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那您使用的是何種品階法寶?”忘川聚精會神地聽著老道講述修行界的常識,尤其是提到法寶之事,他更是好奇以老道士這樣的修為會使用何等品階的法寶。
老道士並未正麵迴答忘川的問題,“法寶、丹藥這些不過外力耳,修行者應以身為本,隻有自身的修為境界提升,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忘川雖心生好奇,可是見老道士不願透露,隻好作罷。老道士似乎看穿了忘川,憑空探手一抓,原先插入山壁中的烏錐則出現在老道士手中,“你覺得這把烏錐怎麽樣?”
“削鐵如泥,寒光熠熠,應當算是一把上好的法器。”烏錐忘川使著非常順手,在與敵人交手的過程中,這烏錐幫助他斬殺數人,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偷襲法器。雖然他無法斷定這把烏錐的品階,但畢竟是從段耀輝處獲得,段耀輝在鳳鳴軒應當也是個有身份的人,仔細想來這把烏錐應當不會太差。
老道士卻是不屑一顧的笑了笑,劍指一出,一把泛著紫色光芒的短劍出現。隻見老道士劍指一揮,紫色短劍劈在烏錐之上,一聲清脆的響聲過後,烏錐斷成兩截。
“這把烏錐雖不是上品法器,但比這凡間大多武器都要強橫,不過麵對我氣凝而成的短劍,烏錐不過廢器一柄。”老道士劍指一收,紫色關鍵化作一律青煙消失。
忘川似有所悟的點點頭,“多謝前輩教誨,晚輩定當好生修行。”
“修行,修得是本真。很多人修行越久,修為越高,在追尋力量中越容易迷失自我,拋棄本真,最終誤入歧途。強行借助外力,隻能落入小道之列。不過修行不必刻意,一切遵從本心,自然處之。有外力相助也並非壞事,此二者互為陰陽,需拿捏得度,方能從心所欲。”
老道士春風一笑,“天下修士如過江之鯽,宗派之多如皓月繁星。各門各宗皆有特長,所修之法各有不同,唯有求同存異,方能維護一方安定。放眼當今天下,尤以太虛觀、玄天宗、長歌門、荒火營、天機閣、雲夢澤、百花穀、蓬萊山、弈墨、鬼隱、幽都、天香、法華寺和蒼雲門最為出名,且勢力最為龐大,日後你若是遇上這些門派弟子,尤其是幽都弟子,當三思而後行。”
老道士一口氣羅列十二大宗派,忘川幾乎聞所未聞,畢竟他出生在一個龍淵大陸最後貧瘠之地的漠煙鎮,不過玄天宗之名卻是如雷貫耳。作為陳國國教、玄門正宗,玄天宗幫助大行皇帝立國,統一修行界的秩序,此等開國之攻非是其他宗門可比。
“晚輩倒是聽過玄天宗之名,前輩,玄天宗作為玄門正宗,既有王權之師,又是傳承最為悠久的宗派,修煉至大圓滿位列仙班者應當不在少數吧?”忘川問。
老道士迴道:“能夠度過重重雷劫,飛升登仙者,即便是玄天宗也是屈指可數。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雖然玄天宗傳承悠久,可這世間依然有很多不世出的隱門密宗,它們的傳承可比玄天宗更為久遠。”
這世間竟然有傳承比玄天宗還要久遠的門派,令忘川驚詫不已。“前輩,晚輩鬥膽問一句,您分屬於何門何派?”
