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東京,天總是陰沉沉的,已經好幾天沒有見到太陽了。
街道上的人一個個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的,就連路邊的野狗也被感染了,懶洋洋的躺在地上,眼皮子都不願意抬一下,還有那不知道那裏的野貓,時不時的叫喚一聲,一聽那尖銳的聲音。
發了情的母貓和無精打采的公狗,也許這是現在東京街上能看到的最好的風景。
鑒於中國戰場發生的一些列的挫折,日·本天皇裕仁決定召開禦前會議,這還是他第一次主持召開禦前會議。
之前都是內閣大臣商量好了,給他上一個奏折,或者召集一個或者幾個人匯報一下。
這是他本人登基以來第一次主持的禦前會議。
自從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發動的宮廷政變“王政複古”之後,天皇才結束了長達七八個實際的綠帽時代,明治天皇主持的第一次禦前會議,燃起了甲午海戰的炮火,擊敗了上千年壓.在日·本頭上的天朝上國,日·本從此走上一個強兵富國的道路。
每一次禦前會議都會產生重大的決策,影響著這個國家未來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前途命運。
皇宮的東大廳會議室,緊挨著天皇的書房。
大本營禦前會議在裕仁天皇的親自召集下,內閣以及陸海軍重要的文武大臣分列兩排,筆挺的坐在鋪了紅格錦緞的會議桌前,一個個雙手扶著膝蓋,目不斜視,宛若木偶泥塑一般。
他們偶爾投向裕仁的目光,也是一種崇敬的如同聆聽佛語天音一般的虔誠,神聖的都跟表演一般。
政治家一般都是出色的演員,他們的演技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誰知道他們一本正經的麵皮下麵,心裏會對裕仁天皇這個最接近神的男人有著這樣的想法?
離裕仁天皇坐的最近的是首相近衛文磨,以及軍事保護院總裁本莊繁,兩人一文一武,完全是一副對立的狀態。
前者年輕瀟灑,一派學者的翩翩風度。
後者則顯出一副臃腫老態,滿身武人的兇狠殺機。
日軍在中國戰場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國際輿論也對日·本相當不利,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公開,全世界一片嘩然,坐在左首第三位的外相宇垣一成這幾天額頭上的溝.壑多了三天,眼角滿是血絲。
陸相板垣征四郎筆挺的軍裝,一雙眼睛閃爍著陰鷙的光芒。
中國的問題似乎不像那些狂妄自大的軍人所說的那麽簡單,除了在東北和朝鮮的駐軍,日·本陸軍所有的野戰師團已經差不多全部用在了中國戰場。
原計劃,打通津浦路線後,再實施進攻武漢的作戰計劃,但是現在在中國戰場的消耗和損失太大,兵源補充,物資征集等等都麵臨比較大的困難。
大本營內部,首相近衛文磨這個時候對進攻武漢的計劃是持反對態度的,他手下的智囊團和研究班子經過慎重分析,覺得這個時候進攻武漢的前途並不樂觀,如果再遭遇徐州會戰中的損失,那日軍將無力再戰,那武力占領或者武力壓迫蔣政府投降的可能性就根本不存在。
還有就是夏季來臨,雨水增多,武漢有地處中原腹地,即便是沿著長江往上打,那長江兩岸的江防工事也會是日軍前進的最大阻礙。
近衛文磨的意見是傾向於晚打,等做足了準備再打,至少也要拖到秋涼之後。
會議首先由首相宣讀一份由陸軍省擬定的《關於處理中國事變的指導方針》的文件,文件不長,也就七八頁紙的樣子。
陸軍省核心思想還是武力征服為主,一勞永逸解決中國問題,並建議加強華中方麵軍的戰鬥力量,重新部署進攻漢口的作戰計劃。
不難看出這個指導方針子在軍事上,陸軍方麵已經傾向於從長江南線攻占武漢的設想,幾乎是放棄了原來準備從平漢線南下的方案。
如果要從平漢線南下,對目前的日軍來說,代價太大,而且可能會拖入曠日持.久的大戰,這不符合日軍現在的利益。
