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的熱處理,是一門複雜的學科。
特別是進入七八十年代,隨著集成電路的迅展,和新材料不斷被明出來,國外熱處理工藝也得到了長足展。
國外科技在迅展的時候,我們在搞內鬥,依舊采用四五十年代的技術,裹足不前。這就導致了我們在技術上拉大了與國外的差距。
由於姚遠的先知先覺,培養出了薑美美這一批具有現代管理意識的管理者,又提前透露了許多的關鍵構造和技術,礦機製造的大型工程機械,整體上其實並不落後。
隻要國內能夠做到的,和國外差距不大的製造技術和方法,礦機也都做到了最好。
隻是在細節上和需要更高科技的地方,不要說薑美美,就是姚遠也沒有任何辦法。
比如這熱處理技術,姚遠雖然上一世為了能救活礦機,詳細拆解和研究過國外的大型機械,可是也隻能看到表麵可以看到的構造和技術。人家對易損件如何進行熱處理,這種從表麵看不出來的東西,他就沒辦法學會了。
因此,礦機生產的大型工程機械,外表和構造看起來,和國外產品沒有多少區別,但細節上就差人家很遠很遠了。
人家的易損件可以使用幾年都不用更換,而礦機生產的卻連幾個月都用不下來。
在這種對比之下,好多原先訂貨的公司,就要求退貨。就是不退貨,下一次訂貨,人家也不會再要礦機的產品,不夠給人家耽誤事的。
礦機的新產品,麵臨著夭折的危險。新產品夭折了,礦機和姚遠的大廈集團,恐怕也要因為前期向礦機投入過大,造成資不抵債的局麵,麵臨著破產。
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
這種情況,銷售部經理劉建就又應付不來了。人家那些大型著名公司,根本不可能給他這麽大的麵子。
姚遠不得不親自出馬了,厚著臉皮去找他那些叔叔的後代們,說盡了好話,人家才答應再給他一次機會。下一次交付的機械,如果還沒有任何改進,他們也沒有辦法。
他們不是不想支持民族工業,可是,你的東西老是不行,那得給國家造成多大的浪費呀!
姚遠從外麵迴來,召集大型機械部所有高管開會,向他們交代目前礦機再次麵臨的嚴峻形勢。
他們隻有半年的時間。明年第二批產品交付的時候,如果還不能解決易損件的耐磨損問題,他們就再沒有任何機會了。
會議上,高管們紛紛表意見,說來說去,問題迴到原點上。國內金屬材料的材質和熱處理水平,決定了他們根本做不到國外產品的質量。這是硬傷,根本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
“做不到也得給我做到!”姚遠是真急眼了。一向以溫和著稱的姚總,有史以來第一次麵對高管們飆。
“不管采取什麽措施,用什麽手段,明年的產品,必須達到客戶要求!”
他黑著臉,不再和高管們講理,高聲喊:“否則,我們就得完蛋!”
蔣衛東看看姚遠因為憤怒有些變形的臉龐,猶豫著說:“要不然,我們去買一台國外相似的機械,拆解開來,具體研究一下?”
看姚遠不表態,他就又試探著解釋說:“我知道,這種大型設備很貴。可是,可是我們在家裏閉門造車,實在是一點頭緒沒有……”
“買!”姚遠打斷他,直接說,“我們現在麵臨著生死存亡,隻能不惜代價!”
