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影婆娑,月色朦朧,瀑流轟鳴。
玉虛峰的一處懸崖陡峭上,站著兩個身著夜行衣的黑衣人,分外警惕地注意著周圍的一舉一動,竊竊私語之聲淹沒在瀑布的轟鳴聲中。
距此三四裏處,忘川和幽若掩於一怪石之後,蹙眉無奈。他們不知對方是何底細,若是貿然探出神識,生怕打草驚蛇。在怪石下待了足有半個時辰,那兩名黑衣人各自散去,忘川和幽若這才起身。
忘川不滿地抱怨道:“他們倒還真會選地方,有瀑布之聲遮掩,想要偷聽他們的談話,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家是有備而來,行事豈會大意。既然沒有探聽出個結果,還是早些迴去吧。如果讓柳夕笙和悟塵他們發現你不在別院中,估計又要攪得玉虛峰雞飛狗跳,到時候還不是一樣打草驚蛇?!”
忘川點點頭,與幽若朝著別院飛去。
翌日,一早。
忘川、悟塵等一眾人正在別院中吃著早茶,朱高照走了進來。忘川抬頭望去,隻見朱高照雙目充滿血絲,一臉疲憊不堪的模樣,許是一夜未睡的緣故。
柳夕笙也注意到了朱高照的一臉倦容,讓開座位迎著朱高照坐下,隨後關切地問:“師尊,您老為何一臉倦容?何事讓您夜不能寐?”
“大人的事,你這孩子就別過問了。”朱高照笑了笑,端起一盞冒著絲絲白氣的清茶,眯著眼睛,於鼻前細細品著茶香,隨後淺嚐輒止,臉上的疲態似乎隨著清茶入腹一掃而空,他放下茶盞對忘川說:“忘川小友,今日可感覺好些?”
“多謝前輩掛懷,雖然有些乏累,不過精神好了不少。”忘川說。
朱高照點點頭,對身旁的柳夕笙說:“徒兒,為師要帶忘川小友去後山一套,山下的事你多費點心,萬不可失了禮數。”
柳夕笙眼前一亮,有些激動拉著朱高照的胳膊問道:“師尊,莫非您已經找到了化解之法?!”
“都是個大姑娘了,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朱高照嚴肅地說,不過語氣裏盡是溺愛之意,“為師雖然找到了根結所在,但確無化解之法。不過是有些心得想與忘川小友交談一番,希望對他有些幫助吧!”
柳夕笙有些失望的哦了一聲,悶聲說:“師尊,山下的事您不必擔心,徒兒一定辦好。”
三言兩語去罷,忘川和朱高照便離開了別院,直奔後山而去。
一路上,朱高照除了讓忘川欣賞一番周遭的美景外,倒也沒有多說什麽。直到後山之巔,玉虛洞府前,朱高照這才停下腳步,立於一處怪石之上,背著雙手俯瞰山下盛景。忘川有些氣虛,連連喘了出口粗氣,這才環視左右。
西側倒掛千尺鬆瀑,水汽充沛,在陽光的折射下,好似架起了一座七彩虹橋,霞光奪目,蔚為壯觀。離之十數步元,有一座天然的靜湖天池,湖麵上彌漫著濃濃的白煙,溫熱的氣浪撲麵而來,讓人全身的毛孔都為之張開。天池中應是有多孔泉眼,水流匯聚出吞吐著氣泡,魚兒極其肥美。
“此乃玉虛峰天然形成的洗仙池,常泡於其中,有洗精伐髓之效。”朱高照指著洗仙池對忘川說:“小友,你且下去泡一泡,朱某還有話要與你說。”
忘川點點頭,褪去身上的衣衫,跳進洗仙池中。頓時,池中水流激蕩,無盡地熱浪朝他湧來,鑽進周身每一處毛孔,溫熱的氣流遊走在竅脈中,周天反複。池中隻是稍待了片刻,熱流便充滿奇經八脈,忽然間,原本溫順的熱流變得淩厲暴虐,像是剔骨鋼刀一般,剔刮著經脈根骨。忘川隻覺得全身隱隱作痛,好似放在火上炙烤,灼烈無比,又好似在刀林劍陣上滾動一般,割裂異常。
“這便是洗精伐髓嗎?我的身體之前經過月華靈液的淬煉,早非常人可比,沒想到進入這洗仙池後,依然還要受得洗精伐髓之痛,洗仙池果真是名副其實。想想那些散修,為了一篇功法、一株靈藥都要爭得頭破血流,若是有這樣一座洗精伐髓的仙池,隻怕都要瘋狂吧!名門大派果真是不一樣,占盡天下福地,應有盡有。我雖然是一名散修,運氣卻是比那些人好太多,當初若非與柳夕笙結下善緣,也不會有今日之果。說到底,人還是要多行善事啊。”
