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卻包下了整間酒樓,這麽大陣仗,令容與不由得真想到了鴻門宴三個字。
一進雅間,段洵起手便推讓,一味請容與坐主位。本著來者是客的道理,容與索性也不和他牽來扯去,口裏謙辭著,半推半就坐到了上首。
開席後自是一番觥籌交錯,容與前世今生酒量都不算好,為了保持頭腦清醒,也隻能淺嚐輒止,凡舉杯都隻是略微抿上一口。
段洵等人也沒太勸酒,半晌,隻聽一位黃姓的同知問道,“聽說朝廷要專設鹽運司,還要指派一個鹽運使專門管理鹽務,不知這鹽運司,是下轄在州府統一管理,還是收歸戶部衙門?林大人上達天聽,想必能解答下官疑惑。”
這話問完,席上倒有一多半人都放下酒盞,豎著耳朵等待容與迴答。
朝廷擬在兩淮、兩浙、長蘆、河東各設一處鹽運司,管理地方鹽務,但無論是鹽引還是最終的鹽稅,都會統交戶部管理,地方州府與鹽運司並無瓜葛,這件事目前為止,還隻是少數幾個人才知道。
也難怪眾人關心,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類似政策出台。在座的人都是官場混老了的,早就敏銳的嗅到這會是個肥缺,倘若直接隸屬戶部,那麽地方上可運作的空間就不多了,自然也就少了一項生財的好門路。
容與心裏清楚,轉著酒杯打起了官腔,“黃同知真是抬舉我了,我不過是聽皇上旨意辦差,至於聖意如何,林某可不敢妄自揣測,您與其問我,倒不是問問戶部王大人,他興許比我還更清楚。”
另有一位林姓同知仍不死心,“那此後凡涉及鹽務就都歸這鹽運司了?這麽說來,鹽運使豈不成了天下第一肥差?”這話說的眾人都會心一笑,他又繼續道,“這麽重要的位置,朝廷可得選對了人,林大人可知皇上打算派什麽人,出任這個鹽運使啊?”
既然是天下第一肥差,怕是派誰來都不好做。人人都道這個位置有利可圖,大家夥的眼睛一起盯著,就如同將一個人置身於炭火上去烤,個中滋味並不會太好。
隻可惜,人大都隻看眼前利益,譬如在場的大小官吏,心裏都在惦記著如何爭取這個出缺,又或者退而求其次,希望朝廷不要派一個過於嚴苛不懂世情的人,如此才能有錢大家一起賺。
容與抿了口茶,依舊微笑答他,“我出京前,皇上還沒想好人選呢,不知此時和內閣諸公商議定了沒。我知道各位關心朝廷在鹽務上的得失,也關心日後同僚,倒不如請段大人問問秦首輔,或
者各位有什麽可以舉薦的人,都不妨向首輔大人推薦。”
說完自顧自的把玩起眼前酒盞,其實餘光可以看到眾人的反應,有些人已麵露不悅之色,大約沒想到這個禦前顯貴的少年太監,居然是個一問三不知的主兒。
段洵還算沉得住氣,擎了酒杯笑道,“林大人辛苦辦差,皇上體恤,不想讓您太過操心也是有的。咱們今兒說好是接風宴,那就不談公務了。”說罷,引著眾人先喝盡了杯中酒。
放下杯子,他湊近容與,低聲道,“皇上明年春大婚,您這趟出來,沒被指派給萬歲爺和娘娘置辦些大婚所用之物?”
容與搖頭,“這倒沒有,段大人何以這樣問?”
