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鼎查又把伊裏布找到兵船上來,強烈抗議滿清政府暗中支持廣州商人不去香港做買賣,成心讓英國商人遭受損失!還說伊裏布陽奉陰違,兩麵三刀,存心和他做對!接著,璞鼎查還宣布,撤銷那個決定,仍到廣州貿易,英國人還要開進廣州城。假如滿清政府不能保證英國人的安全,英國政府還要用大炮解決問題。伊裏布又羞又惱,又氣又恨,迴到廣州臥床不起,越想越窩囊,越想越憋氣,越想越不好辦。他憂慮過度,一口鮮血吐到地上,兩眼一翻,兩腿一蹬,一命嗚唿了。
伊裏布死後,耆英一麵上奏朝廷,一麵為伊裏布操辦喪事。同時,對外交涉的擔子,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正在這個時候,道光皇帝的聖旨下來了,嚴厲斥責耆英辦事無能,叫他采取有效措施,製止“刁民”胡行!耆英怎敢抗旨不遵?便立刻把廣州的重要官員找來,秘密商討對策。耆英首先傳達了皇上的旨意,又說明了當前的情況,他主張采取暴力行動,拿升平社學開刀。由於事關重大,到會的人都麵麵相覷,不敢表態。耆英大怒:“你們倒是說話呀!”眾人還是保持沉默,耆英轉臉問劉潯:“你是廣州知府,是當地的父母官,事情又發生在你的治下,你就沒有主見嗎?”劉潯躬身施禮道:“製軍大人息怒,卑職有下情迴稟。”耆英不耐煩了:“有話就痛快點說,少要如此囉嗦!”“是,是。依卑職看來,遵旨辦事,責無旁貸。粵民刁悍,已非一日。他們目無王法,肆意橫行,實屬罪大惡極,煞一煞他們的威風,實乃當務之急。不過,如何動手,還要講究一些策略。否則,一旦促成大禍,後果可畏呀!”耆英捋著胡子聽著,不住地點頭:“你說的‘策略’二字,如何解釋?”“迴製軍的話,卑職以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隻要把領頭的整治了,群龍無首,剩下那些碌碌之輩,自然就瓦解冰消了。”耆英把手一拍:“對極了,對極了!我問你,升平社學共有幾個頭領?”“兩個。”“都是誰?”“何玉成,錢江。”耆英緊接著問道:“這兩個人都是幹什麽的?”劉潯答道:“何玉成是廣州三元裏西塢的人,家資巨富,廣有良田。此人中過武舉,頗曉兵法,是老匹夫鄺東山之徒。據說鄺東山年前病故,幾百名徒弟就歸何玉成管了。此人原是平英團的骨幹,在刁民之中,聲望極高,故而當了升平社學的首領。錢江嘛,行蹤甚是詭秘,此人是有來頭的。卑職曾查訪過,此人原籍浙江歸安,教過書,做過行商。還幹過些什麽,就不得而知了。去年年初,他來到廣州,認識了何玉成,結為至友。從此,他倆就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據卑職所知,錢江學識很深,精通文墨,而且嘴尖舌利,最能蠱惑人心,實在是個危險人物。據說升平社學的綱領,多出錢江之手。升平社學的一切活動,多出錢江之謀。若不早除,勢必成為廣州一害呀!”耆英聽了,冷笑了一聲:“這有何難,抓起來砍了!”劉潯答道:“製軍大人明鑒,升平社學現有十萬之眾,視錢江、何玉成為瑰寶,依之焉如泰山。要公開將此二人斬首,不獨在王法上交待不下去,還要捅出大亂子,決不能草率從事啊!”耆英聽了,沉吟不語。廣東巡撫徐廣縉對劉潯說:“照貴府所談,那隻有聽之任之了。”劉潯急忙欠身解釋:“卑職決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要穩中帶狠……”耆英打斷了劉潯的話:“我看這樣吧,把何玉成、錢江交給你了,務必將他倆鏟除。你可要幹得幹淨利落呀!”劉潯聽了,嚇得一縮脖子,心中暗自罵道:耆英這個老狐狸,真會嫁禍於人哪!辦好了,功勞是你們的;出了事兒,責任是我的。唉,這真是一樁賠本的買賣!他有心不幹吧,上命難違;於吧,又太冒風險。所以半晌沒有迴答。耆英等急了,把老臉往下一沉:“貴府為難了嗎?”劉潯一看不好,馬上來個順風轉舵,滿臉賠笑地說:“不為難,不為難。卑職照辦,照辦。”耆英滿意了:“老兄放心,天塌下來我頂著。事成之後,我保你換個頂戴。哈哈哈哈……”劉潯連連稱是。
劉潯退出行轅,迴到府衙,心中又氣又恨。氣的是升平社學不斷鬧事;恨的是耆英、徐廣縉嫁禍於人,但又不敢抗拒。究竟怎樣才能鏟除錢江與何玉成呢?公開捕捉不行,暗中下毒手也無把握,把他急得五官都縮到一起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住地唉聲歎氣。他最寵愛的六姨太太前來勸他,他一反常態地把姨太太臭罵了一頓,趕出房去。剩下他一個人在屋裏苦思冥想。他想啊,想啊,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主意:對呀!我何不這般如此……
次日,劉潯用過早點,派人把三班都頭蕭朝貴喚來。隻見他身高六尺,膀大腰粗,紫紅臉膛,濃眉圓眼,鼻正口方,給人的印象是憨厚樸實,而又力大身強。劉潯想:讓他擔當重任,看來絕無差錯!