忘川心中如是想,一些惡臭的汙穢雜質從毛孔中排了出來,他感覺身體變得輕鬆許多,雖然還是不能改變壽元流逝的事實,但他的精神狀態卻是好了不少。得此好處,他合上雙眼,心無旁騖地運轉起功法,而朱高照則盤坐於怪石之上,坐觀冥想。
數個時辰過去,剔骨之痛消失,一股股清涼的氣流在體中遊走,修複著洗精伐髓中造成的傷痕、忘川內視五髒六腑,令他著實有些驚訝。髒器多生變化,有華光流動,生機勃發。髒器應對五行,發出淡淡的藍綠黃紅金五種光芒,尤其是那心髒,鮮紅無比,更有霞光縈繞,強而有力的跳動間,金色的血液融進血管之中。原本隻有九節金色的脊椎骨,而今已經增至十二節,金光燦燦,似有淡淡仙氳環持。
即便是那識海中的三顆神丹,亦自有一番新的轉變。麵對身體中如此大好的變化,忘川雖然很是驚喜,但更加疑惑。壽元的流逝從未停止,他的五髒六腑本該隨之失去活性,失去該有的生機,此刻卻恰恰相反,這令他大感不解。一麵是死亡,一麵是生機,那麽到底是死,還是生呢?
“老天,你究竟要與我開玩笑到何時才能罷手啊!”忘川心中不免一陣感歎,天道之事太過玄奧,他參悟不透個中玄妙,隻能暫且放在一旁,他不知在池中待了多久,想到朱高照還在一旁,於是睜開了雙眼,果不其然,朱高照在他睜眼的那一刹那間,同時睜開了雙眼。
“能在洗仙池中浸泡六個時辰者,太虛觀上不超過巴掌之數。小友果真是天人之姿,此一浸泡竟是有十二時辰之久。”朱高照說。
什麽?我在這洗仙池中竟然浸泡了十二個時辰,那朱前輩豈不是在一旁等候了十二個時辰!忘川驚訝不已,他本以後隻有一二時辰,卻是沒想到如此之久,心中覺得羞愧無比,想要出了洗仙池向朱高照賠禮致歉,這身子剛剛一動,水池中頓時一陣翻江倒海。原來那池中的魚兒盡數吸附在忘川的身上,吞食著排除體外的雜質,他這一舉動驚嚇得魚兒四處逃竄。
“小友不必不必出池。洗仙池的妙用遠非洗精伐髓如此簡單,小友大可多待些時辰。正好,貧道有些話還想與小友交談一番。”
“晚輩何德何能,竟勞煩前輩守候多時!”
“無妨。忘川,你我皆是坦蕩之恩,我也不妨直言。朱某之所以如此相助於你,心中也是有一番盤算。他日若是太虛觀有難,還要勞煩你相助一二!”朱高照說。
“前輩,太虛觀的事,就是晚輩的事,隻要晚輩有幸能活下來,他日太虛觀如有驅策,晚輩莫敢不從!”朱高照如此坦誠相待,忘川對其敬重更深。其實即便朱高照無所求,忘川也會如此做。隻是他心中卻又疑惑,朱前輩所言太虛觀之為難,莫不是那些意宗弟子?
“有你這句話,朱某也算安心了。”朱高照滿意地點點頭,隨後看向忘川問道:“忘川,你可知何為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為道!”忘川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後又覺得有所不足,於是補充說:“道無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言其名,需之其義!我來問你,何為反者道之動?”朱高照又問。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知其雄,守其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忘川迴。
“你能有此番見地,足謂不凡。但是,道無常名,聖無常體,言而有行,切莫著於形,知行合一,切記!”朱高照對忘川的迴答甚為滿意,頓了頓又問道:“我觀你已經觸莫太極之道,此道與我太虛觀太虛之道大有異曲同工之玄奧,好教你一並知曉。太虛,道也,道大而虛靜。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是以不過乎崐侖,不遊乎太虛。萬物皆有靈,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八卦生萬物,此乃天地周而複始、衍生大道至理,你需好好參悟!”