“吾道號雲霄子,乃一遊雲散人。”雲霄子捋了捋胡須,嚴肅地說:“關於修行界的常識你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日後還需你自行曆練紅塵,以增見聞。今貧道傳你幾門功法,你且認真聽來。”
雲霄子不等忘川答話,自顧自的講述著修煉之法。
“修行之法,有性命雙修,有僅修命者,有僅修性者,依其得訣多寡之不同而有差異。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雙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術。”
“僅修命者,未得真訣,不悟大道,枯坐頑強,日守幹鍋,假烹假煉,不辨水源清濁,不明采藥法度,長期神入氣穴,死守不退,神被包,結成“死丹”一顆。求祛疾延年則可,最多煉至一鬼仙而已。民間得一訣得一法而修者,大部屬於此類。”
“有專煉性而不煉命者,這類修持者得訣不會,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淺層次。修持者靜坐有時,究道講經,穿透世事,滌去人心,複見天心,默證道心,再則存心養性。其修為隻是涵養元性,誤以為性光閃現就是真本,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調煉元神,不知以性入命,性命雙修。”
“修行之學,實乃性命雙修,神形兼修之學。如求修行大旨趣,而歸於正覺,則必須走性命雙修之坦途。所舉的兩種修習方法,可以說是半偏殘缺之法,不足取也。”
“……”
“大道無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圓。三岔路口尋真種,八卦爐中煉性天。沒底法船能渡海,隨身藥物可延年。刑中藏德人難測,害裏生恩心要專。四象調和歸本麵,五行攢簇長金蓮。有增有減方為妙,知吉知兇始入玄。脫盡牽纏塵垢物,全成父母末生前。修仙作佛皆由此,餘二虛懸俱是偏。”
“……”
雲霄子雖然不修邊幅、邋裏邋遢,他此刻端坐於青石板上,清風徐來,蒼發飄飄,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模樣,他的聲音猶如洪鍾大呂,蕩滌神魂。忘川隻覺得自己置身於雲海之中,看萬道霞光,氤氳之氣升騰;又仿佛置身於浩瀚宇宙之中,看星漢燦爛,銀河迢迢,磅礴的星力猶如瀑布轟鳴不止。
雲霄子的一言一語引領著忘川進入了修行世界,原本對於修行很多疑慮豁然開解………其義深,其理奧,簡直妙不可言。
鳳鳴山巔,迷霧濃濃,雲氣縹緲,忽然東方旭日升起,紫氣東來,風卷殘雲,天朗氣清。此刻,忘川周遭流光溢彩,一股股強勁地氣匯聚在他的周圍,道道紫氣引入他的身體之中,頭頂之上隱約噴射一道出霞光,這道霞光停留在頭頂上方,漸漸形成一朵三品蓮花。
雲霄子捋著花白的胡須,臉上盡顯滿意的神色,他看向忘川微笑著點了點頭,抱著酒葫蘆喝著竹葉青。
忘川已經進入一種玄妙的狀態,他從未感覺到自己的靈台是如此的清明,心中不停的默念著雲霄子傳授的修行法訣總綱,腦海中原本一片蒼茫的空間,出現了嫋嫋金色的氤氳漂浮在腦海之中,隨著氤氳之氣越來越濃密,漸漸的化作一滴滴金色的液體,那些液體向著一個方向凝聚,水滴之體越來越大,似乎要將他的腦海撐爆,忽然那些進入身體中的紫氣不停上湧。經過氣海,直衝巨闕、紫宮、璿璣,直至神庭、百匯穴,最終進入腦海之中,將那狀如金色液球之物包裹著,一股股壓力由外而內,不停地擠壓。
一股鑽心之痛傳來,忘川隻覺得腦海似有萬把飛劍刺入其中,讓人頭疼欲裂。他固守靈台清明,將神識收入腦海之中,想要驅離那些紫氣,可是那些紫氣置若罔聞,不停的壓縮著金色液球,兩股力量與之抗衡了不知多久,忘川隻覺得腦海一陣轟鳴,他再也看不清任何東西,一片刺眼奪目的光芒。
光芒漸漸散去,忘川的腦海中懸著一顆似有拳頭大小的金丸,他感覺神清氣爽,神識之力要遠勝從前,將神識外放,竟然可以籠罩整座鳳鳴山,這讓他驚喜往外。再內觀體內,他發現全身的經脈比以前要稍寬許多,管壁之上瑩瑩光芒不斷。而元府之內,那片汪洋大海非常寧和。他嚐試著驅動元府之內的真氣,心隨意動,隻見那片汪洋大海上瞬間蒸騰出濃稠的霧氣不停地湧出元府,充盈著他的全身,一股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感覺油然而生。