蕭朝貴被劉潯看愣了,站在地上,兩眼發直。“蕭朝貴!”劉潯叫了他的名字,他才明白過來,忙給劉潯施禮。劉潯眉開眼笑地說:“罷了。一旁坐下!”蕭朝貴拱手說:“大人虎駕在此,小人怎敢就座?”劉潯聽了一笑:“朝貴呀,你客氣什麽?現在是私人談話,就不用拘於禮法了。”蕭朝貴這才坐下。劉潯笑眯眯地看著他說:“朝貴呀,你不是外人,我有些話是不背著你的。你看錢江、何玉成這兩個人怎麽樣?”蕭朝貴聽了一愣,不明白劉潯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心想:莫非劉潯知道我和錢江、何玉成的關係了?
原來,蕭朝貴與錢江、何玉成不是一般的關係。說起來,其中還有一段隱情呢!
蕭朝貴,原籍廣西武宣人,後遷廣西桂平縣,從小隨父種山燒炭。十五歲時,對武術發生了興趣,曾經拜了個師父,農閑時在家使槍弄棒,學得了一身好本領。他父親有時也外出經商,他也常跟著去。前幾年路過廣東花縣官祿布村,結識了兩個朋友,一個叫洪秀全,一個叫馮雲山。三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經常往來。每逢年節,蕭朝貴都到花縣做客。後來,他與洪秀全、馮雲山結成了把兄弟。洪秀全居長,馮雲山居次,蕭朝貴排行老三。又過了兩年,蕭朝貴的父親病故了,隻剩下母子二人度日。遇上年景不好,生活很難維持。蕭朝貴把母親送到姑母家中,他自己便拾掇一下東西,到廣州謀生,打算先維持一步,度過這個荒年。他原以為廣州是個繁華地方,人口眾多,店鋪、作坊林立,憑自己這個二十多歲的壯漢子,又有一把力氣,不愁找碗飯吃。哪知到了廣州覓不見生活之路,就困在西關的小店裏了。日久天長,欠下不少店錢。店主三天兩頭和蕭朝貴索要店債,並對他說:“我們這個小店,可養不起閑人。再不給錢,咱們就到衙門辯理會。”逼得蕭朝貴一個勁兒地說好話,並答應店主,在兩天內一定把債還清。
第二天,蕭朝貴餓著肚子來到廣州西關,打算再碰碰運氣。他往地上一蹲,等候有人雇用。結果蹲了多半天,也沒有人雇他。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肚子咕嚕嚕直叫,便忍著饑餓,無精打采地往迴走去。他邊走邊想:憑自己堂堂六尺的男子漢,連口飯都掙不出來,活著還有什麽意思?無怪有人說,“錢難掙,屎難吃”呀!父親在日,頂門立戶,自己不當家,沒覺出什麽困難來,現在才知道吃飯難哪!見了店主我該怎麽迴答呢?唉!蕭朝貴耷拉著腦袋,一邊走著,一邊胡思亂想。
蕭朝貴正往前走,猛聽得一陣喝彩聲:“練得好,再來一個!”接著,又是一陣掌聲。他抬頭一看,才知把道走錯了,這兒不是西關,而是西北城角。在護城河邊上,圍著好幾百人,那陣喝彩聲和鼓掌聲就是從這兒傳來的。蕭朝貴緊走幾步,站在人群後邊往裏觀看:見人群當中,有兩個青年,一個手持花槍,一個拿著單刀,正在對打。蕭朝貴特別喜愛武術,若不因為家境困難,說什麽也不能中斷。此刻他看見練武的,就把滿腹惆悵忘掉了。他發現這兩個年輕人武藝很平常,都是套子活,花架子,這種武藝中看不中用。等兩個青年練完了,退到一旁。圍觀的人又是一陣熱烈掌聲。
這時,就聽有個人啞著嗓子喊道:“我來練一練。”蕭朝貴覺得,這一嗓子非常刺耳,便踮起腳根兒,探著脖子往裏觀看:隻見場子中間放著一條長板凳,凳子上還坐著四五個青年人,個個都光著膀子,下身穿著蹲襠滾褲,腰束板帶,一看就知道是耍把式賣藝的。