段洵意味深長的笑笑,“林大人就沒想過送皇上些好物兒?我揚州隸屬應天府,應天府地界上可說是應有盡有,譬如說這蘇繡,”他壓低了聲兒笑道,“江寧提督織造是下官內弟,大人若是有什麽要求,不妨告訴我,倘或能找到絕品呈敬,大婚之時想必皇上和娘娘一定會很高興。”
容與聽得頻頻點頭,口中稱是,臉上隻訕訕笑著,“恐怕要辜負段大人對萬歲爺的心意了,大婚的一應東西都是內務府在采辦,並不與司禮監相幹,別的倒罷了,內務府的錢總管豈是好得罪的,容與可不敢搶他的差使。”
段洵怔了怔,“啊,這倒是,這倒是……”撫須附和過,忙轉過話題,“下官聽聞林大人喜好丹青,我近日得了幅道君皇帝瑞鶴圖,正想借此機會讓大人幫著賞鑒賞鑒,大人請移步,來此一觀如何?”
此時堂中早有他的長隨擎出了一副畫,容與隨他走到那畫前,眾人也都起身,圍在他二人身後。
畫卷展開,果然是道君皇帝趙佶的瑞鶴圖。這幅畫,容與曾在古籍上見過文字版描述,也曾見過拓本,更於前世在畫冊上瞥過幾眼。
眼前卷軸上的作品風格,全然不同於一般的花鳥畫法,全圖將飛鶴布滿天空,隻用一線屋簷去襯托群鶴高翔的姿態,細看時,群鶴的身姿竟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鶴身以粉畫墨寫,眼睛以生漆點染,突顯得靈動自然栩栩如生。
真是一副迥異於畫院風格的絕佳花鳥畫,容與在心裏感慨,不由仔仔細細多看了兩眼,心裏想著,今生今世大約也就隻此一迴,得見它的真容了。
“林大人覺得此畫如何?”段洵含笑發問,打斷了他對這幅畫的貪看。
容與轉身看了看他,麵色尷尬,十分歉然道,“真
是慚愧,其實林某並不懂畫,不知段大人從何處聽來,我對丹青有研究?”
段洵明顯怔了一下,頗為不解的望著他,“大人過謙了吧,誰不知道大人為皇上選中,就是緣起於一副茂林遠岫圖。聽說大人在皇上麵前將那副畫判定為真跡,且將李成畫風說的頭頭是道,令皇上頗感欣喜。怎麽,如今大人竟說自己不懂畫,這未免也有些言不由衷了吧?”
眉頭一皺,他忽然指著那瑞鶴圖,疑道,“難不成這畫兒原是贗品,大人不忍戳穿才假意這般說?”
容與連連擺手,神情愈發困頓,好似有難言之隱一般,“不是不是,您這幅畫,我可不敢說真假,隻因我實在是看不出來。至於大人所說的茂林遠岫圖,那可真是天大的一個誤會。”
苦笑了一下,他接著說,“林某和禦用監一個僉書素來交好,他又一向對丹青書法頗有研究,那日剛巧趕上我去找他,他便給我講了那畫的妙處。沒成想夏掌印正質疑該畫真偽,我那位朋友礙著本監上峰不便開口,我一時興起貿然替他說了出來,恰巧被皇上路過聽見,便以為我是那懂得賞畫之人。這話兒怎麽說呢,真是至今提起來,我都極為不好意思的,也讓諸位見笑了。”
語氣拿捏得既誠懇又無奈,說完垂下頭,連連興歎,眾人聽著,一時也分辨不出真假,倒是能瞧見他麵色已微微泛紅,隻是不好判斷是因為羞臊,還是因為酒氣上湧,方才顯露出這層薄暈。
段洵見狀也沒了主意,本想著打探清楚他的喜好,才用這畫做餌,倘若他識趣,便能就此兜搭上。誰知他卻來了個一推二五六,且推得姿態如此幹淨利落,簡直就是不留一點餘地。
半晌段洵也隻得作罷,不再糾纏於這個話題。眾人紛紛迴到座位上,包間裏的氣氛變得頗有些微妙。
過了片刻,段洵扭頭,跟他的仆從交代了兩句,隨後對容與笑道,“大人來揚州,除了品淮揚菜,遊瘦西湖,還應該瞧瞧我們揚州出名的瘦馬。這可是那起子鹽商想出來的好玩意兒,大人且賞臉,聽聽她們唱的如何?”
