他拋諸在眾人麵前,當堂對質?
穩住情緒,他神情坦蕩的作答,“臣奉旨督鹽,並不敢有絲毫行差踏錯,還望皇上明鑒。”
“這倒成了個死帳了,”沈徽嗤笑,“一個說有,一個說沒有。除卻天知地知,其餘人也無從知曉了?”
秦太嶽揖手道,“既如此,隻有查明結果方可推斷過程。請皇上下旨,清查林容與家資,如卻有貪墨則從重追究,若沒有,也算是還他一個清白。相信廠臣也讚同老夫的建議吧。”
“家資?閣老是要朕抄他的家?可他的賬本,卻不見得藏在家裏頭。”沈徽從書案上抽出一本冊子,示意容與接過,揚聲吩咐,“把這個,拿給三位大人看看。”
容與見他拿出賬冊,方才縈繞於心的一點忐忑頓時消散,看來沈徽早有防備,竟是要故意在眾人麵前,還自己一個清白!
依言將那賬冊奉於秦太嶽,後者示意其餘二人一同上前觀看。容與在一旁侍立靜候,全程看得一清二楚,這三人的表情是
越來越凝重,其中又以王允文最甚,看到後來,他額上已冒出一層汗水。
半晌闔上冊子,秦太嶽仍是一派從容,“皇上,這是?”
沈徽不答,轉頭示意容與,容與便娓娓解釋,“此乃售鹽引所得,因不敢侵吞,故先行造此賬冊呈於禦前,以備皇上知曉。皇上曾吩咐,這筆錢雖未入國庫,但仍是朝廷資產,任何人不得擅專。想必三位大人方才也看清了,迄今為止,這筆錢還從未動過分毫。”
蔡震倒吸一口氣,直覺匪夷所思。容與知他於此間情由未必清楚,多半隻是聽命於人,而真正明悉全局的秦太嶽,這會兒卻依然麵不改色,身形穩如泰山。
到底還是不甘,蔡震朝上拱手,“臣仍有不明。即便並無中飽私囊,林容與也確有私販鹽引之實,這和王侍郎所言相符。此舉已是觸犯典章,應受重罰。況且此事疑點頗多,恐怕是他事後覺察做的不夠謹慎,才會故意將賬冊交於皇上,以證其清明忠君。但皇上又怎知他會具實以報,沒有一點隱瞞?臣以為,這中間重要證人,是和他接洽的那個鹽商,隻有將此人找出,同林容與當麵對峙,方能令真相水落石出。”
這是整件事的關隘,可惜目下成了死結,容與因未及向沈徽稟明,不免暗暗擔憂,畢竟是兩下裏沒對過賬的話,他需要為自己想一個能辯駁的合理說辭。
“蔡公這話很是明白。朕也覺得那個鹽商才是關鍵,隻可惜,昨日西廠的人漏夜來迴稟,那個長蘆花鹽商忽然在一夜之間消失了,朕當時便覺得奇怪。”沈徽說著,揚起手中奏折,曼聲輕笑起來,“不過今日見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