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讓完了茶,欠身笑道:“敢問鄺老先生寶鄉何處,以何為生?這位壯士尊姓大名?”鄺東山抱拳說:“小人家住廣州三元裏,代管大安鄉人,自幼捕魚為業;這是我的大徒弟,綽號‘浪裏穿’,名叫張鳳良。”那位壯士一聽提他的名字,就漲紅了臉,急忙把頭低下。林則徐道:“林某前次赴任,在韶關遇刺,蒙二位救我不死,本當重報。未曾想到,二位竟不辭而別了,真使林某惶恐不安啊!”“哈哈哈哈!”鄺東山聽了,爽朗大笑,接著說道:“製軍大人也太客氣了。替天行道,乃我等本分。小人雖然生在貧家,沒有讀過詩書,但也懂得好歹二字。大人清名遠揚,前來廣州為民除害,理應有人暗中保護。我們這樣做了,實在應該,怎能要大人以恩相報呢?您是朝廷命官,日理萬機,忙得要命,我不忍心耽誤您的寶貴時光,所以就不辭而別了。我這樣做,從禮貌上講,有些粗野,還望大人原諒!”林則徐聽了,免不了又客氣一番。
這時,關天培插話問道:“敢問老義士,您怎會知道有人刺殺林欽差?是巧遇啊,還是事先就探聽到了?”鄺東山笑道:“軍門大人,恕小老兒直言,像我們這些草民,雖不懂得什麽國家大事,然而對人間世故,卻還一知半解。老朽自幼學過幾招粗拳笨腳,專喜耍槍弄棒。因此收了不少弟子,算起來也有二百多名。我這些徒弟,如今散在五行八作,幹什麽的都有。其中有個徒弟,在伍紹榮的府裏擔當護院,他曾在窗外聽見伍紹榮派趙疤六行刺欽差大人的談話。最初,這個音信就是他告訴我的。我還有個徒弟,在廣州開了個元記刀槍鋪。趙疤六前去買刀之事,那個徒弟也對老夫講了。趙疤六這兩碼事,都碰在我的徒弟身上,我斷定這條瘋狗必定咬人,我就帶著大弟子鳳良,跟蹤趙疤六到了韶關,才把他抓住。”關天培笑道:“老義士根深葉茂,耳目靈通,又能見義勇為,實在可欽可敬!我們製軍大人把您請來,還望您多多出力喲!”“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要有用小人之處,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主客雙方,談得很是投機,林則徐便命林升備酒接風。
在酒宴上,賓主四人談笑風生。林則徐從談話中發現,鄺東山博學多才,並不是個粗人。張鳳良雖然靦腆,言語不多,但說話很有分量。在談到可能引起戰爭這件事的時候,鄺東山說:“洋鬼子橫行霸道了幾十年,視我朝如無物者何也?一是他們仗著船堅炮利,二是我朝官員腐敗。也就是說,他們見了軟的就欺,欺來欺去,就把他們慣壞了。真要是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他們就老實了。”張鳳良紅著臉說:“請二位大人放心,洋鬼子膽敢欺負我們,我們就跟他拚了。我們漁家也不是好惹的。”“好!”林則徐豎起了大拇指:“我天朝有你師徒這樣的愛國誌士,就無所畏懼了。”關天培問道:“老義士,你的弟子都能這樣嗎?”鄺東山道:“不是小人誇口,我的徒弟都是有血性的男子漢。隻要我說一句話,比您的大令也不差多少啊!”林則徐道:“好!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敢煩老義士協助官府防禦外夷,不知可否?”“小人願效犬馬之勞!”當下,林則徐委用鄺東山為水勇督練,並委他組織漁民,配合廣東水師守衛海疆。鄺東山也不推辭,點頭應允。四個人又談論一陣,鄺東山師徒這才告辭去了。從此以後,鄺東山除了訓練水勇,還帶領徒弟和漁民,協助水師巡海,從不懈怠。
說來也巧,這次英國海軍侵犯我國領海,那個休斯拜領著一隻艦隊攻打虎門炮台,剛剛駛到虎門附近海域,就被郵東山的巡邏船發現了。
關天培得到報告,披掛整齊,親自到炮台指揮戰鬥。關天培並不馬上就打,他使了個穩軍之計,有意放英艦進來,直到進了包圍圈,這才下令開炮。隨著炮聲,水師戰船也馳了出來。官軍居中,水勇居左,漁民在右,萬船齊發,直奔英軍艦隊撲去。這時,各船的炮口一齊瞄準敵艦,萬炮齊轟,炮聲響徹雲霄,經久不息。炮彈落處,巨浪衝天,火光突起,硝煙彌漫。隻聽英軍“哇啦哇啦”直叫,一個個藏頭露尾,亂作一團。
