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趕到城裏,青離已經在坐著喝一碗粥了,她的旁邊躺著一個瘦小的嬰兒,正蓋著被單熟睡。
看到我媽進來,青離臉上露出了紅暈,悄聲說:“嫂子,你看,是個丫頭。”
我媽看了一眼那個臉上皺巴巴還有著暗紅色的女嬰卻沒有笑,隻問青離好了沒有。
青離笑著說:“好了,大明這會兒都在辦出院呢,一會兒咱一塊迴去。”
我媽點頭,其實她心裏還是有些沉重的。在我們這裏重男輕女幾乎家家都有,那時候又沒吃沒喝,如果頭胎生個男孩子,就不著急再生二胎,覺得反正家裏已經有人撐著了,但是如果頭胎是個女兒,那麽很多人都會著急著再生一個,可是再生一個孩子就會多一張嘴,吃什麽呢?尤其是青離這種情況,本來也是外地來的,我媽老早希望她能生個男孩兒,這樣也早一點在這裏站住腳。家裏有了男人再怎麽說別人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欺負。
可是青離沒有一絲我媽的顧慮,似乎非常喜歡她的女兒,一個人看著看著就笑了。
大明很快迴來,臉上也洋溢著笑,跟青離一樣沒有我媽的擔憂。
我們一起請了一輛車出院,這輛車除了收取應該的車費還要加上利是,因為青離還在月子裏,坐別人的車說是晦氣,所以一定要給個紅包才行。
大明二話沒說就給了那人一塊錢,然後用一張薄被蓋著青離和他們的女兒,又在頭上給她搭了一塊頭巾。我媽抱著我坐車邊,白娘子蹲在她的腳下。因為車小,坐不下那麽多人,大明是一路跑著迴去的。
到了家,我媽跟氣喘籲籲的大明一起把青離扶到屋裏,又把他們的女兒也抱進去,才問大明:“你們家麥子咋弄裏?現在場裏大多數人都打完了,就剩您一家,找碾的都不好找。”
大明一臉無所謂,笑著說:“嫂子,你別擔心,我已經寫信迴家裏了,他們可能會送點錢過來,麥子我明天先去割著,總還是有辦法的。”
我媽疑惑:“你不是逃難來的嗎?怎麽還能找到家人?”
大明尷尬地站了會兒沒說話,我媽也就沒再問下去,抱著我去場裏找爸了。
青離的整個月子我媽照顧的多半,大明說的沒錯的,他們的日子好像一下就好過了,還把當時住院時從我媽這裏拿的錢也還了,甚至要多給一些。我媽沒有接,隻說讓他們自己留著過日子。
他們家沒有吃喜麵條,主要原因是他們剛來此處,除了跟我們家供過事,別人家都沒啥來往,所以不知道能請誰來,再則在這裏生女兒大多都不吃喜麵條的。
我媽安慰大明和青離說:“什麽麵條不麵條的,自己矜貴就中了,管他們幹啥。”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媽是提著一兜雞蛋來的,她把雞蛋交給大明,告訴他怎麽給青離做著吃,然後又告訴青離在月子裏應該注意什麽,交待完這些就抱著我迴家了。
麥子收完接著就是種秋,種上還要澆水施肥,鋤草,每一天隻地裏的活都忙不開,晚上我媽還要在燈下給我爸做鞋。
身上有了那一百來塊錢就一直琢磨著快些動工蓋房子。
這天夜裏,我爸鋤草迴來,我媽就對他說:“明兒我去找大隊幹部,要一塊宅基地。”
我爸聽見說:“要不去找咱爺去吧,分一塊好一點的。”
我媽想了想說:“好壞的也就那樣,不想老麻煩兩個老哩了。”
我爸就沒再說什麽,相安無事睡下。
第二天,我媽早早起來,算在村幹部沒出門前趕到他家。
村幹部裏有村長,會計,支書和一些專門攬事的人,像分地這樣的事都是村長本人在操持,所以我媽抱著我到了村長家裏,滿臉堆著笑說:“大,吃了木?”
這個村長本來跟我們是同姓,如果按輩份排,我也是要叫他爺爺的,所以我媽喊他“大”。
他板著一張臉說:“木哩,一大早來幹啥?”