“晚輩謹記!生死如陰陽……”忘川想起自身的狀況,於是問道:“前輩,人為陰陽,內生外死,或內死外生,何以為和,此非疾苦!若修陰陽,又何以長生?”
朱高照身軀一陣,目光直射忘川,顯然訝於忘川有此一問,他言有四字,曰:“神為真己。”
“前輩,此作何解?”忘川好似抓住了某種無形之物,全身氣血翻騰,元神為之一顫,太玄經在腦海中經久不斷,吟唱不止。
“身是幻軀幻身假物,若逆旅蛻居耳何足戀也。真身飛升可化千百,無施不可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人身本是一團腥穢物,塗搽模樣巧成魔,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解離。破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忘川聞言,口中不斷念叨著“身是幻軀幻身假物”,體外泛出耀眼金光,四野疾風唿嘯,靈氣如潮,攪動的層雲翻湧。洗仙池中,肥美魚兒隱之於一角,不敢露麵。忘川似有所明悟,忽然抬頭詢問:“前輩,億萬洪流,引陷於中,不明就裏,壽元流逝,芳華彈指,若道有存,是否當問道?”
“此乃你之機緣,道之喻義,某難窺分毫。然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道無問,問無應。無問問之,是問窮也;無應應之,是無內也。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
朱高照稍頓了頓,又說道:“道不可言,眾法之門,玄之又玄。某上不曾悟道,不足以與你而論之。此番真言乃雲華夫人遺留經典所記,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大初……眾法之門,玄之又玄。”忘川雙眉緊鎖,輕聲嘀咕。原本有所了無,然而此時又再次陷入無盡的疑惑之中。
耳邊再次傳來朱高照的聲音,“閉目神遊,心守氣合。水凝成冰,氣形而化煙,煙聚而成雲,雲消散作雨,雨匯而成流。時間流逝,風吹雲煙,光驅邪穢,豐木草長,河水奔流,萬物生生不息,此皆為道。水是道,光是道,眾法之門,這天地間的眾生一切,凡存在者,皆合乎道理,皆為道。”
忘川聞言,身軀一怔,體外霞光萬丈,要是一輪從海平麵初升起的紅日,滔滔氣流將他身體拖至於虛空中。與此同時,朱高照飛身騰空,劍指點向忘川的眉心,指間浮現太極圖,他正聲說道:“忘川,今我傳你太虛道法,望你善用!”
眼前一黑,頓然失去了意識,再次醒來時,忘川又重新迴到了那億萬星辰的宇宙之中,流光飛影,仙光氤氳,浩如煙好的星辰灼灼其華。宇宙中,隻聽到忘川一人獨自呢喃,“道,何為道。道之本源,炁之始者,為無始,為無名。太虛無形,無極而生太極,諸天星鬥皆為道之生物,其之大可衍化一方天地,其之渺小又為宇宙中砂礫細塵。如是眾生,皆不外如是……”
忘川陷入無盡的時間洪流中,一步萬裏,在宇宙中行走,茫然無措,不知何處是歸路,何處是盡頭。
朱高照道法傳畢,更顯得疲憊,落下雲端,抬頭仰望著空中,心中暗道:哎,忘川,希望你能度過此一劫。願你不辜負我們的期望,他日太虛觀若有劫難,你若違背誓言,我即便魂歸地府,也要衝出九幽,天上地下,定要斬你首級。
在玉虛洞府前停留片刻,朱高照啟動陣法後,隻身下山去了。
悟塵在別院中與夏芷雪戲耍,忽然抬頭仰望蒼穹,嘀咕一句:“今日,天上怎會出現兩輪紅日,怪哉。”隨後便有尾隨在夏芷雪身後,軟聲說道:“師姐,悟塵想吃雞腿了,你可不可以給我兩隻……一隻也行。”
柳夕笙、歐陽飛羽和幽若因忘川一事,心情頹喪、牽腸掛肚,不知忘川此一去,能否平安度過劫難,三人坐在別院內一言不發。玉虛峰弟子多番前來邀請一同遊覽太虛風景,都是悻悻而歸。
茫茫宇宙中,浩瀚的星辰衍化德象,無邊無際的太極圖快速旋轉,太虛黑白二氣狂湧不止,忘川所行之處,周遭星辰顫動轟鳴,風林火山,雷雨電閃,猶如驚濤駭浪奔走。太玄經和太虛道經化作一個個金光大字,從忘川的體中飛出,朝著風火雷電壓去。頓時,所有的德象悉數被道經淹沒,宇宙中出現無數種聲音在吟唱著道經。