原來,休斯拜的十隻兵船,有四隻已被擊沉,三隻受到重創,四隻帶火逃走。接著,休斯拜的坐艦也被大炮擊中,艦尾翹起,艦首開始下沉,艦上水兵一看不好,操起救生圈,一個個“撲通”“撲通”跳水逃命去了。休斯拜喊破了嗓子,也製止不住。他想:我要再不逃走,也要隨著這隻兵船葬進海底。便命水兵放下救生船,飛身跳上去,磨船就跑。可是,休斯拜的救生船還沒跑出半海裏,就與一隊民船相遇了。
原來,關天培一看英船要逃,便派漁船快艇二十隻,載有二百多名漁民,繞到英軍退路前去攔截。為首的那隻船上,居中挺立著老英雄鄺東山,左有大弟子“浪裏穿”張鳳良,右有二弟子“過天星”李元海。隻見鄺東山手中提著一把頭號的鬼頭刀,上身光著膀子,下身穿著油綢短褲,光著兩隻大腳,抖著一身威風,大聲喝道:“洋鬼子,你跑不了啦!”說著,踮步擰身,“嗖!”跳到休斯拜的救生船上。休斯拜的眼裏射出絕望的死光,舉起手槍要打。哪知鄺東山早有準備,閃身抬腿,一腳把槍踢飛,隨手就是一刀。休斯拜躲閃不及,“喀嚓”一聲,正好砍到他右肩頭上,“吧嗒!”右臂落地。接著,又砍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與此同時,張鳳良、李元海也躍上敵船,一鼓作氣,把剩下的英軍全部消滅。
且說英國侵略軍總司令喬治,正在旗艦之上聽候佳音,就聽虎門方麵炮聲隆隆。他想:一定是休斯拜的先遣艦隊開始攻打虎門了!他懷著興奮的心情,站在艦頭,舉起望遠鏡仔細觀看:就見虎門一帶的海麵上,硝煙滾滾,戰船如麻,也看不清是怎麽迴事。又等了一會兒,終於接到報告,休斯拜陣亡,先遣艦隊全軍覆沒。喬治大驚,英國軍官們茶呆呆發愣。
這場戰鬥是關天培親自指揮的,軍民一心,眾誌成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爭結束,關天培傳令收兵。官兵、水勇和漁民編成三隊,滿載著勝利品,在軍民歡唿聲中返迴駐地。關天培讓鄺東山負責布防,他自己當夜趕迴廣州,向兩廣總督林則徐稟告戰鬥情況。林則徐聽了,興奮異常,下令嘉獎。同時,他還給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詳奏了戰情。道光看了奏折,也是非常高興,立刻撥國庫銀五萬兩,獎勵廣東水師有功人員,賞林則徐玉如意一把,賞關天培寶刀一口。
再說侵華英軍總司令喬治,上次派先遣隊侵犯虎門吃了大虧,再也不敢貿然進犯廣州了。但他不甘失敗,把他帶的那些皇家海軍,化整為零,分成若幹小股,在中國沿海騷擾。總之一句話,就是想鑽點空子,得點便宜。可是,這種戰術也不靈,結果到處碰壁,走到哪兒都挨揍,落得損兵折將。後來,他總結了一條經驗,人稱“喬治二十四字真言”。這就是:
廣州銅牆鐵壁,
武力攻破萬難。
要想得到便宜,
換個地方再幹。
這時,關天培插話問道:“敢問老義士,您怎會知道有人刺殺林欽差?是巧遇啊,還是事先就探聽到了?”鄺東山笑道:“軍門大人,恕小老兒直言,像我們這些草民,雖不懂得什麽國家大事,然而對人間世故,卻還一知半解。老朽自幼學過幾招粗拳笨腳,專喜耍槍弄棒。因此收了不少弟子,算起來也有二百多名。我這些徒弟,如今散在五行八作,幹什麽的都有。其中有個徒弟,在伍紹榮的府裏擔當護院,他曾在窗外聽見伍紹榮派趙疤六行刺欽差大人的談話。最初,這個音信就是他告訴我的。我還有個徒弟,在廣州開了個元記刀槍鋪。趙疤六前去買刀之事,那個徒弟也對老夫講了。趙疤六這兩碼事,都碰在我的徒弟身上,我斷定這條瘋狗必定咬人,我就帶著大弟子鳳良,跟蹤趙疤六到了韶關,才把他抓住。”關天培笑道:“老義士根深葉茂,耳目靈通,又能見義勇為,實在可欽可敬!我們製軍大人把您請來,還望您多多出力喲!”“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要有用小人之處,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主客雙方,談得很是投機,林則徐便命林升備酒接風。