就這樣,國外的大型機械被買迴來,在礦機的研究所裏被拆解。
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我們跟國外有多大的差距。
僅僅一個銷軸銷孔配合,就是完全不同的工藝。對於銷孔,國內的製造方法,是機體鑽孔後表麵滲碳淬火,銷軸則是高頻淬火。
而國外的機體孔,則是用特殊材料焊接後直接銑孔。
那層焊接上去的材料硬度很高,表麵光滑,耐磨程度遠遠大於國內熱處理工藝得到的材料性質。但人家到底是用什麽材料,用什麽方法焊接上去的,誰也弄不明白。
國內現在可以用的,大家能想到的辦法,隻有鑲硬質合金套做孔這個辦法。但硬質合金太脆,無法承受徑向力,很容易碎裂。
事情到了關鍵時候,姚遠不敢大意,再不能做甩手掌櫃的,也天天耗在研究所裏,親自指揮研究工作。
一台國外設備上百萬,拆了研究透了再裝起來,還可以賣出去,損失不大。但隻是憑借觀察人家的外部構造,很難知道內部材料的性質。這也是上一世姚遠沒有研究透這些材料的原因。
這一迴,姚遠顧不上損失了,他下了決斷:“破壞掉,把材料取出來,去做化驗分析,一定得把關鍵技術給我找到!”
關鍵材料被破壞掉取下來,化驗的結果,是一種鑷鉻合金。這種合金國內有,可是人家是直接焊接上去的。怎麽做成焊絲焊接上去,高溫下又不出現脫氧和金屬性質的改變,影響性能?這個可就是難題了。因為從理論上講,根本沒法做到。
還有就是銷軸,人家的銷軸,化驗得到的材質是鉻鋼合金,這個國內也有相匹配的鋼材型號。
找到了可用的鋼材僅僅是第一步,關鍵還得解決耐磨問題。
人家的銷軸,顯然也經過了熱處理。可是,人家熱處理後的顏色,是表麵有一層淡淡的黃色,和我們熱處理以後的淡藍色,有著明顯的不同。
很顯然,人家和我們的熱處理工藝,是不一樣的,這是人家產品耐磨的關鍵所在。
大家圍繞著這個銷軸,提出了各種方案,什麽曲線迴火,二次淬火,石灰保溫,等等。但最終得到的產品,還是顏色和人家不一樣。
有人就猜測,人家銷軸上那層淡黃顏色,是不是塗上了什麽耐磨的塗層啊?可那塗層太薄了,沒法化驗出是什麽東西來。
這時候,姚遠卻猛然記起來了,那是真空熱處理爐淬火後的顏色。
他上一世的那個時代,國內都沒有能夠生產真空熱處理爐的,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密封材料,無法在高溫電阻加熱的情況下,保持一個真空空間。
他知道真空熱處理爐的大致構造和工作原理,也見過真空淬火以後的工件表麵是什麽樣子,就是他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可是,他上一世的那個時代,國內都沒法製造這種設備,何況是現在呢?
姚遠是真泄氣了。人家國外這個加工工藝水平,憑借現在礦機的技術條件,根本做不到啊!別說礦機,就是全國都沒有可以做到的廠家。
僅僅是一個鉻鋼銷軸熱處理,國內的辦法無論怎麽做,都會讓鉻鋼脫碳,失去耐磨的特性,無法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其他的,就別說了。
研究半天,在別人還沒失去信心的時候,姚遠就已經知道,這是死路一條了。
當初光想到,憑借他的先知先覺,可以製造出和國外一樣的設備來。可沒有想到,在這些技術細節上,人家已經整整先進了咱們一代。到如今,人家到底是怎麽幹的,咱都弄不懂了。
失敗的感覺籠罩了姚遠。知道研究也是瞎研究,根本找不到出路,他不再去研究所了,甚至連真空熱處理是個什麽東西,都懶得跟蔣衛東和丁群說了。
他迴到自己的辦公室,把門關上,誰都不許打擾他,連杜娟都不許進去。
他得冷靜下來。既然知道搞大型工程機械是死路一條了,就沒必要在上麵多花心思浪費時間。他得思考下一步如何拯救自己的方法。
如何善後?如何處理礦機?如何還上銀行的貸款?如何保住大廈集團?
