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任在小劉媳婦的病房裏,當著他媳婦的麵,就把小劉不請假,車間不明情況處罰他,他把工段長辦公室給砸了的事,都講給小劉媳婦聽了。
最後,他就說:“按照咱們工廠的管理製度,小劉這樣幹,開除他也不過分。”就問小劉,“小劉你自己說,我說的對不對?”
小劉點頭說:“是我不對,廠裏要是因為這個開除我,我也沒啥好抱怨的。我這陣子不上班,也是覺得,廠裏肯定是要開除我了。”
小劉媳婦也說小劉:“你說你咋這麽渾呢?”
張主任就歎口氣說:“可是,咱們的工廠,還有咱們姚總,還是講感情的。小劉遇上這麽大的事,正是困難的時候,職管會召集所有幹部開會,覺得這時候廠裏開除小劉,就真把他推到絕路上了。
所以,大家討論半天,決定不開除他,給他留個機會。緩期半年,看他以後的表現。”
說到這裏,就對小劉語重心長地說:“小劉啊,希望你能理解廠裏領導和職管會這些職工代表們對你的一片心意,將來你可要好好工作,對得起大家對你的希望。”就問,“廠裏對你這樣處理,你有啥意見沒有?”
小劉還沒迴答,他媳婦就開口說:“大家對他這麽好,他這麽犯渾,廠裏還不放棄他,還給我們捐款,他還有啥意見啊?”就說小劉,“你還不趕緊給張主任表個態,今後好好工作,對的起廠裏對你的恩情呀?”
小劉吭哧半天才說:“張主任,今後我這條命就是礦機的,領導說怎麽幹我就怎麽幹,讓幹啥就幹啥,再犯渾,我就不是人了!”
經過自己這麽多天的努力,挽迴了一個兄弟,也挽迴了一個行將破裂的家庭,張主任心裏,還是感覺到了欣慰。相信小劉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工人的。
以後的日子裏,職管會在張主任帶領下,不僅發揮了監督生產管理的作用,還組織起來,像幫助小劉這樣,幫助了一個又一個貧困的礦機家庭。
在這些幫扶行動中,所有的礦機職工,包括幹部們,都充分體會到了張主任說的那句話:礦機是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當所有人都體會到了這個概念的時候,職管會就逐漸地深入人心,大家信賴這個機構的同時,也在慢慢改變著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愛心。
張主任也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讓礦機變的像他曾經領導過的部隊一般。那個姚虎時代的礦機,正在慢慢迴來。
就連礦機的宿舍區,退休工人們都組織了誌願隊,做好人好事,打掃街道,幫助別人,主動要求張主任的職管會來指導他們工作,不去和才成立的那個托管辦公室打交道。
在張主任忙著這些的時候,薑美美的大型機械產品部,終於下線了第一台大型挖掘機。同時成功下線的,還有大型推土機、起重機。
這些大型機械如果可以成功生產的話,就標誌著礦機更新換代,重生的時刻,真的到來了。
姚遠參加了薑美美組織的高層會議,製定後續措施和計劃。他同樣像對待張主任的管委會一樣,不越過薑美美,去具體插手,隻是列席會議。
在產品沒有下線之前,薑美美就已經做好了詳細布置,就等著下線這一天了。
她開高層會議,曆來都是計劃周密,事先都考慮的十分仔細,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產品下線之後,就是一係列的檢測工作。要帶著產品,尋找實際工地,進行實踐作業。實踐作業成功之後,銷售部和生產部才會開始下一部行動。
因此,第一步,就是以公關部為主,技術部、研究所組織技術和研究團隊,全線跟蹤產品實踐情況,隨時記錄產品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迴來,進行研究改進。
同時,廣告部也要跟蹤產品,拍攝實踐實況。實踐作業完成以後,要在第一時間拿出詳細的廣告資料,供銷售部參考。廣告、銷售兩部門要密切合作,在生產部產品定型,正式投產之前,必須拿出銷售策劃方案,展開實際行動。
薑美美滔滔不絕講了半個多小時,提出自己的整體思路和要求,然後就是讓各部門匯報行動計劃。
首先,就是公關部,他們已經聯係了一個大型露天煤礦,和一個大型采石場,另外還有一個大型工程局,都已經談妥了條件,隻等公司選擇合適單位,運設備過去,進行實踐作業試驗。
接著就是廣告部和銷售部,他們也組織了聯合跟蹤團隊,由劉建親自擔任團隊長,跟隨產品,進駐試驗場地,進行攝影和觀摩工作,迴來以後,立刻製定營銷方案,策劃具體實施辦法。
還有技術部和研究所,也匯報了他們跟隨團隊的情況,以及家裏技術改進團隊的準備情況。
最後,生產部,財會部等各相關部門,也都匯報了各自的準備和組織情況。
最後,薑美美做總結發言,又提出要求,各部門不僅要在試驗現場做好協調和配合工作,也要從現在開始,做好產品正式投產的所有準備工作,拿出詳細行動方案,報她審查批準。
“這些我要求的方案,我的助理已經把大綱都發給你們好久了,”她最後說,“我相信,各部門經理也已經布置下去,完成差不多了。那麽,明天,我要看到所有預備方案,你們把它們都交到我的辦公室裏來。”
說到這裏,她掃視一下與會眾高層問:“還有不同意見,或者補充沒有?”