日·本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是北麵的蘇俄。
侵略並占領中國的而目的,就是為了攫取中國的資源和人口,為將來跟蘇俄的戰爭做準備。
由始至終,日·本都沒有把中國當成是他的對手。
“陛下!”本莊繁第一站起來,他一頭短短的雜毛,看上去垂垂老矣,可中氣卻十足,“攻占武漢的決心是不能夠動搖的,隻有拿下漢口,取得長江下遊及湖廣地區,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就在我們手中,蔣的政府隻能蝸居在窮山溝裏,將再無實力與帝國對抗,從政治舞台上徹底消失。”
本莊繁一邊說著,一邊衝著首相近衛挑釁的目光,掛著兩坨贅肉的臉腮不停的顫.抖,老眼餘光咄咄的逼視著天皇裕仁。
近衛文磨被本莊的咄咄逼人的目光激的坐不住,豁然站了起來,爭鋒相對道:“陛下,臣也覺得攻占漢口的必要,因為隻有攻下武漢,才能摧毀國共合作抗日的勢力,但我們必須考慮到,我們的作戰對象是一個半封建本殖民地的農民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奪取的城市就能解決問題,而在中國是不行的,他們還沒有形成以城市經濟為中心,所以,對我們這場從英美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解放中國人民的聖戰,應該慎之又慎……”
木然沒有表情的裕仁天皇聽了近衛文磨的話後,竟然緩緩的衝他點了點頭。
近衛文磨有些激動,蒼白的臉上一連閃現幾多紅暈,年輕的時候,他得過肺結核,身體一直纖弱,還飽受痔瘡的折磨,不能夠久坐。
“陛下,臣認為,要進攻武漢,逼迫蔣政府下野投降,首先要解決一個人,這個人已經越來越成為帝國這場聖戰的威脅,他的威脅甚至超過gcd的抗日武裝!”板垣征四郎起身站起來道。
裕仁天皇微微皺眉,似乎沒有聽明白板垣征四郎所說的人是誰?
“阪垣軍說的可是那最近半年連續給我.日本皇軍造成巨大損傷的中國將軍冷鋒嗎?”近衛首相問道。
“是的,首相閣下,正是這個冷鋒,他和他統帥的部隊目前正駐紮豫北地區,那裏曾經被我軍占領,此人年紀輕輕,卻極為陰險狡詐,不守陳法,劍走偏鋒,有時候完全沒有章法,雖然在徐州戰場上,他和他的部隊並沒有起到主力作用,但他的每一次出擊都是在極為關鍵之處,華北方麵軍前期進攻受挫,大多是因為此人,他跟徐州地區的中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德鄰配合默契,這是以往我們遇到的大不相同,更為可怕的是他對戰局的把握和預見性……”
板垣征四郎滔滔不絕講了很多,顯然,他剛從中國迴來,對中國的戰局是做了相當一番的研究的,尤其是對冷鋒和新一軍,超出了不少人的理解。
阪垣征四郎的論點,中心思想是,要向攻占武漢,首先的解決冷鋒這隻攔路虎。
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必須拖住他,不能讓他介入武漢會戰。
否則,就會重蹈在徐州的覆轍,損失那麽多的兵力,才占領了徐州,這樣的勝利代價太大了。
“阪垣君言重了吧,區區中國·軍一個軍,最多不超過三萬人,能有多厲害,我看是前線將領無能,才把對手誇大其詞。”本莊繁道。
“本莊閣下,我說說的句句都是事實,中島君,磯穀君,甚至土肥原君,都敗在冷鋒的手中,如果其中一人失敗,那是無能,可這三人都是帝國的精英,他們都敗在其手,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板垣征四郎反駁道。
“照阪垣君的意思,如果不解決這個冷鋒和新一軍,拿進攻武漢的計劃就不能進行了?”
“我的意思是,必須拖住冷鋒和他的新一軍,不能讓他有機會馳援武漢戰場,那樣我們快速占領武漢的幾率就會增加不少。”
“阪垣君是同意發動進攻武漢的而計劃咯?”