說罷,拍了拍手,門立時應聲開了,走進來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一人穿月白色,一人穿了緋色,手中抱了月琴、琵琶等物,一起低下頭對眾人福身問安。
第31章有女如玉
隻聽段洵對二女道,“來來,挑你們拿手的曲子,給欽差大人唱上兩段。”
那穿緋色衣衫的女孩更活潑些,粉麵含春的笑道,“大
人們想聽什麽?奴新近學了支沁園春,論詞兒麽,倒是極好的。”
眾人讓她先念來聽聽,她於是輕啟朱唇,脆生生吟道,“甚矣吾衰,歎天涯歲月,何苦頻催。奈霜毫種種,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三徑秋荒,五湖天遠,儒術於吾何有哉……”
還未誦完,內中已有人揚聲叫起來,“快打出去,誰要聽這些個哀歎。今兒是給欽差大人接風,還不挑些喜氣的唱。”
那女孩慌忙低了頭,一旁穿素色衣衫的小姑娘賠笑著打圓場,“是奴們不省事,還有一支賽天香,最是合宜,請大人們聽聽這個吧。”
二人告了罪,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坐了,先頭那緋衣女孩放下月琴,拿出了檀板,輕輕一擊,隻聽那板聲清脆叮咚,十分悅耳。
她歌喉婉轉悠揚,端的是一唱三歎,“芙蓉屏外,倒金樽,滿座豔歌凝噎。半麵新妝香透幌,環佩姍姍步怯。媚眼射注檀郎,雙鴛全露,裙底淩波襪。天作紅牆,山為翠幕,生把伊儂隔。離魂牽夢迴,南浦涼月。”
這曲子的確夠應景,是謂把酒吟唱,笑擁彌日。一曲唱罷,眾人全都一臉陶醉拍手叫好。
段洵轉顧容與,笑問道,“這姑娘唱的還算中聽,要說這一把好嗓子,可也應了鶯鶯燕燕四個字。大人在京城聽北調多些吧,如今這南音聽起來可還入耳?”
容與哪裏知道什麽南音北調,他不通音律,且入宮以來鮮少有機會聽人唱曲兒,不過是闔宮盛宴時,偶爾聽教坊司吟唱那些端方鴻雅的歌兒,從不曾聽過這等靡靡之音。
何況那時節,他都是侍立在沈徽身後,忙著伺候飲食酒水,何嚐有心情品評樂曲好壞。
如今乍聽之下,卻也無甚特別之感,隻能含笑讚聲好罷了。
“賞,賞這兩個瘦馬。”段洵撫掌笑道,一麵吩咐下人打賞,一麵又為容與斟酒。
林升坐在容與身邊,這會兒湊近些,奇道,“這兩個不是人麽?為什麽要叫她們是瘦馬?”
這話在座的都聽見了,不免或高或低的笑出聲兒。
段洵看一眼林升,笑著解惑,“不怪中官不曉得,原是我們揚州特有的玩意兒。所謂瘦馬,確實與馬無關,隻是形容這些女孩子個個身段苗條,清麗婉約。這是那起子鹽商嫌金陵脂粉太過風韻豔媚,想換換口味兒,這才想出來的花樣。”
自斟自飲了一杯,他複道,“這些個女孩兒,自小被牙婆悉心培養,彈
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奇技淫巧那是樣樣拿手。中官可知,這挑瘦馬,也是有講究的。”說著招了招手,示意穿月白衫子的女孩過來。
那女孩當即起身,嫋嫋婷婷地走到他麵前。段洵的長隨便在一旁悠悠唱道,“姑娘拜客。”
女孩應聲,盈盈下拜。
“姑娘往上走。”
女孩聞言,又往段洵麵前徐徐走了幾步。
“姑娘轉身。”
女孩再往前一步,立在燈下,眾人借著燭光得以看清她的容貌,下巴尖尖,一張清麗的小臉瘦得可憐,長長的睫毛覆蓋在眼睛上,兀自微微顫抖,隨著她緩緩抬首,隻見一顆精巧的淚痣掛在眼角,仿佛隨時都會滴落下來。
一旁的長隨又道,“姑娘借手。”
女孩忙伸出左臂,右手輕撩了袖子,露出一截瑩白如玉的手臂。
眾人正為這一段玉臂讚歎,隻聽一旁再叫道,“姑娘相公。”
女孩緩緩地抬眼,眼波脈脈似一汪碧水,兩道柔光滴溜溜一轉,落在容與臉上,化成軟綿綿帶著癡纏的繾綣。
“姑娘幾歲了?”女孩盈盈淺笑收迴了目光,輕聲道,“奴今年十六。”
“姑娘再走走。”纖纖素手已輕拽起裙角,露出一對尖尖蓮足。
眾人轟然叫好。段洵不無得意的笑道,“至此,才算是瘦馬相看完畢。隻這最後一道尤為重要,須得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這七條,方為上等。大人若想看,不妨讓她除了鞋襪再細細一觀?”