“大道三千,各行其道。我之所修凡人道,又為何道?佛教普度眾生,慈悲為懷,道教體道法天,濟度眾生。大道殊途同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我之凡人道,便是眾生道,自然之道。”忘川一朝了悟,放聲大笑,太極道圖朝他飛來,沒入其身,渾然天成。
宇宙渾然變樣,億萬星辰消失,隻有一團炁在悄然孕育,混沌蒼茫。忘川盤坐於一旁,不知億萬年度,忽而有一道光劃破混沌宇宙,隨即那炁孕育的地方,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億萬霞光飛射,無形中誕生出規則,整個宇宙化作無窮盡的太極道圖,將整個宇宙割裂成無數狀,浩瀚的星辰隨之出現,數億萬年彈指一揮間,宇宙又是一番新的變化。
有一顆星辰忽然迸發出耀眼的蔚藍華光,無數從宇宙中誕生的規則湧向那顆星辰,隨之演化出兩儀四象又八卦……萬千生靈隨之誕生,漸漸地光明出現了,忘川好似瞧見了那時間的巨輪在緩緩轉動,天地間又衍化出無數新生。
忘川心中一陣悸動。諸天世界的大道法則源自於宇宙,宇宙之道才是真正的大道本源所誕生的一,她超越時空、超越天地、超越一切名相之存在,卻又包容著一切。宇宙大道亙古不變,但是天地卻時時在變化,世人最能感知道的便是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由生至死,以辰日月年計時;由遠至近,尺寸丈裏計量空間;此時即彼時,此地即彼地,而宇宙大道無所謂動與靜,陰與陽、時與空。
“嗬!”宇宙中,忘川發出一聲蒼古的聲音,他好奇地伸出手指撥動著時間巨輪,生命消逝,天地合二為一,混沌出現,再接著星辰不再,時間巨輪消失。心中念及生命誕生之不易時,那星辰消失的地方,再次出現時間巨輪,他伸手撥動,天地分開,萬千生靈誕生,滿天神佛……
時間巨輪在忘川的手指間快速轉動,天地間的變化瞬息萬變。不知多少已年,忘川在那顆星辰中瞧見了巍峨的昆侖山,在那玉虛峰山巔,有一名白發老者正立於虛空,霞光蔽體,他像是一個無底洞瘋狂地吸收著四野之內的靈氣。
宇宙中的忘川神魂一怔,突生奇想,他將時光倒轉,迴到了進入太虛觀的那一刻。他嚐試著改變軌跡,避開朱高照於玉虛峰講道的時間,他的確做到了,但是結果仍然一樣,那時空中的“忘川”依舊還是陷入了時空洪流之中,成了一名垂垂老者。
任他怎辦嚐試,結果依然難以改變。他長歎一聲,“天道之上,有宇宙大道,大道之上,更有無命無始。一切早已注定,我此番做,倒是著相了。”
時空中,昆侖山玉虛峰,山巔之上,忘川的本身忽然睜開了眼睛,對著宇宙中的他淡然一笑,“道法自然,神為真己,區區一副老邁殘軀,不過穢物罷了,舍去又有何妨!”此言一出,宇宙中出現一道太極之門,忘川心有所感,邁入其中,時空橫流,光影萬千,他再次迴到了本體之中。
忘川撚指微笑,全身出現裂紋,無窮無盡的霞光從體中射出,皮肉若老泥掉落,在空中化作一團團汙穢消散。
霞光中,盤坐著一副骸骨,通體散發著清香,惹得那洗仙池中的魚兒都紛紛露出臉龐,張口吞吐,似是要將空中彌散的清香吸盡。霞光漸漸收斂,血肉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生長,片刻間,忘川恢複了那副本該有的年輕麵貌,他落下雲端,鳥瞰著天地奇景,長出了一口氣,低頭瞧見洗仙池旁的一塊怪石上,刻有一句話:“若道成,可進玉虛洞府,修煉太虛秘術。”
忘川頜首微笑,轉身走進玉虛洞府。
玉虛峰的一處懸崖陡峭上,站著兩個身著夜行衣的黑衣人,分外警惕地注意著周圍的一舉一動,竊竊私語之聲淹沒在瀑布的轟鳴聲中。
距此三四裏處,忘川和幽若掩於一怪石之後,蹙眉無奈。他們不知對方是何底細,若是貿然探出神識,生怕打草驚蛇。在怪石下待了足有半個時辰,那兩名黑衣人各自散去,忘川和幽若這才起身。
忘川不滿地抱怨道:“他們倒還真會選地方,有瀑布之聲遮掩,想要偷聽他們的談話,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家是有備而來,行事豈會大意。既然沒有探聽出個結果,還是早些迴去吧。如果讓柳夕笙和悟塵他們發現你不在別院中,估計又要攪得玉虛峰雞飛狗跳,到時候還不是一樣打草驚蛇?!”