他穿越迴來,辛辛苦苦做這許多年,可不想就此一無所有,從頭開始。
如此整天悶在屋裏三天,也沒有想出一個兩全的方案。他決定去找劉二趕。這個精通古代文言和曆史的老家夥,或許能從古代曆史的案例當中,給他掘出一個金蟬脫殼的辦法來。
姚遠始終相信,中國古代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時代,古人的思想燦爛輝煌,遠勝於今天。
劉二趕年紀已經大了,不能再跟著他。他送他去了抗抗慈善基金辦的,養老院裏住著去了,有空就過去看看他,和他探討些古代和曆史。
不過,最近這老家夥和養老院裏一個老太太好上了,沒太多的功夫搭理他,還惦記著和人家結婚。
姚遠這個氣,你都多大年紀了還結婚?老頭老太太都在一個院子裏,在一起做伴玩玩得啦,還結什麽婚呀?
劉二趕不幹,非得要和老太太住到一起,朝夕都在一起才行。
姚遠拗不過他,就和抗抗還有他馬叔商量,看能不能弄個單間的屋子,讓老頭老太太住一塊兒?反正都這麽大年紀了,隻要他們覺著好就行,但真結婚就算了。
劉二趕這迴還挺倔,不明不白住一起不行,非得給對方一個名分不行。
我老漢一輩子沒結過婚,到老了好容易找個老伴兒,還不讓結婚,稀裏糊塗住一起算怎麽迴事兒啊?不行!
嘿,你這壞老頭兒!我還說不聽你了是不是?
兩人感情介於父子之間,有時候誰也說服不了誰,吵架也是常有的事兒。
最終雙方各讓一步,不去民政局領結婚證,給公家添麻煩,隻在養老院裏簡單辦個婚禮,然後就算結婚了,住到一個屋裏。
姚遠在這事兒上和老頭互相生氣,已經好長時間沒去看老頭了。再說現在老頭屋裏有個老太太,說話也不方便。
如今,遇到天大的困難了,姚遠也顧不上別的了,隻好去看劉二趕,順便路上給他買點他喜歡的東西,哄老頭高興一下,估計也就不和他記仇了。
特別是進入七八十年代,隨著集成電路的迅展,和新材料不斷被明出來,國外熱處理工藝也得到了長足展。
國外科技在迅展的時候,我們在搞內鬥,依舊采用四五十年代的技術,裹足不前。這就導致了我們在技術上拉大了與國外的差距。
由於姚遠的先知先覺,培養出了薑美美這一批具有現代管理意識的管理者,又提前透露了許多的關鍵構造和技術,礦機製造的大型工程機械,整體上其實並不落後。
隻要國內能夠做到的,和國外差距不大的製造技術和方法,礦機也都做到了最好。
隻是在細節上和需要更高科技的地方,不要說薑美美,就是姚遠也沒有任何辦法。
比如這熱處理技術,姚遠雖然上一世為了能救活礦機,詳細拆解和研究過國外的大型機械,可是也隻能看到表麵可以看到的構造和技術。人家對易損件如何進行熱處理,這種從表麵看不出來的東西,他就沒辦法學會了。
因此,礦機生產的大型工程機械,外表和構造看起來,和國外產品沒有多少區別,但細節上就差人家很遠很遠了。
人家的易損件可以使用幾年都不用更換,而礦機生產的卻連幾個月都用不下來。
在這種對比之下,好多原先訂貨的公司,就要求退貨。就是不退貨,下一次訂貨,人家也不會再要礦機的產品,不夠給人家耽誤事的。
礦機的新產品,麵臨著夭折的危險。新產品夭折了,礦機和姚遠的大廈集團,恐怕也要因為前期向礦機投入過大,造成資不抵債的局麵,麵臨著破產。
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
這種情況,銷售部經理劉建就又應付不來了。人家那些大型著名公司,根本不可能給他這麽大的麵子。
姚遠不得不親自出馬了,厚著臉皮去找他那些叔叔的後代們,說盡了好話,人家才答應再給他一次機會。下一次交付的機械,如果還沒有任何改進,他們也沒有辦法。
他們不是不想支持民族工業,可是,你的東西老是不行,那得給國家造成多大的浪費呀!