容與聽得頭皮直發麻,忙含笑說不必。對於所謂蓮足這種畸形變態的審美,他實在是欣賞不來,自然要敬謝不免,隻是十分詫異怎麽會有人能夠喜歡這樣的“美”。
段洵也不勉強,吩咐那女孩迴去坐了,因問道,“叫個什麽名字?”
女孩忙又起身迴道,“奴姓方,喚作玉,取得是白茅純束,有女如玉這句。”
“好好,果然是有女如玉!”段洵喜不自勝,“還會唱些什麽?”又轉頭笑問容與,“大人想聽什麽,您點來,叫她們好好唱。”
方玉半垂了眼,聽見段洵的話,忽然揚起睫毛看向容與,那一眼裏,竟像是包含了千言萬語。
容與心下一緊,瞥見眾人都一臉期待的模樣,專等著他發話,隻好隨口應付,“你剛才唱的是楊用修的詞,他還有一支曲子,是仿了
東坡先生作的滿庭芳。”
方玉頜首,立刻撥弄琴弦,悠悠唱起來,“歸去來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東。把致君堯舜,付與諸公。贏得老生強健,盡驅使、明月清風。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兒童。”
唱罷,段洵擊掌歎道,“這小姑娘年紀不大,靈氣兒卻足。大人您看呢?若是合意,大人權且帶她迴去,再好好調教一番,教她伺候您可好?”
滿屋的人這會兒都齊刷刷看著容與,又轉頭去看那方玉,在一片無聲無息、暗流湧動的好奇裏,等待著欽差大人的迴應。
容與早知段洵必有這一問,索性坦然笑道,“大人和我開玩笑吧,您忘了,我是個內侍?”