忘川點點頭,與幽若朝著別院飛去。
翌日,一早。
忘川、悟塵等一眾人正在別院中吃著早茶,朱高照走了進來。忘川抬頭望去,隻見朱高照雙目充滿血絲,一臉疲憊不堪的模樣,許是一夜未睡的緣故。
柳夕笙也注意到了朱高照的一臉倦容,讓開座位迎著朱高照坐下,隨後關切地問:“師尊,您老為何一臉倦容?何事讓您夜不能寐?”
“大人的事,你這孩子就別過問了。”朱高照笑了笑,端起一盞冒著絲絲白氣的清茶,眯著眼睛,於鼻前細細品著茶香,隨後淺嚐輒止,臉上的疲態似乎隨著清茶入腹一掃而空,他放下茶盞對忘川說:“忘川小友,今日可感覺好些?”
“多謝前輩掛懷,雖然有些乏累,不過精神好了不少。”忘川說。
朱高照點點頭,對身旁的柳夕笙說:“徒兒,為師要帶忘川小友去後山一套,山下的事你多費點心,萬不可失了禮數。”
柳夕笙眼前一亮,有些激動拉著朱高照的胳膊問道:“師尊,莫非您已經找到了化解之法?!”
“都是個大姑娘了,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朱高照嚴肅地說,不過語氣裏盡是溺愛之意,“為師雖然找到了根結所在,但確無化解之法。不過是有些心得想與忘川小友交談一番,希望對他有些幫助吧!”
柳夕笙有些失望的哦了一聲,悶聲說:“師尊,山下的事您不必擔心,徒兒一定辦好。”
三言兩語去罷,忘川和朱高照便離開了別院,直奔後山而去。
一路上,朱高照除了讓忘川欣賞一番周遭的美景外,倒也沒有多說什麽。直到後山之巔,玉虛洞府前,朱高照這才停下腳步,立於一處怪石之上,背著雙手俯瞰山下盛景。忘川有些氣虛,連連喘了出口粗氣,這才環視左右。
西側倒掛千尺鬆瀑,水汽充沛,在陽光的折射下,好似架起了一座七彩虹橋,霞光奪目,蔚為壯觀。離之十數步元,有一座天然的靜湖天池,湖麵上彌漫著濃濃的白煙,溫熱的氣浪撲麵而來,讓人全身的毛孔都為之張開。天池中應是有多孔泉眼,水流匯聚出吞吐著氣泡,魚兒極其肥美。
“此乃玉虛峰天然形成的洗仙池,常泡於其中,有洗精伐髓之效。”朱高照指著洗仙池對忘川說:“小友,你且下去泡一泡,朱某還有話要與你說。”
忘川點點頭,褪去身上的衣衫,跳進洗仙池中。頓時,池中水流激蕩,無盡地熱浪朝他湧來,鑽進周身每一處毛孔,溫熱的氣流遊走在竅脈中,周天反複。池中隻是稍待了片刻,熱流便充滿奇經八脈,忽然間,原本溫順的熱流變得淩厲暴虐,像是剔骨鋼刀一般,剔刮著經脈根骨。忘川隻覺得全身隱隱作痛,好似放在火上炙烤,灼烈無比,又好似在刀林劍陣上滾動一般,割裂異常。
“這便是洗精伐髓嗎?我的身體之前經過月華靈液的淬煉,早非常人可比,沒想到進入這洗仙池後,依然還要受得洗精伐髓之痛,洗仙池果真是名副其實。想想那些散修,為了一篇功法、一株靈藥都要爭得頭破血流,若是有這樣一座洗精伐髓的仙池,隻怕都要瘋狂吧!名門大派果真是不一樣,占盡天下福地,應有盡有。我雖然是一名散修,運氣卻是比那些人好太多,當初若非與柳夕笙結下善緣,也不會有今日之果。說到底,人還是要多行善事啊。”
忘川心中如是想,一些惡臭的汙穢雜質從毛孔中排了出來,他感覺身體變得輕鬆許多,雖然還是不能改變壽元流逝的事實,但他的精神狀態卻是好了不少。得此好處,他合上雙眼,心無旁騖地運轉起功法,而朱高照則盤坐於怪石之上,坐觀冥想。
數個時辰過去,剔骨之痛消失,一股股清涼的氣流在體中遊走,修複著洗精伐髓中造成的傷痕、忘川內視五髒六腑,令他著實有些驚訝。髒器多生變化,有華光流動,生機勃發。髒器應對五行,發出淡淡的藍綠黃紅金五種光芒,尤其是那心髒,鮮紅無比,更有霞光縈繞,強而有力的跳動間,金色的血液融進血管之中。原本隻有九節金色的脊椎骨,而今已經增至十二節,金光燦燦,似有淡淡仙氳環持。