“是的,我認為進攻武漢,宜早不宜晚,若是拖久了,給蔣政府恢複元氣的機會,那樣帝國就會陷入聖戰的泥潭之中。”板垣征四郎鄭重的衝裕仁一鞠躬,“陛下,臣以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速戰速決解決中國事變。”
“陛下,臣以為占領武漢並不能立即解決中國問題,在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前,還有根據目前中國傳迴的情況,中國人的抗日情緒高漲,即便是是我們占領了武漢,恐怕也很難迫使蔣政府下野妥協,當前帝國需要改變策略,我們現在派往中國的軍隊有三十個師團之多,現在還在不斷的動員征兵,若是要維持這麽龐大的軍隊作戰所需的糧彈和其他物資,至少需要追擊三十億日元的軍費,而帝國的稅收隻能維持到十月份左右,臣覺得,與其耗費人力和武力占領武漢,不如采取防守之勢,對其內經濟和軍事要地進行飛機轟炸,建立發展新的我控製政權,這次是較為明智的策略,望陛下明察。”近衛文磨站起來道。
裕仁天皇被近衛文磨的一通話說的是腦袋都脹了,但是也聽明白了,內閣這邊不太主張繼續武力解決中國的問題,至少現在不讚成。
而軍隊這塊兒自然是極力的想要擴大戰爭,武力占領中國,並且視為最佳的戰略機遇,跟當初的陸相杉山元幾乎是一脈相承。
“陛下!”
年逾古稀,滿頭白發的外相宇垣一成占了起來,蒼老的聲音在偌大的會議廳內響起:“臣以為,首相閣下的意見不無道理……”
“陛下!”
又是一聲大喝,裕仁的瘦弱的身子微微一顫,鼻梁上的金絲邊兒眼鏡兒都差點掉落下來,心中有些不快,他又不是腦昏耳鳴,說話那麽大聲幹什麽?
說話的大將振振有詞:“臣以為解決中國問題決不能防守,隻能進攻,幾年是決定性勝利的一年,本莊君的意見完全正確,為了百年之和平,我們必須立即拿下武漢,擴大壓製圈,迫蔣投降!”
這位大將剛說完,坐在對麵的文相荒木政府點了點頭,也站了起來,微微顫動的八字胡張開口:“陛下,臣也完成讚同阪垣君的意見,不過,鑒於接近下級,長江武漢的高溫酷暑,恐怕於作戰不利,所以,臣以為待秋涼之後,再攻占武漢也不為遲!”
“不可!”挨著近衛就做的海相米光內政大將豁然站了起來,大聲反駁道:“陛下,沿隴海路西進被阻後,沿平漢線南下武漢的這一戰略計劃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那麽進攻武漢的路線隻能是取長江水道,夏季江寬水大,正有利於我艦船行動,若到秋後枯水季節,對我軍作戰將極為不利!所以,若決定攻占武漢,竊以為決不可因為暑氣而延誤戰機!”
米光內政的話重重的砸在眾多文武大臣的心頭。
“若隻是攻占武漢,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但是,我們除了立足攻之外,還要考錄到守,夏季多雨,江西,安徽還有等地的複雜地形對我陸軍行軍極為不利,還有補給問題。”
“惡劣的天氣條件對敵我雙方是一樣的,這一點完全不必要考慮!”