大家互相看看,紛紛表示沒有。
“好了,散會,大家立刻展開行動!”
薑美美就是這樣雷厲風行,幹脆利落,根本不管姚遠就坐在她身邊,就當他不存在。
姚遠早就習以為常了,也不和她一般見識。等所有高層都離開會議室,這才追在美美屁股後麵問她:“還需要我做什麽嗎?張叔已經組織了一百多號人的服務隊,可以為你們燒開水、做飯,清理現場,打掃衛生,總之,為給你們節省時間,可以做任何不需要技術含量的雜活,人手不夠還可以再增加。”
薑美美就突然站住,迴頭看著姚遠。美美忙了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又瘦的和為閨女的時候差不多了。不過,比起以前,脾氣見長,人也嚴肅了好多,讓人看著發毛,有一個大企業老總的樣子了。
“別讓張叔跑到我的部門裏來,宣傳他那些什麽階級兄弟,什麽職管會!”薑美美厲聲說,“我這兒是組織嚴密的生產營銷公司,不是耍猴的舞台!什麽階級兄弟?不把產品給我弄出來,賣出去,就什麽也不是!”
薑美美一身黑色西裝,小皮鞋踩的地麵“咯噔咯噔”直響,儼然就是一副女強人的做派。說完看都不看姚遠,抱著文件夾,轉身就走了。
走到會議室門口,助理站在那裏等著她,把一件長鴨絨大衣批在她身上,跟著她一起走了。
會議室裏,隻剩下姚遠,站在那裏,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臉尷尬。
這個薑美美,越來越像個獨裁者了,這幸虧張主任是她在礦機的老上司,把她給一手提拔上來。要是換了別人,恐怕立馬就得給她轟出來!
美美的本事,大部分都是姚遠一手教出來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她獨立工作的時日越來越長,卻和姚遠形成了完全不一致的工作風格。
姚遠是越來越喜歡把控大局,把幾乎所有的實際工作,都交給別人來做。美美恰恰相反,喜歡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既然美美那麽喜歡掌控,姚遠也就樂得不多管閑事,由著美美去幹。人的工作風格一旦形成了,到美美這個年紀,想改也難了。
美美的工作還是出色的。在她不斷親臨現場的嚴厲督促之下,產品是實地檢驗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很快通過了所有預先設定的試驗數據檢測,順利取得成功。
下一步,各部門就開始緊張忙碌起來。生產部開始投產正式運營,銷售部和廣告部、公關部也開始運行自己的計劃。
首先,就是舉行了產品發布會,邀請眾多大型工程公司和礦業公司的代表,前來參會,通過語音和影像的方式,向他們介紹自己的產品。
其次,公關部通過自己的公關活動,邀請了市電視台過來,專門做專題節目,介紹礦機這個老大難企業,是如何在大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姚大廈先生帶領下,一步步走出困境,生產出大型機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的。
這些產品,獲得的專利就有上百項,沒有艱苦的努力,是無論如何不能做到這一點的。
在節目宣傳中,礦機新的帶頭人,姚大廈先生也擲地有聲地說了礦機成功的奧秘,那就是依靠廣大職工,發揚礦機精神和傳統,團結一心,永不屈服,艱苦奮鬥。
話說的慷慨激昂,實質性的東西卻不多。
姚遠也知道,新的產品製造出來了,並不一定就代表自己成功了,後麵的路還很長很長,一步走錯,礦機還有可能萬劫不複。
果然,又是開發布會,又是廣告,還讓電視台製作了專題來宣傳,產品訂貨卻少的可憐。
這種大型機械,過去國內沒有生產過,基本依靠進口。一台這樣的設備,少說需要幾十萬,多則上百萬的資金才能買一台。一般小公司,明知道這東西好用也買不起呀。
最後,他就說:“按照咱們工廠的管理製度,小劉這樣幹,開除他也不過分。”就問小劉,“小劉你自己說,我說的對不對?”