我媽還是笑著說:“就是有事找您哩,您看,俺分家的時候,老火也沒給分房子,現在想自己用泥先糊兩間住著,您看看哪兒的地中給劃一塊吧。”
村長看了看我媽,又看了看她抱著的我說:“您弄裏不賴啊,都有錢蓋房子了。”
我媽有點岔岔的,但是臉上沒露出來,隻笑著說:“哪兒來哩錢,就是用泥糊的,下點勁唄。”
村長不耐煩地說:“您先迴去吧,我跟村裏商量一下,過兩天再答付你。”
我媽看那樣子,也就沒說什麽,出了村長家的門,就開始輕聲狠罵起來。
這塊地拿到手裏已經是半個月以後的事了,地的前麵是一個大的池糖,西邊還有一座老墳,墳是支書家的,我們既遷不了也平不了,人家還每年去上墳。而前麵的池糖一下雨,水就會把院裏的土往下衝,我爸媽不得不在池塘邊上種一排的樹,以減少水流的速度。
不管怎樣總算有一塊地了,我媽就開始找人合計著買石頭,錢還真是不夠用,便東拚西添的又借了一些,總算是把地基下了。
到小麥種上以後,我爸就把場地裏堆的麥秸拉迴家,用鍘刀鍘成兩寸長,再從這塊宅基地老墳的西邊(那裏也是劃給我們的地,也就是說我們家的院子正中間有一座老墳)開始挖土和泥,那些鍘好的麥秸就撒在泥上以增加泥的牢固性。
整個冬天我媽和我爸都在用泥一點一點碼著牆,進入冬月以後四壁基本碼齊。
於是他們又商量不如一鼓作氣把頂也蓋了,反正是借一迴,以後慢慢還就好了。
這會能借的已經很少,跑了很多人家,去了很多親戚,也隻借到了一半的錢,最後還是我媽去外婆家裏讓外公也出去借才算湊齊。
外公也被叫來,帶了幾個他們村的人一起幫著買了大梁,椽子和磚瓦。
半個月之後房子已經蓋齊,有窗戶卻沒有門,因為我們已經沒有裝門的錢了。
盡管如此我爸媽還是很高興,把所有瑣碎的事情收拾妥當,幾乎是連夜把帳篷裏的東西搬進還有濕土的屋裏,當晚他們躺在新建的房子裏說不上的喜悅和開心。
不過也就過了一個晚上,到第二天就又愁了起來,這時候已經到了小年,而我們家還一貧如洗。
小年以後,外公送來了一塊豬血,算是我們家辦的唯一的年貨。
我再見到青離和白娘子的時候已經是年二十八了,青離抱著她的女兒,腳邊還跟著白娘子。
站在門外喊我媽,我媽掀開她臨時用手縫的麻袋門簾子,讓青離他們進來。
屋裏連一個板凳都沒有,就都坐在床沿上。
我已經能下地走路,搖搖晃晃的又去捉白娘子玩,青離笑著說:“感覺好久沒看到鵬鵬了,都長這麽大了,走的這麽好。”
我媽也笑著說:“可不是哩,年前光忙著弄房子哩,也沒出個門,這孩兒也跟我們一起玩泥哩。”
說著兩個人都笑了起來。
我看到青離懷裏抱著的寶寶,拉著她的衣服角要看,青離便抱著她蹲下來,讓我看到嬰兒的臉。我剛要用手去摸,我媽就製止我了說:“鵬鵬,不能摸小妹妹。”
青離忙說:“沒事的,摸一下怎麽了?”
我媽解釋說:“小孩子們,手沒個輕重,不能隨便去摸,習慣了就老去逗,你可管不住。”
青離沒再說話,重新站起來坐迴床沿,跟我媽閑話家常。
我媽一邊做著鞋,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應著她,還要看著我,怕摔倒站不起來,穿的太厚整個人都是一個球型,爬起來確實也費勁。
青離大概看出我媽並沒多大聊天的興致,於是坐了一會兒出來要走。我媽送出來,囑咐他們慢點然後就迴屋了。
到屋裏一看,青離坐過的地方落了幾張錢,忙追出來找她卻已經不見她的影子。
我媽丟下手裏的活,抱起我就往村西走,直到追到青離家才看到他們。
我媽把錢還給青離說:“這是弄啥哩。”
青離有點臉紅地說:“要不這樣吧嫂子,當是我借你的,你有了還我行不。你看你幫我們這麽大的忙,我們也沒個感謝的,這大過年的您又蓋房子,能有多少積蓄,你不拿著給孩子買一點肉吃吧。”
我媽收起錢說:“算借的可以,我們手裏也確實緊,明年你良哥就出去幹活了,隻要手裏有就還您,您看您帶著孩子也不怪難裏,弄個錢自己省著點花。”
青離答應著看著我媽抱我迴去才轉身進屋。