即便是那識海中的三顆神丹,亦自有一番新的轉變。麵對身體中如此大好的變化,忘川雖然很是驚喜,但更加疑惑。壽元的流逝從未停止,他的五髒六腑本該隨之失去活性,失去該有的生機,此刻卻恰恰相反,這令他大感不解。一麵是死亡,一麵是生機,那麽到底是死,還是生呢?
“老天,你究竟要與我開玩笑到何時才能罷手啊!”忘川心中不免一陣感歎,天道之事太過玄奧,他參悟不透個中玄妙,隻能暫且放在一旁,他不知在池中待了多久,想到朱高照還在一旁,於是睜開了雙眼,果不其然,朱高照在他睜眼的那一刹那間,同時睜開了雙眼。
“能在洗仙池中浸泡六個時辰者,太虛觀上不超過巴掌之數。小友果真是天人之姿,此一浸泡竟是有十二時辰之久。”朱高照說。
什麽?我在這洗仙池中竟然浸泡了十二個時辰,那朱前輩豈不是在一旁等候了十二個時辰!忘川驚訝不已,他本以後隻有一二時辰,卻是沒想到如此之久,心中覺得羞愧無比,想要出了洗仙池向朱高照賠禮致歉,這身子剛剛一動,水池中頓時一陣翻江倒海。原來那池中的魚兒盡數吸附在忘川的身上,吞食著排除體外的雜質,他這一舉動驚嚇得魚兒四處逃竄。
“小友不必不必出池。洗仙池的妙用遠非洗精伐髓如此簡單,小友大可多待些時辰。正好,貧道有些話還想與小友交談一番。”
“晚輩何德何能,竟勞煩前輩守候多時!”
“無妨。忘川,你我皆是坦蕩之恩,我也不妨直言。朱某之所以如此相助於你,心中也是有一番盤算。他日若是太虛觀有難,還要勞煩你相助一二!”朱高照說。
“前輩,太虛觀的事,就是晚輩的事,隻要晚輩有幸能活下來,他日太虛觀如有驅策,晚輩莫敢不從!”朱高照如此坦誠相待,忘川對其敬重更深。其實即便朱高照無所求,忘川也會如此做。隻是他心中卻又疑惑,朱前輩所言太虛觀之為難,莫不是那些意宗弟子?
“有你這句話,朱某也算安心了。”朱高照滿意地點點頭,隨後看向忘川問道:“忘川,你可知何為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為道!”忘川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後又覺得有所不足,於是補充說:“道無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言其名,需之其義!我來問你,何為反者道之動?”朱高照又問。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知其雄,守其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忘川迴。
“你能有此番見地,足謂不凡。但是,道無常名,聖無常體,言而有行,切莫著於形,知行合一,切記!”朱高照對忘川的迴答甚為滿意,頓了頓又問道:“我觀你已經觸莫太極之道,此道與我太虛觀太虛之道大有異曲同工之玄奧,好教你一並知曉。太虛,道也,道大而虛靜。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是以不過乎崐侖,不遊乎太虛。萬物皆有靈,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八卦生萬物,此乃天地周而複始、衍生大道至理,你需好好參悟!”