這時候,這個啞嗓子人已從板凳後邊轉身出來。見此人四十歲左右,個兒矮小,肩膀橫寬,四棱子腦袋,禿腦門子,脖子上盤條辮子,臉色黑裏透紅,抹子眉下一對蛤蟆眼,往外鼓鼓著,露出兩道兇光,滿臉連鬢胡子。他上身隻罩一件白麻布坎肩,紐袢兒不係,露著肚皮,赤著兩隻胳膊,腰束牛皮板帶,下身穿青緞子大叉蹲襠滾褲,足蹬一雙千層底兒、實納幫的魚鱗灑鞋,兩隻手上戴著護腕。他撇著嘴兒,晃著腦袋,站在場子中間,雙手一拱,扯著沙啞的嗓子說:“諸位,今天算來著了,方才由我的兩個小徒弟練了幾下,不值得您為他們叫好。初學乍練嗎,沒有什麽真功夫。在下今天很高興,想在諸位麵前獻醜。值好的話,您就叫叫好;不值好呢,您也別走,給我們師徒站腳助助威,我就感謝不盡啦!”這家夥說了一陣,便從一個徒弟手中接過一對練子錘。這對練子錘,錘頭有碗口那麽大,練子長約一丈。他把錘練子往脖子上一搭,對四外說:“請諸位往後閃閃,可別把您傷了。”說罷,就把雙錘掄了幾圈。圍觀的人不住地往後躲閃,引起一陣騷亂,霎時間,場子大了不少。
蕭朝貴趁勢擠進人群裏,見這個啞嗓子,兩手舞動雙錘,走行門,邁過步,練起來了。隻練得錘頭掛風,唿唿直響。蕭朝貴明白;他練的是一套“流星趕月”,看起來還有些真功夫,比他徒弟可強多了,不由暗中喝彩。啞嗓子練完,把錘收住,四外又是一片掌聲,還有不少人往裏扔錢。蕭朝貴很不自然地往懷裏摸了摸,連一文錢也沒有,無可奈何地又把手放下了。啞嗓子很是高興,叫徒弟把錢揀起來,把錘收好,一拱手說:“謝謝諸位賞臉。方才我不是說了嗎,諸位今天算來著了,我今兒個不光練錘,還要練點兒新玩藝兒,拿出一點兒真功夫來。這可是朋友點出來的,要不我可不練。”說著,他把坎肩兒脫掉,把板帶勒了勒,點手叫過一個徒弟。隻見這個徒弟,從地上拿起一條鐵棍,隻有大拇指粗,規規矩矩地站在他的身旁。啞嗓子接著說道:“練武之人,講的是‘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不會氣功,不算是練武的。我自幼也練過氣功,深知氣功很不好學。我不敢說練到家了,今天我敢比量比量。咱們說練就練,諸位就上眼吧!”說著,他把身子微蹲,拉了個騎馬蹲襠的架式,開始運氣。他的徒弟手拿鐵棍,來到他的身後,掄起鐵棍,“嗐”的一聲,奔啞嗓子後背就打。隻聽“砰!砰!砰!砰!”好似敲鼓一般。觀眾看了,掌聲如雷。蕭朝貴也不住呐喊喝彩,把還債這件事兒早忘掉了。
這個徒弟打完了啞嗓子的後背,又來到前麵掄起鐵棍,打他的前胸,還像方才那樣,打一棍子,就起一個肉包。可見此人是有一些真功夫的。觀眾不斷地往裏扔錢。啞嗓子見好就收,重新站好。等徒弟把錢揀起來,把場子拾掇一下,啞嗓子又大笑道:“哈哈哈哈!我今兒個非常高興。光這麽練,也沒有什麽意思。現在呢,咱們換個花樣,和大家打一個賭。”說著,他叫徒弟們推過一個石碾子來,看樣子足有五六百斤。啞嗓子手指石碾說道:“我再舉舉這個玩藝兒,看看我的力量大小。我舉完了,歡迎諸位捧捧場,請出一位兩位的,也舉一舉,假如跟我一樣,也舉起來了,或者超過了我,沒說的,我給五兩銀子的報酬。”說到這裏,啞嗓子從一個徒弟手中拿過一塊銀子,托在掌中,往四周一晃。“看見沒有,這是十足的紋銀五兩整,誰舉起石碾,誰就拿走。”說完,“吧嗒”一聲,把這塊銀子扔到地上,他活動活動筋骨,圍著石碾子轉了幾圈兒,然後一下腰,伸雙手把石碾子的兩端摳住,腰眼兒一挺勁兒,雙手往上一翻,嘴裏說了聲“起”,上身往後一仰,真把石碾子提到了胸前。接著,他用膝蓋墊了一下,緩一口氣兒,然後雙膀較力:“嗐!”就把石碾子舉過頭頂。觀眾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好神力啊!”“真是大力士!”叫好聲此伏彼起。啞嗓子把石碾子輕輕放在地上,喘了幾口粗氣,哈哈一笑:“諸位見笑了。現在我就請一位吧!哪位願意較量較量?”說著,朝四周觀眾深施一禮,洋洋得意地把手一擺:“請吧!”