在酒宴上,賓主四人談笑風生。林則徐從談話中發現,鄺東山博學多才,並不是個粗人。張鳳良雖然靦腆,言語不多,但說話很有分量。在談到可能引起戰爭這件事的時候,鄺東山說:“洋鬼子橫行霸道了幾十年,視我朝如無物者何也?一是他們仗著船堅炮利,二是我朝官員腐敗。也就是說,他們見了軟的就欺,欺來欺去,就把他們慣壞了。真要是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他們就老實了。”張鳳良紅著臉說:“請二位大人放心,洋鬼子膽敢欺負我們,我們就跟他拚了。我們漁家也不是好惹的。”“好!”林則徐豎起了大拇指:“我天朝有你師徒這樣的愛國誌士,就無所畏懼了。”關天培問道:“老義士,你的弟子都能這樣嗎?”鄺東山道:“不是小人誇口,我的徒弟都是有血性的男子漢。隻要我說一句話,比您的大令也不差多少啊!”林則徐道:“好!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敢煩老義士協助官府防禦外夷,不知可否?”“小人願效犬馬之勞!”當下,林則徐委用鄺東山為水勇督練,並委他組織漁民,配合廣東水師守衛海疆。鄺東山也不推辭,點頭應允。四個人又談論一陣,鄺東山師徒這才告辭去了。從此以後,鄺東山除了訓練水勇,還帶領徒弟和漁民,協助水師巡海,從不懈怠。
說來也巧,這次英國海軍侵犯我國領海,那個休斯拜領著一隻艦隊攻打虎門炮台,剛剛駛到虎門附近海域,就被郵東山的巡邏船發現了。
關天培得到報告,披掛整齊,親自到炮台指揮戰鬥。關天培並不馬上就打,他使了個穩軍之計,有意放英艦進來,直到進了包圍圈,這才下令開炮。隨著炮聲,水師戰船也馳了出來。官軍居中,水勇居左,漁民在右,萬船齊發,直奔英軍艦隊撲去。這時,各船的炮口一齊瞄準敵艦,萬炮齊轟,炮聲響徹雲霄,經久不息。炮彈落處,巨浪衝天,火光突起,硝煙彌漫。隻聽英軍“哇啦哇啦”直叫,一個個藏頭露尾,亂作一團。
原來,休斯拜的十隻兵船,有四隻已被擊沉,三隻受到重創,四隻帶火逃走。接著,休斯拜的坐艦也被大炮擊中,艦尾翹起,艦首開始下沉,艦上水兵一看不好,操起救生圈,一個個“撲通”“撲通”跳水逃命去了。休斯拜喊破了嗓子,也製止不住。他想:我要再不逃走,也要隨著這隻兵船葬進海底。便命水兵放下救生船,飛身跳上去,磨船就跑。可是,休斯拜的救生船還沒跑出半海裏,就與一隊民船相遇了。
原來,關天培一看英船要逃,便派漁船快艇二十隻,載有二百多名漁民,繞到英軍退路前去攔截。為首的那隻船上,居中挺立著老英雄鄺東山,左有大弟子“浪裏穿”張鳳良,右有二弟子“過天星”李元海。隻見鄺東山手中提著一把頭號的鬼頭刀,上身光著膀子,下身穿著油綢短褲,光著兩隻大腳,抖著一身威風,大聲喝道:“洋鬼子,你跑不了啦!”說著,踮步擰身,“嗖!”跳到休斯拜的救生船上。休斯拜的眼裏射出絕望的死光,舉起手槍要打。哪知鄺東山早有準備,閃身抬腿,一腳把槍踢飛,隨手就是一刀。休斯拜躲閃不及,“喀嚓”一聲,正好砍到他右肩頭上,“吧嗒!”右臂落地。接著,又砍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與此同時,張鳳良、李元海也躍上敵船,一鼓作氣,把剩下的英軍全部消滅。
且說英國侵略軍總司令喬治,正在旗艦之上聽候佳音,就聽虎門方麵炮聲隆隆。他想:一定是休斯拜的先遣艦隊開始攻打虎門了!他懷著興奮的心情,站在艦頭,舉起望遠鏡仔細觀看:就見虎門一帶的海麵上,硝煙滾滾,戰船如麻,也看不清是怎麽迴事。又等了一會兒,終於接到報告,休斯拜陣亡,先遣艦隊全軍覆沒。喬治大驚,英國軍官們茶呆呆發愣。
這場戰鬥是關天培親自指揮的,軍民一心,眾誌成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爭結束,關天培傳令收兵。官兵、水勇和漁民編成三隊,滿載著勝利品,在軍民歡唿聲中返迴駐地。關天培讓鄺東山負責布防,他自己當夜趕迴廣州,向兩廣總督林則徐稟告戰鬥情況。林則徐聽了,興奮異常,下令嘉獎。同時,他還給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詳奏了戰情。道光看了奏折,也是非常高興,立刻撥國庫銀五萬兩,獎勵廣東水師有功人員,賞林則徐玉如意一把,賞關天培寶刀一口。
再說侵華英軍總司令喬治,上次派先遣隊侵犯虎門吃了大虧,再也不敢貿然進犯廣州了。但他不甘失敗,把他帶的那些皇家海軍,化整為零,分成若幹小股,在中國沿海騷擾。總之一句話,就是想鑽點空子,得點便宜。可是,這種戰術也不靈,結果到處碰壁,走到哪兒都挨揍,落得損兵折將。後來,他總結了一條經驗,人稱“喬治二十四字真言”。這就是:
廣州銅牆鐵壁,
武力攻破萬難。
要想得到便宜,
換個地方再幹。