“陛下,臣覺得現在攻占武漢,條件還不成熟,理由如下……”
“陛下……”
在裕仁天皇麵前,這些帝國文武重臣們不至於像菜市場的農婦、商販們買菜、賣菜一樣討價還價,可他們一個接一個爭論起來,也不過是稍微文明一點而已。
陸軍的,海軍的,內閣的,各自代表各自的利益,每一人都強烈的訴說著自己的利益要求。
當然,再吵完之後,最終的決定權,還是交給了裕仁天皇。
忽然靜謐了下來,大家都眼巴巴的望著裕仁的時候,他輕輕的咳嗽了一下,過了數十秒之後,開口道:“散會吧。”
由始至終,第一次大本營的禦前會議上,裕仁唯一的一次張開金口,就是這樣一句“敕諭”。
街道上的人一個個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的,就連路邊的野狗也被感染了,懶洋洋的躺在地上,眼皮子都不願意抬一下,還有那不知道那裏的野貓,時不時的叫喚一聲,一聽那尖銳的聲音。
發了情的母貓和無精打采的公狗,也許這是現在東京街上能看到的最好的風景。
鑒於中國戰場發生的一些列的挫折,日·本天皇裕仁決定召開禦前會議,這還是他第一次主持召開禦前會議。
之前都是內閣大臣商量好了,給他上一個奏折,或者召集一個或者幾個人匯報一下。
這是他本人登基以來第一次主持的禦前會議。
自從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發動的宮廷政變“王政複古”之後,天皇才結束了長達七八個實際的綠帽時代,明治天皇主持的第一次禦前會議,燃起了甲午海戰的炮火,擊敗了上千年壓.在日·本頭上的天朝上國,日·本從此走上一個強兵富國的道路。
每一次禦前會議都會產生重大的決策,影響著這個國家未來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前途命運。
皇宮的東大廳會議室,緊挨著天皇的書房。
大本營禦前會議在裕仁天皇的親自召集下,內閣以及陸海軍重要的文武大臣分列兩排,筆挺的坐在鋪了紅格錦緞的會議桌前,一個個雙手扶著膝蓋,目不斜視,宛若木偶泥塑一般。
他們偶爾投向裕仁的目光,也是一種崇敬的如同聆聽佛語天音一般的虔誠,神聖的都跟表演一般。
政治家一般都是出色的演員,他們的演技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誰知道他們一本正經的麵皮下麵,心裏會對裕仁天皇這個最接近神的男人有著這樣的想法?
離裕仁天皇坐的最近的是首相近衛文磨,以及軍事保護院總裁本莊繁,兩人一文一武,完全是一副對立的狀態。
前者年輕瀟灑,一派學者的翩翩風度。
後者則顯出一副臃腫老態,滿身武人的兇狠殺機。
日軍在中國戰場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國際輿論也對日·本相當不利,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公開,全世界一片嘩然,坐在左首第三位的外相宇垣一成這幾天額頭上的溝.壑多了三天,眼角滿是血絲。
陸相板垣征四郎筆挺的軍裝,一雙眼睛閃爍著陰鷙的光芒。
中國的問題似乎不像那些狂妄自大的軍人所說的那麽簡單,除了在東北和朝鮮的駐軍,日·本陸軍所有的野戰師團已經差不多全部用在了中國戰場。
原計劃,打通津浦路線後,再實施進攻武漢的作戰計劃,但是現在在中國戰場的消耗和損失太大,兵源補充,物資征集等等都麵臨比較大的困難。
大本營內部,首相近衛文磨這個時候對進攻武漢的計劃是持反對態度的,他手下的智囊團和研究班子經過慎重分析,覺得這個時候進攻武漢的前途並不樂觀,如果再遭遇徐州會戰中的損失,那日軍將無力再戰,那武力占領或者武力壓迫蔣政府投降的可能性就根本不存在。
還有就是夏季來臨,雨水增多,武漢有地處中原腹地,即便是沿著長江往上打,那長江兩岸的江防工事也會是日軍前進的最大阻礙。
近衛文磨的意見是傾向於晚打,等做足了準備再打,至少也要拖到秋涼之後。
會議首先由首相宣讀一份由陸軍省擬定的《關於處理中國事變的指導方針》的文件,文件不長,也就七八頁紙的樣子。
陸軍省核心思想還是武力征服為主,一勞永逸解決中國問題,並建議加強華中方麵軍的戰鬥力量,重新部署進攻漢口的作戰計劃。