蕭朝貴見了那塊銀子,心中不由一動。暗自想道:這可是個好機會呀,我正為沒錢發愁呢!真要把石碾子舉起來,贏得五兩銀子,不就解了燃眉之急嗎?他剛要進場,可又停下了。為什麽?因為一天沒有吃飯,體弱身虛,怕舉不起來,當眾丟醜。這時,啞嗓子四外看看,沒有一個敢搭言的,便冷笑道:“諸位真不捧場啊,難道我的銀子不好花嗎?”
蕭朝貴聽了這話,頓時火往上躥,鼓足勇氣說道:“師父,我來試試。”他這一嗓子,把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人群一陣騷動,都把目光投向了蕭朝貴。蕭朝貴說罷邁著大步,走進場子,朝啞嗓子一抱拳:“師父請了!”啞嗓子一怔,心想,真有好事兒的。他雙手掐著腰,仔細端量著對麵的這位紫麵大漢。隻見他:身高六尺左右,肩寬胸厚,虎虎實實,像是有把子力氣。啞嗓子看罷,冷笑一聲:“怎麽?閣下想較量較量嗎?”“正是這樣。實不相瞞,在下練過幾天土把式,我可把話說清楚了,在下沒有與您比試高低的意思。我乃外鄉之人,是到廣州來賣功夫的。因時運不濟,沒賺著錢,現在困難得不得了。不怕您笑話,我是衝著您這五兩銀子來的。倘若我能舉起石碾,把銀子掙到手,就解決了我眼前的困難。我實在是為窮所迫呀!”“啊!哈哈哈哈……”啞嗓子聽了,一陣狂笑:“好吧,不管你是為什麽,你就伸手試試吧!”
蕭朝貴沒有再說什麽,把帶子狠狠地勒了勒,把袖口挽起來,又把發辮盤到脖子上,渾身上下拾掇好了,微閉二目,運了運氣,然後邁步來到石碾跟前,伸出雙手,摳住石碾子的兩頭,往上提了提。蕭朝貴這是先試一試,掂量一下石碾子的分量。他一看有門兒,這才把雙腿叉開,把架式拉好,重新伸出雙手,把石碾子端住,丹田一較力,喊了一聲:“起!”一下子就把石碾舉到胸前。接著,他進步挺身,雙臂較力,又把石碾舉過頭頂。在場的人掌聲雷動,高聲叫好:“好神力!”“比剛才那位師父的力氣大!”蕭朝貴舉著石碾子,鼓著勁兒往前走了五步,又往後退了五步,這才輕輕地把石碾子放下。這樣一來,虛汗可就淌出來了,臉色也變了。蕭朝貴可不是為了顯能耐,他為的是把銀子掙到手。
蕭朝貴在掌聲之中向外一抱拳,然後轉過身來,對啞嗓子說:“對不起師父,我也太財黑了。”說著,哈下腰去,伸手要拿那塊銀子。
“慢著!”啞嗓子大吼一聲,用腳就把那塊銀子踩住了。蕭朝貴一怔:“師父,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您說話不算數嗎?”啞嗓子狠狠瞪了蕭朝貴一眼,冷笑一聲:“對不起,我要先把話說清楚。您貴姓啊?”“我姓蕭,叫蕭朝貴。”“姓蕭的,我看你不是為了銀子吧?好像受了旁人的指使,來砸我的飯碗子來了!”蕭朝貴急忙解釋,又把為窮所迫的話說了一遍。啞嗓子聽了,搖了搖頭說道:“不對!就憑你有這麽大的本領,還愁吃不上飯?分明是有意前來踢我的場子。既然如此,咱們就真的比一比吧。”說著,他一哈腰,把方才練的那對練子錘揀起來,掄錘就打。蕭朝貴哪有心思和他打仗?一邊躲閃,一邊又忙向他解釋。可是這個啞嗓子,對蕭朝貴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把蕭朝貴氣得勃然變色,隻好上前應戰!