以往當他用神識驅動元府中的真氣時,時常感受到阻力,甚至是力不從心,而此時確實如此的順暢,這便是修煉功法的好處,不再是入寶山而空手歸。
忘川睜開雙眼後,發現雲霄子正盯著自己,他激動的將身體中的變化說了出來:“前輩,沒想到這一夜的修煉,晚輩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金丸,對於運氣的掌握遠勝從前,尤其是神識更要強上許多。”
雲霄子笑著說:“僅一夜的功夫,識海中能凝結元識神丹邁入真悟初期,川兒,你倒沒有讓貧道失望。”
“才真悟初期啊!”忘川略顯失望地歎了一口氣,卻惹來雲霄子的數落。
“你以為真悟之境是那麽容易進入的嗎?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停留在凝神境而止步不前嗎?你可知道多少天資出眾的豪門子弟用盡修行丹藥,一年凝神,三年禦氣,五年才真悟。即便是那些修行大派驚才豔豔之輩也許三年才可入真悟,你這小子僅一晚的時間便進入真悟初期,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雲霄子沒好氣地瞪了一眼,胡子都氣歪了。忘川的修煉速度堪稱妖孽,一夜真悟,放眼這天底下能與他相匹敵的屈指可數。
雲霄子的數落並未讓忘川感覺羞愧,他眼中冒出兩道炙熱的光芒。原本他以為修行並非易事,尤其是知道那些豪門大派的弟子,在使用那麽多修行資源情況下連一個真悟境需要數年時間,而他自己隻用了一夜功夫便輕鬆邁入了真悟境,不免有些得意的。他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若是按照這個速度修煉下去,突破真悟後期,衝破太虛、衝虛、本初和元始指日可待。
雲霄子怎會不知忘川心中的想法,適時的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你小子也別驕傲自滿,若不是你吸收了大量的月華靈液對你的肉身進行改造,提供大量的靈力以供你煉化,你還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就憑你的資質,在那些修行宗派裏一抓一大把。”
忘川像是打了霜和茄子,徹底蔫了,低著頭說:“多謝前輩批評指正。”
“月華靈液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一世。日後修行還需一步一個腳印,你剛邁入真悟境,境界不穩,還需多加體悟,以鞏固境界。”雲霄子語重心長地說,他其實明白,忘川日後的修行速度定然是一日千裏,這不僅僅是因為月華靈液的關係,而是與其血脈傳承、大機緣有關。
修行一途,唯有大機緣者、大毅力者、大智慧者。能渡之,而擁有大機緣、大毅力、大智慧、大功德者能自渡。
以目前情形來看,忘川介於兩者之間,未來成長無可限量。雲霄子自然不會放任忘川暴殄天物,空有天資和機緣,卻淪為一個不入流的修士。
“川兒,貧道所傳於你的《太玄經》乃是煉氣鍛神、體悟天道的修行心法,你已熟稔於心。雖然《太玄經》那是上階心法,但學而不用則枉,唯有為人常渡,方能得道多助。然而,江湖險惡,若是你想立足,尚需選擇自己的道,這將決定你未來道途艱辛和成就高低。”
忘川聽得雲裏霧裏,前輩怎麽說話總是如此繞來繞去,既然入修行,那不就是修道嗎?雖說大道三千,終身皆可修道,但修哪一條道,此乃天定,又豈是凡人所能決定。他不解地問:“晚輩有一事不明,凡人如何選擇道?”
雲霄子不厭其煩地說:“道擇人,人行道,互為影響,相互擇之。道之像於心於法,人選擇修什麽樣的功法,則會進入什麽樣的道;修行修得是真我,即為心,心向道,則道自擇。”
經過雲霄子的開釋,忘川豁然開朗。原來雲霄子言外之意是告訴忘川,除了《太玄經》心法外,還需選擇修煉具體的道家法術真訣。通俗地說,雖然有強壯的體魄,但是你要選擇成為擁有某種謀生技能和人,或是鐵匠、或是大夫,當你選擇學習鐵匠工藝之時,就決定了你將成為一名鐵匠。
然而一切都會變化,當有一天你的本心告訴自己,自己想成為一名大夫的時候,那麽你會去成為一名大夫。
“原來如此。”忘川點頭迴應,“前輩,晚輩應當選擇何道?”