其時大胤朝還真不禁宦官狎妓,甚至很多內侍私下還會娶妻蓄妾,無論在京裏還是外埠,這都早已不是秘密。
段洵卻沒料到容與會這麽說,竟然全不顧及自己“無能為力”這個事實,不覺自己先尷尬起來,一時竟不知如何接下話去。
正自沉默無聲,忽聽得錚的一響,原來是方玉大驚之下,將手中的月琴弦撥斷。
段洵本就愁不知怎生收場,登時借故發作,沉了臉怒嗤道,“這般沒有規矩!帶她出去,叫牙婆快些處置了。”
話音落,方玉的臉刷地一下變得慘白,身子一出溜,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可還沒等求饒的話出口,已被長隨從地上硬是拉扯起來。
她一麵掙紮,一麵迴顧,視線停留在容與臉上,眼裏盛滿了慘傷和不甘。
容與心尖一顫,方玉的眼神自然不會讓他心動,可惻隱之心卻不合時宜的澎湃發作了,雖然明知道自己一出聲,這一晚上的努力便會功虧一簣,可到底是條年輕鮮活的生命,他沒辦法眼睜睜看著她就此凋零枯萎。
清了下嗓子,他低
一進雅間,段洵起手便推讓,一味請容與坐主位。本著來者是客的道理,容與索性也不和他牽來扯去,口裏謙辭著,半推半就坐到了上首。
開席後自是一番觥籌交錯,容與前世今生酒量都不算好,為了保持頭腦清醒,也隻能淺嚐輒止,凡舉杯都隻是略微抿上一口。
段洵等人也沒太勸酒,半晌,隻聽一位黃姓的同知問道,“聽說朝廷要專設鹽運司,還要指派一個鹽運使專門管理鹽務,不知這鹽運司,是下轄在州府統一管理,還是收歸戶部衙門?林大人上達天聽,想必能解答下官疑惑。”
這話問完,席上倒有一多半人都放下酒盞,豎著耳朵等待容與迴答。
朝廷擬在兩淮、兩浙、長蘆、河東各設一處鹽運司,管理地方鹽務,但無論是鹽引還是最終的鹽稅,都會統交戶部管理,地方州府與鹽運司並無瓜葛,這件事目前為止,還隻是少數幾個人才知道。
也難怪眾人關心,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類似政策出台。在座的人都是官場混老了的,早就敏銳的嗅到這會是個肥缺,倘若直接隸屬戶部,那麽地方上可運作的空間就不多了,自然也就少了一項生財的好門路。
容與心裏清楚,轉著酒杯打起了官腔,“黃同知真是抬舉我了,我不過是聽皇上旨意辦差,至於聖意如何,林某可不敢妄自揣測,您與其問我,倒不是問問戶部王大人,他興許比我還更清楚。”
另有一位林姓同知仍不死心,“那此後凡涉及鹽務就都歸這鹽運司了?這麽說來,鹽運使豈不成了天下第一肥差?”這話說的眾人都會心一笑,他又繼續道,“這麽重要的位置,朝廷可得選對了人,林大人可知皇上打算派什麽人,出任這個鹽運使啊?”
既然是天下第一肥差,怕是派誰來都不好做。人人都道這個位置有利可圖,大家夥的眼睛一起盯著,就如同將一個人置身於炭火上去烤,個中滋味並不會太好。
隻可惜,人大都隻看眼前利益,譬如在場的大小官吏,心裏都在惦記著如何爭取這個出缺,又或者退而求其次,希望朝廷不要派一個過於嚴苛不懂世情的人,如此才能有錢大家一起賺。
容與抿了口茶,依舊微笑答他,“我出京前,皇上還沒想好人選呢,不知此時和內閣諸公商議定了沒。我知道各位關心朝廷在鹽務上的得失,也關心日後同僚,倒不如請段大人問問秦首輔,或
者各位有什麽可以舉薦的人,都不妨向首輔大人推薦。”
說完自顧自的把玩起眼前酒盞,其實餘光可以看到眾人的反應,有些人已麵露不悅之色,大約沒想到這個禦前顯貴的少年太監,居然是個一問三不知的主兒。
段洵還算沉得住氣,擎了酒杯笑道,“林大人辛苦辦差,皇上體恤,不想讓您太過操心也是有的。咱們今兒說好是接風宴,那就不談公務了。”說罷,引著眾人先喝盡了杯中酒。
放下杯子,他湊近容與,低聲道,“皇上明年春大婚,您這趟出來,沒被指派給萬歲爺和娘娘置辦些大婚所用之物?”
容與搖頭,“這倒沒有,段大人何以這樣問?”