伊裏布死後,耆英一麵上奏朝廷,一麵為伊裏布操辦喪事。同時,對外交涉的擔子,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正在這個時候,道光皇帝的聖旨下來了,嚴厲斥責耆英辦事無能,叫他采取有效措施,製止“刁民”胡行!耆英怎敢抗旨不遵?便立刻把廣州的重要官員找來,秘密商討對策。耆英首先傳達了皇上的旨意,又說明了當前的情況,他主張采取暴力行動,拿升平社學開刀。由於事關重大,到會的人都麵麵相覷,不敢表態。耆英大怒:“你們倒是說話呀!”眾人還是保持沉默,耆英轉臉問劉潯:“你是廣州知府,是當地的父母官,事情又發生在你的治下,你就沒有主見嗎?”劉潯躬身施禮道:“製軍大人息怒,卑職有下情迴稟。”耆英不耐煩了:“有話就痛快點說,少要如此囉嗦!”“是,是。依卑職看來,遵旨辦事,責無旁貸。粵民刁悍,已非一日。他們目無王法,肆意橫行,實屬罪大惡極,煞一煞他們的威風,實乃當務之急。不過,如何動手,還要講究一些策略。否則,一旦促成大禍,後果可畏呀!”耆英捋著胡子聽著,不住地點頭:“你說的‘策略’二字,如何解釋?”“迴製軍的話,卑職以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隻要把領頭的整治了,群龍無首,剩下那些碌碌之輩,自然就瓦解冰消了。”耆英把手一拍:“對極了,對極了!我問你,升平社學共有幾個頭領?”“兩個。”“都是誰?”“何玉成,錢江。”耆英緊接著問道:“這兩個人都是幹什麽的?”劉潯答道:“何玉成是廣州三元裏西塢的人,家資巨富,廣有良田。此人中過武舉,頗曉兵法,是老匹夫鄺東山之徒。據說鄺東山年前病故,幾百名徒弟就歸何玉成管了。此人原是平英團的骨幹,在刁民之中,聲望極高,故而當了升平社學的首領。錢江嘛,行蹤甚是詭秘,此人是有來頭的。卑職曾查訪過,此人原籍浙江歸安,教過書,做過行商。還幹過些什麽,就不得而知了。去年年初,他來到廣州,認識了何玉成,結為至友。從此,他倆就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據卑職所知,錢江學識很深,精通文墨,而且嘴尖舌利,最能蠱惑人心,實在是個危險人物。據說升平社學的綱領,多出錢江之手。升平社學的一切活動,多出錢江之謀。若不早除,勢必成為廣州一害呀!”耆英聽了,冷笑了一聲:“這有何難,抓起來砍了!”劉潯答道:“製軍大人明鑒,升平社學現有十萬之眾,視錢江、何玉成為瑰寶,依之焉如泰山。要公開將此二人斬首,不獨在王法上交待不下去,還要捅出大亂子,決不能草率從事啊!”耆英聽了,沉吟不語。廣東巡撫徐廣縉對劉潯說:“照貴府所談,那隻有聽之任之了。”劉潯急忙欠身解釋:“卑職決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要穩中帶狠……”耆英打斷了劉潯的話:“我看這樣吧,把何玉成、錢江交給你了,務必將他倆鏟除。你可要幹得幹淨利落呀!”劉潯聽了,嚇得一縮脖子,心中暗自罵道:耆英這個老狐狸,真會嫁禍於人哪!辦好了,功勞是你們的;出了事兒,責任是我的。唉,這真是一樁賠本的買賣!他有心不幹吧,上命難違;於吧,又太冒風險。所以半晌沒有迴答。耆英等急了,把老臉往下一沉:“貴府為難了嗎?”劉潯一看不好,馬上來個順風轉舵,滿臉賠笑地說:“不為難,不為難。卑職照辦,照辦。”耆英滿意了:“老兄放心,天塌下來我頂著。事成之後,我保你換個頂戴。哈哈哈哈……”劉潯連連稱是。
劉潯退出行轅,迴到府衙,心中又氣又恨。氣的是升平社學不斷鬧事;恨的是耆英、徐廣縉嫁禍於人,但又不敢抗拒。究竟怎樣才能鏟除錢江與何玉成呢?公開捕捉不行,暗中下毒手也無把握,把他急得五官都縮到一起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住地唉聲歎氣。他最寵愛的六姨太太前來勸他,他一反常態地把姨太太臭罵了一頓,趕出房去。剩下他一個人在屋裏苦思冥想。他想啊,想啊,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主意:對呀!我何不這般如此……
次日,劉潯用過早點,派人把三班都頭蕭朝貴喚來。隻見他身高六尺,膀大腰粗,紫紅臉膛,濃眉圓眼,鼻正口方,給人的印象是憨厚樸實,而又力大身強。劉潯想:讓他擔當重任,看來絕無差錯!