“貧道有無上道法一九之數,上道真訣三十六冊,中行法訣一百零八種,小道法術無數。你可願學何種法門?”雲霄子說。
“願學,願學。請前輩賜教!”忘川連連點頭,心下腹誹,您老早點說不就行了,何必百轉千迴,讓人雲裏霧裏。不過他更加驚訝的是雲霄子身懷如此多的道法,他越來越懷疑雲霄子的真實身份。
他甚至懷疑雲霄子可能是神仙下凡,見他天資出眾,根骨清奇,因為傳他道法衣缽,可轉念一想,這天底下驚才豔豔之輩何其之多,又怎會輪到自己。再者說,若是真按他所想,為何雲霄子此刻才現身呢?
他覺得這個想法並不可靠,不過他確信雲霄子的身份並不簡單。
“貧道傳你黃公兵法、排兵布陣,日後可以兵入道,成就一方統帥,你可願意?”雲霄子問。
忘川搖搖頭:“攻城略地殺伐兵道,非我所願,不學。”
“那麽傳你天文地理,仕途平坦,青雲直上,入廟為官,以文入道,可願?”雲霄子再問。
學習天文地理,入朝廷為官,在波詭雲譎的官場要弄權術,忘川自是不喜,他又搖頭說:“入朝為官不夠灑脫,不學,不學。”
雲霄子抬眉瞪眼,有問道:“若傳你麻衣神相之術,占卜星鬥,趨吉避兇,修至大成,可問前塵過往,可預知未來,可願學?”
忘川猶豫了,能夠預知未來,這是多麽厲害的法門,“前輩,敢問修麻衣神相之術可否自保?”
雲霄子搖搖頭,“修此術實為竊取天機,因而與大法力、大神通無緣,因果纏身難證大道。而大法力、大機緣的修士可蒙蔽天機,修麻衣神相之術者縱使賭上身家性命也難窺探一二。”
“既不能自保,又不能入大道之流,晚輩不學。”忘川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那麽岐黃藥理、金石鍛造之術呢?煉藥師和煉器師在修行界頗受尊重,即便是修為再低的煉藥師和煉器師依然能夠收到厚待。”雲霄子彈指一揮,一團紫色的火焰出現在空中,紫色火焰中傳出濃厚的星辰之力,冰冷和炙熱的氣息同時飄出。
雲霄子拂袖一揮,數種散發著靈氣的藥材浮在紫色火焰上方,漸漸的這些藥材化作一滴滴靈液,在冰冷與炙熱的火焰中相互交融,最終凝聚在一起,待雲霄子自打出一道紫色真氣,那團靈液分成數十份,青光一閃,數十顆的碧綠色丹藥出現。
忘川從碧綠色的丹藥上感受到比之前任何一株靈草還要來得強烈的靈力,雲霄子風輕雲淡地將數十顆丹藥裝進一個玉瓶中。隨後,他的袖中飛出幾塊金石,那些金石在火焰之力的作用下,融化成顏色各一的濃稠液體,在雲霄子真氣地駕馭之下,不斷地變幻著形狀,劍、刀、棍、棒、叉、戟……最終化作一枚黑色的戒指。
“煉器師和煉藥師以氣神馭火,以煉入道,煉製的丹藥和法寶品階越高,真氣越是精純濃厚,修為境界也會隨之提升。”雲霄子抬頭看向忘川,言中之意,無論是成為煉器師,還是煉藥師不僅有自保的能力,而且還能受到修行者的禮遇有加,忘川你應該考慮。
雲霄子眨眼之間煉藥成丹、煉石成器的手段讓忘川眼花繚亂,他確實心動,甚至想一口答應,然而想到阿爹、阿娘和雪至身死的場景,他又一度猶豫犯難。若是無法修煉大神通,擁有超強的力量,即便是能自保,卻又無法保護他人,更甭提斬妖除魔、伸張正義,那麽修此道還有何用?不如棄之不學。
“煉器製藥實在枯燥,晚輩……”
“這也不學,那也不學,你到底要學什麽?!”忘川一再拒絕,惹得雲霄子勃然大怒,他將原先煉製好的丹藥和戒指砸向忘川,一旁吹吹胡子瞪眼睛。
老道士並未正麵迴答忘川的問題,“法寶、丹藥這些不過外力耳,修行者應以身為本,隻有自身的修為境界提升,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忘川雖心生好奇,可是見老道士不願透露,隻好作罷。老道士似乎看穿了忘川,憑空探手一抓,原先插入山壁中的烏錐則出現在老道士手中,“你覺得這把烏錐怎麽樣?”