不難看出這個指導方針子在軍事上,陸軍方麵已經傾向於從長江南線攻占武漢的設想,幾乎是放棄了原來準備從平漢線南下的方案。
如果要從平漢線南下,對目前的日軍來說,代價太大,而且可能會拖入曠日持.久的大戰,這不符合日軍現在的利益。
日·本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是北麵的蘇俄。
侵略並占領中國的而目的,就是為了攫取中國的資源和人口,為將來跟蘇俄的戰爭做準備。
由始至終,日·本都沒有把中國當成是他的對手。
“陛下!”本莊繁第一站起來,他一頭短短的雜毛,看上去垂垂老矣,可中氣卻十足,“攻占武漢的決心是不能夠動搖的,隻有拿下漢口,取得長江下遊及湖廣地區,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就在我們手中,蔣的政府隻能蝸居在窮山溝裏,將再無實力與帝國對抗,從政治舞台上徹底消失。”
本莊繁一邊說著,一邊衝著首相近衛挑釁的目光,掛著兩坨贅肉的臉腮不停的顫.抖,老眼餘光咄咄的逼視著天皇裕仁。
近衛文磨被本莊的咄咄逼人的目光激的坐不住,豁然站了起來,爭鋒相對道:“陛下,臣也覺得攻占漢口的必要,因為隻有攻下武漢,才能摧毀國共合作抗日的勢力,但我們必須考慮到,我們的作戰對象是一個半封建本殖民地的農民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奪取的城市就能解決問題,而在中國是不行的,他們還沒有形成以城市經濟為中心,所以,對我們這場從英美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解放中國人民的聖戰,應該慎之又慎……”
木然沒有表情的裕仁天皇聽了近衛文磨的話後,竟然緩緩的衝他點了點頭。
近衛文磨有些激動,蒼白的臉上一連閃現幾多紅暈,年輕的時候,他得過肺結核,身體一直纖弱,還飽受痔瘡的折磨,不能夠久坐。
“陛下,臣認為,要進攻武漢,逼迫蔣政府下野投降,首先要解決一個人,這個人已經越來越成為帝國這場聖戰的威脅,他的威脅甚至超過gcd的抗日武裝!”板垣征四郎起身站起來道。
裕仁天皇微微皺眉,似乎沒有聽明白板垣征四郎所說的人是誰?
“阪垣軍說的可是那最近半年連續給我.日本皇軍造成巨大損傷的中國將軍冷鋒嗎?”近衛首相問道。
“是的,首相閣下,正是這個冷鋒,他和他統帥的部隊目前正駐紮豫北地區,那裏曾經被我軍占領,此人年紀輕輕,卻極為陰險狡詐,不守陳法,劍走偏鋒,有時候完全沒有章法,雖然在徐州戰場上,他和他的部隊並沒有起到主力作用,但他的每一次出擊都是在極為關鍵之處,華北方麵軍前期進攻受挫,大多是因為此人,他跟徐州地區的中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德鄰配合默契,這是以往我們遇到的大不相同,更為可怕的是他對戰局的把握和預見性……”
板垣征四郎滔滔不絕講了很多,顯然,他剛從中國迴來,對中國的戰局是做了相當一番的研究的,尤其是對冷鋒和新一軍,超出了不少人的理解。
阪垣征四郎的論點,中心思想是,要向攻占武漢,首先的解決冷鋒這隻攔路虎。
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必須拖住他,不能讓他介入武漢會戰。
否則,就會重蹈在徐州的覆轍,損失那麽多的兵力,才占領了徐州,這樣的勝利代價太大了。
“阪垣君言重了吧,區區中國·軍一個軍,最多不超過三萬人,能有多厲害,我看是前線將領無能,才把對手誇大其詞。”本莊繁道。
“本莊閣下,我說說的句句都是事實,中島君,磯穀君,甚至土肥原君,都敗在冷鋒的手中,如果其中一人失敗,那是無能,可這三人都是帝國的精英,他們都敗在其手,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板垣征四郎反駁道。
“照阪垣君的意思,如果不解決這個冷鋒和新一軍,拿進攻武漢的計劃就不能進行了?”
“我的意思是,必須拖住冷鋒和他的新一軍,不能讓他有機會馳援武漢戰場,那樣我們快速占領武漢的幾率就會增加不少。”
“阪垣君是同意發動進攻武漢的而計劃咯?”