蕭朝貴被劉潯看愣了,站在地上,兩眼發直。“蕭朝貴!”劉潯叫了他的名字,他才明白過來,忙給劉潯施禮。劉潯眉開眼笑地說:“罷了。一旁坐下!”蕭朝貴拱手說:“大人虎駕在此,小人怎敢就座?”劉潯聽了一笑:“朝貴呀,你客氣什麽?現在是私人談話,就不用拘於禮法了。”蕭朝貴這才坐下。劉潯笑眯眯地看著他說:“朝貴呀,你不是外人,我有些話是不背著你的。你看錢江、何玉成這兩個人怎麽樣?”蕭朝貴聽了一愣,不明白劉潯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心想:莫非劉潯知道我和錢江、何玉成的關係了?
原來,蕭朝貴與錢江、何玉成不是一般的關係。說起來,其中還有一段隱情呢!
蕭朝貴,原籍廣西武宣人,後遷廣西桂平縣,從小隨父種山燒炭。十五歲時,對武術發生了興趣,曾經拜了個師父,農閑時在家使槍弄棒,學得了一身好本領。他父親有時也外出經商,他也常跟著去。前幾年路過廣東花縣官祿布村,結識了兩個朋友,一個叫洪秀全,一個叫馮雲山。三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經常往來。每逢年節,蕭朝貴都到花縣做客。後來,他與洪秀全、馮雲山結成了把兄弟。洪秀全居長,馮雲山居次,蕭朝貴排行老三。又過了兩年,蕭朝貴的父親病故了,隻剩下母子二人度日。遇上年景不好,生活很難維持。蕭朝貴把母親送到姑母家中,他自己便拾掇一下東西,到廣州謀生,打算先維持一步,度過這個荒年。他原以為廣州是個繁華地方,人口眾多,店鋪、作坊林立,憑自己這個二十多歲的壯漢子,又有一把力氣,不愁找碗飯吃。哪知到了廣州覓不見生活之路,就困在西關的小店裏了。日久天長,欠下不少店錢。店主三天兩頭和蕭朝貴索要店債,並對他說:“我們這個小店,可養不起閑人。再不給錢,咱們就到衙門辯理會。”逼得蕭朝貴一個勁兒地說好話,並答應店主,在兩天內一定把債還清。
第二天,蕭朝貴餓著肚子來到廣州西關,打算再碰碰運氣。他往地上一蹲,等候有人雇用。結果蹲了多半天,也沒有人雇他。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肚子咕嚕嚕直叫,便忍著饑餓,無精打采地往迴走去。他邊走邊想:憑自己堂堂六尺的男子漢,連口飯都掙不出來,活著還有什麽意思?無怪有人說,“錢難掙,屎難吃”呀!父親在日,頂門立戶,自己不當家,沒覺出什麽困難來,現在才知道吃飯難哪!見了店主我該怎麽迴答呢?唉!蕭朝貴耷拉著腦袋,一邊走著,一邊胡思亂想。
蕭朝貴正往前走,猛聽得一陣喝彩聲:“練得好,再來一個!”接著,又是一陣掌聲。他抬頭一看,才知把道走錯了,這兒不是西關,而是西北城角。在護城河邊上,圍著好幾百人,那陣喝彩聲和鼓掌聲就是從這兒傳來的。蕭朝貴緊走幾步,站在人群後邊往裏觀看:見人群當中,有兩個青年,一個手持花槍,一個拿著單刀,正在對打。蕭朝貴特別喜愛武術,若不因為家境困難,說什麽也不能中斷。此刻他看見練武的,就把滿腹惆悵忘掉了。他發現這兩個年輕人武藝很平常,都是套子活,花架子,這種武藝中看不中用。等兩個青年練完了,退到一旁。圍觀的人又是一陣熱烈掌聲。
這時,就聽有個人啞著嗓子喊道:“我來練一練。”蕭朝貴覺得,這一嗓子非常刺耳,便踮起腳根兒,探著脖子往裏觀看:隻見場子中間放著一條長板凳,凳子上還坐著四五個青年人,個個都光著膀子,下身穿著蹲襠滾褲,腰束板帶,一看就知道是耍把式賣藝的。