“削鐵如泥,寒光熠熠,應當算是一把上好的法器。”烏錐忘川使著非常順手,在與敵人交手的過程中,這烏錐幫助他斬殺數人,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偷襲法器。雖然他無法斷定這把烏錐的品階,但畢竟是從段耀輝處獲得,段耀輝在鳳鳴軒應當也是個有身份的人,仔細想來這把烏錐應當不會太差。
老道士卻是不屑一顧的笑了笑,劍指一出,一把泛著紫色光芒的短劍出現。隻見老道士劍指一揮,紫色短劍劈在烏錐之上,一聲清脆的響聲過後,烏錐斷成兩截。
“這把烏錐雖不是上品法器,但比這凡間大多武器都要強橫,不過麵對我氣凝而成的短劍,烏錐不過廢器一柄。”老道士劍指一收,紫色關鍵化作一律青煙消失。
忘川似有所悟的點點頭,“多謝前輩教誨,晚輩定當好生修行。”
“修行,修得是本真。很多人修行越久,修為越高,在追尋力量中越容易迷失自我,拋棄本真,最終誤入歧途。強行借助外力,隻能落入小道之列。不過修行不必刻意,一切遵從本心,自然處之。有外力相助也並非壞事,此二者互為陰陽,需拿捏得度,方能從心所欲。”
老道士春風一笑,“天下修士如過江之鯽,宗派之多如皓月繁星。各門各宗皆有特長,所修之法各有不同,唯有求同存異,方能維護一方安定。放眼當今天下,尤以太虛觀、玄天宗、長歌門、荒火營、天機閣、雲夢澤、百花穀、蓬萊山、弈墨、鬼隱、幽都、天香、法華寺和蒼雲門最為出名,且勢力最為龐大,日後你若是遇上這些門派弟子,尤其是幽都弟子,當三思而後行。”
老道士一口氣羅列十二大宗派,忘川幾乎聞所未聞,畢竟他出生在一個龍淵大陸最後貧瘠之地的漠煙鎮,不過玄天宗之名卻是如雷貫耳。作為陳國國教、玄門正宗,玄天宗幫助大行皇帝立國,統一修行界的秩序,此等開國之攻非是其他宗門可比。
“晚輩倒是聽過玄天宗之名,前輩,玄天宗作為玄門正宗,既有王權之師,又是傳承最為悠久的宗派,修煉至大圓滿位列仙班者應當不在少數吧?”忘川問。
老道士迴道:“能夠度過重重雷劫,飛升登仙者,即便是玄天宗也是屈指可數。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雖然玄天宗傳承悠久,可這世間依然有很多不世出的隱門密宗,它們的傳承可比玄天宗更為久遠。”
這世間竟然有傳承比玄天宗還要久遠的門派,令忘川驚詫不已。“前輩,晚輩鬥膽問一句,您分屬於何門何派?”
