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春。


    曹操戰馬超於關中,劉備遣將攻益州,霍峻北伐合肥,孫權南援合肥。


    東南西北皆有戰事,幾十萬的兵馬同時亂戰。將帥於帳中謀劃軍略,文臣於後方操勞案牘。


    午時剛過,蓋因近日過於操勞案牘,今日又早起,諸葛亮甚是困頓。打著哈欠,手撐著腦袋,諸葛亮眼皮止不住想要合上,頭也在慢慢下垂。


    廖立捧著竹簡,見諸葛亮這般勞累,想打擾,不忍打擾。


    “主公!”


    此時,堂外有腳步聲響起,廖立迴頭望去見是劉備,輕聲喚道。


    劉備見諸葛亮似乎在打瞌睡,低聲問道:“軍師是?”


    “昨夜軍師忙到三更,今又早起,怕是太累了。”廖立說道。


    劉備揮了揮手,示意廖立退下,小聲說道:“將案牘放在案幾上,便可退下,不要打擾軍師。”


    “諾!”


    劉備放輕腳步聲,走到諸葛亮身側,將自己身上錦繡龍鳳袍脫下,輕輕地披在諸葛亮的肩膀上。


    唯恐諸葛亮驚醒,劉備又慢慢地退了出去。


    出了書堂,劉備歎了口氣,說道:“東西舉兵開戰,於吳楚而言,已是傾出所有,皆賴孔明居中調度,方能確保輜重不缺。”


    侍奉左右的王粲,說道:“今下不得不戰,曹操西入關中,爭奪西北,中原空虛,若不北伐江淮,西取巴蜀。待曹操定西北,則必與主公爭巴蜀,事關立國之基,故不可不戰。”


    連年戰事的不休,讓劉備也猶豫是否要東西同時開戰。但是就如王粲所言,東西兩場戰事關他的霸業。


    東西兩場仗全勝,他就能完成霍峻南北分治的博望對,繼而他就可以思考稱王建國的事。接著花上幾年的時間,深入治理南方,將交州徹底收入治下。


    至於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偉業,劉備都已經準備好交給他的繼任之君來幹了。畢竟他今年已是五旬有餘,半截入土之齡。三興大漢對於劉備來說,心有餘而力不足。


    “連年作戰,百姓疲憊,待取下巴蜀,修養數年方可。”


    說話間,劉備與王粲在巡察府吏的工作情況,發現側堂內馬謖正在打著瞌睡。除馬謖之外,左右筆吏皆在埋頭案牘之中,對於劉備的巡察,眾人不敢抬頭,也不敢分心。


    “酣睡之人是誰?”


    劉備麵露不滿,指著側堂內的馬謖,問道。


    “啟稟主公,馬季常之弟,馬幼常也!”王粲說道。


    “將其喚醒。”劉備冷聲說道。


    “諾!”


    王粲走了過去,用手敲了敲案幾。清脆的敲案聲,將犯瞌睡的馬謖驚醒。


    左右筆吏見馬謖被抓,偷笑了幾聲。對於這個深受軍師器重的馬謖,他們多有嫉妒。


    馬謖見是王粲、劉備二人,猛地將困意散去,連忙起身告罪,說道:“主公,謖昨夜隨軍師忙至三更,精神困頓,望主公處罰。”


    劉備瞥了眼馬謖,環顧側堂筆吏,淡淡說道:“前方軍士與敵寇鏖戰,你等居州府切莫懈怠。”


    “諾!”


    說完,劉備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出側堂,讓眾人鬆了口氣。


    “主公,軍師醒了,正尋主公!”


    侍從小跑而來,報於劉備。


    劉備麵有愧色,說道:“孔明怎不多睡一會?莫非是孤吵鬧了孔明。”


    少頃,劉備領著王粲,走入諸葛亮理事的書堂。


    “亮疏於公事,請主公責罰!”


    見到劉備入內,諸葛亮雙手捧上劉備的外袍,說道:“君臣有分,亮不敢受此禮。”


    劉備扶起諸葛亮,說道:“孔明為國而勞,何言疏於公事?你我君臣一體,何來分別。”


    說著,劉備挽著諸葛亮入座,問道:“孔明,今輜重調配如何?”


    諸葛亮坐到榻上,說道:“主公,吳楚地廣而民少,今能越千裏而援東西,多賴江流縱橫,舟舸轉運。如長沙之糧,順湘水至大江,又逆江而上,運抵西進大軍;亦或是吳郡之糧,走丹徒水,入至巢湖,送到北伐大軍。”


    曹操打關中,糧草需要靠河東供給,且還要征發民夫運糧。而吳楚雖是地廣人稀,開發程度不如北方。但吳楚有最大的優勢,即有水運優勢。


    吳楚江河眾多,四通八達,支流匯聚成河流,河流又匯入江水。建於河流附近的縣鄉,常常將糧草搬運到津渡,以最大的速度匯到一起。進而在武漢的調配下,由征伐的船夫運糧到前線。