這時候,這個啞嗓子人已從板凳後邊轉身出來。見此人四十歲左右,個兒矮小,肩膀橫寬,四棱子腦袋,禿腦門子,脖子上盤條辮子,臉色黑裏透紅,抹子眉下一對蛤蟆眼,往外鼓鼓著,露出兩道兇光,滿臉連鬢胡子。他上身隻罩一件白麻布坎肩,紐袢兒不係,露著肚皮,赤著兩隻胳膊,腰束牛皮板帶,下身穿青緞子大叉蹲襠滾褲,足蹬一雙千層底兒、實納幫的魚鱗灑鞋,兩隻手上戴著護腕。他撇著嘴兒,晃著腦袋,站在場子中間,雙手一拱,扯著沙啞的嗓子說:“諸位,今天算來著了,方才由我的兩個小徒弟練了幾下,不值得您為他們叫好。初學乍練嗎,沒有什麽真功夫。在下今天很高興,想在諸位麵前獻醜。值好的話,您就叫叫好;不值好呢,您也別走,給我們師徒站腳助助威,我就感謝不盡啦!”這家夥說了一陣,便從一個徒弟手中接過一對練子錘。這對練子錘,錘頭有碗口那麽大,練子長約一丈。他把錘練子往脖子上一搭,對四外說:“請諸位往後閃閃,可別把您傷了。”說罷,就把雙錘掄了幾圈。圍觀的人不住地往後躲閃,引起一陣騷亂,霎時間,場子大了不少。
蕭朝貴趁勢擠進人群裏,見這個啞嗓子,兩手舞動雙錘,走行門,邁過步,練起來了。隻練得錘頭掛風,唿唿直響。蕭朝貴明白;他練的是一套“流星趕月”,看起來還有些真功夫,比他徒弟可強多了,不由暗中喝彩。啞嗓子練完,把錘收住,四外又是一片掌聲,還有不少人往裏扔錢。蕭朝貴很不自然地往懷裏摸了摸,連一文錢也沒有,無可奈何地又把手放下了。啞嗓子很是高興,叫徒弟把錢揀起來,把錘收好,一拱手說:“謝謝諸位賞臉。方才我不是說了嗎,諸位今天算來著了,我今兒個不光練錘,還要練點兒新玩藝兒,拿出一點兒真功夫來。這可是朋友點出來的,要不我可不練。”說著,他把坎肩兒脫掉,把板帶勒了勒,點手叫過一個徒弟。隻見這個徒弟,從地上拿起一條鐵棍,隻有大拇指粗,規規矩矩地站在他的身旁。啞嗓子接著說道:“練武之人,講的是‘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不會氣功,不算是練武的。我自幼也練過氣功,深知氣功很不好學。我不敢說練到家了,今天我敢比量比量。咱們說練就練,諸位就上眼吧!”說著,他把身子微蹲,拉了個騎馬蹲襠的架式,開始運氣。他的徒弟手拿鐵棍,來到他的身後,掄起鐵棍,“嗐”的一聲,奔啞嗓子後背就打。隻聽“砰!砰!砰!砰!”好似敲鼓一般。觀眾看了,掌聲如雷。蕭朝貴也不住呐喊喝彩,把還債這件事兒早忘掉了。
這個徒弟打完了啞嗓子的後背,又來到前麵掄起鐵棍,打他的前胸,還像方才那樣,打一棍子,就起一個肉包。可見此人是有一些真功夫的。觀眾不斷地往裏扔錢。啞嗓子見好就收,重新站好。等徒弟把錢揀起來,把場子拾掇一下,啞嗓子又大笑道:“哈哈哈哈!我今兒個非常高興。光這麽練,也沒有什麽意思。現在呢,咱們換個花樣,和大家打一個賭。”說著,他叫徒弟們推過一個石碾子來,看樣子足有五六百斤。啞嗓子手指石碾說道:“我再舉舉這個玩藝兒,看看我的力量大小。我舉完了,歡迎諸位捧捧場,請出一位兩位的,也舉一舉,假如跟我一樣,也舉起來了,或者超過了我,沒說的,我給五兩銀子的報酬。”說到這裏,啞嗓子從一個徒弟手中拿過一塊銀子,托在掌中,往四周一晃。“看見沒有,這是十足的紋銀五兩整,誰舉起石碾,誰就拿走。”說完,“吧嗒”一聲,把這塊銀子扔到地上,他活動活動筋骨,圍著石碾子轉了幾圈兒,然後一下腰,伸雙手把石碾子的兩端摳住,腰眼兒一挺勁兒,雙手往上一翻,嘴裏說了聲“起”,上身往後一仰,真把石碾子提到了胸前。接著,他用膝蓋墊了一下,緩一口氣兒,然後雙膀較力:“嗐!”就把石碾子舉過頭頂。觀眾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好神力啊!”“真是大力士!”叫好聲此伏彼起。啞嗓子把石碾子輕輕放在地上,喘了幾口粗氣,哈哈一笑:“諸位見笑了。現在我就請一位吧!哪位願意較量較量?”說著,朝四周觀眾深施一禮,洋洋得意地把手一擺:“請吧!”