姚遠從外麵迴來,召集大型機械部所有高管開會,向他們交代目前礦機再次麵臨的嚴峻形勢。
他們隻有半年的時間。明年第二批產品交付的時候,如果還不能解決易損件的耐磨損問題,他們就再沒有任何機會了。
會議上,高管們紛紛表意見,說來說去,問題迴到原點上。國內金屬材料的材質和熱處理水平,決定了他們根本做不到國外產品的質量。這是硬傷,根本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
“做不到也得給我做到!”姚遠是真急眼了。一向以溫和著稱的姚總,有史以來第一次麵對高管們飆。
“不管采取什麽措施,用什麽手段,明年的產品,必須達到客戶要求!”
他黑著臉,不再和高管們講理,高聲喊:“否則,我們就得完蛋!”
蔣衛東看看姚遠因為憤怒有些變形的臉龐,猶豫著說:“要不然,我們去買一台國外相似的機械,拆解開來,具體研究一下?”
看姚遠不表態,他就又試探著解釋說:“我知道,這種大型設備很貴。可是,可是我們在家裏閉門造車,實在是一點頭緒沒有……”
“買!”姚遠打斷他,直接說,“我們現在麵臨著生死存亡,隻能不惜代價!”
就這樣,國外的大型機械被買迴來,在礦機的研究所裏被拆解。
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我們跟國外有多大的差距。
僅僅一個銷軸銷孔配合,就是完全不同的工藝。對於銷孔,國內的製造方法,是機體鑽孔後表麵滲碳淬火,銷軸則是高頻淬火。
而國外的機體孔,則是用特殊材料焊接後直接銑孔。
那層焊接上去的材料硬度很高,表麵光滑,耐磨程度遠遠大於國內熱處理工藝得到的材料性質。但人家到底是用什麽材料,用什麽方法焊接上去的,誰也弄不明白。
國內現在可以用的,大家能想到的辦法,隻有鑲硬質合金套做孔這個辦法。但硬質合金太脆,無法承受徑向力,很容易碎裂。
事情到了關鍵時候,姚遠不敢大意,再不能做甩手掌櫃的,也天天耗在研究所裏,親自指揮研究工作。
一台國外設備上百萬,拆了研究透了再裝起來,還可以賣出去,損失不大。但隻是憑借觀察人家的外部構造,很難知道內部材料的性質。這也是上一世姚遠沒有研究透這些材料的原因。
這一迴,姚遠顧不上損失了,他下了決斷:“破壞掉,把材料取出來,去做化驗分析,一定得把關鍵技術給我找到!”
關鍵材料被破壞掉取下來,化驗的結果,是一種鑷鉻合金。這種合金國內有,可是人家是直接焊接上去的。怎麽做成焊絲焊接上去,高溫下又不出現脫氧和金屬性質的改變,影響性能?這個可就是難題了。因為從理論上講,根本沒法做到。
還有就是銷軸,人家的銷軸,化驗得到的材質是鉻鋼合金,這個國內也有相匹配的鋼材型號。
找到了可用的鋼材僅僅是第一步,關鍵還得解決耐磨問題。
人家的銷軸,顯然也經過了熱處理。可是,人家熱處理後的顏色,是表麵有一層淡淡的黃色,和我們熱處理以後的淡藍色,有著明顯的不同。
很顯然,人家和我們的熱處理工藝,是不一樣的,這是人家產品耐磨的關鍵所在。
大家圍繞著這個銷軸,提出了各種方案,什麽曲線迴火,二次淬火,石灰保溫,等等。但最終得到的產品,還是顏色和人家不一樣。
有人就猜測,人家銷軸上那層淡黃顏色,是不是塗上了什麽耐磨的塗層啊?可那塗層太薄了,沒法化驗出是什麽東西來。
這時候,姚遠卻猛然記起來了,那是真空熱處理爐淬火後的顏色。
他上一世的那個時代,國內都沒有能夠生產真空熱處理爐的,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密封材料,無法在高溫電阻加熱的情況下,保持一個真空空間。
他知道真空熱處理爐的大致構造和工作原理,也見過真空淬火以後的工件表麵是什麽樣子,就是他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可是,他上一世的那個時代,國內都沒法製造這種設備,何況是現在呢?
