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出了城區,駛入通向西山那條平淨的柏油路。偏西的太陽斜著從前麵的車窗射進來,李曉紅便將遮陽板放下。路兩邊地裏的麥子已收割完畢,新種的秋莊稼蓊蓊鬱鬱竄出半人高。默默走了一段,李曉紅說:“水月庵的慧能師太是我姑媽,年輕時接連受了幾次打擊,萬念俱灰便來水月庵出了家。”

    兩人說著話車子很快就到三叉路口,李曉紅輕輕甩一把方向,車子便拐向右邊那條山路。往前走,可以看到樂峰坡下的北泉寺籠在一片樹影之中。再前行四五裏,車子離開柏油路拐向右邊一條砂礫路,路麵坎坷不平,僅僅容下一個車身,沿著起伏的崗坡一直伸向山的深處。又往前走了五六裏,一座紅牆琉璃瓦的寺院傍一片藕塘而立。寺院的規模望去不大,山門不比農家大院的門樓寬多少。李曉紅將車停在寺前的一棵茂密的白果樹下,熄了火說這就是水月庵了。

    沿一條幽僻的青石小道走近庵前,山門半掩,門上的朱漆已多處剝落。兩人推門走進庵內,中間是一條青磚鋪砌的小路,因人跡稀少上麵洇著潮濕的綠苔。走在青磚路上,林牧慈發現這裏沒有其它寺院常見的蒼鬆翠柏,倒是在牆下有一方青翠的橡林和幾排木芙蓉,木芙蓉綠葉間綴著稠稠的粉色花瓣和深色花蕊的花朵。林牧慈暗想,終究是女人住的地方,連佛家聖地都透著脂粉氣。因受地勢製約庵內麵積有限,隻正中一座三開間的大殿,兩旁連一間配房都沒有,大殿一側的粉牆上開一處月亮門,門內一堵影牆擋住了視線,想來後麵便是女尼的生活區。

    走到殿前,李曉紅接過林牧慈懷中的塑料袋,笑道:“後院不是你去的,在這兒等著吧。”林牧慈望著李曉紅閃入影牆,便沿著青石台階上了大殿,殿內沒有燈光,林牧慈立在門外往裏掃了一遍。暗淡的光影裏有一尊觀世音菩薩,麵容倒也慈祥,兩目透著大慈大悲的寧靜。

    正觀望著,李曉紅與一位青衣青帽的女尼一前一後從月亮門出來。林牧慈見了忙從大殿的台階上下來,李曉紅介紹道:“這就是我姑媽,慧能師太。”又望著這邊說:“林牧慈,我的同事。” 女尼望去雖有些年歲,身段、眉眼間與李曉紅卻有許多相似之處,想來年輕時也曾美麗過。慧能師太望一眼林牧慈,雙手合十說:“施主既來了,何不燒注香呢?”林牧慈迴道:“我對佛是敬而遠之。”師太說:“聽施主的名字,頗有些佛的味道。”林牧慈迴道:“這世上,萬物多是名不符實。”慧能師太聽了,微笑道:“聽施主這話倒像悟過禪的。”李曉紅旁邊聽了說:“林牧慈,不燒香我們就迴,我不懂禪,也不想聽。”

    慧能師太將兩人送到山門處便停下腳步,林牧慈與李曉紅邁過山門半尺多高的門檻忍不住迴首一望,隻見慧能師太依然立在泛著墨綠蒼台的青磚道上,本來寧靜安祥的目光卻籠著深潭般的憂鬱。

    迴去的路上,林牧慈仍望不了那雙憂鬱的眼睛,想來那憂鬱不該出現在青燈黃卷幾十年的慧能師太眼睛裏。李曉紅見林牧慈一直呆呆望著窗外,突然問道:“你看師太的氣質如何?”林牧慈隨口迴道:“還行吧。”李曉紅冷笑道:“你們男人呀,眼睛隻盯著花開,卻見不得秋葉。告訴你,姑媽年輕時的照片真是世上無雙,沒想……卻落得如此淒涼。”林牧慈問道:“你既有此心,勸過她下山麽?”李曉紅迴道:“勸過啊,沒將她勸迴頭反倒勸起我來了,要我也入了佛門。我便迴她:姑媽啊,你身在苦海中怎勸我再入苦海?”林牧慈聽了笑道:“這話問得好,佛家還以為我們紅塵是苦海呢。真的是人生如夢,夢中人總以為自己醒著,別人卻在夢中。”李曉紅說:“你說得什麽啊,我一點也聽不懂。不過,若將我關在那個沒電視沒電話沒酒吧的破廟裏,不出三天我準瘋了。——真不明白,這多年姑媽是怎麽熬過來的。”林牧慈說:“是呀,佛也不厚道,為了多收弟子賺些學費,竟誤了多少人的青春年華?”李曉紅興奮地說:“精彩,哪日我將這話講給姑媽聽,也許會勸她迴頭呢。”林牧慈笑道:“你千萬別講,佛若有知,嫌我壞了他好事,不將我打入十八層地獄才怪呢。”話未落音,兩人笑得淚花都出來了,李曉紅隻好將車停在路邊,笑夠了才重新上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見並收藏白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