“吾道號雲霄子,乃一遊雲散人。”雲霄子捋了捋胡須,嚴肅地說:“關於修行界的常識你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日後還需你自行曆練紅塵,以增見聞。今貧道傳你幾門功法,你且認真聽來。”
雲霄子不等忘川答話,自顧自的講述著修煉之法。
“修行之法,有性命雙修,有僅修命者,有僅修性者,依其得訣多寡之不同而有差異。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雙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術。”
“僅修命者,未得真訣,不悟大道,枯坐頑強,日守幹鍋,假烹假煉,不辨水源清濁,不明采藥法度,長期神入氣穴,死守不退,神被包,結成“死丹”一顆。求祛疾延年則可,最多煉至一鬼仙而已。民間得一訣得一法而修者,大部屬於此類。”
“有專煉性而不煉命者,這類修持者得訣不會,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淺層次。修持者靜坐有時,究道講經,穿透世事,滌去人心,複見天心,默證道心,再則存心養性。其修為隻是涵養元性,誤以為性光閃現就是真本,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調煉元神,不知以性入命,性命雙修。”
“修行之學,實乃性命雙修,神形兼修之學。如求修行大旨趣,而歸於正覺,則必須走性命雙修之坦途。所舉的兩種修習方法,可以說是半偏殘缺之法,不足取也。”
“……”
“大道無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圓。三岔路口尋真種,八卦爐中煉性天。沒底法船能渡海,隨身藥物可延年。刑中藏德人難測,害裏生恩心要專。四象調和歸本麵,五行攢簇長金蓮。有增有減方為妙,知吉知兇始入玄。脫盡牽纏塵垢物,全成父母末生前。修仙作佛皆由此,餘二虛懸俱是偏。”
“……”
雲霄子雖然不修邊幅、邋裏邋遢,他此刻端坐於青石板上,清風徐來,蒼發飄飄,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模樣,他的聲音猶如洪鍾大呂,蕩滌神魂。忘川隻覺得自己置身於雲海之中,看萬道霞光,氤氳之氣升騰;又仿佛置身於浩瀚宇宙之中,看星漢燦爛,銀河迢迢,磅礴的星力猶如瀑布轟鳴不止。
雲霄子的一言一語引領著忘川進入了修行世界,原本對於修行很多疑慮豁然開解………其義深,其理奧,簡直妙不可言。
鳳鳴山巔,迷霧濃濃,雲氣縹緲,忽然東方旭日升起,紫氣東來,風卷殘雲,天朗氣清。此刻,忘川周遭流光溢彩,一股股強勁地氣匯聚在他的周圍,道道紫氣引入他的身體之中,頭頂之上隱約噴射一道出霞光,這道霞光停留在頭頂上方,漸漸形成一朵三品蓮花。
雲霄子捋著花白的胡須,臉上盡顯滿意的神色,他看向忘川微笑著點了點頭,抱著酒葫蘆喝著竹葉青。
忘川已經進入一種玄妙的狀態,他從未感覺到自己的靈台是如此的清明,心中不停的默念著雲霄子傳授的修行法訣總綱,腦海中原本一片蒼茫的空間,出現了嫋嫋金色的氤氳漂浮在腦海之中,隨著氤氳之氣越來越濃密,漸漸的化作一滴滴金色的液體,那些液體向著一個方向凝聚,水滴之體越來越大,似乎要將他的腦海撐爆,忽然那些進入身體中的紫氣不停上湧。經過氣海,直衝巨闕、紫宮、璿璣,直至神庭、百匯穴,最終進入腦海之中,將那狀如金色液球之物包裹著,一股股壓力由外而內,不停地擠壓。
一股鑽心之痛傳來,忘川隻覺得腦海似有萬把飛劍刺入其中,讓人頭疼欲裂。他固守靈台清明,將神識收入腦海之中,想要驅離那些紫氣,可是那些紫氣置若罔聞,不停的壓縮著金色液球,兩股力量與之抗衡了不知多久,忘川隻覺得腦海一陣轟鳴,他再也看不清任何東西,一片刺眼奪目的光芒。
光芒漸漸散去,忘川的腦海中懸著一顆似有拳頭大小的金丸,他感覺神清氣爽,神識之力要遠勝從前,將神識外放,竟然可以籠罩整座鳳鳴山,這讓他驚喜往外。再內觀體內,他發現全身的經脈比以前要稍寬許多,管壁之上瑩瑩光芒不斷。而元府之內,那片汪洋大海非常寧和。他嚐試著驅動元府之內的真氣,心隨意動,隻見那片汪洋大海上瞬間蒸騰出濃稠的霧氣不停地湧出元府,充盈著他的全身,一股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感覺油然而生。