蕭朝貴見了那塊銀子,心中不由一動。暗自想道:這可是個好機會呀,我正為沒錢發愁呢!真要把石碾子舉起來,贏得五兩銀子,不就解了燃眉之急嗎?他剛要進場,可又停下了。為什麽?因為一天沒有吃飯,體弱身虛,怕舉不起來,當眾丟醜。這時,啞嗓子四外看看,沒有一個敢搭言的,便冷笑道:“諸位真不捧場啊,難道我的銀子不好花嗎?”
蕭朝貴聽了這話,頓時火往上躥,鼓足勇氣說道:“師父,我來試試。”他這一嗓子,把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人群一陣騷動,都把目光投向了蕭朝貴。蕭朝貴說罷邁著大步,走進場子,朝啞嗓子一抱拳:“師父請了!”啞嗓子一怔,心想,真有好事兒的。他雙手掐著腰,仔細端量著對麵的這位紫麵大漢。隻見他:身高六尺左右,肩寬胸厚,虎虎實實,像是有把子力氣。啞嗓子看罷,冷笑一聲:“怎麽?閣下想較量較量嗎?”“正是這樣。實不相瞞,在下練過幾天土把式,我可把話說清楚了,在下沒有與您比試高低的意思。我乃外鄉之人,是到廣州來賣功夫的。因時運不濟,沒賺著錢,現在困難得不得了。不怕您笑話,我是衝著您這五兩銀子來的。倘若我能舉起石碾,把銀子掙到手,就解決了我眼前的困難。我實在是為窮所迫呀!”“啊!哈哈哈哈……”啞嗓子聽了,一陣狂笑:“好吧,不管你是為什麽,你就伸手試試吧!”
蕭朝貴沒有再說什麽,把帶子狠狠地勒了勒,把袖口挽起來,又把發辮盤到脖子上,渾身上下拾掇好了,微閉二目,運了運氣,然後邁步來到石碾跟前,伸出雙手,摳住石碾子的兩頭,往上提了提。蕭朝貴這是先試一試,掂量一下石碾子的分量。他一看有門兒,這才把雙腿叉開,把架式拉好,重新伸出雙手,把石碾子端住,丹田一較力,喊了一聲:“起!”一下子就把石碾舉到胸前。接著,他進步挺身,雙臂較力,又把石碾舉過頭頂。在場的人掌聲雷動,高聲叫好:“好神力!”“比剛才那位師父的力氣大!”蕭朝貴舉著石碾子,鼓著勁兒往前走了五步,又往後退了五步,這才輕輕地把石碾子放下。這樣一來,虛汗可就淌出來了,臉色也變了。蕭朝貴可不是為了顯能耐,他為的是把銀子掙到手。
蕭朝貴在掌聲之中向外一抱拳,然後轉過身來,對啞嗓子說:“對不起師父,我也太財黑了。”說著,哈下腰去,伸手要拿那塊銀子。
“慢著!”啞嗓子大吼一聲,用腳就把那塊銀子踩住了。蕭朝貴一怔:“師父,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您說話不算數嗎?”啞嗓子狠狠瞪了蕭朝貴一眼,冷笑一聲:“對不起,我要先把話說清楚。您貴姓啊?”“我姓蕭,叫蕭朝貴。”“姓蕭的,我看你不是為了銀子吧?好像受了旁人的指使,來砸我的飯碗子來了!”蕭朝貴急忙解釋,又把為窮所迫的話說了一遍。啞嗓子聽了,搖了搖頭說道:“不對!就憑你有這麽大的本領,還愁吃不上飯?分明是有意前來踢我的場子。既然如此,咱們就真的比一比吧。”說著,他一哈腰,把方才練的那對練子錘揀起來,掄錘就打。蕭朝貴哪有心思和他打仗?一邊躲閃,一邊又忙向他解釋。可是這個啞嗓子,對蕭朝貴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把蕭朝貴氣得勃然變色,隻好上前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