“晚輩謹記!生死如陰陽……”忘川想起自身的狀況,於是問道:“前輩,人為陰陽,內生外死,或內死外生,何以為和,此非疾苦!若修陰陽,又何以長生?”
朱高照身軀一陣,目光直射忘川,顯然訝於忘川有此一問,他言有四字,曰:“神為真己。”
“前輩,此作何解?”忘川好似抓住了某種無形之物,全身氣血翻騰,元神為之一顫,太玄經在腦海中經久不斷,吟唱不止。
“身是幻軀幻身假物,若逆旅蛻居耳何足戀也。真身飛升可化千百,無施不可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人身本是一團腥穢物,塗搽模樣巧成魔,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解離。破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忘川聞言,口中不斷念叨著“身是幻軀幻身假物”,體外泛出耀眼金光,四野疾風唿嘯,靈氣如潮,攪動的層雲翻湧。洗仙池中,肥美魚兒隱之於一角,不敢露麵。忘川似有所明悟,忽然抬頭詢問:“前輩,億萬洪流,引陷於中,不明就裏,壽元流逝,芳華彈指,若道有存,是否當問道?”
“此乃你之機緣,道之喻義,某難窺分毫。然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道無問,問無應。無問問之,是問窮也;無應應之,是無內也。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
朱高照稍頓了頓,又說道:“道不可言,眾法之門,玄之又玄。某上不曾悟道,不足以與你而論之。此番真言乃雲華夫人遺留經典所記,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大初……眾法之門,玄之又玄。”忘川雙眉緊鎖,輕聲嘀咕。原本有所了無,然而此時又再次陷入無盡的疑惑之中。
耳邊再次傳來朱高照的聲音,“閉目神遊,心守氣合。水凝成冰,氣形而化煙,煙聚而成雲,雲消散作雨,雨匯而成流。時間流逝,風吹雲煙,光驅邪穢,豐木草長,河水奔流,萬物生生不息,此皆為道。水是道,光是道,眾法之門,這天地間的眾生一切,凡存在者,皆合乎道理,皆為道。”
忘川聞言,身軀一怔,體外霞光萬丈,要是一輪從海平麵初升起的紅日,滔滔氣流將他身體拖至於虛空中。與此同時,朱高照飛身騰空,劍指點向忘川的眉心,指間浮現太極圖,他正聲說道:“忘川,今我傳你太虛道法,望你善用!”
眼前一黑,頓然失去了意識,再次醒來時,忘川又重新迴到了那億萬星辰的宇宙之中,流光飛影,仙光氤氳,浩如煙好的星辰灼灼其華。宇宙中,隻聽到忘川一人獨自呢喃,“道,何為道。道之本源,炁之始者,為無始,為無名。太虛無形,無極而生太極,諸天星鬥皆為道之生物,其之大可衍化一方天地,其之渺小又為宇宙中砂礫細塵。如是眾生,皆不外如是……”
忘川陷入無盡的時間洪流中,一步萬裏,在宇宙中行走,茫然無措,不知何處是歸路,何處是盡頭。
朱高照道法傳畢,更顯得疲憊,落下雲端,抬頭仰望著空中,心中暗道:哎,忘川,希望你能度過此一劫。願你不辜負我們的期望,他日太虛觀若有劫難,你若違背誓言,我即便魂歸地府,也要衝出九幽,天上地下,定要斬你首級。
在玉虛洞府前停留片刻,朱高照啟動陣法後,隻身下山去了。
悟塵在別院中與夏芷雪戲耍,忽然抬頭仰望蒼穹,嘀咕一句:“今日,天上怎會出現兩輪紅日,怪哉。”隨後便有尾隨在夏芷雪身後,軟聲說道:“師姐,悟塵想吃雞腿了,你可不可以給我兩隻……一隻也行。”
柳夕笙、歐陽飛羽和幽若因忘川一事,心情頹喪、牽腸掛肚,不知忘川此一去,能否平安度過劫難,三人坐在別院內一言不發。玉虛峰弟子多番前來邀請一同遊覽太虛風景,都是悻悻而歸。