白娘子意外地跟著我們一起迴來了,還跑來跑去的逗了我一會兒,大概時間長沒見的原因,看它的樣子很是歡快,不時的“喵喵”叫幾聲,在屋裏來迴蹦跳,但是看到我快撞到東西時卻會提前在那時擋一下。
我媽仍然一邊做鞋一邊看著我們玩鬧。
那些年裏,我媽不知道做了多少雙鞋,因為沒錢根本談不上買,而他們每天都要走好多的路,做很多的事,自然鞋就特別的費,到後來我長大以後,也是調皮的不行,整天沒個消停,所以我記憶裏,我媽整晚整晚的都在給我們做鞋。
看到我媽進來,青離臉上露出了紅暈,悄聲說:“嫂子,你看,是個丫頭。”
我媽看了一眼那個臉上皺巴巴還有著暗紅色的女嬰卻沒有笑,隻問青離好了沒有。
青離笑著說:“好了,大明這會兒都在辦出院呢,一會兒咱一塊迴去。”
我媽點頭,其實她心裏還是有些沉重的。在我們這裏重男輕女幾乎家家都有,那時候又沒吃沒喝,如果頭胎生個男孩子,就不著急再生二胎,覺得反正家裏已經有人撐著了,但是如果頭胎是個女兒,那麽很多人都會著急著再生一個,可是再生一個孩子就會多一張嘴,吃什麽呢?尤其是青離這種情況,本來也是外地來的,我媽老早希望她能生個男孩兒,這樣也早一點在這裏站住腳。家裏有了男人再怎麽說別人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欺負。
可是青離沒有一絲我媽的顧慮,似乎非常喜歡她的女兒,一個人看著看著就笑了。
大明很快迴來,臉上也洋溢著笑,跟青離一樣沒有我媽的擔憂。
我們一起請了一輛車出院,這輛車除了收取應該的車費還要加上利是,因為青離還在月子裏,坐別人的車說是晦氣,所以一定要給個紅包才行。
大明二話沒說就給了那人一塊錢,然後用一張薄被蓋著青離和他們的女兒,又在頭上給她搭了一塊頭巾。我媽抱著我坐車邊,白娘子蹲在她的腳下。因為車小,坐不下那麽多人,大明是一路跑著迴去的。
到了家,我媽跟氣喘籲籲的大明一起把青離扶到屋裏,又把他們的女兒也抱進去,才問大明:“你們家麥子咋弄裏?現在場裏大多數人都打完了,就剩您一家,找碾的都不好找。”
大明一臉無所謂,笑著說:“嫂子,你別擔心,我已經寫信迴家裏了,他們可能會送點錢過來,麥子我明天先去割著,總還是有辦法的。”
我媽疑惑:“你不是逃難來的嗎?怎麽還能找到家人?”
大明尷尬地站了會兒沒說話,我媽也就沒再問下去,抱著我去場裏找爸了。
青離的整個月子我媽照顧的多半,大明說的沒錯的,他們的日子好像一下就好過了,還把當時住院時從我媽這裏拿的錢也還了,甚至要多給一些。我媽沒有接,隻說讓他們自己留著過日子。
他們家沒有吃喜麵條,主要原因是他們剛來此處,除了跟我們家供過事,別人家都沒啥來往,所以不知道能請誰來,再則在這裏生女兒大多都不吃喜麵條的。
我媽安慰大明和青離說:“什麽麵條不麵條的,自己矜貴就中了,管他們幹啥。”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媽是提著一兜雞蛋來的,她把雞蛋交給大明,告訴他怎麽給青離做著吃,然後又告訴青離在月子裏應該注意什麽,交待完這些就抱著我迴家了。
麥子收完接著就是種秋,種上還要澆水施肥,鋤草,每一天隻地裏的活都忙不開,晚上我媽還要在燈下給我爸做鞋。
身上有了那一百來塊錢就一直琢磨著快些動工蓋房子。
這天夜裏,我爸鋤草迴來,我媽就對他說:“明兒我去找大隊幹部,要一塊宅基地。”
我爸聽見說:“要不去找咱爺去吧,分一塊好一點的。”
我媽想了想說:“好壞的也就那樣,不想老麻煩兩個老哩了。”
我爸就沒再說什麽,相安無事睡下。
第二天,我媽早早起來,算在村幹部沒出門前趕到他家。
村幹部裏有村長,會計,支書和一些專門攬事的人,像分地這樣的事都是村長本人在操持,所以我媽抱著我到了村長家裏,滿臉堆著笑說:“大,吃了木?”
這個村長本來跟我們是同姓,如果按輩份排,我也是要叫他爺爺的,所以我媽喊他“大”。
他板著一張臉說:“木哩,一大早來幹啥?”
