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一位身穿吊帶裝的年青女演員走上台來,向台下鞠過躬,樂池的鑼鼓家夥便齊聲響起來。調音師大概沒受過正規培訓,高音震得對麵說話都聽不清。冀紅俯在林牧慈耳邊說:“不害臊,還省著名演員呢,你聽她那唱腔,再看坐派,草台班子都難要她。——不過仗著年輕漂亮罷了。”林牧慈望去,見那女人長得還有幾分姿色,笑起來媚態可掬;身段也不錯,嫋嫋娜娜倒也招人憐。隻是戲唱得不怎麽樣,若隔了牆聽,一曲未盡準會走人。

    冀紅用下巴指著舞台下麵那張桌子說:“那個留寸頭的,也不知哪兒來的大款,聽人喊他田總。不來便罷,一來就是十曲八曲。——就這樣的唱家,一曲還要八十呢。”林牧慈隔著人頭能見到那個留著寸頭的田總側影,下首兩個大概是他的隨從,老總每次叫好也賣力跟著起哄。林牧慈迴頭問道:“點你一曲多少?”冀紅迴道:“姐老了,又學不來那港式坐派,一曲也就三十,茶社還要抽走一半。”

    崔小姐下台後陸續有人點了別的曲子,上台的有女角也有男角。這時候不斷有演員拿著節目單在桌子間穿梭,也有人請林牧慈點曲,林牧慈都笑著拒絕了。冀紅又坐了一會兒說:“我那幾個老熟人來了,你先坐,我過去照應一下。”

    就見冀紅繞過幾張台子到了那邊,在幾位客人中間坐下。台下的燈光太暗,看不清那些人的模樣,隻感覺已經不年輕了。隔了一會兒,那張台上就有人點了冀紅。冀紅微笑著走上台,唱的是曲劇《卷席筒》中的一段,林牧慈不懂戲,也不知唱得哪一段,隻覺得如行雲流水,珠圓玉潤,台上的冀紅更是麵若桃李,比白日嫵媚了許多,隱隱透著當年的風姿。冀玉在學校宣傳隊演阿慶嫂時正豆蔻少女,沒有樣板戲中的阿慶嫂成熟,卻多了幾分清純。林牧慈從少不諳事的童年走來,懵懂中第一位暗戀的異性不知是冀紅扮演的阿慶嫂還是扮演阿慶嫂的冀紅。

    冀紅下來先去那邊坐下說話,這時候林牧慈意外地見吳行長從外麵進來,在隔了一張桌的十一號台落座,馬上有服務員送去了青茶和瓜子。十一號台已坐著幾位客人,吳行長與那幾位打過招唿,環顧四周發現了林牧慈,便笑著向他點點頭,林牧慈也朝他揮了揮手。冀玉隨後也過來在林牧慈旁邊坐下,說那邊幾位全是以前的老同學,有一位還在學校宣傳隊拉過京胡,如今退休的退休,下崗的下崗,大家每晚來都要點一曲,既是老同學敘舊,也算是給她捧了場。林牧慈說:“真羨慕你們,如今我那些同學各奔東西,就是在香山的也少有來往。”冀紅說:“你在笑我吧?這個年齡了,為了一口飯仍沒日沒夜地奔波有啥可羨慕的?——哪像你,正頭頂的太陽。”

    嗑了一陣兒瓜子,除了零星的幾位演員上去偶爾露一麵,仍是那幾個年輕的女子把持著舞台,林牧慈突然有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便拿起桌上的鉛筆在紙條上劃拉了一行字,交給來來往往穿梭的服務員。冀紅見了,問道:“搞什麽名堂啊?”一會兒功夫,就聽那位主持人念道:“下麵是九號台的林先生請冀紅女士演唱《沙家濱》‘智鬥’一場中阿慶嫂的‘壘起七星灶’,請冀紅女士上台。”話音沒落冀紅倒吃了一驚,嗔道:“你瘋了!多年沒唱早生了,你出我醜啊?”

    這邊正埋怨著,那邊主持人又將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台下就有人拍巴掌,拍得最響的還是遠遠那張台上的幾位客人。冀紅見再不上就要冷場,隻好硬起頭皮上了舞台,向觀眾鞠過躬說:“林先生給我出了道難題,多年不唱詞都記不清了。”說完了清清嗓子就等那邊樂隊奏過門。等了一陣兒卻不見開鑼,下麵的客人便開始竊竊私語,一位敲梆子的中年人起身解釋道:“這哪年月的段子,沒譜怎麽演奏?”話音剛落,那邊就有一位客人離座說:“我來試試,一把京胡就夠了。”就見一位近五十的男子快步來到舞台旁邊的樂隊,馬上有人遞過來一把京胡和一張椅子,那男子坐穩了操弓試了試音,又將音調準了便開始拉過門,過門之後冀紅亮起嗓子唱起:“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這唱段腔林牧慈既親切又遙遠,依稀又迴到少年時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見並收藏白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