以往當他用神識驅動元府中的真氣時,時常感受到阻力,甚至是力不從心,而此時確實如此的順暢,這便是修煉功法的好處,不再是入寶山而空手歸。
忘川睜開雙眼後,發現雲霄子正盯著自己,他激動的將身體中的變化說了出來:“前輩,沒想到這一夜的修煉,晚輩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金丸,對於運氣的掌握遠勝從前,尤其是神識更要強上許多。”
雲霄子笑著說:“僅一夜的功夫,識海中能凝結元識神丹邁入真悟初期,川兒,你倒沒有讓貧道失望。”
“才真悟初期啊!”忘川略顯失望地歎了一口氣,卻惹來雲霄子的數落。
“你以為真悟之境是那麽容易進入的嗎?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停留在凝神境而止步不前嗎?你可知道多少天資出眾的豪門子弟用盡修行丹藥,一年凝神,三年禦氣,五年才真悟。即便是那些修行大派驚才豔豔之輩也許三年才可入真悟,你這小子僅一晚的時間便進入真悟初期,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雲霄子沒好氣地瞪了一眼,胡子都氣歪了。忘川的修煉速度堪稱妖孽,一夜真悟,放眼這天底下能與他相匹敵的屈指可數。
雲霄子的數落並未讓忘川感覺羞愧,他眼中冒出兩道炙熱的光芒。原本他以為修行並非易事,尤其是知道那些豪門大派的弟子,在使用那麽多修行資源情況下連一個真悟境需要數年時間,而他自己隻用了一夜功夫便輕鬆邁入了真悟境,不免有些得意的。他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若是按照這個速度修煉下去,突破真悟後期,衝破太虛、衝虛、本初和元始指日可待。
雲霄子怎會不知忘川心中的想法,適時的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你小子也別驕傲自滿,若不是你吸收了大量的月華靈液對你的肉身進行改造,提供大量的靈力以供你煉化,你還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就憑你的資質,在那些修行宗派裏一抓一大把。”
忘川像是打了霜和茄子,徹底蔫了,低著頭說:“多謝前輩批評指正。”
“月華靈液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一世。日後修行還需一步一個腳印,你剛邁入真悟境,境界不穩,還需多加體悟,以鞏固境界。”雲霄子語重心長地說,他其實明白,忘川日後的修行速度定然是一日千裏,這不僅僅是因為月華靈液的關係,而是與其血脈傳承、大機緣有關。
修行一途,唯有大機緣者、大毅力者、大智慧者。能渡之,而擁有大機緣、大毅力、大智慧、大功德者能自渡。
以目前情形來看,忘川介於兩者之間,未來成長無可限量。雲霄子自然不會放任忘川暴殄天物,空有天資和機緣,卻淪為一個不入流的修士。
“川兒,貧道所傳於你的《太玄經》乃是煉氣鍛神、體悟天道的修行心法,你已熟稔於心。雖然《太玄經》那是上階心法,但學而不用則枉,唯有為人常渡,方能得道多助。然而,江湖險惡,若是你想立足,尚需選擇自己的道,這將決定你未來道途艱辛和成就高低。”
忘川聽得雲裏霧裏,前輩怎麽說話總是如此繞來繞去,既然入修行,那不就是修道嗎?雖說大道三千,終身皆可修道,但修哪一條道,此乃天定,又豈是凡人所能決定。他不解地問:“晚輩有一事不明,凡人如何選擇道?”
雲霄子不厭其煩地說:“道擇人,人行道,互為影響,相互擇之。道之像於心於法,人選擇修什麽樣的功法,則會進入什麽樣的道;修行修得是真我,即為心,心向道,則道自擇。”
經過雲霄子的開釋,忘川豁然開朗。原來雲霄子言外之意是告訴忘川,除了《太玄經》心法外,還需選擇修煉具體的道家法術真訣。通俗地說,雖然有強壯的體魄,但是你要選擇成為擁有某種謀生技能和人,或是鐵匠、或是大夫,當你選擇學習鐵匠工藝之時,就決定了你將成為一名鐵匠。
然而一切都會變化,當有一天你的本心告訴自己,自己想成為一名大夫的時候,那麽你會去成為一名大夫。
“原來如此。”忘川點頭迴應,“前輩,晚輩應當選擇何道?”