小劉點頭說:“是我不對,廠裏要是因為這個開除我,我也沒啥好抱怨的。我這陣子不上班,也是覺得,廠裏肯定是要開除我了。”
小劉媳婦也說小劉:“你說你咋這麽渾呢?”
張主任就歎口氣說:“可是,咱們的工廠,還有咱們姚總,還是講感情的。小劉遇上這麽大的事,正是困難的時候,職管會召集所有幹部開會,覺得這時候廠裏開除小劉,就真把他推到絕路上了。
所以,大家討論半天,決定不開除他,給他留個機會。緩期半年,看他以後的表現。”
說到這裏,就對小劉語重心長地說:“小劉啊,希望你能理解廠裏領導和職管會這些職工代表們對你的一片心意,將來你可要好好工作,對得起大家對你的希望。”就問,“廠裏對你這樣處理,你有啥意見沒有?”
小劉還沒迴答,他媳婦就開口說:“大家對他這麽好,他這麽犯渾,廠裏還不放棄他,還給我們捐款,他還有啥意見啊?”就說小劉,“你還不趕緊給張主任表個態,今後好好工作,對的起廠裏對你的恩情呀?”
小劉吭哧半天才說:“張主任,今後我這條命就是礦機的,領導說怎麽幹我就怎麽幹,讓幹啥就幹啥,再犯渾,我就不是人了!”
經過自己這麽多天的努力,挽迴了一個兄弟,也挽迴了一個行將破裂的家庭,張主任心裏,還是感覺到了欣慰。相信小劉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工人的。
以後的日子裏,職管會在張主任帶領下,不僅發揮了監督生產管理的作用,還組織起來,像幫助小劉這樣,幫助了一個又一個貧困的礦機家庭。
在這些幫扶行動中,所有的礦機職工,包括幹部們,都充分體會到了張主任說的那句話:礦機是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當所有人都體會到了這個概念的時候,職管會就逐漸地深入人心,大家信賴這個機構的同時,也在慢慢改變著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愛心。
張主任也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讓礦機變的像他曾經領導過的部隊一般。那個姚虎時代的礦機,正在慢慢迴來。
就連礦機的宿舍區,退休工人們都組織了誌願隊,做好人好事,打掃街道,幫助別人,主動要求張主任的職管會來指導他們工作,不去和才成立的那個托管辦公室打交道。
在張主任忙著這些的時候,薑美美的大型機械產品部,終於下線了第一台大型挖掘機。同時成功下線的,還有大型推土機、起重機。
這些大型機械如果可以成功生產的話,就標誌著礦機更新換代,重生的時刻,真的到來了。
姚遠參加了薑美美組織的高層會議,製定後續措施和計劃。他同樣像對待張主任的管委會一樣,不越過薑美美,去具體插手,隻是列席會議。
在產品沒有下線之前,薑美美就已經做好了詳細布置,就等著下線這一天了。
她開高層會議,曆來都是計劃周密,事先都考慮的十分仔細,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產品下線之後,就是一係列的檢測工作。要帶著產品,尋找實際工地,進行實踐作業。實踐作業成功之後,銷售部和生產部才會開始下一部行動。
因此,第一步,就是以公關部為主,技術部、研究所組織技術和研究團隊,全線跟蹤產品實踐情況,隨時記錄產品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迴來,進行研究改進。
同時,廣告部也要跟蹤產品,拍攝實踐實況。實踐作業完成以後,要在第一時間拿出詳細的廣告資料,供銷售部參考。廣告、銷售兩部門要密切合作,在生產部產品定型,正式投產之前,必須拿出銷售策劃方案,展開實際行動。
薑美美滔滔不絕講了半個多小時,提出自己的整體思路和要求,然後就是讓各部門匯報行動計劃。
首先,就是公關部,他們已經聯係了一個大型露天煤礦,和一個大型采石場,另外還有一個大型工程局,都已經談妥了條件,隻等公司選擇合適單位,運設備過去,進行實踐作業試驗。
接著就是廣告部和銷售部,他們也組織了聯合跟蹤團隊,由劉建親自擔任團隊長,跟隨產品,進駐試驗場地,進行攝影和觀摩工作,迴來以後,立刻製定營銷方案,策劃具體實施辦法。
還有技術部和研究所,也匯報了他們跟隨團隊的情況,以及家裏技術改進團隊的準備情況。
最後,生產部,財會部等各相關部門,也都匯報了各自的準備和組織情況。
最後,薑美美做總結發言,又提出要求,各部門不僅要在試驗現場做好協調和配合工作,也要從現在開始,做好產品正式投產的所有準備工作,拿出詳細行動方案,報她審查批準。
“這些我要求的方案,我的助理已經把大綱都發給你們好久了,”她最後說,“我相信,各部門經理也已經布置下去,完成差不多了。那麽,明天,我要看到所有預備方案,你們把它們都交到我的辦公室裏來。”
說到這裏,她掃視一下與會眾高層問:“還有不同意見,或者補充沒有?”