茫茫宇宙中,浩瀚的星辰衍化德象,無邊無際的太極圖快速旋轉,太虛黑白二氣狂湧不止,忘川所行之處,周遭星辰顫動轟鳴,風林火山,雷雨電閃,猶如驚濤駭浪奔走。太玄經和太虛道經化作一個個金光大字,從忘川的體中飛出,朝著風火雷電壓去。頓時,所有的德象悉數被道經淹沒,宇宙中出現無數種聲音在吟唱著道經。
“大道三千,各行其道。我之所修凡人道,又為何道?佛教普度眾生,慈悲為懷,道教體道法天,濟度眾生。大道殊途同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我之凡人道,便是眾生道,自然之道。”忘川一朝了悟,放聲大笑,太極道圖朝他飛來,沒入其身,渾然天成。
宇宙渾然變樣,億萬星辰消失,隻有一團炁在悄然孕育,混沌蒼茫。忘川盤坐於一旁,不知億萬年度,忽而有一道光劃破混沌宇宙,隨即那炁孕育的地方,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億萬霞光飛射,無形中誕生出規則,整個宇宙化作無窮盡的太極道圖,將整個宇宙割裂成無數狀,浩瀚的星辰隨之出現,數億萬年彈指一揮間,宇宙又是一番新的變化。
有一顆星辰忽然迸發出耀眼的蔚藍華光,無數從宇宙中誕生的規則湧向那顆星辰,隨之演化出兩儀四象又八卦……萬千生靈隨之誕生,漸漸地光明出現了,忘川好似瞧見了那時間的巨輪在緩緩轉動,天地間又衍化出無數新生。
忘川心中一陣悸動。諸天世界的大道法則源自於宇宙,宇宙之道才是真正的大道本源所誕生的一,她超越時空、超越天地、超越一切名相之存在,卻又包容著一切。宇宙大道亙古不變,但是天地卻時時在變化,世人最能感知道的便是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由生至死,以辰日月年計時;由遠至近,尺寸丈裏計量空間;此時即彼時,此地即彼地,而宇宙大道無所謂動與靜,陰與陽、時與空。
“嗬!”宇宙中,忘川發出一聲蒼古的聲音,他好奇地伸出手指撥動著時間巨輪,生命消逝,天地合二為一,混沌出現,再接著星辰不再,時間巨輪消失。心中念及生命誕生之不易時,那星辰消失的地方,再次出現時間巨輪,他伸手撥動,天地分開,萬千生靈誕生,滿天神佛……
時間巨輪在忘川的手指間快速轉動,天地間的變化瞬息萬變。不知多少已年,忘川在那顆星辰中瞧見了巍峨的昆侖山,在那玉虛峰山巔,有一名白發老者正立於虛空,霞光蔽體,他像是一個無底洞瘋狂地吸收著四野之內的靈氣。
宇宙中的忘川神魂一怔,突生奇想,他將時光倒轉,迴到了進入太虛觀的那一刻。他嚐試著改變軌跡,避開朱高照於玉虛峰講道的時間,他的確做到了,但是結果仍然一樣,那時空中的“忘川”依舊還是陷入了時空洪流之中,成了一名垂垂老者。
任他怎辦嚐試,結果依然難以改變。他長歎一聲,“天道之上,有宇宙大道,大道之上,更有無命無始。一切早已注定,我此番做,倒是著相了。”
時空中,昆侖山玉虛峰,山巔之上,忘川的本身忽然睜開了眼睛,對著宇宙中的他淡然一笑,“道法自然,神為真己,區區一副老邁殘軀,不過穢物罷了,舍去又有何妨!”此言一出,宇宙中出現一道太極之門,忘川心有所感,邁入其中,時空橫流,光影萬千,他再次迴到了本體之中。
忘川撚指微笑,全身出現裂紋,無窮無盡的霞光從體中射出,皮肉若老泥掉落,在空中化作一團團汙穢消散。
霞光中,盤坐著一副骸骨,通體散發著清香,惹得那洗仙池中的魚兒都紛紛露出臉龐,張口吞吐,似是要將空中彌散的清香吸盡。霞光漸漸收斂,血肉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生長,片刻間,忘川恢複了那副本該有的年輕麵貌,他落下雲端,鳥瞰著天地奇景,長出了一口氣,低頭瞧見洗仙池旁的一塊怪石上,刻有一句話:“若道成,可進玉虛洞府,修煉太虛秘術。”
忘川頜首微笑,轉身走進玉虛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