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狂暴係戰兵的開發算是告一段落,然後剩餘的時間裏莫歌繼續將精力投入到了異形戰兵的後續開發之中。


    雖說異形戰兵存在著體型限製,最有價值的酸液其實也稱不上無敵,但是作為一種能夠快速成型、便宜高效並且在合適的環境中數量可以近乎無窮無盡的方便工具,異形戰兵依然擁有著巨大的價值。


    而這一次,已經有了狂暴係戰兵作為攻堅力量的莫歌,在異形係戰兵的開發思路上還是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首先,既然酸性血液是異形最有價值的一方麵,那麽自然要大力開發一番。


    噴射酸液、發射蘊含酸液的尖刺、甚至在身體中存儲更多酸液將自身化為一個和敵人同歸於盡的酸液炸彈,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發展方向。


    這就避免了原本經常需要通過自殘才能發揮酸液功用的缺憾,而如果真到了需要自殘的時候,還不如直接來個原地爆炸來得給力。


    這其中當然有很多是莫歌沒有現成特性素材的使用方式,但是這種基本隻需要在結構上進行改變和設計的小問題對於莫歌來說早就沒有太大難度,所以整體開發進度非常不錯。


    自爆戰兵酸液戰兵,諸如此類。


    而如果說酸液方麵的延伸應用算是攻擊和輔助並存的發展方向,那麽另一個發展思路則更加偏向於純粹的輔助方向。


    莫歌試圖開發出一種純粹用於進行遠程信號連接的戰兵兵種,可以稱之為通訊戰兵。


    在基礎結構方麵,莫歌要做的當然是為這種戰兵附加上更加敏銳的各類感官,而獸王意誌的相關器官更是重點強化的方向。


    他希望可以將這些專用於通訊的戰兵作為一個個節點,讓他能夠更好的掌握戰場的環境,並且作為其他戰兵的信號中繼站。


    為此莫歌還特意學習了一番人類關於雲計算的相關技術,具體算法之類的他當然是用不上,但是在一些思路上莫歌希望可以由此獲得一些啟發。


    如果一切順利,慢慢發展到極限,這些通訊兵或許就會成為一個個類似於生物體內神經節一般的存在,無數“神經節”通過互相之間的信號交換連成一片,是否就可以形成一個泛概念上的有機整體?


    感官的遠程共享、集體決策、集體智慧、集體意識


    這大概會是一整個係列的發展方向。


    顯然,莫歌離這樣的目標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他最初的目的其實隻是為了獲得類似感官共享之類的能力,畢竟戰兵限於認知水平和智力程度的問題,一直以來都無法很好的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信息精準的傳達給莫歌。


    如果莫歌能夠直接遠程共享戰兵的感官,那麽戰兵的輔助作用必然會大幅度提升。


    可惜,大概是受限於現有的電磁信號交換和更加原始的信息素交換方式,經過一番努力之後,莫歌離那最簡單的目標都還有些不足。


    畢竟就算是解決了信號間的編譯和翻譯問題,實際上生物各類感官接收到外界信息的信息量是無比巨大的。


    單看大腦內負責處理各類感官的區域占去了多麽巨大的比例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這看似簡單的一件事,實際上並不簡單。


    不過這樣的探索顯然是也是有價值的,至少最初級的通訊戰兵勉強也算是開發出來了,以後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開發完善。


    在這方麵,莫歌倒是想起了即將要進行的這次諸天之旅中似乎就有著與之相關的一係列技術和能力。


    隻是,想要獲得這些東西也是很令他頭疼的一件事啊


    關於衍生體戰法的開發差不多到此為止。


    探測能力,攻擊能力,防禦能力,還有衍生體戰法。


    這就是莫歌在大半年時間裏的幾大發展方向,也各自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而除此之外,就算是各方麵能力的改進都是消耗大戶甚至將莫歌身體都給整瘦了一圈,但是隨著時間的醞釀和不斷的補充進食,他的體型依然在穩步成長著。


    身高大概長了有一米?


    好吧,聊勝於無,在下個世界即將麵對超巨型敵人的時候,這麽一點成長根本看不出來好嗎。


    當然在閑暇之餘他也順手做了一些相對不那麽重要的自我完善,比如來自於某種海豚的左右腦交替休息方式,還有參考人類技術為尾刃上的酸液刺設計了一些穩定翼結構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發射效果之類的。


    然後,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新世界的大門就此緩緩打開。


    遙遠的星係中有一個叫做“nrs”星球,那裏烏雲密布、大地貧瘠、沒有河流隻有岩層。大氣為黃色。岩層中生活著一種外星人“先驅”。


    這是一種殖民生物,通過不斷侵占其他星球來繁衍生息。先驅掌握著極高的製毒化學和超空間技術,可以通過建立“蟲洞”的方式將其他星球與本地進行橋接,從敵人內部滲透攻擊。


    它們製造了一種體型龐大、渾身劇毒的生物兵器,作為入侵其他星球的部隊,就是開菊獸。


    早在恐龍時代,地球就已經被先驅盯上了,但那時的地球大氣中含氧量極高,怪獸部隊無法適應環境,最終殖民任務以失敗而告終。


    隨著文明時代的到來地球汙染加重,臭氧層空洞、一氧化碳汙染和水資源汙染等等這一切為它們創造了適宜的環境,第所以它們卷土重來,此時的地球太對它們的胃口了。


    2013年,環太平洋地區海底深處出現了一個平行宇宙“突破點”。


    隨後,第一隻怪獸“斧首”穿過通道來到地球,在舊金山登錄。


    坦克、飛機、大炮狂轟亂炸了整整六天才把怪獸徹底消滅,那時它已經推進了35英裏,三個城市化為灰燼,數以萬計的人類喪失性命。


    事件結束後,人類為巨獸起了“怪獸”的名字。


    六個月後,第二隻怪獸“壞腦”登錄馬尼拉,接著第三隻襲擊了聖盧卡斯角,然後還有第四隻,第五隻


    人類在無計可施之下發明了他們自己創造的“怪獸”:“機甲獵人”r,利用巨大機械士兵來對抗不斷出現的怪獸,由兩名腦部神經網絡互相串連浮動神經元連結的操縱者同步操作這些巨大的機械造物。


    自從有了機甲獵人,人類開始獲得勝利,甚至將怪獸襲擊變成宣傳活動與儀式,但人類卻並不知道更加恐怖的威脅即將來臨,而“怪獸戰役”也就此打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某科學的超級哥斯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光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光菌並收藏某科學的超級哥斯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