大家互相看看,紛紛表示沒有。
“好了,散會,大家立刻展開行動!”
薑美美就是這樣雷厲風行,幹脆利落,根本不管姚遠就坐在她身邊,就當他不存在。
姚遠早就習以為常了,也不和她一般見識。等所有高層都離開會議室,這才追在美美屁股後麵問她:“還需要我做什麽嗎?張叔已經組織了一百多號人的服務隊,可以為你們燒開水、做飯,清理現場,打掃衛生,總之,為給你們節省時間,可以做任何不需要技術含量的雜活,人手不夠還可以再增加。”
薑美美就突然站住,迴頭看著姚遠。美美忙了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又瘦的和為閨女的時候差不多了。不過,比起以前,脾氣見長,人也嚴肅了好多,讓人看著發毛,有一個大企業老總的樣子了。
“別讓張叔跑到我的部門裏來,宣傳他那些什麽階級兄弟,什麽職管會!”薑美美厲聲說,“我這兒是組織嚴密的生產營銷公司,不是耍猴的舞台!什麽階級兄弟?不把產品給我弄出來,賣出去,就什麽也不是!”
薑美美一身黑色西裝,小皮鞋踩的地麵“咯噔咯噔”直響,儼然就是一副女強人的做派。說完看都不看姚遠,抱著文件夾,轉身就走了。
走到會議室門口,助理站在那裏等著她,把一件長鴨絨大衣批在她身上,跟著她一起走了。
會議室裏,隻剩下姚遠,站在那裏,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臉尷尬。
這個薑美美,越來越像個獨裁者了,這幸虧張主任是她在礦機的老上司,把她給一手提拔上來。要是換了別人,恐怕立馬就得給她轟出來!
美美的本事,大部分都是姚遠一手教出來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她獨立工作的時日越來越長,卻和姚遠形成了完全不一致的工作風格。
姚遠是越來越喜歡把控大局,把幾乎所有的實際工作,都交給別人來做。美美恰恰相反,喜歡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既然美美那麽喜歡掌控,姚遠也就樂得不多管閑事,由著美美去幹。人的工作風格一旦形成了,到美美這個年紀,想改也難了。
美美的工作還是出色的。在她不斷親臨現場的嚴厲督促之下,產品是實地檢驗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很快通過了所有預先設定的試驗數據檢測,順利取得成功。
下一步,各部門就開始緊張忙碌起來。生產部開始投產正式運營,銷售部和廣告部、公關部也開始運行自己的計劃。
首先,就是舉行了產品發布會,邀請眾多大型工程公司和礦業公司的代表,前來參會,通過語音和影像的方式,向他們介紹自己的產品。
其次,公關部通過自己的公關活動,邀請了市電視台過來,專門做專題節目,介紹礦機這個老大難企業,是如何在大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姚大廈先生帶領下,一步步走出困境,生產出大型機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的。
這些產品,獲得的專利就有上百項,沒有艱苦的努力,是無論如何不能做到這一點的。
在節目宣傳中,礦機新的帶頭人,姚大廈先生也擲地有聲地說了礦機成功的奧秘,那就是依靠廣大職工,發揚礦機精神和傳統,團結一心,永不屈服,艱苦奮鬥。
話說的慷慨激昂,實質性的東西卻不多。
姚遠也知道,新的產品製造出來了,並不一定就代表自己成功了,後麵的路還很長很長,一步走錯,礦機還有可能萬劫不複。
果然,又是開發布會,又是廣告,還讓電視台製作了專題來宣傳,產品訂貨卻少的可憐。
這種大型機械,過去國內沒有生產過,基本依靠進口。一台這樣的設備,少說需要幾十萬,多則上百萬的資金才能買一台。一般小公司,明知道這東西好用也買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