“貧道有無上道法一九之數,上道真訣三十六冊,中行法訣一百零八種,小道法術無數。你可願學何種法門?”雲霄子說。
“願學,願學。請前輩賜教!”忘川連連點頭,心下腹誹,您老早點說不就行了,何必百轉千迴,讓人雲裏霧裏。不過他更加驚訝的是雲霄子身懷如此多的道法,他越來越懷疑雲霄子的真實身份。
他甚至懷疑雲霄子可能是神仙下凡,見他天資出眾,根骨清奇,因為傳他道法衣缽,可轉念一想,這天底下驚才豔豔之輩何其之多,又怎會輪到自己。再者說,若是真按他所想,為何雲霄子此刻才現身呢?
他覺得這個想法並不可靠,不過他確信雲霄子的身份並不簡單。
“貧道傳你黃公兵法、排兵布陣,日後可以兵入道,成就一方統帥,你可願意?”雲霄子問。
忘川搖搖頭:“攻城略地殺伐兵道,非我所願,不學。”
“那麽傳你天文地理,仕途平坦,青雲直上,入廟為官,以文入道,可願?”雲霄子再問。
學習天文地理,入朝廷為官,在波詭雲譎的官場要弄權術,忘川自是不喜,他又搖頭說:“入朝為官不夠灑脫,不學,不學。”
雲霄子抬眉瞪眼,有問道:“若傳你麻衣神相之術,占卜星鬥,趨吉避兇,修至大成,可問前塵過往,可預知未來,可願學?”
忘川猶豫了,能夠預知未來,這是多麽厲害的法門,“前輩,敢問修麻衣神相之術可否自保?”
雲霄子搖搖頭,“修此術實為竊取天機,因而與大法力、大神通無緣,因果纏身難證大道。而大法力、大機緣的修士可蒙蔽天機,修麻衣神相之術者縱使賭上身家性命也難窺探一二。”
“既不能自保,又不能入大道之流,晚輩不學。”忘川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那麽岐黃藥理、金石鍛造之術呢?煉藥師和煉器師在修行界頗受尊重,即便是修為再低的煉藥師和煉器師依然能夠收到厚待。”雲霄子彈指一揮,一團紫色的火焰出現在空中,紫色火焰中傳出濃厚的星辰之力,冰冷和炙熱的氣息同時飄出。
雲霄子拂袖一揮,數種散發著靈氣的藥材浮在紫色火焰上方,漸漸的這些藥材化作一滴滴靈液,在冰冷與炙熱的火焰中相互交融,最終凝聚在一起,待雲霄子自打出一道紫色真氣,那團靈液分成數十份,青光一閃,數十顆的碧綠色丹藥出現。
忘川從碧綠色的丹藥上感受到比之前任何一株靈草還要來得強烈的靈力,雲霄子風輕雲淡地將數十顆丹藥裝進一個玉瓶中。隨後,他的袖中飛出幾塊金石,那些金石在火焰之力的作用下,融化成顏色各一的濃稠液體,在雲霄子真氣地駕馭之下,不斷地變幻著形狀,劍、刀、棍、棒、叉、戟……最終化作一枚黑色的戒指。
“煉器師和煉藥師以氣神馭火,以煉入道,煉製的丹藥和法寶品階越高,真氣越是精純濃厚,修為境界也會隨之提升。”雲霄子抬頭看向忘川,言中之意,無論是成為煉器師,還是煉藥師不僅有自保的能力,而且還能受到修行者的禮遇有加,忘川你應該考慮。
雲霄子眨眼之間煉藥成丹、煉石成器的手段讓忘川眼花繚亂,他確實心動,甚至想一口答應,然而想到阿爹、阿娘和雪至身死的場景,他又一度猶豫犯難。若是無法修煉大神通,擁有超強的力量,即便是能自保,卻又無法保護他人,更甭提斬妖除魔、伸張正義,那麽修此道還有何用?不如棄之不學。
“煉器製藥實在枯燥,晚輩……”
“這也不學,那也不學,你到底要學什麽?!”忘川一再拒絕,惹得雲霄子勃然大怒,他將原先煉製好的丹藥和戒指砸向忘川,一旁吹吹胡子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