姚遠是真泄氣了。人家國外這個加工工藝水平,憑借現在礦機的技術條件,根本做不到啊!別說礦機,就是全國都沒有可以做到的廠家。
僅僅是一個鉻鋼銷軸熱處理,國內的辦法無論怎麽做,都會讓鉻鋼脫碳,失去耐磨的特性,無法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其他的,就別說了。
研究半天,在別人還沒失去信心的時候,姚遠就已經知道,這是死路一條了。
當初光想到,憑借他的先知先覺,可以製造出和國外一樣的設備來。可沒有想到,在這些技術細節上,人家已經整整先進了咱們一代。到如今,人家到底是怎麽幹的,咱都弄不懂了。
失敗的感覺籠罩了姚遠。知道研究也是瞎研究,根本找不到出路,他不再去研究所了,甚至連真空熱處理是個什麽東西,都懶得跟蔣衛東和丁群說了。
他迴到自己的辦公室,把門關上,誰都不許打擾他,連杜娟都不許進去。
他得冷靜下來。既然知道搞大型工程機械是死路一條了,就沒必要在上麵多花心思浪費時間。他得思考下一步如何拯救自己的方法。
如何善後?如何處理礦機?如何還上銀行的貸款?如何保住大廈集團?
他穿越迴來,辛辛苦苦做這許多年,可不想就此一無所有,從頭開始。
如此整天悶在屋裏三天,也沒有想出一個兩全的方案。他決定去找劉二趕。這個精通古代文言和曆史的老家夥,或許能從古代曆史的案例當中,給他掘出一個金蟬脫殼的辦法來。
姚遠始終相信,中國古代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時代,古人的思想燦爛輝煌,遠勝於今天。
劉二趕年紀已經大了,不能再跟著他。他送他去了抗抗慈善基金辦的,養老院裏住著去了,有空就過去看看他,和他探討些古代和曆史。
不過,最近這老家夥和養老院裏一個老太太好上了,沒太多的功夫搭理他,還惦記著和人家結婚。
姚遠這個氣,你都多大年紀了還結婚?老頭老太太都在一個院子裏,在一起做伴玩玩得啦,還結什麽婚呀?
劉二趕不幹,非得要和老太太住到一起,朝夕都在一起才行。
姚遠拗不過他,就和抗抗還有他馬叔商量,看能不能弄個單間的屋子,讓老頭老太太住一塊兒?反正都這麽大年紀了,隻要他們覺著好就行,但真結婚就算了。
劉二趕這迴還挺倔,不明不白住一起不行,非得給對方一個名分不行。
我老漢一輩子沒結過婚,到老了好容易找個老伴兒,還不讓結婚,稀裏糊塗住一起算怎麽迴事兒啊?不行!
嘿,你這壞老頭兒!我還說不聽你了是不是?
兩人感情介於父子之間,有時候誰也說服不了誰,吵架也是常有的事兒。
最終雙方各讓一步,不去民政局領結婚證,給公家添麻煩,隻在養老院裏簡單辦個婚禮,然後就算結婚了,住到一個屋裏。
姚遠在這事兒上和老頭互相生氣,已經好長時間沒去看老頭了。再說現在老頭屋裏有個老太太,說話也不方便。
如今,遇到天大的困難了,姚遠也顧不上別的了,隻好去看劉二趕,順便路上給他買點他喜歡的東西,哄老頭高興一下,估計也就不和他記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