段洵意味深長的笑笑,“林大人就沒想過送皇上些好物兒?我揚州隸屬應天府,應天府地界上可說是應有盡有,譬如說這蘇繡,”他壓低了聲兒笑道,“江寧提督織造是下官內弟,大人若是有什麽要求,不妨告訴我,倘或能找到絕品呈敬,大婚之時想必皇上和娘娘一定會很高興。”
容與聽得頻頻點頭,口中稱是,臉上隻訕訕笑著,“恐怕要辜負段大人對萬歲爺的心意了,大婚的一應東西都是內務府在采辦,並不與司禮監相幹,別的倒罷了,內務府的錢總管豈是好得罪的,容與可不敢搶他的差使。”
段洵怔了怔,“啊,這倒是,這倒是……”撫須附和過,忙轉過話題,“下官聽聞林大人喜好丹青,我近日得了幅道君皇帝瑞鶴圖,正想借此機會讓大人幫著賞鑒賞鑒,大人請移步,來此一觀如何?”
此時堂中早有他的長隨擎出了一副畫,容與隨他走到那畫前,眾人也都起身,圍在他二人身後。
畫卷展開,果然是道君皇帝趙佶的瑞鶴圖。這幅畫,容與曾在古籍上見過文字版描述,也曾見過拓本,更於前世在畫冊上瞥過幾眼。
眼前卷軸上的作品風格,全然不同於一般的花鳥畫法,全圖將飛鶴布滿天空,隻用一線屋簷去襯托群鶴高翔的姿態,細看時,群鶴的身姿竟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鶴身以粉畫墨寫,眼睛以生漆點染,突顯得靈動自然栩栩如生。
真是一副迥異於畫院風格的絕佳花鳥畫,容與在心裏感慨,不由仔仔細細多看了兩眼,心裏想著,今生今世大約也就隻此一迴,得見它的真容了。
“林大人覺得此畫如何?”段洵含笑發問,打斷了他對這幅畫的貪看。
容與轉身看了看他,麵色尷尬,十分歉然道,“真
是慚愧,其實林某並不懂畫,不知段大人從何處聽來,我對丹青有研究?”
段洵明顯怔了一下,頗為不解的望著他,“大人過謙了吧,誰不知道大人為皇上選中,就是緣起於一副茂林遠岫圖。聽說大人在皇上麵前將那副畫判定為真跡,且將李成畫風說的頭頭是道,令皇上頗感欣喜。怎麽,如今大人竟說自己不懂畫,這未免也有些言不由衷了吧?”
眉頭一皺,他忽然指著那瑞鶴圖,疑道,“難不成這畫兒原是贗品,大人不忍戳穿才假意這般說?”
容與連連擺手,神情愈發困頓,好似有難言之隱一般,“不是不是,您這幅畫,我可不敢說真假,隻因我實在是看不出來。至於大人所說的茂林遠岫圖,那可真是天大的一個誤會。”
苦笑了一下,他接著說,“林某和禦用監一個僉書素來交好,他又一向對丹青書法頗有研究,那日剛巧趕上我去找他,他便給我講了那畫的妙處。沒成想夏掌印正質疑該畫真偽,我那位朋友礙著本監上峰不便開口,我一時興起貿然替他說了出來,恰巧被皇上路過聽見,便以為我是那懂得賞畫之人。這話兒怎麽說呢,真是至今提起來,我都極為不好意思的,也讓諸位見笑了。”
語氣拿捏得既誠懇又無奈,說完垂下頭,連連興歎,眾人聽著,一時也分辨不出真假,倒是能瞧見他麵色已微微泛紅,隻是不好判斷是因為羞臊,還是因為酒氣上湧,方才顯露出這層薄暈。
段洵見狀也沒了主意,本想著打探清楚他的喜好,才用這畫做餌,倘若他識趣,便能就此兜搭上。誰知他卻來了個一推二五六,且推得姿態如此幹淨利落,簡直就是不留一點餘地。
半晌段洵也隻得作罷,不再糾纏於這個話題。眾人紛紛迴到座位上,包間裏的氣氛變得頗有些微妙。
過了片刻,段洵扭頭,跟他的仆從交代了兩句,隨後對容與笑道,“大人來揚州,除了品淮揚菜,遊瘦西湖,還應該瞧瞧我們揚州出名的瘦馬。這可是那起子鹽商想出來的好玩意兒,大人且賞臉,聽聽她們唱的如何?”