“是的,我認為進攻武漢,宜早不宜晚,若是拖久了,給蔣政府恢複元氣的機會,那樣帝國就會陷入聖戰的泥潭之中。”板垣征四郎鄭重的衝裕仁一鞠躬,“陛下,臣以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速戰速決解決中國事變。”
“陛下,臣以為占領武漢並不能立即解決中國問題,在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前,還有根據目前中國傳迴的情況,中國人的抗日情緒高漲,即便是是我們占領了武漢,恐怕也很難迫使蔣政府下野妥協,當前帝國需要改變策略,我們現在派往中國的軍隊有三十個師團之多,現在還在不斷的動員征兵,若是要維持這麽龐大的軍隊作戰所需的糧彈和其他物資,至少需要追擊三十億日元的軍費,而帝國的稅收隻能維持到十月份左右,臣覺得,與其耗費人力和武力占領武漢,不如采取防守之勢,對其內經濟和軍事要地進行飛機轟炸,建立發展新的我控製政權,這次是較為明智的策略,望陛下明察。”近衛文磨站起來道。
裕仁天皇被近衛文磨的一通話說的是腦袋都脹了,但是也聽明白了,內閣這邊不太主張繼續武力解決中國的問題,至少現在不讚成。
而軍隊這塊兒自然是極力的想要擴大戰爭,武力占領中國,並且視為最佳的戰略機遇,跟當初的陸相杉山元幾乎是一脈相承。
“陛下!”
年逾古稀,滿頭白發的外相宇垣一成占了起來,蒼老的聲音在偌大的會議廳內響起:“臣以為,首相閣下的意見不無道理……”
“陛下!”
又是一聲大喝,裕仁的瘦弱的身子微微一顫,鼻梁上的金絲邊兒眼鏡兒都差點掉落下來,心中有些不快,他又不是腦昏耳鳴,說話那麽大聲幹什麽?
說話的大將振振有詞:“臣以為解決中國問題決不能防守,隻能進攻,幾年是決定性勝利的一年,本莊君的意見完全正確,為了百年之和平,我們必須立即拿下武漢,擴大壓製圈,迫蔣投降!”
這位大將剛說完,坐在對麵的文相荒木政府點了點頭,也站了起來,微微顫動的八字胡張開口:“陛下,臣也完成讚同阪垣君的意見,不過,鑒於接近下級,長江武漢的高溫酷暑,恐怕於作戰不利,所以,臣以為待秋涼之後,再攻占武漢也不為遲!”
“不可!”挨著近衛就做的海相米光內政大將豁然站了起來,大聲反駁道:“陛下,沿隴海路西進被阻後,沿平漢線南下武漢的這一戰略計劃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那麽進攻武漢的路線隻能是取長江水道,夏季江寬水大,正有利於我艦船行動,若到秋後枯水季節,對我軍作戰將極為不利!所以,若決定攻占武漢,竊以為決不可因為暑氣而延誤戰機!”
米光內政的話重重的砸在眾多文武大臣的心頭。
“若隻是攻占武漢,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但是,我們除了立足攻之外,還要考錄到守,夏季多雨,江西,安徽還有等地的複雜地形對我陸軍行軍極為不利,還有補給問題。”
“惡劣的天氣條件對敵我雙方是一樣的,這一點完全不必要考慮!”
“陛下,臣覺得現在攻占武漢,條件還不成熟,理由如下……”
“陛下……”
在裕仁天皇麵前,這些帝國文武重臣們不至於像菜市場的農婦、商販們買菜、賣菜一樣討價還價,可他們一個接一個爭論起來,也不過是稍微文明一點而已。
陸軍的,海軍的,內閣的,各自代表各自的利益,每一人都強烈的訴說著自己的利益要求。
當然,再吵完之後,最終的決定權,還是交給了裕仁天皇。
忽然靜謐了下來,大家都眼巴巴的望著裕仁的時候,他輕輕的咳嗽了一下,過了數十秒之後,開口道:“散會吧。”
由始至終,第一次大本營的禦前會議上,裕仁唯一的一次張開金口,就是這樣一句“敕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