    如此下來,相比需要人背馬拉地將糧草送到前線的北方,南方糧草供給更為方便。


    這也是為什麽孫權能常舉十萬兵打合肥,而曹魏、蜀漢常有出現缺糧的狀況,核心在於吳楚擁有水運這個天然的後勤buff加成。


    說著,諸葛亮指點記錄有軍輜的輿圖,說道:“今得法孝直、孟子敬迎奉,三峽天險、白帝堅城皆入我手。今大軍又連克臨江、枳縣等城,逼近江州。亮已讓子山屯軍糧於白帝,若得破江州,便可將軍糧移屯江州,供入蜀大軍而用。”


    “至於北伐大軍,糧草皆屯於秣陵,由元直赴江東,為仲邈操持軍糧調度之事。”


    東西兩端同時開戰,諸葛亮既要操持政事,又要供給糧草,實在忙不過來。故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讓徐庶東行至秣陵,調配吳越資源,為霍峻供糧。


    說話間,諸葛亮歎了口氣,說道:“僅是連年征戰,賦稅頗重,軍士少有歇息,民心有怨。仲邈所獻麥稻輪種之法,也因戰事耽擱,難以往下施行。”


    “剛剛公淵所送到文書中,便是談及地方民變之事,所幸僅是鄉亭騷擾,嚴懲相關之人,也已平息。”


    劉備為諸葛亮倒了盞茶,說道:“仲邈言江淮雨季時,便能取合肥。江北戰事結束,吳越亦可分擔取蜀大軍糧草。”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此言差矣!”


    “以亮之見,或許江北之糧少不得,且還有加倍囤積糧草。”


    “哦?”


    劉備麵露惑色,問道:“伐巴蜀久,江北戰事短,如何不能如此言語?”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主公,江淮自古是為中國富庶之地,然經袁術敗壞,兵寇橫行,淮人南逃,民生凋敝。十裏無人煙,百裏無雞鳴。”


    “幸劉馥深治江淮,百姓多附。然曹操南下,主公北上,戰事多生,百姓南逃北遷,已無生機。故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數百裏,無複人居。”


    “敢問主公攻下合肥,時仲邈兵進淮河,轉運糧草數百裏,功費巨億。不以江東供給,江淮駐防兵卒無食矣!”


    不考慮軍事地理因素,單純從投入與產出來看,霍峻打江淮屬於是虧本的買賣。畢竟打下合肥,又不能不往淮河用兵。


    然而江東到江淮之間的幾百裏無人區,完全是補給噩夢,常年要靠江東補給,軍士也要江東兵卒駐守。而且淮河流域臨近中原的核心區域,利於曹操調動兵馬,而不利於劉備運兵調糧。


    再打下合肥,又逼近淮河沿線,劉備要布置不下五萬的兵馬在淮河沿線,或許才能守住江淮。


    諸葛亮露出苦笑,說道:“相反,若能打下江州,兵入巴蜀。各郡歸降,反而能調蜀中諸郡糧草與大軍,行就事於敵之舉。待派人深耕巴蜀,以益州富庶當能助我吳楚富強。”


    劉備了解其中細情,感歎說道:“取江淮易,守江淮難!”


    頓了頓,劉備詢問道:“以孔明之見,此番取益州易否?”


    諸葛亮沉吟良久,說道:“劉璋雖是暗弱,但施恩巴蜀多年,不少賢士傾心效力。張將軍以斷道為由,起兵攻伐巴蜀,不足為人信。然雖是如此,主公帝室之胄,威名於世,與曹操抗衡於吳楚,蜀人思求明主者不少。”


    輕搖羽扇,諸葛亮說道:“劉璋長子劉循,輕財好義,深得人心。帳下將軍張任、劉璝皆是可信之人。江州山城,險峻異常,今由劉循固守,非短時能下。”


    “然江州一旦被破,劉循兵敗。舉兵三軍入巴蜀,郡縣當聞主公威名而降。待三軍匯於蜀中,成都劉璋無路而走,唯歸降主公爾!”


    劉備抱膝沉吟,說道:“兵破江州,威赫巴蜀,時降者必眾。翼德性情粗暴,雲長驕縱士人,非能撫人心者。彼時破江州後,恐有勞孔明西進巴蜀,代孤撫民,調配三軍。”


    “善!”


    諸葛亮略有憂慮,說道:“關、張、甘三位將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且乃能征善戰之輩;孝直、士元又是智謀之士,良謀於胸,士之良才。然亮恐諸將欲速下江州,性急用兵,舍緩圖之策,致使軍士多亡。”


    “孝直、士元二君,如軍師所言,皆乃智謀之士,孤料應無大禍。”劉備說道。


    諸葛亮麵露惆悵之色,說道:“也怕這二人也是求功心切!”


    “孔明與孤同休書叮囑諸將,讓眾人當徐徐進圖,不可求成心切,以免多傷軍士。”劉備說道。


    諸葛亮抿了抿嘴,說道:“叮囑一二,言重怕是適得其反。”


    狀態不好,換個內容寫,恢複下狀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大司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府並收藏季漢大司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