說罷,拍了拍手,門立時應聲開了,走進來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一人穿月白色,一人穿了緋色,手中抱了月琴、琵琶等物,一起低下頭對眾人福身問安。
第31章有女如玉
隻聽段洵對二女道,“來來,挑你們拿手的曲子,給欽差大人唱上兩段。”
那穿緋色衣衫的女孩更活潑些,粉麵含春的笑道,“大
人們想聽什麽?奴新近學了支沁園春,論詞兒麽,倒是極好的。”
眾人讓她先念來聽聽,她於是輕啟朱唇,脆生生吟道,“甚矣吾衰,歎天涯歲月,何苦頻催。奈霜毫種種,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三徑秋荒,五湖天遠,儒術於吾何有哉……”
還未誦完,內中已有人揚聲叫起來,“快打出去,誰要聽這些個哀歎。今兒是給欽差大人接風,還不挑些喜氣的唱。”
那女孩慌忙低了頭,一旁穿素色衣衫的小姑娘賠笑著打圓場,“是奴們不省事,還有一支賽天香,最是合宜,請大人們聽聽這個吧。”
二人告了罪,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坐了,先頭那緋衣女孩放下月琴,拿出了檀板,輕輕一擊,隻聽那板聲清脆叮咚,十分悅耳。
她歌喉婉轉悠揚,端的是一唱三歎,“芙蓉屏外,倒金樽,滿座豔歌凝噎。半麵新妝香透幌,環佩姍姍步怯。媚眼射注檀郎,雙鴛全露,裙底淩波襪。天作紅牆,山為翠幕,生把伊儂隔。離魂牽夢迴,南浦涼月。”
這曲子的確夠應景,是謂把酒吟唱,笑擁彌日。一曲唱罷,眾人全都一臉陶醉拍手叫好。
段洵轉顧容與,笑問道,“這姑娘唱的還算中聽,要說這一把好嗓子,可也應了鶯鶯燕燕四個字。大人在京城聽北調多些吧,如今這南音聽起來可還入耳?”
容與哪裏知道什麽南音北調,他不通音律,且入宮以來鮮少有機會聽人唱曲兒,不過是闔宮盛宴時,偶爾聽教坊司吟唱那些端方鴻雅的歌兒,從不曾聽過這等靡靡之音。
何況那時節,他都是侍立在沈徽身後,忙著伺候飲食酒水,何嚐有心情品評樂曲好壞。
如今乍聽之下,卻也無甚特別之感,隻能含笑讚聲好罷了。
“賞,賞這兩個瘦馬。”段洵撫掌笑道,一麵吩咐下人打賞,一麵又為容與斟酒。
林升坐在容與身邊,這會兒湊近些,奇道,“這兩個不是人麽?為什麽要叫她們是瘦馬?”
這話在座的都聽見了,不免或高或低的笑出聲兒。
段洵看一眼林升,笑著解惑,“不怪中官不曉得,原是我們揚州特有的玩意兒。所謂瘦馬,確實與馬無關,隻是形容這些女孩子個個身段苗條,清麗婉約。這是那起子鹽商嫌金陵脂粉太過風韻豔媚,想換換口味兒,這才想出來的花樣。”
自斟自飲了一杯,他複道,“這些個女孩兒,自小被牙婆悉心培養,彈
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奇技淫巧那是樣樣拿手。中官可知,這挑瘦馬,也是有講究的。”說著招了招手,示意穿月白衫子的女孩過來。
那女孩當即起身,嫋嫋婷婷地走到他麵前。段洵的長隨便在一旁悠悠唱道,“姑娘拜客。”
女孩應聲,盈盈下拜。
“姑娘往上走。”
女孩聞言,又往段洵麵前徐徐走了幾步。
“姑娘轉身。”
女孩再往前一步,立在燈下,眾人借著燭光得以看清她的容貌,下巴尖尖,一張清麗的小臉瘦得可憐,長長的睫毛覆蓋在眼睛上,兀自微微顫抖,隨著她緩緩抬首,隻見一顆精巧的淚痣掛在眼角,仿佛隨時都會滴落下來。
一旁的長隨又道,“姑娘借手。”
女孩忙伸出左臂,右手輕撩了袖子,露出一截瑩白如玉的手臂。
眾人正為這一段玉臂讚歎,隻聽一旁再叫道,“姑娘相公。”
女孩緩緩地抬眼,眼波脈脈似一汪碧水,兩道柔光滴溜溜一轉,落在容與臉上,化成軟綿綿帶著癡纏的繾綣。
“姑娘幾歲了?”女孩盈盈淺笑收迴了目光,輕聲道,“奴今年十六。”
“姑娘再走走。”纖纖素手已輕拽起裙角,露出一對尖尖蓮足。
眾人轟然叫好。段洵不無得意的笑道,“至此,才算是瘦馬相看完畢。隻這最後一道尤為重要,須得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這七條,方為上等。大人若想看,不妨讓她除了鞋襪再細細一觀?”