我媽還是笑著說:“就是有事找您哩,您看,俺分家的時候,老火也沒給分房子,現在想自己用泥先糊兩間住著,您看看哪兒的地中給劃一塊吧。”
村長看了看我媽,又看了看她抱著的我說:“您弄裏不賴啊,都有錢蓋房子了。”
我媽有點岔岔的,但是臉上沒露出來,隻笑著說:“哪兒來哩錢,就是用泥糊的,下點勁唄。”
村長不耐煩地說:“您先迴去吧,我跟村裏商量一下,過兩天再答付你。”
我媽看那樣子,也就沒說什麽,出了村長家的門,就開始輕聲狠罵起來。
這塊地拿到手裏已經是半個月以後的事了,地的前麵是一個大的池糖,西邊還有一座老墳,墳是支書家的,我們既遷不了也平不了,人家還每年去上墳。而前麵的池糖一下雨,水就會把院裏的土往下衝,我爸媽不得不在池塘邊上種一排的樹,以減少水流的速度。
不管怎樣總算有一塊地了,我媽就開始找人合計著買石頭,錢還真是不夠用,便東拚西添的又借了一些,總算是把地基下了。
到小麥種上以後,我爸就把場地裏堆的麥秸拉迴家,用鍘刀鍘成兩寸長,再從這塊宅基地老墳的西邊(那裏也是劃給我們的地,也就是說我們家的院子正中間有一座老墳)開始挖土和泥,那些鍘好的麥秸就撒在泥上以增加泥的牢固性。
整個冬天我媽和我爸都在用泥一點一點碼著牆,進入冬月以後四壁基本碼齊。
於是他們又商量不如一鼓作氣把頂也蓋了,反正是借一迴,以後慢慢還就好了。
這會能借的已經很少,跑了很多人家,去了很多親戚,也隻借到了一半的錢,最後還是我媽去外婆家裏讓外公也出去借才算湊齊。
外公也被叫來,帶了幾個他們村的人一起幫著買了大梁,椽子和磚瓦。
半個月之後房子已經蓋齊,有窗戶卻沒有門,因為我們已經沒有裝門的錢了。
盡管如此我爸媽還是很高興,把所有瑣碎的事情收拾妥當,幾乎是連夜把帳篷裏的東西搬進還有濕土的屋裏,當晚他們躺在新建的房子裏說不上的喜悅和開心。
不過也就過了一個晚上,到第二天就又愁了起來,這時候已經到了小年,而我們家還一貧如洗。
小年以後,外公送來了一塊豬血,算是我們家辦的唯一的年貨。
我再見到青離和白娘子的時候已經是年二十八了,青離抱著她的女兒,腳邊還跟著白娘子。
站在門外喊我媽,我媽掀開她臨時用手縫的麻袋門簾子,讓青離他們進來。
屋裏連一個板凳都沒有,就都坐在床沿上。
我已經能下地走路,搖搖晃晃的又去捉白娘子玩,青離笑著說:“感覺好久沒看到鵬鵬了,都長這麽大了,走的這麽好。”
我媽也笑著說:“可不是哩,年前光忙著弄房子哩,也沒出個門,這孩兒也跟我們一起玩泥哩。”
說著兩個人都笑了起來。
我看到青離懷裏抱著的寶寶,拉著她的衣服角要看,青離便抱著她蹲下來,讓我看到嬰兒的臉。我剛要用手去摸,我媽就製止我了說:“鵬鵬,不能摸小妹妹。”
青離忙說:“沒事的,摸一下怎麽了?”
我媽解釋說:“小孩子們,手沒個輕重,不能隨便去摸,習慣了就老去逗,你可管不住。”
青離沒再說話,重新站起來坐迴床沿,跟我媽閑話家常。
我媽一邊做著鞋,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應著她,還要看著我,怕摔倒站不起來,穿的太厚整個人都是一個球型,爬起來確實也費勁。
青離大概看出我媽並沒多大聊天的興致,於是坐了一會兒出來要走。我媽送出來,囑咐他們慢點然後就迴屋了。
到屋裏一看,青離坐過的地方落了幾張錢,忙追出來找她卻已經不見她的影子。
我媽丟下手裏的活,抱起我就往村西走,直到追到青離家才看到他們。
我媽把錢還給青離說:“這是弄啥哩。”
青離有點臉紅地說:“要不這樣吧嫂子,當是我借你的,你有了還我行不。你看你幫我們這麽大的忙,我們也沒個感謝的,這大過年的您又蓋房子,能有多少積蓄,你不拿著給孩子買一點肉吃吧。”
我媽收起錢說:“算借的可以,我們手裏也確實緊,明年你良哥就出去幹活了,隻要手裏有就還您,您看您帶著孩子也不怪難裏,弄個錢自己省著點花。”
青離答應著看著我媽抱我迴去才轉身進屋。
白娘子意外地跟著我們一起迴來了,還跑來跑去的逗了我一會兒,大概時間長沒見的原因,看它的樣子很是歡快,不時的“喵喵”叫幾聲,在屋裏來迴蹦跳,但是看到我快撞到東西時卻會提前在那時擋一下。
我媽仍然一邊做鞋一邊看著我們玩鬧。
那些年裏,我媽不知道做了多少雙鞋,因為沒錢根本談不上買,而他們每天都要走好多的路,做很多的事,自然鞋就特別的費,到後來我長大以後,也是調皮的不行,整天沒個消停,所以我記憶裏,我媽整晚整晚的都在給我們做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