容與聽得頭皮直發麻,忙含笑說不必。對於所謂蓮足這種畸形變態的審美,他實在是欣賞不來,自然要敬謝不免,隻是十分詫異怎麽會有人能夠喜歡這樣的“美”。
段洵也不勉強,吩咐那女孩迴去坐了,因問道,“叫個什麽名字?”
女孩忙又起身迴道,“奴姓方,喚作玉,取得是白茅純束,有女如玉這句。”
“好好,果然是有女如玉!”段洵喜不自勝,“還會唱些什麽?”又轉頭笑問容與,“大人想聽什麽,您點來,叫她們好好唱。”
方玉半垂了眼,聽見段洵的話,忽然揚起睫毛看向容與,那一眼裏,竟像是包含了千言萬語。
容與心下一緊,瞥見眾人都一臉期待的模樣,專等著他發話,隻好隨口應付,“你剛才唱的是楊用修的詞,他還有一支曲子,是仿了
東坡先生作的滿庭芳。”
方玉頜首,立刻撥弄琴弦,悠悠唱起來,“歸去來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東。把致君堯舜,付與諸公。贏得老生強健,盡驅使、明月清風。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兒童。”
唱罷,段洵擊掌歎道,“這小姑娘年紀不大,靈氣兒卻足。大人您看呢?若是合意,大人權且帶她迴去,再好好調教一番,教她伺候您可好?”
滿屋的人這會兒都齊刷刷看著容與,又轉頭去看那方玉,在一片無聲無息、暗流湧動的好奇裏,等待著欽差大人的迴應。
容與早知段洵必有這一問,索性坦然笑道,“大人和我開玩笑吧,您忘了,我是個內侍?”
其時大胤朝還真不禁宦官狎妓,甚至很多內侍私下還會娶妻蓄妾,無論在京裏還是外埠,這都早已不是秘密。
段洵卻沒料到容與會這麽說,竟然全不顧及自己“無能為力”這個事實,不覺自己先尷尬起來,一時竟不知如何接下話去。
正自沉默無聲,忽聽得錚的一響,原來是方玉大驚之下,將手中的月琴弦撥斷。
段洵本就愁不知怎生收場,登時借故發作,沉了臉怒嗤道,“這般沒有規矩!帶她出去,叫牙婆快些處置了。”
話音落,方玉的臉刷地一下變得慘白,身子一出溜,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可還沒等求饒的話出口,已被長隨從地上硬是拉扯起來。
她一麵掙紮,一麵迴顧,視線停留在容與臉上,眼裏盛滿了慘傷和不甘。
容與心尖一顫,方玉的眼神自然不會讓他心動,可惻隱之心卻不合時宜的澎湃發作了,雖然明知道自己一出聲,這一晚上的努力便會功虧一簣,可到底是條年輕鮮活的生命,他沒辦法眼睜睜看著她就此凋零枯萎。
清了下嗓子,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